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探索多个切入点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量:15

探索深加工,构建产供销体系助力农产品销售;擦亮旅游品牌,带动服务业发展……入疆两年多来,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在产业援疆方面探索多个切入点,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农”字头上做文章

在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四村,莎车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达652亩,一排排现代化的育苗中心大棚里,装配有最先进的通风、温控、湿控和浇灌系统。借助先进的组培技术,一批批优质蔬菜及果木种苗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出,被送到田间地头。

2016年,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协调推进两地企业结对共建,启用了莎车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组培中心。作为莎车县首个规模化的组培实验室,目前,组培中心已建立了玫瑰、草莓等植物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带动、辐射作用,只是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

莎车县辖36个乡镇(街道、管委会),耕地面积209.12万亩,但粮棉仍是农民种植业收入主要来源。同时,林果业管理粗放、特色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得不到保障,商品率低,农民增收困难。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成为脱贫攻坚三大任务之一,上海援疆莎车分指通过加强莎车农产品产、供、销三个阶段的建设,采取“五建五联”的消费扶贫模式,扩大莎车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销量。如今,围绕巴旦木等特色农产品,一条“甜蜜产业链逐渐成熟,农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广。

海纳百川引凤来

8月14日,位于莎车县工业园区新疆优思达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厂区内,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吊卸着装修材料。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当天,由上海援疆莎车分指与县商务工信局共同引进的新疆优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厂房装修及设备安装工程正式开工。

除了大力发展农业,上海援疆莎车筑巢引凤,吸引企业投资落户,两年来建成16栋园区厂房,推进建设59座乡村扶贫车间,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重点引进纺织服装、电子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上海援疆莎车分指通过制定莎车县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海纳百川的姿态面向全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援疆干部会同县相关部门、已落地企业多次赴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纺织服装、电子组装优势地区招商,与内地商会、企业谈国家战略,讲援疆政策,聊家国情怀,一次不行换批人再去。分指领导也常常亲自上阵,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和以商招商工作。仅今年1-7月,莎车县招商引资落地项目54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16%。

企业引进来,更要服务好。分指以“店小二”态度支持和帮助企业改扩建厂房、稳定用工、联系中欧班列、参加各类展会、开展培训解读政策,不断丰富企业服务的内涵,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统计,两年多以来,落地莎车的工业企业超过150家,连续2年居上海援建4县前列,2019年上半年列全地区第一。工业园区就业人数从2017年初的3500人,增加至目前的1.6万余人;乡村扶贫车间就业人数从2017年初的500人,增加至目前的1.1万余人,还涌现出了北希实业、追梦服饰等多家超千人企业,以及新莎电子、优思达手机等科技型企业。

旅游引领服务业

南疆充满异域风情的旅游资源如何盘活起来,吸引更多人来“看一看”?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构建莎车“旅游+”立体化发展格局。

以包机、专机旅游常态化运行为抓手,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盘活区域资源,做出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手工业”、“旅游+乡村振兴” 有机融合的加法,完善旅游业态,拉动消费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其中,“旅游+文化”,通过策划精品节目,推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民族歌舞,深受游客欢迎;“旅游+农业”,依托特色优势,助力莎车巴旦姆、杏、核桃、西梅、甜瓜、蜂蜜等优质农产品“销出去”;“旅游+手工业”,挖掘非遗元素,扶持莎车民俗特色手工业发展,花帽、乐器、挂毯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和现场购买,不仅促进了手工从业者增收,还宣传和推介了莎车特色民俗;“旅游+乡村振兴”则从发展乡村旅游入手,打造樱桃园、莎车县古勒巴格农贸市场(莎车夜市)等,拓展了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新渠道。

此外,上海援疆莎车分指还推动完善了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等景点的公众服务设施,在促进当地旅游业、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一份宜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