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6-10-27 浏览量:13

区政府各委、局、办,各街道办事处:

  《黄浦区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26日


黄浦区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城区公共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不断完善本区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科学治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把黄浦建成全市食品最安全的城区之一,按照上海市和区委、区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总体要求,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制定我区食品安全五年(2016-2020年)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本区食品安全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本区食品监管部门和各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支撑,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加强食品监管。“十二五”期末,本市食品安全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5.9%,较“十一五”期末提高3.3个百分点,年食品抽检数达2.36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总体得分80分。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既定工作目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有序、可控,稳中向好。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2011年根据全国统一部署,成立了由26个部门组成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区食药监分局,各街道相应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消除监管缝隙。2014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将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监管职能划入区食药监分局,将分段监管转变为全程、综合监管。实施监管重心下移,明确了区、街道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监管体系。为落实中心城区“四合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2014年10月20日,挂牌成立了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了食品安全综合执法,与街道对接成立基层市场监管所,进一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二)重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深入开展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非法添加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保健食品“打四非”、“亮剑”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行刑衔接,制定了《关于深化食品药品涉嫌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等相关制度。2014年区公安分局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增强了执法震慑力。五年来,我区共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2957件,罚没款2201.75万元,会同司法部门破获了“福辣”、“振江”、“幸福131”、制售假劣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共计取保候审12人,刑事拘留7人,批捕6人。其中作为上海地区首次被起诉的在餐馆中使用“地沟油”加工食物销售案件“福辣”、“振江”中的四名被告已于2013年2月一审判决,4名被告分获一年至三年半,2000元至20万元的刑罚。

(三)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

加强源头治理,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100%;产业结构优化,淘汰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数占总数18.75%;扶持老字号生产企业,超过半数进行了全面改造,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管,重点加强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标准化菜场建设;完善临近保质期食品处理方式,落实过期食品销毁制度;建立菜市场猪肉、蔬菜等食品追溯系统,并在22家标准化菜场中实现了猪肉、蔬菜、牛羊肉、水产以及粮食追溯秤全覆盖,共计955台。加强“餐桌污染”治理,全面实施餐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和监督公示等管理制度;建立餐饮企业监督检查标准规程SOP和违法行为记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辖区网上订餐管理。完善本区食品应急预案和流程规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了全区性和部门层级的应急演练,完善了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置办法,保障了亚信峰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处置了“福辣”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

(四)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手段广泛应用

在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建立快检实验室,借助市食药监局与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鼓励引导集体供餐配送、中央厨房、肉类批发市场等餐饮单位和食品流通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检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各基层监管所以及企业自检“四位一体”的抽检工作模式。探索推进餐厨废弃油脂信息化监管,逐步使辖区食用油监管形成闭环格局。对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实施收运处置申报,申报率达99.38%,由专人负责收运。

(五)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工地等,利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以每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周、质量月、“食品安全零距离”等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从业人员4.18万人次、监管人员1.14万人次。探索实施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监管,配合市食药监局做好“黑名单”和“红名单”发布工作,在船舶餐饮、食品老字号企业等领域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落实,在辖区学校食堂实施“六T实务”,提升食堂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做好“12331”投诉举报热线开通应对工作和“12331”与“12345”市民热线的对接,实施有奖举报制度。组建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充分运用老科协、社区志愿者等资源,补充社会监督力量。

二、“十三五”时期本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环境

(一)企业发展不均衡,食品安全风险源头控制难度大

区内既有绿波廊、杏花楼等老字号知名企业,万豪、威斯丁等五星级酒店林立,也有大量的小餐饮、小食品店等“四小”单位,无证经营及乱设摊仍有一定市场,二元结构明显。近9000家食品企业中,除17家食品生产企业外,均为流通及餐饮企业,呈现“大流通”格局,食品消费对外依存度很高,供应链的安全风险依然存在。黄浦区作为著名的商业和旅游区域,流动人口多,需求和消费量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影响面广。网售食品等新业态的发展为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挑战。

(二)企业诚信示范作用不强,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

由于区域特点,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既有内部管理规范、安全意识强的企业,也有规范化程度差、管理水平低的经营者。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自律不够,个别经营者相关制度和管理要求流于形式,落实不力,被动应付执法检查,主动依法守法的意识不强。食品生产经营中食品违法添加,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功效等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也与诚信为本,依法经营,视质量为生命,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合格的食品的社会责任还有差距。

(三)执法监管手段有限,长效机制尚待加强

食品生产经营尚未形成全程产品信息追溯。对于具有行业潜规则性质,形成产业链的“地沟油”等问题,违法手段存在一定隐匿性,不易被常规监管所发现,鉴别技术手段的缺乏和较高的鉴别成本也增加了监管和打击的难度。区域内存在的食品流动摊贩、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四小”整治(小菜场、小餐饮、小熟食店、小食堂)等突出问题监管手段有限。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监管队伍的磨合、能力的提高,人员装备和技术手段的提升,创新监管手段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威慑力不强,在对违法行为的取证、处罚、强制执行、后续执行等方面难度较大,行刑衔接机制还有待深入和优化。

(四)食品安全监管合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物质需求仍有差距。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念需要深入的宣传,综合治理机制尚不完善,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消费者对科学食品安全知识、**意识及对舆论辨别能力依然较弱,社会监督力量尚未充分激活。

三、“十三五”时期本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为总要求,以创建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为目标,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发挥综合执法、专业监管优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线;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强化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全面提高公众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要紧紧围绕到2020年黄浦区初步建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基本框架的总目标,着力打造“四个标杆”,努力实现“四个前列”,努力使黄浦成为食品最安全、消费最放心的城区之一。到“十三五”期末,食品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督执法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安全风险交流和预警能力明显提升,有效防范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坚决查处。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预防风险意识显著增强,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格局。

“十三五”期末黄浦区食品安全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预期目标

1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预期性

96%以上

2

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年报告发生率

预期性

5 例以下/10万人

3

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评分

预期性

85分以上(中小学生知晓度87分以上)

4

十大类别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覆盖率

预期性

95%以上

5

餐厨废弃油脂监管工作

约束性

餐厨废弃油脂收运95%以上,信息化监管覆盖率达95%以上。

6

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行为和食品摊贩治理

预期性

每年确定1-2个项目为食品无证无照综合整治典型区域,开展综合整治,确保高危无证无照经营彻底消除。

每年取缔区无序设摊聚集点总量的30%。

7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约束性

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覆盖率100%,实施电子化监控100%。

8

食品监管人员占人口比重

约束性

达3/万人口

9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保障

约束性

监管工作经费逐年递增

1.食品安全抽检覆盖率和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按照市食药监局统一部署,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品种和供应渠道覆盖率的要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

2.食品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禽及其产品(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酒类等十大类别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中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中央厨房、集体供餐中心、学校食堂实现食品追溯系统覆盖率100%。餐厨废弃油脂收运申报95%以上,信息化监管覆盖率达95%以上。

3.公众食品安全参与程度不断提升。食品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实施率100%。食品科普宣教活动本区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四、“十三五”时期本区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

(一)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

1.加强食药安办建设,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作用。完善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及时调整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完善成员单位职责和办公室议事规则。健全完善会议制度、信息制度等工作制度,完善跨部门协调联动、重要事项督查督办、工作绩效评估考核激励、宣传培训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全程监管、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消除监管缝隙。

2.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完善食品安全治理网络。加强专业基础上的综合执法,结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快健全完善统筹管理——综合执法——专业监管——重点稽查“四位一体”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后的重心下移,量化工作总量,依岗定编,将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综合性、专业化监管目标;加强新体制下的属地责任管理,将食品安全纳入区政府、街道管理目标,建立健全严密高效监管体系;加强“四项原则”下的最严监管,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加强食品监管, 建立最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落实食品监管人员的职责,夯实基层监管基础。

3.加强街道食药安委标准化建设,保障属地责任落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要求,完善区、街道、居委三级工作网络,落实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宣传教育等工作。统一街道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设置,包括领导机构、成员单位、街道食药安办设置,落实相关人员、场所和设施设备、工作经费和装备等保障措施。其中,各街道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相关工作经费按照区域实有人口不低于2元/人的标准测算,纳入区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街道办事处要落实至少1名食品安全专职工作人员和若干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街道食品安全日常工作。

4.加强与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对接,明确监管工作范畴。充分发挥街道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职能部门与区、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对接,尤其是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推进进度,做好人员、监管网格、工作流程等相关内容的对接。将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食品摊贩违法经营、餐饮油烟污染、餐厨废弃油脂非法处置、保健食品制假售假等五项网格事件纳入网格化巡查内容,重点加强联合整治,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专栏1

任  务

相关单位

1.做强做实区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成员单位履职。

区食药安办、各成员单位

2.健全完善综合性、专业化“四位一体”工作体系,落实食品监管责任到人、到岗。

区市场监管局

3.加强街道食安委标准化建设,统一街道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设置,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至少落实1名食品安全专职工作人员和若干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街道食品安全日常工作。

各街道、区社建办

4.街道相关工作经费按照区域实有人口不低于2元/人的标准测算,纳入区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各街道、区财政局

5.强化与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对接,建立联动机制,做好五项网格化事件的巡查、联合整治工作。

各街道、区市场监管局、区环保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强化食品监管,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是强化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提高本区食品生产行业整体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质量达标升级,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扶持老字号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加强菜市场追溯系统建设,推进十大类食品追溯秤的建设和使用,建立运行考核通报整改制度。探索开展菜市场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运行示范创建,着力提高市民对菜市场追溯系统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督促食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重点单位加强法定义务的履行,把好食品入市关、交易关和退市关。加强肉类批发市场、熟食卤味、盒饭销售等高风险企业监管。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加强现场制售和散装食品的管理。三是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监管。鼓励餐饮企业规模化发展和连锁化经营,加强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的监管。加强对小餐饮、小食堂和学校及重点旅游景点周边餐饮的监管。做好对游轮餐饮、老年助餐等业态的行政指导规范和监管工作。

2.创新监管技术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建立食品企业数据库,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一户一档”电子化管理。把握“风险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结合风险等级大小、企业信用情况、日常监管信息等要素,确定监管重点、方式和频次,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量化分级分类管理,重点企业实施彻查制度。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实施食品风险监测、常规监督抽检、自主监督抽检、食品快速检测与政府委托第三方抽检的工作模式,提高问题隐患发现率和工作效能,尤其加大对月饼、粽子、老字号品牌自制糕点及熟食卤味等具有黄浦特色的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信息追溯体系,落实追溯管理制度,实现食品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踪、风险可控制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进高风险企业实施远程视频监控、餐饮企业实施二维码监督公示、违法行为记分制度等工作措施。实施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电子化移动监管。推进明厨亮灶工程。

3.加强对互联网销售等新业态的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互联网食品销售、网络订餐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规范和监管,强化食品质量监管和企业责任落实。充实网络监管力量,督促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实施实名登记,加大对风险产品的抽检,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交易监管,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进入家庭。

专栏2

任  务

相关单位

1.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监管,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加强食物中毒防控,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计生委

2.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采用视频技术或透视明档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条件成熟和区域商业楼宇新准入单位作为试点对象,开展餐饮企业“明厨亮灶”项目,连锁餐饮及新建餐饮单位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区市场监管局

3.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一户一档”工作,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区市场监管局

4.实施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电子化移动监管。全覆盖完成食品生产企业、配送中心、大卖场、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等单位安装视频和温控等设施。

区市场监管局

5.中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中央厨房、集体供餐中心、学校食堂实现食品追溯系统覆盖率100%。

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

6.加强菜市场追溯系统建设,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禽及其产品(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酒类等十大类别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区商务委

7.加强对互联网销售食品等新业态的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

8.做好游轮餐饮、老年助餐等业态的行政指导规范和监管工作。

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

9.加强小食堂、小熟食店、小餐饮、小菜场等“四小”业态的整治。

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委、各街道

(三)着力完善食品执法和应急处置体系

1.推进执法规范化,全面落实“四有两责”。贯彻落实《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的<黄浦区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确保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做到有责、有人、有岗、有手段,并落实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职责和对食品抽检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遵照统一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文书,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强化对执法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信息公开,主动将监管责任人员及其职责、企业行政许可及日常监管等信息在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醒目处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从严管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2.强化基层建设,配足配强执法力量。加强食品相关专业培训,健全完善分类分级培训制度,优化监管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岗位交流,提升综合执法素质,逐步适应监管形势需要。加强人员考核,落实监管人员每年40学时食品药品专业培训要求。探索引入食品安全辅助人员队伍,增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按照“六个统一”的工作要求,加强和完善执法装备、现场快检装备等的标准化配置,运用电子化工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监管工作效能。整合食品快检设备资源,建立区域食品安全中心实验室。提升各基层监管所设立的快检实验室检测能力,使其具备重要食品中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理化指标等定性快速检测能力。

3.加强市区联动和行刑衔接,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加强与市相关单位间的监管执法联动,做好监督抽检、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保障、投诉举报处理、信息共享、宣传培训、协同办案等工作。加强行政与司法部门的对接,完善食品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之间案件移送、线索通报、案件联合查办等工作机制。按照“发现线索要到位、立案要到位、案件调查要到位、处罚要到位”的工作要求,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借助公安机关刑侦力量,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4.完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建立与区应急办等应急管理中心的联动机制,发挥应急资源优势,加强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间的应急协作,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置效能。建立完善食品风险预警交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结评估、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完善舆情核查、处置和回应机制。修订《上海市黄浦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配套文件,制定规范处置规程,提高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工作,完善分级负责制度。统筹安排应急培训,适时组织开展区级层面的食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监管人员在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专业性,有效提高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应急装备、物资的配备,畅通应急抽检绿色通道。

专栏3

任  务

相关单位

1.切实落实“四有两责”,规范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信息公开,相关工作信息在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醒目处公示,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

区市场监管局、区监察局、区政府法制办

2.落实监管人员每年40学时食品药品专业培训要求。建成并运行食品安全中心实验室。

区市场监管局

3.加强基层执法“六个统一”工程建设,统一监管要求,统一工作规范,统一工作流程,统一信息平台,统一信息公示平台,统一执法装备。

区市场监管局

4.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重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

5.修订《上海市黄浦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配套文件,组织开展食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区食药安办、相关成员单位

6.每年开展应急培训,做好应急资源配备。

相关成员单位

(四)加强食品重点领域的综合治理

1.加大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乳品类、肉品类、食用油、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熟食、豆制品、节令食品等重点品种,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卖场、批发市场、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旅游团餐、大中型餐饮等重点单位,南京路、淮海路、豫园商圈、新天地、田子坊等重点区域,每年开展专项治理,严把食品安全关。及时总结整治经验,切实巩固成果,完善监管措施,健全长效机制。做好重大节日、食物中毒高发期、重大活动、春秋季开学等重点时段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加大对餐厨废弃油脂的监管。推进餐厨废弃油脂电子化全程监管,做到应收尽收和资源化利用。建立“申报管理、专项收运、执法保障、企业自律”的长效工作机制,按“一证一报”要求,建立全区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申报基础数据库。探索建立餐厨废弃油脂监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职能部门间联动执法机制,严格管控废弃油脂去向,严防废弃油脂回流餐桌,严厉查处回收使用“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实现餐饮企业收油数量公开查询。

3.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达到学校食堂“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制度完善,饮食安全”的目标,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使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全区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基本达到要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施率100%。增强学校食堂主体责任、诚信意识和防控食物中毒能力等。实现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监督检查结果公示全覆盖,逐年提升“笑脸”单位占比。中小学自办、承办食堂规范化建设、“六T实务”创建达标率95%,“六T实务”“达标”单位向“示范”单位升级;师生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参与面进一步扩大,努力使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晓度达87分以上。探索推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分类分级培训工作机制。

4.深入推进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综合治理。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原则,优化“疏堵结合、分类监管、综合治理”的方法,以“无证无照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依托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以“解决存量、遏制增量”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使无证无照经营整治工作常态化、实效化、制度化。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若干意见》,强化街道在网格化综合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将无证无照经营的管理纳入到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之中,整合下沉执法管理队伍,实行综合管理。每年确定1-2个项目为无证无照综合整治典型区域,努力做到依法规范一批,疏导解决一批,整治取缔一批,纳入管理一批。结合重点区域的特点,对有安全隐患的无证餐饮单位开展联合整治,形成执法合力,遏制增量,有效解决存量,确保高危无证无照经营彻底消除。积极探索有效的疏导途径。同时,依托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切实履行职能,做好涉及无证无照经营的**和维稳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5.加强食品摊贩管理。建立综合治理年度报告制度,减少回潮,努力做到“规范提升一批、规范建设一批、巩固改进一批、专项整改一批”。规范临时设摊管控点,做到统一定位、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设施、统一标准。对全区菜场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消除设置盲点,积极推广限时菜场和小型菜店建设。开展“菜场尾巴”综合治理,引导马路菜场或沿街的室内食品摊贩进入标准化菜场,遏制无序设摊新增势头。对有固定门面或相对定点销售的无证熟食摊、活禽摊、猪肉摊、水产摊等进行依法查处和取缔,对夜排挡等占路经营进行综合治理。将“7+2”景区和24条主要道路列为设摊严禁区,采取高压态势,广泛宣传,依法严管,到“十三五”期末,重点区域基本消除无序设摊现象。

6.加强保健食品监管。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进行严格管理。以保健食品销售集中区域、大卖场、大型商场、专卖店等为重点,加大监管频次和抽检力度,规范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等违法行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专栏4

任  务

相关单位

1.加大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旅游局

2.餐厨废弃油脂信息化监管覆盖率95%,实施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处一体化,餐厨废弃油脂收运95%以上。根据市统一要求,做好价格补贴工作。严厉查处违法收运处置餐厨废弃油脂,向非指定收运单位或个人提供餐厨废弃油脂的行为。

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

3.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施率100%。中小学自办、承办食堂规范化建设、“六T实务”创建达标率100%。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晓度达87以上。

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

4.每年确定1-2个无证无照综合整治典型区域,加大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整治力度,遏制增量,有效解决存量。积极探索有效的疏导途径。

各街道、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房管局、公安分局

5.每年依法取缔辖区城市无序设摊聚集点总量的30%。加强“菜场尾巴”和夜排档的综合治理。

各街道、区城管执法局、区商务委、区网格中心

6.深入推进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

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

(五)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1.增强守法诚信意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托市级层面“食品药品安全远程教育子系统项目”,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和主要从业人员等开展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督促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履行法定的主体责任。依托企业工会、人保部门等工作平台,探索实施企业培训补贴制度,促进企业加强自我培训。切实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和考试、临保食品消费提示、事故报告、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等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企业自查报告、原料公示等工作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抽检等工作,提升诚信自律意识。在重点食品企业和高风险环节推广食品安全责任险。

2.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促进信息公开透明。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做好食品类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监管类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区、部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平台建设,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逐步开展食品领域信用等级评定和公示,加大信用信息共享,强化联合奖惩,配合市级部门做好食品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制度的贯彻实施,鼓励社会资源向诚信企业倾斜。

3.完善落实举报及奖励制度,织密社会监督网络。配合网格化管理中心建设,进一步理顺区、部门、街道等投诉举报办理网络,推进12345、12331、12315、区**等投诉举报平台的有效衔接和运行,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推进“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从业人员曝光行业“潜规则”和企业违法行为。加大有奖举报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有奖举报的具体内容、举报程序和奖励措施等,充分调动公众举报违法线索的积极性。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共管共治。围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零距离”等品牌宣传活动,以公益动画片、食品知识竞赛、口袋书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食品安全“六进”宣传,重点加强学校及社区的宣传渗透和覆盖。加强区域自有媒体平台建设,形成常态发布、活动宣导、风险交流的联动机制,真实、公正报道区域食品安全动态和工作成效,支持区有媒体开展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培育理性舆论环境,引导公众辨别信息真伪。依托市食药监局科普宣教和风险交流专家队伍工作平台,探索建立与公众、行业、媒体之间有效的风险交流工作机制。创新形式和渠道,充分挖掘微博、微信、电子屏、移动电视等互联网+的科普宣传载体,加强公益性宣传的实效,增强公众的自我**意识,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公众及学生食品安全知晓度。

专栏5

任  务

相关单位

1.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和主要从业人员等开展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

区市场监管局

2.推广食品安全责任险。

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

3.倡导企业主动向社会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委

4.搭建监管信息公开平台,加强政务公开。

区新闻办、区市场监管局

5.食品类投诉举报受理处置率100%。有奖举报应奖必奖。

区市场监管局、区食药安办

6.强化食品安全“六进”宣传,强化公益宣传有效性。公众食品安全知晓度85分以上。

区食药安办、各成员单位

(六)积极创建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

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市食药安办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制定《黄浦区食品安全城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全力争创第一批“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以争创工作为载体,强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围绕“四有两责”落实,夯实监管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食品安全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力求有所突破,探索符合区情、富有成效的监管模式、机制和举措,提升辖区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考评,做好创建工作中期评估工作,推动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专栏6

任  务

相关单位

1.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工作网络平台,形成四项工作机制。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细化9大类45项工作任务,根据时间节点,逐步推进。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通过隐患排查,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发动全民找短板等活动,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五、“十三五”时期本区食品安全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食品安全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黄浦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黄浦建设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规划》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各项目标。

(二)保障经费投入。加大政府及社会力量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严格监督食品相关项目建设经费,确保资金高效、合规使用。

(三)强化指导衔接。切实发挥《规划》对“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指导作用,加强与“十二五”、市区两级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年度工作计划与《规划》衔接,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四)严格督查评估。要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加强督促检查、中期考核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