“小舢板”弄潮闯出大世界——浦东国资国企28年成长纪实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2

4月18日,浦东将迎来开发开放28周年,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浦东人为之骄傲的日子。浦东国资国企经过28年艰苦创业,也从一穷二白发展到身家超6000亿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主力军,浦东国资国企将继续当好深耕浦东区域开发的拓荒者、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参与者、推进浦东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服务保障基本民生的担当者。

浦东国资国企与浦东开发开放相伴而生。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如今已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成员,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他们的波动涨跌时时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但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这四兄弟就像四艘简陋的小舢板迎着改革大潮匆匆出发去赶海。而这一幕正是浦东国资国企创业故事的起点。

白手起家 敢为人先

28年前的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正式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陆家嘴、外高桥、金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担当开发重任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也同时成立,由此掀开了浦东国资国企相伴开发开放浦东的发展篇章。两年后,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公司成立,基本确立了以四大开发区为引领的浦东开发开放格局。

彼时,浦东还只是上海本地人口中的“下只角”,坊间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陆家嘴密布着老旧厂房和危棚简屋,外高桥是一片农田和长江边的芦苇滩,金桥开发区阡陌成行,张江则是一片盛产红菱和荸荠的农田。

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拓荒者,每天要骑着自行车,顶烈日、冒风雨,来到田头踏勘测量,渴了向农民讨口水喝,饿了啃点面包,晚了就借住农民的简屋。艰苦的开发条件并没有使开发者产生半点退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完成使命的决心和信心。

金桥开发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党委书记朱晓明回忆,1990年金桥开发区还是一片农田,公司起步阶段只有6个人,办公室租借在“由由饭店”,办公桌要靠自己和同事一张张搬进楼。而且那时中央只是宣布建立开发区,配套政策要逐步出台和细化,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开发建设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大规模的开发,意味着大规模的投入,但政府财力有限,每家开发公司只有从银行借来的200万元开办费和3000万元启动资金。白手起家,几家开发公司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滚动开发的新路子。

据统计,截至2001年,浦东的开发公司共计吸纳200多亿元的土地合资开发资金,吸引800多家中外资公司和总量400多亿元的开发资金,打开了整个浦东开发建设的有利局面。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陆家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杨高路、张杨路、世纪大道、陆家嘴中心绿地建成,包括金茂大厦、证券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大楼在内的88幢大楼竣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一批大市场、大机构竞相入驻,一个现代化的CBD呼之欲出。

金桥开发区已吸引通用、西门子、日立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工业总产值达到177亿元,与浦东开发开放时176.85亿元工业总产值相当;外高桥保税区完成了6.4平方公里的开发,国内生产总值超50亿元,已接近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经济总量,在全国14个保税区建设中已处于领先地位;张江高科技园区起步相对其他三个开发区晚,但也累计引进项目40个,瑞士罗氏、美国联信地区总部等入驻。

浦东的开发建设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每个来到浦东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叹浦东效率、浦东速度。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浦东国资国企应浦东开发而生,也因浦东开发而兴。

在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和区域开发任务中,国资国企成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力军,浦东国资国企也在开发开放浦东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1992年,浦开集团的前身土地发展控股公司成立,统筹和调控浦东新区成片征地和预征土地,发行土地债券和筹集土地发展资金。

1994年,全国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孙桥开发区和农发集团的前身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成立。1996年,浦发集团成立,主要承担新区政府赋予的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投融资和资产经营管理两大任务。

浦东新区国资委主任王勇认为,1990年到2000年,是浦东进行形态开发的重要阶段,国资国企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方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时候,通过十年积累,浦东国企无论是资产规模、人才集聚还是战略储备,都可以说是从“赤手空拳”发展到拥有“三头六臂”,能供国资国企挥洒的舞台也更加精致、更加专业化。2000年以后,浦东进入功能开发阶段,并不断深化,一系列发展战略更加明确,例如陆家嘴金融机构和要素加速集聚,外高桥推进国际贸易功能开发,金桥引进了200多家跨国公司入驻,全市也推出了“聚焦张江”战略。2009年,南汇划入浦东,国家出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意见。两区合并、“两个中心”意见,使浦东国资国企,落实国家战略,复制浦东开发经验和成果,拥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随之相继组建成立了港城集团、浦开集团、科创集团、东岸集团,服务临港新城、地铁上盖、张江科创中心、黄浦江沿岸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浦东还陆续成立和组建了公交集团、水务集团、溢流集团、浦商集团,保障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用水、天然气、交通出行、社区商业服务需要。

同时,根据新区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大开发公司响应号召“挥师南下,决战临港”,带资金、带项目和人才,南下临港,投入到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去。

发挥资源联动效应,打好改革“组合拳”,2015年以来,按照功能与市场分类管理,产业与资本同类整合,提升承担重大开发任务能力的原则,推行“大集团”战略,浦东国资委分三批实施了直属企业的改革:整合园区开发主体资源,提升开发区能级;整合市政建设资源,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开发和投融资能力;放大资本市场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对接自贸区、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加强产业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国资管理和运营效率。

整合后,新区直属企业数量从22家减至17家。截至2017年底,17家直属企业资产规模5983亿元,归母净资产1865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达到25%,国资总量约占上海全市的9%,占全市区级国资总量的30%以上。

不忘初心 再上征途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国资国企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身强力壮的青年。恰在此时,困惑和疑虑也浮现出来:

“几个开发区都已经建成了,是不是没事干了?”

“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浦东之外,甚至是上海之外?”

“下一步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7年召开的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党建工作大会回应解答了上述问题,明确了浦东开发开放新阶段国资国企“四个务必”的定位:

——务必当好深耕浦东区域开发的拓荒者;

——务必当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参与者;

——务必当好推进浦东转型发展的引领者;

——务必当好服务保障基本民生的担当者。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王勇说,浦东国资将立足“四个务必”定位,按照“对标、发力、提质增效”总要求,对接新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三个优化”“三个统一”工作,牢固树立对标意识、品牌意识,牢记国资国企战略使命,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何谓“三个优化”?即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发展;优化管理层级,提升管控水平;优化考核体系,提升资本收益。

通过上述措施,浦东国资国企达到了“健体塑形”的目的。

一张“新区直属企业主业清单”显示各个集团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加清晰聚焦,避免公司分散资源“不务正业”。2017年,浦东国资剥离7个非主业项目,加快国资从非主业、非核心功能、弱势亏损行业退出,将资源投入到培育新兴产业和重点开发区域上。按照“清理退出一批、整合优化一批、资产证券化一批”的实施策略,横向上推动集团系统内业务板块重组,纵向上完善集团化运作的组织架构、业务结构、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压缩层级工作。2017年,通过清理退出、整合重组、管理提升、资产证券化、封存、减少中间管理型企业等办法,共推进完成145户三层面以下的层级压缩,提升了集团内部管控能力。

牢固树立对标意识,浦东国企对标先进,实施“一企一策”深化改革。

像管理五星级酒店一样管理商办楼宇,陆家嘴物业公司将“对标”诠释得淋漓尽致。作为区域开发产业链中后端重要环节的陆家嘴物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已悄然成长为上海首屈一指的物业管理公司,在2017年3月举行的上海市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中,该公司一举夺得“五星奖”,这是由上海市质量协会开展的活动,一同参与评选的还有本市航空、航天、造船、电子、发电、通信、机场、地铁、建筑等多个行业企业。

与此同时,在市场的淬炼、搏击中,浦东国企也逐渐强化了品牌意识。

“金桥Golden Bridge”,不仅是金桥集团的中英文关键词,也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审定的注册商标。“金桥”还与其衍生品牌“碧云”形成了一个“大家族”:金桥Office park、碧云别墅、碧云公寓、碧云体育休闲中心、新金桥国际物流、新金桥环保、金桥工业房产等,这些品牌已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美誉度。

何谓“三个统一”?即统一投资管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干部管理。

通过上述措施,浦东国资国企筑起了隔离风险的“防火墙”。例如统一资金管理,截至2017年底共归集资金400亿元,资金归集率达到74%以上,可节约年度资金成本约8.6亿元。尤其是以国资监管系统为基础搭建的资金监管平台成为了专职监事的好帮手。该平台对直属企业合并范围内所有成员企业大额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一旦企业资金出现异动,平台会亮红灯发出警报。企业须反馈警示原因,专职监事要进行核实确认。

无论是“三个优化”还是“三个统一”,最后的坚强保证是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把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行国企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浦东国企在落实中央要求上实实在在出真招。

在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浦东国资国企人又如当年浦东开发初期一样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在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外高桥积极推进功能政策创新,在做优做强专业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建设,助力打造全球高端商品消费中心。在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国资积极承担“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空间,积极探索创投企业跟投试点,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对接新区未来开发区域发展的“布局图”和“任务图”,积极推动“4+4”重点区域和空港、迪士尼周边等新兴区域的开发建设,推动国资参与镇级工业园区建设,助力镇级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

新区改革动迁征收体制,形成新的“赛马机制”:涉及土地开发的4个国有集团,将原先负责动迁的社会公司进行改制,组建5家征收事务所,形成统一管理平台,又彼此竞争赶超。“国家队”入场,借助信息化手段,使动迁征收工作更加规范,努力实现速度、成本和稳定的辩证统一,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的腾地建设。

“不守摊子,一心服务工作对象和客户”。为此,陆家嘴集团、金桥集团、外高桥集团都为了服务企业入驻多次搬家腾地,宁可自己办公委屈,也要给客户创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浦商集团2017年9月底挂牌成立,集团主要领导服从组织安排,快速组建队伍,半年之内让社区里的“平价菜柜”从无到有,很快“平价菜柜”将从001号开到100号。

春潮拍岸千帆进,改革开放再出发。28年弹指一挥,浦东国资国企从弄潮赶海的“小舢板”已成长为拥有航母挺进大洋的整编舰队。向着改革的深蓝区域,浦东国资国企扬帆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