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12-25 浏览量:14

为统筹“十四五”期间体育发展各项工作,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和《安徽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要求,结合我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一、开启全面迈向体育强市建设新征程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我市体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以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目标,全市所辖县市区共建成全民健身广场27个、多功能运动场5个、农体工程662个(村级全覆盖)、全民健身苑771个,基本形成了市、县市区、镇街、行政村(社区)4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建成7家省级体育生态公园、70块社会足球场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平方米。持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所属县市区全部成立体育总会,共有体育社团组织22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壮大,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服务指导。全市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00余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1.6%。出台《芜湖市关于加快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启动省级体医融合深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二是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省级以上国内外重要赛事中成绩喜人,获得金牌568枚、银牌483枚、铜牌536枚。2018 年芜湖市体育代表团青少年部获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三名;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创参赛最好成绩;2020年市射击队在省青少年射击冠军赛中获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连续32年蝉联省射击赛团体总分第一。成功承办了2019年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探索竞技体育办队参赛模式,推动“市队校办、体校联办”,成为备战全国青运会、省运会等比赛主力军。

三是青少年体育着力加强。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建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国家级2所、省级18所、市级61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10所、省级21所、市级5所。成立市体育运动学校教育集团,联合打造“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模式,每年组织芜湖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和市、县市区、校三级校园足球联赛。加快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市青少年体育学校连续三个周期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撑杆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全国射击重点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省级高水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四是体育产业提速增效。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9年芜湖市体育产业总产出133.2亿元,增加值48.9亿元,位列全省第二名。体育新三板挂牌公司2家。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3个、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4个,国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个、四星级营地1个、国家授牌营地3个。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无为羽毛球精英赛、“红杨山”越野车王争霸赛等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体育旅游独具特色,获得长三角最佳体育旅游线路、最佳汽车运动营地和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等称号。芜湖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2.6亿元,共筹集体彩公益金5.4亿元。

五是体育文化成果丰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发展全过程。强化体育宣传工作,加强与芜湖传媒集团战略合作,创建“芜湖体育在线”微信公众号,提升体育宣传的传播力和引导力。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芜湖马灯”入选2020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从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

脱贫攻坚、体育法治、体育宣传、体育人才、体育科技等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都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市体育发展既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

机遇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赋予体育工作新定位、新功能、新要求,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体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体育发展活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明确了体育工作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将有力推动我市体育助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将有利于我市体育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学习借鉴体育发展先进经验,等高对接体育事业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会。新一轮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将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体育各领域发展注入新动力。新的生活理念、教育观念、消费模式、技术应用、传播方式以及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体育事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挑战方面,尽管“十三五”时期芜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我市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市县级“五个一”、镇街“三个一”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需持续推进;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不优,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体校招生难问题突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主体活力不强,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体育文化软实力彰显度不够、体育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体育法治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体育市场监管等还需持续全面深入推进。

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不断推进芜湖体育高质量发展。

(三)到二〇三五年建成体育强市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市,群众体育活跃、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更强、体育赛事高端、体育产业发达、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成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芜湖的标志性事业,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体育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市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展进程,扎实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芜湖篇章贡献体育智慧和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胸怀“国之大者”,把优先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芜湖建设,始终做到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体育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芜湖体育发展实际出发,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体育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融合。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探索芜湖特色体育发展新模式。

(三)“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青少年体育开创新局面、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体育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体育与相关业态融合发展逐步深化,建成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人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保持在92%以上;“10-15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块以上;体育社会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体育类社会组织超过300个;各类人群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建设9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提高健身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2.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构建开放办竞技体育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深化体校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为省队培养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巩固和扩大优势项目,深入普及基础项目,挖掘潜优势项目,努力提升“三大球”竞技水平,积极开展冰雪(类冰雪)项目,确保第十五届省运会成绩位居前列。

3.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学校体育模式建设,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创建青少年品牌赛事。推进体校改革,加强县市区体校建设,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渠道。完善青少年竞赛活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4.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得新成效。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重大成就,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完善产业布局,落实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我市体育产业与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动能,促进体育产业基础高级化、链条现代化。争创省级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5个、国家授牌汽车自驾运动营地2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个,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

5.体育文化软实力达到新高度。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城市乡村活力、提升芜湖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成为社会共识。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弘扬,涌现一批优秀体育文化作品,培育一批本土体育文化品牌。精心培育运动项目文化,我市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成效。

6.体育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建立健全体育管理权力运行和维护体育公共管理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赛事改革、组织创建、项目培育、产业开发等方面简政放权和规范管理。按照体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体育信息化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大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市、县市区、镇街、行政村(社区)四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0-15分钟健身圈”,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落实《芜湖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重点推进市游泳跳水馆、市全民健身中心、市青少年体校选址新建、市神山体育生态公园和市奥体中心整体功能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各县市区整合边角地、低效地等闲置土地资源,“见缝插针”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小型冰雪运动等健身设施。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完善优化乡村健身场地布局和设施供给。到2025年底,各县市区“五个一”体育设施工程建成率达到100%,镇街“三个一”体育设施工程建成率达到100%。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进营地,建成一批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房车)自驾营地等设施,到2025年底,全市市区公园基本配建体育设施。落实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体育设施配建要求。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体育设施,可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等方式予以支持。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维护机制。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

2.广泛开展群众身边健身赛事活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协调发展。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办好市运动会、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提升全市徒步大会、湾沚半程马拉松比赛、环江淮万人骑行三山站比赛、无为羽毛球精英赛、南陵奎湖龙舟赛等品牌赛事的影响力。推进骑行、马拉松、击剑、徒步、冰雪运动、水上运动、体育竞赛表演等“一市多品、一县市区一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建设。创新开展社区运动会,丰富基层赛事活动内容,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精心组织新年登高、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重阳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冰雪(类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和广场舞展演等主题活动,推动体育生活化。以五禽戏为重点,广泛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等工间操。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积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建设成果,推进“互联网+健身”,举办网络赛事及线上指导活动等。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农民、妇女等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3.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全民健身服务和指导,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加快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加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粘性和活力。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备案管理,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培训,推进信息化认证管理,到2025年底,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3‰。定期开展乡村体育指导志愿服务。加强体卫融合,健康关口前移,推动体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协同联动,推广主动健康管理模式。依托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设施中建立健康驿站。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检验群众体育锻炼效果、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规范发展全民健身晨晚练点(辅导站点),发挥健身站点在科学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4.推动全民健身开放联动。充分利用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民健身大联动、运动休闲体验季等一体化发展成果,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融入长三角的“芜湖行动”,促进芜湖市与长三角城市在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等方面深度融合。积极举办、承办长三角城市参加的围棋、象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等群众普及性高的赛事活动。积极探索全民健身的区域互动与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竞技体育实力

1.形成开放办竞技体育新格局。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竞技体育治理的活力,拓展市队校办、社会办和联合办等形式,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协同办竞技体育的格局,提高竞技体育训练备战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坚持依法治体,完善项目协会管理制度,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提高行业自律与依法治理水平。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训练向纵深发展。建立运动员参赛选拔机制,开放运动员注册,到2025年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4000人。按照项目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区位优势和实际发展需要,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全力发展射击、击剑、排球等优势项目,深入普及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积极推进摔跤、跆拳道等潜优势项目,拓展体操、跳水等轻灵巧项目,加快提升“三大球”、“冰雪”项目竞技水平。

2.建立健全训练竞赛体系。切实抓好综合协调与组织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形成制度引领、职责清晰、条块紧密配合的管理体系。着力推进“训、科、医、教、服”复合型团队建设,提高运动员训练、康复、营养科学化水平,稳步推进训练基地、场馆设施的网络体系和智能化建设。强化竞技体育科技支撑,提升科学选材、训练能力,强化对重点苗子的科学训练监控。扎实做好第三届全国青运会、第十五届省运会备战和参赛工作。积极申办有影响力的全国、国际体育赛事。全面贯彻实施《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建立兴奋剂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

3.加大后备人才输送力度。完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激励政策,实施菁英教练员、运动员“引培工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芜湖竞技体育发展。加强与省体育局各单项运动管理中心、省体校、社会体育团体的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积极承接省体育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运动队在芜的训练任务,设立专项训练基地,力争创建1-2所省级高水平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提高选材、育才科学化水平,将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相结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训练领域的实践和运用,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加强一二三线运动队项目布局和训练体系有机衔接,畅通向省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渠道。

4.深化体校改革。推进市体育运动学校教育集团建设,发挥体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龙头”作用,着力加强县市区体校建设,实现市、县市区体校全覆盖。针对体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合理布局运动项目,重点打造优势项目,做到分层分类、特色发展。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招、培养、输送能力,系统开展青少年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打好专项训练基础。积极推进市青少年体育学校选址新建项目,加强各级各类体校训练场馆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体校与中小学合作,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教育资源。

(三)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1.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现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与市教育局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省级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0所。科学布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扩大项目覆盖率,加快推进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一条龙”学校衔接。做好学校课余训练体系的项目布局、教练员队伍建设、日常训练监管和竞赛资源配置等工作。积极传播以“三大球”为主的运动项目文化,推进中华传统体育、类冰雪运动进校园。广泛开展项目培训和竞赛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水平。

2.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完善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健全运动成绩评定奖励机制,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覆盖全年的竞赛体系。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源,推动体育部门赛事体系与教育部门赛事体系深度融合,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校、县市区、市)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省全国性比赛。结合芜湖人文地理环境、竞技项目特色,依托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着力打造青少年品牌赛事活动。

3.丰富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做好城市社区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三人制篮球场向青少年开放工作。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增设青少年体育功能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创建工作。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户外营地等资源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开发推广普及程度高、有基础、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鼓励开发具有地域、地方特色运动项目。              

4.提升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障青少年形成良好健身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学习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支持各级各类体育单项协会吸纳更多青少年会员,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等培训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构建家庭、社区、学校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拓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范围,大力推进幼儿体育(亲子运动)和户外体育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宣传,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强化青少年校外体育安全指导和监督,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5.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命名和申报工作,加强青少年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落户芜湖,到2025年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不低于30所。引导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后备人才培养、赛事活动组织等体育服务。依托现有体育设施,在市、县市区和有条件的镇街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作用,鼓励教练员进学校、进社区,进行青少年体育健身指导培训。

(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激发体育市场新动能。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推动体育“制造”向“智造”转型,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芜湖智造”品牌。充分利用芜湖机械制造产业发达、高新企业集聚的优势,促进体育装备制造企业的提档升级。鼓励体育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打造体育制造与服务业强链。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申报和建设为驱动,积极打造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完整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加快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开发更多满足群众居家健身、线上参赛观赛等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优化体育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以体育装备制造业、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优质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丰富竞赛表演、健身指导、技能培训等各类产品和服务。推动建设体育新空间,创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3.挖掘体育消费潜力。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专业化、个性化体育产品供给。创新体育消费供给,培育定制、体验、智能、时尚、场景等体育消费新热点,发展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夜间特色体育消费项目。鼓励利用商业综合体,打造综合性健身休闲与消费体验中心。探索体育消费券发放。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支持县市区出台促进消费的创新举措,通过延长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发放健身消费券、举办“体育消费节”等途径激发体育消费热情。

4.繁荣竞赛表演和推动体育健身休闲业优化升级。积极申办、举办一批国际性、全国性赛事和高水平职业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汽车自驾营地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围绕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资源禀赋,培育汽车、自行车、马拉松、龙舟、铁人三项等体育品牌赛事,打造集运动休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为一体的体育旅游胜地,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创新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支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5.推动体育彩票健康持续发展。坚持“建设负责任、可信赖、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的长期定位,狠抓风险防控,推动结构性增长,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水平,实现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推动责任彩票建设,持续塑造责任为先、公益公信为核心的品牌形象,积极传播体彩正向价值观。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管理和宣传,助力体育发展。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

(五)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1.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国体育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普及和教育,发挥各类媒体和各种传播手段在宣传体育精神与体育价值观中的作用。提升市运会、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体育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体育多功能的社会价值。加强对运动员和青少年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教育,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

2.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开展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等普查、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积极推进芜湖体育博物馆(展览室)建设。建立及完善民俗体育、民间体育项目的多元化传承和保护机制,重点推进“芜湖马灯”的活态传承。

3.拓宽体育文化创新途径。引导市民及社会组织参与各类优秀体育文化作品的创作和评选工作,鼓励体育文化作品融入芜湖标识,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开展体育摄影、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动漫、体育收藏品等体育健身文化宣传,提高公众对科学健身的认识度及参与率。

4.扩大体育对外合作交流。充分利用芜湖山水人文特色和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通过赛、展、论、游等形式,深化长三角地区体育交流。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服务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举办各类体育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国体育故事芜湖篇。

(六)提高体育科技质量,夯实体育人才基础

1.促进智慧体育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让科技创新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体育特色)。推进大数据、5G、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体育。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智能化数据采集和智慧化利用水平,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竞技体育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训练、竞赛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推动提升训练基地科医保障工作水平。积极扶持和发展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装备、冰雪装备器材、家庭小型健身器材等先进制造业。

2.强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体战略。以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体育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人才队伍。实施教练员、运动员“引培工程”,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提高运动员队伍质量。引导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大学生村官和镇街医务人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质量和上岗率。加强乡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体育众创空间、体育创新工作室等。推动符合条件的体育人才入选“紫云英人才计划”。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统筹抓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类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七)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1.全面提升法治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强体育系统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规定程序。推进全市体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体育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健全行政复议、信访工作机制,依法化解体育纠纷矛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体育法治意识。

2.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完善风险隐患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应对机制和方案预案。切实加强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市青少年体校射击馆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的安全检查力度,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和要求,做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备战参赛的防疫工作。强化体育赛事风险评估,建立“熔断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政务网站和新媒体管理,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3.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把加强体育行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纠正体育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体育形象,夯实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完善赛风赛纪、反兴奋剂、党风廉政等方面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及时查处体育领域违法乱纪行为。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对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本规划与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全面保障实施重大体育工程项目,将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2.加大政策保障。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对体育事业投入机制,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管理、赛事活动承办、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

3.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体育宣传工作,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打造体育融媒体产品。深化与芜湖传媒集团战略合作。贴近群众生活,普及群众听得懂、看得到、听得进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好群众健身“身边人”“身边事”,促进群众体育生活化、常态化。加强乡村体育宣传,营造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4.强化监督评估。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目标任务,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出台针对性政策,调整规划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健全规划的多方评估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方结合的规划评估机制。强化规划的社会监督,推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定期发布体育事业发展动态和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实施进展状况,确保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