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国资改革国企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07-24 浏览量:13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引,根据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徐汇区国资改革国企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指导徐汇区国资国企在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工作。

  

第一章 “十二五”回顾与环境变化

   

  一、“十二五”成绩回顾

  “十二五”时期,徐汇国资国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企业经营平稳有序,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徐汇区国资委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十三家之一、上海市唯一一家地市级联系点。

  (一)国有经济稳中有进

  截至“十二五”期末,区管国有(集体)企业12户,各级国有(集体)企业252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户,国有(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370名;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189.78亿元,增长55.2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净利润49亿元、税收贡献241.83亿元;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年均105.3%,超过全国同级别国资平均水平近三个百分点,位列上海市各区县前列。

  (二)服务区域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国资中首个探索形成国资收益归集资金和国资经营预算资金两方面的出资人回报体系,全额收缴企业红利合计29.04亿元。通过出资人收益再安排,将国企盈利调配至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再分配投入17.79亿元聚焦重点区域,全力推进滨江、衡复、徐家汇、枫林等区域形态建设和功能开发,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建业里、衡山坊、枫林大厦、普天信息产业园等地标建筑相继落成,为区“十三五”规划实现功能区块划分奠定基础;投入7.96亿元聚焦民生事业,全面完成房屋征收、保障房建设、重点路段业态调整、“创全”整治等政府项目;投入3亿元聚焦产业升级,发挥国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我区目标产业,国企引领我区“3+1”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三)国资改革稳妥推进

  制定《徐汇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国企发展的意见》,成立国资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主动服务服从区域发展要求,将国有资本、国企资源不断向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形成以国企为主体的功能区建设和区域招商体制新格局。对标政策稳妥有序推动混改,徐家汇商城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白猫股份完成退市重组,城开集团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造,汇成集团平稳实施深化改革,完成搭建新徐汇集团国**资新框架。

  (四)监管能级全面提升

  对集团公司完成功能类、竞争类“择一为主”战略定位,明确功能类(为主)企业不断放大在区域关键性领域的重要作用,竞争类(为主)企业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牢牢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合计出台35项政策规定,依照企业类别精准施策,差异化搭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展清单、章程、战略、预算、契约、责任“六大”管理,形成《进一步推进徐汇区区属国资系统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法治化建设。国资委增加集资委职能,出台《关于加强徐汇区城镇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完成街道集体资产清查,启动街道集体企业归口管理。

  (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把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结合起来,集团公司普遍实行“党委书记与董事长一肩挑”。集中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区国资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清单》,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形成《徐汇区国资系统公益捐款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

  二、“十二五”问题与不足

  在看到“十二五”徐汇国资国企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国资国企尚未充分认识形势变化,对“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严峻形势、互联网致使商业生态发生的颠覆性变化、“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国家、上海宏观政策要求等敏感不够、分析不足、对策不多。国资改革尚未有效带动国企发展,国资监管内容方式仍在探索,改革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有待细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容错机制停留于概念,匹配区域要求的国企运营能力还有待提升,改革尚存观望情绪。产业瓶颈尚未取得有效突破,房地产、商业两大区国有经济支柱产业比较优势不断削弱,盈利“拐点”已初步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徐汇国资总体盈利能力无明显提升,支撑徐汇国资后续发展的产业尚在探索之中。

  三、“十三五”发展环境

  (一)时代背景

  1、外部环境。未来五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

  2、国内情况。“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经济方面,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转变,发展理念从所有经济向分享经济转变,发展路径从扩大内需向增加供给转变,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向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成效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集约转变,促进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存。

  (二)机遇与挑战

  1、改革带来新红利。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上海国资国企作为改革发展“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形成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的操作规程。国资国企新一轮改革提供的政策和模式,为徐汇国资国企释放活力,增强控制力、提升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带来新红利。

  2、发展输入新动能。“十三五”时期徐汇区以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建设为战略框架,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着力形成“一轴一带七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徐汇新一轮发展时期,将为国资国企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贡献领域。

  3、变革带来新挑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和以“互联网+”为主线的产业变革已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投资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倒逼徐汇国资国企必须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拥抱新技术新产业、全面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从传统“所有经济”向新经济“分享经济”的转化。

  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徐汇国资国企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快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行国资改革,努力应对市场挑战,以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为徐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有企业改革“三个有利于”标准,根据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区域、服从功能、提升能力、落实责任”主线,大力推动区域发展,努力实施国资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推动徐汇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力争经过5年的扎实推进,通过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实现收益稳健化、布局区域化、资本功能化、运作市场化、监管科学化,国有经济对全区经济社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努力成为全国地市级国资改革国企发展的引领者。

  (一)国资运营目标

  完成“12235”的资本运营收益目标:1,国有资本证券化实现翻倍,推动竞争类国有资本和创新型功能类国有资本上市,徐汇国资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2,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突破240亿元,年均营业收入同口径不低于200亿元;3,国企上缴红利不低于“十二五”水平,到2020年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至30%;5,国有资本年均保值增值率不低于105%(竞争类(为主)国企年均不低于107%,功能类(为主)国企年均不低于103%),确保集团公司不出现亏损企业。

  (二)国资布局目标

  完成“98811”的资本布局调整目标:9,国资委依托国资流动平台,力争实现90%以上区属国资分布在功能区域及功能领域;8,做好增量,国资新增投资80%以上投向关系区域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新商业模式和培育新的盈利产业;功能区集团公司新增自有资产80%以上集中在对应功能区内,将国资继续集中在徐家汇、衡复、滨江、枫林等优势重点功能区,增强国资在引领徐汇中城发展和华泾地区崛起中的支撑能力。1,盘活存量、主动减量,重组整合一批低(无)效国有资产,清理退出一批与国资发展定位不相符合的企业。

  (三)国企招商目标

  区属国企切实承担起招商稳商功能,确保区级财力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在金融、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中,引入全球百强企业、行业标杆企业、规模特色企业;新增引入功能区主体产业生产总值占新增引入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不低于50%。

  (四)国企发展目标

  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商城集团、西岸集团能成为代表徐汇转型创新发展的标杆型企业;徐房集团、汇成集团、枫林集团、新徐汇集团、国**司、土储公司要分别成为在老洋房保护、城市建设、生命健康资源整合、幼托社会事业发展、国有资产整合流动、城市土地供应等方面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城开集团、新路达集团、白猫集团、以及委托监管企业等,要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在载体建设、社区商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应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治理进一步优化,区属国企分类别、分层次、全覆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高效制衡的运营监督体系。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COSCO风险控制和有效激励约束,提升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

  (五)国资监管目标

  管好资本放开经营。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定位,完成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形成履职清单和事中事后监管清单,实现对资本布局、资本收益、资本规范、资本安全四方面的监管,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协助企业逐渐形成与政府间成熟的契约制关系。区集体资产全面归口管理,区集资委履行监管职能。

  提升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能级。防止“为混而混、为多元而多元”,坚持因地、因业、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以同业归并、做强主业、剥离辅业为原则,力争集团层面在部市、市区合资合作,子公司层面在产权转让、职工持股等方面落实国资改革要求。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整合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外派监事会监督、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及社会监督等多重监督力量,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容错机制和重大决策失误失职渎职追究机制。

   

第三章 主要任务与重大项目

   

  紧紧围绕“服务区域、服从功能、提升能力、落实责任”发展主线,通过完成主要任务和实施重大项目,对应实现“四个国资”要求。

  一、区域国资,打造城市空间新布局

  (一)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商城集团着力构建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依托徐家汇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示范引领,打造综合环境优越、总部集聚的综合性城市空间;继续强化“缤纷徐家汇”品牌,实现传统商贸产业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线上线下共创价值,将徐家汇地区塑造成为体现徐汇繁荣繁华的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二)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徐房集团着力构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实现以淮海路-复兴路为东西轴线、乌鲁木齐路为南北轴线形成四个象限的形态再造和产业布局;继续强化“慢生活街区”品牌,实现老洋房修缮和价值再现的同步提升,将衡复地区塑造成为集聚精品商业、高端商务、特色居住等多功能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三)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

  西岸集团着力构建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坚持规划引领,实现待收储土地的基本全覆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建设,完成沿江贯通工程和一批功能性载体项目建设;继续强化“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实现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融合转化、功能载体建设与城市环境提升相得益彰,将滨江地区塑造成为集聚文化创意、创新金融、高端商务全产业链的国际滨水魅力区。

  (四)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枫林集团着力构建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有效融合枫林地区城区资源,推动与滨江、漕开发、中城等地区的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继续强化“枫林联盟”品牌,实现区域资源相互融通、各功能载体多元联动,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与集约式发展,将枫林地区塑造成为“中国一流、亚太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五)徐汇中城融合发展实践区

  汇成集团着力构建徐汇中城融合发展实践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环境整治,提升融合贯通南北区域的链接功能;整合市科创中心、体育产业政策等资源,强化与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的协同发展,提升与大院大所的联动能力,集聚总部经济,形成中城发展品牌,实现传统物业与园区服务的模式更新、公共事业维护与功能载体建设的能级提升,将中城地区塑造成为交通、居住、产业与生态环境多功能融合集聚的示范区。

  (六)南徐汇产业集聚区

  国资经营公司协力构建南徐汇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市政配套项目建设,提升南部徐汇整体面貌,积极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衡南北发展。加快西岸集团、土储公司在南徐汇地区土地置换收储速度,加大国资系统企业投资力度,发挥白猫集团等区属国企资源优势,以建设项目、环境优化、产业升级助推南徐汇地区城市化提升。

  二、功能国资,聚焦区域发展新要素

  (一)聚焦形态要素,提供优质载体

  建成建业里、龙华国际、斜土路2444弄、中山南二路450号、枫林大厦二期、华鑫证券、滨江城开中心等项目,调整南站地下广场、百思买商厦、汇民商厦、创客中心等载体,推进西岸传媒港、东方“梦中心”、西岸保税港、西岸商飞、北杨地块等项目建设。通过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产业更新,提升现有各类园区载体质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借力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科技创新集聚区。

  (二)聚焦资源要素,落实招商要求

  整合区域各类资源,优化招商环境,顺利运转“功能区+国资平台+社会合作”招商体制,着力引进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跨国企业、行业龙头、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确保徐汇区级财力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创新招商模式,探索形成自主招商、购买服务、以商引商、合资合作等多样化、个性化招商形式。积极研究企业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成果转化,辅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协助企业解决急难愁问题,提高落户企业满意度。

  (三)聚焦创新要素,实现提质增效

  提供资源发展众创空间,调整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降低创业创新的成本和门槛。借力已成熟运作的领汇基金等多个专业资金运作平台,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组建创业创新投资基金,形成徐汇国资在创新领域的孵化培育功能。以国资参股引领为主,产业化运作临床医学、信息技术等区内创新资源,强化区属国企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的影响力,实现两大创新极,推动徐汇区从“科技资源集聚”向“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协同创新模式”转变。

  (四)聚焦产业要素,提升发展能级

  对标我区“3+1”目标产业,积极储备具有技术门槛或资金门槛的行业资源,选择性介入产业发展,功能性集团公司逐步形成从载体到产业的综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国企载体优势、资源优势,促进资源要素的协同发展和利益分享,强化功能区各类主体的深化合作,通过资源融会助推功能区产城融合。

  三、能力国资,形成竞争格局新优势

  (一)传统优势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商业、房地产两类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品牌建设和经营质量,积极转型发展。商业企业突出主题化、个性化发展,引入体验中心、定制中心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业、主题商业、商旅文融合商业。房地产业企业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获得区内土地资源,有序储备开发项目,优化供给商品,调整销售策略,并力争在城市功能区建设、风貌区保护性开发等特色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商贸圈品牌、建设管理品牌、园区品牌、社区商业品牌。

  (二)新型服务产业形成比较优势

  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企引领重大功能区建设、以国企为主体构建区域招商新体制等契机,引导国企在促进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通过合资合作参与新型服务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加大力度鼓励扶持新型服务产业,努力形成徐汇国资新兴产业先发比较优势,实现国有资本产业结构梯度建设。

  (三)稳妥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具备上市基础的国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整体上市、定增收购、新三板上市等多种方式谋求竞争类企业和创新型功能类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适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股权转让、职工持股、国资退出、激励创新等方式谋求有一定经营能力的竞争类国企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探索功能类国企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实现功能目标。严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醒把关机制,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等途径已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企,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本效率。

  (四)安全规范运作国资流动平台

  明确国有资本流动平台“两个主体一个通道”的功能定位,在全部区属经营性国有资本范围内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国资流动平台探索形成“融投管退”的一体化运作方式,为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做好资本引入和股权运作。健全完善公开透明、依法规范的运作机制,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减值。

  四、责任国资,发扬国企担当新风范

  (一)落实城区有机更新

  开展城区更新,完成长桥南街、西薛家宅、夏泰浜、乔高、纸盒十六厂和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区域内等地块旧区改造;做好华悦、龙南佳苑等保障房建设工作。推进街面整治,与街镇和其他委办局联合完成33条道路沿街面业态调整;加大力度提早落实拆违要求,区属国企率先拆除各类违建;聚焦城区环境保洁、城市养护作业等重点领域,改善徐汇城区环境。形成成熟的“代建制”管理模式,打造“精品”工程。

  (二)提升物业管理品质

  确保用好或争创物业管理一级资质,多措并举破解居住物业管理难题,尤其是老公房小区、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多点推进“样板小区”、“示范小区”建设,借助考核激励等机制创新,提升物业管理能级和服务水准。加大力度支持区属国企开展社区商业中心项目和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城区和谐宜居程度。

  (三)加大职工保障力度

  保障职工群众就业权利,建立与企业经营业绩、行业收入标准、职工工资增长指导线相协调的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要体现岗位价值,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关注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规范化落实职代会、工代会、职工董(监)事、企务公开等保障职工利益的制度,确保职工群众能有效参与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企业重大事项,使职工群众得到“获得感”。

  (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完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体系和报告制度,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实施安全、清洁生产,率先完成全区节能减排任务,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积极参与各类帮困救灾、慈善公益活动,规范开展对外捐赠。

   

第四章 保障措施与实施管理

   

  徐汇国资国企“十三五”规划的实现,基础是国资改革,形成现代化的监管体系;核心是建立机制,形成能保障规划实施的人才集聚、权责厘清、环境优化机制;关键是确保落实,行之有效地组织实施既定规划,切实保障规划在动态调整中得到实现。

  一、积极推进国资改革

  (一)深化分类改革

  功能类(为主)集团,加强优势功能建设,保持国有全资、控股,适时开展非国有资本参股、PPP等改革。竞争类(为主)集团,通过整合上市、股权合作、资产置换、培育注资、业务重组、吸收合并等方式,加强股东持有资源的整合和企业间专业化整合,加快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实施分类监管

  分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功能类(为主)企业,形成与管委会模式相对接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政府部门协同监管;竞争类(为主)企业,形成与市场机制相匹配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出资人监管,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对经理层和重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形成差异化薪酬体系和业绩考核标准,功能类(为主)企业,重点考核服务区域水平、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竞争类(为主)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推进职能转变

  完成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通过调整、精简、优化,不断完善国资履职清单和事中事后监管清单,重点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和联动国企发展。推进国资国企“一体化”监管,企业需求和国资监管实现双向互动、有效对接,强化企业战略管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试点资金统筹配资,加快国企法制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监督体系,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在线协同。发挥专业化监管优势,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区属经营性公有制资产的国(集)资监管体系,清晰界定集体资产股权结构,基本形成集体资产参照监管模式。

  二、形成规划保障机制

  (一)厘清国企权责

  规范政府部门与企业关系,既要避免对国企的行政干预,又要让国企平等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设计全区范围内的国资资源整合、资产划拨、资金投入、区域协同、政企合作的成本分担、利益分享机制,厘清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企业与政府逐渐形成成熟的契约制关系。

  (二)提升发展环境

  优化政策环境,正式运转“徐汇区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在干部管理、容错机制、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工商登记、金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企业承担政府性事项等方面形成配套措施。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国企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营造有利于国企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集聚一流人才

  人才是保证规划落地的第一要素。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完善国有企业集聚各类人才的体制机制。倍加呵护和大力培养企业家人才,营造理解、鼓励、支持的发展环境。聚焦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一支能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的人才队伍。努力培养和积极引进董事监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人才发现平台和交流平台,推行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企章程,明确国企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

  (二)落实党组织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

  国企党组织切实履行好党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责任,纪委履行好监督责任。党组织书记切实落实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班子其他成员切实落实好“一岗双责”。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守法诚信、坚守职业操守、秉持廉洁从业,正确规范履职行权。

  (三)强化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基础保障、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组织作用。在开展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时,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必要前提。

  区国资委负责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规划实施、落实的保障机制,分解、落实各集团公司在区国资“十三五”发展中的目标、任务和方向,指导督促集团层面抓好规划的具体实施。区属国有、集体集团公司及时调整明晰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实现企业战略与区国资规划的有机结合。

  通过将规划目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分析评估机制。结合年度国资国企运营绩效,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年度监测评估。开展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视评估情况进行动态修订调整,使发展规划更好指导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