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温度:浦东许下“美好生活”愿景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浦东正是这样一个美丽新世界——经过27年的发展,这里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城市形态,更在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浦东正围绕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这一发展主线,开创一个新时代。

“家门口”的服务带来便利

“家门口”的服务来了!为了让浦东人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今年浦东全力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未来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总体平衡的要求,为老百姓提供可达的基本的公共服务,以解决浦东因为面积较大、资源分布不平衡出现的问题。

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定动作有标准、自选动作有特色。规定动作即把政务、党务、法律服务等民生保障内容形成7大类功能、42个服务项目进入基层的村委会、居委会;自选动作就是根据每个村居老百姓的具体需求,通过各种办法,纳入家门口服务站的内容。这项工作计划今年推进到50%的村居,明年实现全覆盖。

浦东还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此医疗卫生、社区养老等机构“组团”为市民提供服务。例如,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规划落地,包括康复医学中心、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急救中心分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中心等6家医疗卫生机构入驻。针对浦东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的现状,浦东未雨绸缪规划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助餐点、居村活动圈、邻里互助圈和居家生活圈的5大服务圈。据悉,“十三五”期间,浦东计划新建19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5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和30家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级;到“十三五”末,社区养老“睦邻互助点”总数将达500个。

进一步强化便捷的出行

如今的浦东从阡陌之地崛起,不仅呈现了一幅日新月异的图景,更勾画出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截至2015年底,浦东干道网络、轨道交通网络、常规公交网络分别达到1440公里、198公里、1860公里;与浦西联系的越江通道达到16条、89车道,与浦西联系的轨道交通达到8条,浦江两岸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强化。

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浦东始终步履疾疾、动作频频。今年8月,浦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出炉,展现出未来愿景。到2020年,浦东将基本建成中心城内快速路网,干道网密度达到2.1公里/平方公里;新增轨道交通约100公里;黄浦江两岸全面对接,越江通道达21条,越江轨道交通达11条,形成一张区域一体、全区畅达、城乡统筹的综合交通网络。

更让人期待的是,在打造轨交干线的同时,浦东还精心谋划一盘棋,那就是加快推进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启动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和建设工作,让浦东的轨交网络更密、更顺畅。区域一体、全区畅达、城乡统筹……浦东未来更加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的远景在望。

东岸“画卷”靓 文化“高山”美

在2017年年底,浦东还将迎来一个美好的纪念日——浦江东岸顺利贯通。此时,“画卷”已徐徐展开,崭新的滨江通道融入了绿道、灯塔等元素,俨然成为浦东的新地标。滨江岸线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宝贵稀缺资源,浦东正按照要求,认真谋划,高起点高品质抓好岸线贯通开放。

浦东打通了一条亮丽的滨江岸线,还将“堆”起一座文化之“山”。今年上半年,浦东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浦东美术馆等重大文化项目相继动工,谢陈艺术馆、航头大居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稳步推进,未来浦东人完全能够不用过江就能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所带来的幸福感。

同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的要求,浦东接连打出多套“组合拳”,全面发力建设“文化强区”,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例如,在未来5年内浦东将累计投入15亿元,创设“浦东新区宣传文化发展基金”和“浦东新区文化创意(影视)产业专项资金”,将浦东人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浦东还将持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基本建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区、示范区。

此外,浦东提出到2020年,力争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城乡空间布局上形成新格局,在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达到新水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上新台阶,在郊区农村环境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在郊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上探索新路径。下一步浦东将重点推进“五大工程”建设,即加快推进实施美丽家园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社会事业提升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在带领人们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浦东已经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浦东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