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居民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3

昨日下午,浦东召开居民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工作推进会,这标志着在全面推广村“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的基础上,进入了居民区全面推进提质增能建设的重要阶段。

区委副书记冯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谈上伟作工作部署。

服务空间更清晰、服务项目再拓展

自2018年12月浦东召开村“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推进会以来,全区362个村正在推进建设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四站一室”,对空间布局再整合、再优化、再完善,使服务空间功能更清晰、更合理、更亲民。

居民区同样试点先行,带动面上建设标准升级。目前,包括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区、花木街道牡丹七居、浦兴街道银桥居民区、金桥镇碧云二居、张江镇藿香居民区、唐镇唐丰苑居民区、高行镇东力居民区、三林镇世博四居在内的8个居民区,开展了居民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的要求,精准排摸群众需求,完善区域设置,做到了接待区、服务区、议事区、活动区等功能清晰、划分合理、充分利用,也吸引了更多的群众愿意来服务站活动,营造温馨、舒适的家的感觉。

据悉,此次浦东居民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工作将通过党建引领再加强、体系建设再完善、服务项目再拓展、服务品质再提升、队伍能力再增强,推进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全面提升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质量,聚焦民生关切,实现与15分钟服务圈功能复合,促进“家门口”的服务更充分、更均衡、更普惠。

比如服务项目将与构建大民生格局紧密结合,拓展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七大类服务项目,包括将推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事项向下延伸,把养老服务融入“家门口”服务体系,落实全科医生定期巡诊制度,在“家门口”服务站设置物业服务点等内容。

服务品质更智能、服务能力更全面

家住三林世博四居民区的马阿姨是名独居老人,眼睛出现黄斑变性,儿子因病长期生活在寄养院,马阿姨每两个月就要委托妹夫去镇事务受理中心窗口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十分不便。自从新区将市民事项受理服务下沉至“家门口”后,马阿姨立即与服务站签下了代办委托书、承诺书,由专职社工收取材料,代为办理,医药费报销后直接打到银行卡。马阿姨激动地说:“开设代办事务,大大解决了我们这群老年人的烦恼,特别是现场还可调换医保本,代领取老年卡等,既方便又节约时间。”

为让社区居民享受更为智能、更加高效的服务,实现“让群众只跑一次”的目标,区委组织部、区地区工委、区民政局、区大数据中心联合推进政务服务远程帮办机制。目前,8个试点居民区已率先在服务站配齐“五件套”智能设备(高拍仪、读卡器、扫描枪、打印机、摄像头),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试点居民区目前可咨询受理194项市级及区级事项,同时可代为办理192项政务服务,其中当场办结20项,当场在线(视频)办结16项,现场在线办理28项,大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下一步,浦东将在所有“家门口”服务站(中心)配齐“五件套”设备,让群众享受更多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服务。

为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居民区还将全面实行“全岗通”,每天由1-2名社工负责统一接待并受理居民事务,其他社工均“包块”走访到小区、进楼组、入家门,开展居民沟通、信息排摸等综合服务;对服务站所有社工,将加大力度推进“全岗通”培训,努力提高“一专多能”的本领。

冯伟表示,推进居民区“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理念要入心、机制要有效、队伍要带强、水平要提升,“办公空间趋零化”必须严格落实,要用好“三会”机制、“三张清单”,提升信息化水平、住宅小区治理水平。

会上,陆家嘴街道、浦兴路街道、唐镇唐丰苑、三林镇世博四居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