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30 浏览量:15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10月27日



 

编制说明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铜陵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聚焦“智造新铜都 生态幸福城”,建设“四创两高”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的关键期,更是铜陵工业创新转型、奋力追赶关键期。制定并组织实施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我市加快制造强市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铜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是我市“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专项规划,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全市工业与信息化发展的总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工业各产业规划的依据。规划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加快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四偏”问题在工业领域的表现和“十四五”面临的挑战机遇,并充分吸取有关部门、县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编制基准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深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树牢“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聚焦“智造新铜都 生态幸福城”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规模总量、质量效益双提升,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培育壮大“1+3+3+N”产业链群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企业双倍增计划为抓手,对标先进,锻长板、补短板,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贯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世界级铜产业集群,争创国家资源型城市工业创新转型标杆,开创新阶段制造强市新局面,为建设“四创两高”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工业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规上企业数突破100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重返全省前10位。

1. 规模质效持续攀升。全市工业增加值7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6%以上,力争40%以上。形成2000亿级产业1个,300亿级产业3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数8户。规上工业增加值率18%,省级以上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超25万元,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水平全省前列。

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0%以上。铜加工产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60%左右。工业投资累计达1500亿元。

3. 创新能力持续加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1.2%,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建成一批研发平台,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60家。培育“三首产品”150个以上,制修订工信领域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个以上。

4. 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两化融合指数95;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覆盖率80%,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75%,重点行业典型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60%,推广工业机器人1000台,建成数字化车间100个、智能工厂10家以上。

5.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率90%左右。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创建一批示范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预期控制目标。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

专栏1: “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项目

主要指标

单位

2025年

属性

规模

质效

1

规上工业产值

亿元

3500

预期性

2

工业增加值

亿元

700

预期性

3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6-40

预期性

4

规上工业企业数

1000

预期性

5

2000亿级产业

1

预期性

6

300亿级产业

3

预期性

7

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数

8

预期性

8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

18

预期性

9

省级以上开发区规上企业亩均税收

25

预期性

产业

结构

10

工业投资累计数

亿元

1500

预期性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45

预期性

1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50

预期性

13

铜加工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

%

60

预期性

创新

能力

14

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

50

预期性

15

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

%

1.2

预期性

16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数

60以上

预期性

17

新增工信领域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20

预期性

18

三首产品数

150

预期性

两化

融合

19

两化融合指数

-

95

预期性

20

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覆盖率

%

80

预期性

21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

75

预期性

22

重点行业典型企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

%

60

预期性

23

智能工厂数

10

预期性

24

数字化车间数

100

预期性

25

工业机器人推广数

1000

预期性

绿色

发展

26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

吨标煤/万元

全面达标

约束性

27

省级节水型示范企业数

25

预期性

2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及处置利用率

%

90

预期性

29

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数

28

预期性

30

国家绿色产品数

8

预期性

31

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70

预期性

(三)基本原则

1. 突出对标引领,立足基础,着眼长远。对标“沪苏浙”,跟踪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业态布局,加强谋划和前瞻部署,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同时,针对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突出创新引领,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提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应用示范。加大工业双招双引力度,持续聚焦重大项目,增强工业转型升级后劲。

3. 突出品牌引领,园区带动,集群集聚。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调整重点领域产业布局,强化园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和横向聚集的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园区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发展。

4. 突出智能引领,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点线面”结合,推动制造业和数字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深度融合,深化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强园区、产业、企业优势交叉融合,加快促进融合型新兴产业的发展。

5. 突出绿色引领,质效优先,生态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强化环境容量控制和机制倒逼,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规模,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清洁技术、绿色工艺,全面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

6. 突出服务引领,精准扶持,优化环境。推进工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思维成事,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引导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产业分工调整,推动技术、资本和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

三、产业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消费升级趋势,加强产业引导,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融合,

加快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1+3+3+N”产业新格局。

(一)做强主业,高标准建设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铜产业地标

紧抓国家先进结构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聚焦铜基、铝基、精品钢材等优势领域,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完善金属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再生金属加工利用水平,打造新型“铜墙铁壁”。

1. 铜基新材料。突出高端、特色、融合发展,做强铜冶炼,做优铜杆线缆、PCB、铜板带、铜棒、铜管、铜粉、铜艺等铜加工产业链,重点拓展延伸与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与智能制造产业耦合发展的产业链,不断提升“国际铜都”品牌影响力,打造国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25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电解铜产量160万吨,铜材产量260万吨。

 

专栏2: 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1. 铜杆线缆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新能源、高速铁路、军工、集成电路用特种电磁线、铜合金接触线、高压电缆等高端线(缆)。

2. PCB产业链:重点发展6μm以下高档锂电池、5G通信用电解铜箔和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刚性和挠性结合印制板、陶瓷基板、芯片封装板和光电板。

3. 铜板带产业链:重点发展引线框架用高强高导铜合金带、射频电缆铜带、异型铜带。

4. 铜棒产业链:重点发展精密铜合金棒和环保、高强高导等高性能铜合金棒。

5. 铜管产业链:重点发展5G手机散热用薄壁铜管和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用特种铜管等。

6. 铜粉产业链:重点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及注射成型等领域用特种铜粉。

7. 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精度电子专用铜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电子分立器件支架、精密连接器、大规模集成电路、5G用零部件等系列产品。

8.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耦合发展产业链: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专用电缆、铜箔、电动机、控制系统等产品。

9. 智能制造产业耦合发展产业链:重点发展铜镍硅、铜镍锡、锡青铜、铜钛等新型铜合金等传感器用先进材料以及应用于机械、电气、宇航、医学等领域的铜基记忆合金材料。

2. 铝基新材料。依托现有基础,聚焦补链延链强链,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牵引,集聚先进要素,承接产业转移,构建“铝—铝合金铸件—汽车零部件、铝合金车身”“铝—包装铝箔”“铝—动力电池铝箔—动力电池”“铝—铝型材—建筑结构产品”等细分产业链,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打造全省有特色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120亿元。

3. 精品钢材。突出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重点企业,深耕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用钢、耐磨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钢铁下游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推动炼焦工艺绿色改造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行业节能环保水平,采用低能耗冶炼、节能高效轧制等技术,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现绿色健康发展,打造省内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二)厚植特色,做精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三大传统产业,打造长三角区域级特色产业链群

聚焦围绕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引导企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上层次、提技术、创品牌、增效益。

1. 化工新材料。坚持循环化发展理念,按照“专业园区—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壮大先进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硫磷产业链、涂料产业链、工程塑料产业链、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打造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300亿元。

专栏3: 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1. 硫磷产业“强链”。逐步向特种精细化工和医药中间体发展,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精制磷酸盐、磷系功能材料,新能源电池助剂等产品。

2. 涂料产业“增链”。利用铜陵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交汇中心的区域优势,对钛白粉进行提品质扩产能,拓展产品应用,发展绿色涂料产业、塑料色母粒产业;提升铁系颜料档次,培育铜基颜料、珠光颜料、光纤涂料等新型特种颜料产品。引入涂料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快速形成产业集群。

3. 工程塑料产业“补链”。以碳酸二甲酯、聚苯硫醚为基础,向改性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等价值链高端产品延伸,重点发展尼龙、锦纶,环氧乙烷、汽车轻量化塑料等。

4. 电子化学品产业“拓链”。培育布局功能型电子化学品,不断完善产业链图谱,重点发展电子气体、光刻胶、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电解质材料等。

2. 专用装备。紧抓国产替代机遇,围绕做强环境监测装备、矿冶节能环保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集群,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补链、强链,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端设备。发挥整机牵动作用,增强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套化水平,打造国内产业配套完善、行业技术领先的专用装备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150亿元。

专栏4: 专用装备产业发展重点

1. 环境监测设备。培育空气质量、烟气污染源、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气象观测仪器、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等六大系列精品,由提供产品向提供用户终端数据服务转变,打造环境监测设备集群新业态。

2. 矿冶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发展矿山井下无轨设备、矿山脱水环保设备和矿山冶炼大型非标设备三大系列主导产品,推进挖掘设备、运输装备和选矿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建设国内矿山井下无轨设备的生产基地,打造采、选、冶、加工、配套设备成套供应商。

3. 先进轨道交通设备。发挥央企配套优势,重点发展摇枕、车轴、轮对、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磁粉探伤机、轮对压装机、轴承压装机、轮对跑合机等专用成套装备和智能装卸系统,提供特种货用、施工平台等整车制造和租赁服务,拓展地铁轻轨和城市有轨客车领域产品,打造轨道交通车辆部件、地面设备、信号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货车车厢制造维修检测基地。

3. 绿色建材。坚持绿色化、循环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契机,推进铜陵工业资源协同处置和循环利用向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完善工业、农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绿色循环产业链,发展壮大智能家居及绿色板材,加快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布局,打造全国重要的建材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标杆。到2025年,产业突破300亿元。

专栏5: 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重点

1. 延伸绿色循环产业链。利用我市尾矿、磷石膏、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废资源,配套发展化工、建材、再生资源利用等关联产业,重点发展陶瓷透水砖、人造石、防潮石膏砌块、特种石膏基干混砂浆等高值化产品,提升工业固废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

2. 发展智能家居产业。加快万华绿色分布式大家居智造(铜陵)产业园和万华生态板业司空新家装集成配送中心建设,打造华东地区第一家集板材、家居、贸易、会展、物流、研发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家居智造产业中心。

3. 扩大新型建材规模。引导推进节能新型墙材研发生产,发展预制建筑单元产品,积极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部品部件,构建绿色建材产业体系。

(三)增创优势,做大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密切跟踪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在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较强带动力的示范企业,培育形成新动能的主体力量。

1. 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围绕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及材料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容器、电容器用金属化膜、PCB、覆铜板、电子铜箔、电磁线、光通信模块等。到2025年,形成200亿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数达50家以上,营业收入规模超10亿元企业5家,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龙头企业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增强。

专栏6: 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1.拓展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产品。围绕旭创、华沣等企业,建设光模块、天线、滤波器等5G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产业园。

2.突破关键技术。加大创新投入,完善电容器、金属化膜、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光通信器件等产品专利布局,解决“卡脖子”难题。

3.促进高端化发展。发挥铜基新材料产业优势,推动PCB电路板、覆铜板、电子铜箔、电磁线等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促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化发展。

2. 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坚持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导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封装装备、模具以及半导体清洗修复配套产业,形成“模具、材料—封测装备—半导体洗净修复及晶圆片再生”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建成核心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30亿元。

 

专栏7: 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产业发展重点

1. 封装装备:抓住国产替代机遇,促进文一三佳、耐科科技等企业开发先进封装装备。

2. 半导体材料:发展铜基半导体新材料,推动蓝盾丰山引线框架高端化发展;以镓特氮化镓、微芯长江半导体碳化硅等项目为突破口,布局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造;推动富乐德陶瓷熔射、欣诺科高纯半导体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

3. 新型封装基板:依托赛创电气等企业,推进中高端陶瓷基板产业化,探索开发高导热率、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的新型封装基板。

4. 半导体洗净修复及再生:建设长江半导体增值服务和新材料产业园,打造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龙头。

3. 新能源。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等板块,加大对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形式储能关键材料的攻关,开发大容量电容器,研制核心储能设备,加快产业化进程,发展新能源材料和元器件供应链,打造安徽省重要的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锂电等化学储能及配套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加快光伏风能电站建设,发展分布式发电。超前布局,加大对氢产业跟踪。

 

专栏8: 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

1. 加快发展动力电池及配套材料。围绕产业链布局,发挥我市锂电池铜箔、铝箔、磷酸铁、隔膜等材料优势,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企业。

2. 加快培育储能产业链。围绕电磁储能、相变储能、机械储能三大领域,加大电容储能和飞轮储能应用,重点发展大容量电容、高容比电容组件,研制低谷用电分层蓄能电热热水装置、多能源高温相变蓄热节能装置,研发高精度长寿命反作用飞轮等核心装备。

3. 加快光伏电站的建设。引入光伏头部企业,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

4. 加大对氢产业跟踪。利用煤化副产品制氢,以加氢站建设和公交示范应用为切入点,发展相关材料产业,培育“氢制造”产业。

(四)聚焦突破,培育N个特色中小企业集群,打造一批细分行业“专精特新”“单打冠军”“小巨人”

培育发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或有利于发挥铜陵自身优势的若干企业集群。积极发展PCB及配套材料、模具及精密加工等特色优势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形成竞争力强劲、配套体系完善的良性产业生态。

1. PCB及配套材料。发挥产业配套优势,与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挠性电路板、刚挠结合板、中高档覆铜板、双面多层高密度线路板(HDI)、特种印刷板、LED线路板、高性能电路板、IC载板、特种基材板、高精度电子铜箔以及新兴的印刷电子电路,巩固和提升我市电子电路产业特色和优势,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培育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打造PCB及配套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

2. 电子化学品。以现有化工新材料产业为基础,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开展电子化学品技术研发,重点发展湿电子化学品、电池类化学品、高纯气体等,打造电子化学品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10亿元。湿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高纯硫酸、磷酸、氨水、CMP抛光液等,不断完善产业链图谱。高纯气体重点发展氮气、氢气、氟化氢、电子级二氧化碳、电子级氨气等超净高纯特种气体产品。电池类化学品重点发展锂电池化学品和电池隔膜两大关键材料。

3. 精密加工及精密模具。发挥塑料挤出模具及成套设备集群优势,重点发展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扩大挤出主机和辅机国内外中高端市场份额。发展电子模具、汽车模具、工程塑料模具等与铜陵工业密切相关的模具类别,增强半导体模具实力,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复杂、组合、多功能复合模具和高速多工位级进模、连续复合精冲模以及微特模具、集成电路封装模,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特色模具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

4. 汽车零部件。深度聚焦电池材料、电机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拆解回收等领域,打造电池、电机、传感器、回收利用再制造等特色板块,重点发展上游的锂离子电池、电机、控制系统以及充换电站等配套部件。发展发动机、变速器、车轮、汽车铸件等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研制发展车用铝合金轻量材料等,打造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集群重要的配件生产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5. 阀门及水处理设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给排水领域超大口径、智能化、节能型产品,拓展水利调峰调压、化工控制、船用泵阀、泥水盾构机、雨污分离等特殊领域流体控制关键装置产品门类和应用领域,研制铜基等新材料阀门。推进阀门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在线监测等后期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延伸价值链。到2025年,打造国家级特色阀门产业基地,培育1-2家龙头上市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

6. 大健康。依托重点企业,聚焦医用防护、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化学药、中药等板块,发展无纺布制造、湿巾包装材料、抗菌湿巾等产品,加快国产高端耗材及试剂的国产替代进程,打造医用防护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发展化学药原料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抗体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创新中药等新产品。到2025年,实现产值40亿元。

7. 绿色食品。适应营养健康和多元化消费需求,依托农林特色优势资源,以生态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产业链监管为推进路径,以普农集团、城山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发展绿色食品、营养健康食品、传统特色食品,重点推进粮油、豆制品、牡丹、生姜、茶叶等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拉长生猪、蛋禽、水产养殖业加工链,推动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培育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

8. 稀贵金属。发挥我市稀贵金属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黄金、白银等精深加工,打造金丝、金箔、投资性金条和金银旅游工艺品产业集群。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开发航空级金属铼及制品、高纯硒、高纯碲等高附加值高纯金属产品,推动与光伏、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融合。延长银粉产业链,开发太阳能银粉、片粉、光亮粉、球形粉,研究开发银浆产品。 打造稀贵金属回收产业链,重点支持有色金属冶炼阳极泥处理、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9. 纺织服装。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围绕生产、品牌、销售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及户外防护用品,提升麻纺面料、家用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纺织服装企业装备智能化水平,鼓励服装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融合多途径开拓市场。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60亿元,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

10. 铜工艺品。突出铜工艺品产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铜艺产业园和铜艺术品创意设计、研发、展示和交易中心建设,搭建铜产品会展、铜工业旅游和产业体验中心等平台,重点发展景泰蓝、彩铜工艺品、铜建筑装饰、铜生活用品、园林景观雕塑和旅游纪念品,打造国内领先的铜工艺生产销售中心和中国铜艺之都。到2025年,实现产值20亿元。

1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的信息技术服务,重点发展制造执行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一批工业软件及应用解决方案。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发展游戏运营及增值服务、短视频制作及娱乐直播、APP开发及运维、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等。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20亿元。

四、空间布局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特色集聚、生态高效、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原则,发展自身优势和特色产业,构建以国家级开发园区、省级开发园区、特色产业园协同发展的“一核、两带、三区、多集群”产业空间布局。

(一)“一核带动”,以国家级开发园区为引领,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以铜陵经开区、狮子山高新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构筑科创环境新高地,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高新产业板块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铜陵经开区。结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铜及铜材加工)能级,加快东部园区战略性新兴项目集聚,促进西部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最高地。重点做大做强铜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集成电路及5G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物流、科技金融、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健康产业、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

狮子山高新区。加快“一区多园”建设,做大做强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专用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5G、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铜官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科技信息服务等“四新经济”产业,做大经济体量,擦亮“国字号”招牌,发展成为全市最具科创特色、最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动能集聚高地。

(二)“两带对接”,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区域联动格局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融入合肥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区域联动格局。

北向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发展合铜工业发展带。围绕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突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强产业分工协作,错位互补发展,形成首尾呼应、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东向对接融入沪苏浙,发展沿江工业发展带。坚持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发挥工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优势,全力搭建园区载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借力发展。

(三)“三区协同”,推进省级开发园区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协同、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平台

省级开发园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聚集创新

要素,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枞阳经开区。依托安徽省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绿色建材(智能家居)两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对接合肥都市圈桥头堡。

义安经开区。依托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园、长江半导体增值服务和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对接沪苏浙桥头堡。

专栏9: 县区、经开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重点

铜陵经开区:铜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5G、集成电路)、新能源

枞阳县:铝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纺织服装

铜官区:铜基新材料、专用装备、大健康

义安区:集成电路、专用装备、绿色食品

郊  区:绿色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

郊区经开区。坚持两岸联动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建材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超细金属粉体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富有活力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四)“多点支撑”,梯次推进优势企业集群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园区

实施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国家电子材料基地、省级光电产业园、省级铜基新材料基地、铝基新材料基地集聚发展,提升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镇建设,加快形成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县域板块经济发展。推动狮子山独立工矿区、澄英高科技园区建设,开辟园区发展新版图。

五、重大工程

(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1.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50家以上。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面,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内涵层次和水平,推进重点制造业企业R&D活动投入、研发机构建设、发明专利申请“三清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领军人才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争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展产业强基专项行动,探索“直接补贴+市场化基金”资助方式,推动关键领域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突破和应用。建立技术攻关“揭榜制”,开展重点产业发展技术预见,定期发布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进行产业化突破。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高到1.2%,争取国家强基工程1个以上。

专栏10: 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

到2025年,全市高企总数达500家。

1.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梯次发展路径,以“科升高”“规进高”“招引高”和发展服务机构为主要抓手,设立高企培育库,组建申报梯队,每年至少培育150家企业入库,到2025年累计入库不低于900家。

2.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开展分类奖补,在保存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增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高企购买科技保险,降低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助,鼓励高企加大研发投入。

3.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在人才激励、技术攻关、科技金融、交流学习四个方面,协同发力,支持高企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 完善公共创新平台。实施制造业公共技术平台专项升级行动,高水平建设安徽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印制电路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功能,提升产业研发检测能力。按照“一行业一中心”的方式,支持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优先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服务行业”的模式,支持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检验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产业中试基地和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等,加快支撑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公益性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创新合作网络和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5家以上。

专栏11: 制造业公共技术平台专项升级行动

1. 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铜基新材料创新中心运行质量和水平,攻克解决制约铜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转化推广先进技术和标准。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以上,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2.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依托铜陵有色、蓝盾光电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培育新型创新联合体,适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需求。

3. 第三方服务平台。强化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合肥工业大学(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在铜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功能,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国家PCB检测中心研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开展符合性验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

3.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技术交易和产业化服务体系,鼓励企业主动介入科研院所早期研发,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加快新产品应用推广,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加大对首次投放国内市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全面推广科技服务团活动,打通创新资源下沉渠道。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探索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重点产业专利池,促进企业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开展创新券服务,支持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购买合作开发、检验检测等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技术对接、行业交流等活动,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功能,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4.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实施“三品”专项行动,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产品品牌,鼓励企业申请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扶持培育一批“工业精品”。加大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开展“精品安徽 皖美制造”央视宣传,创建铜陵特色行业品牌。强化质量提升,实施卓越企业培育计划,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持续开展企业优质诊断和工业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推广优秀企业质量管理经验,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推进标准领航工程,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制定团体标准和区域标准。到2025年,争取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100个以上,省级工业精品50个以上,制修订工信领域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政府质量奖1家以上,创建全国质量标杆。

专栏12: 实施“三品”专项行动

到2025年,培育100个铜陵工业精品。

1. 自主创新“增品种”。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专项赛,吸收消化好创意,转化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新产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安徽省新产品和国家级“三首”产品。建设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持续开展小微企业创新产品首张订单和推广应用活动。

2. 智能制造“提品质”。加快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

3. 融合发展“创品牌”。支持建立企业统一、集中的视觉VI设计体系,鼓励本地品牌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升级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加快培育品牌竞争优势。引导企业和国内外先进互联网品牌进行深度跨界合作,打造拥有独立态度的产品标签,拓展粉丝营销和共享经济。

(二)产业扩量提质工程

1. 首位引领,高端化发展铜产业。实施铜产业高端化发展专项行动,以省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抓手,支持铜陵有色发展专业园区,着力延伸铜产业链条,促进铜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和高端铜基新材料创新基地,提升千亿产业核心带动力。打造铜基高端产品,重点发展高纯铜、高档特种铜箔、高性能覆铜板、高端印制电路板、高强高导铜合金带、高端异型铜带、高性能铜粉等。做强优势领域,优化升级铜杆(线、缆)、铜棒、铜管以及工艺品产业链,发展高性能电磁线、高性能铜合金线、核电及其它新能源等新型特种电缆,大力发展水暖卫浴用、环保型黄铜棒等。服务“高精尖”,对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大力发展极端条件柔性绞合导线、大功率分立器件引线框架、高频高速PCB等高端用铜产品。实施资源控制战略,重点支持铜陵有色整合省内外有色金属资源,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建立国外矿山资源基地。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加快“圈区管理”园区建设,建设资源回收加工基地。

专栏13: 铜产业高端化发展专项行动

1. 龙头壮大。支持铜陵有色金冠铜业挖潜改造、新增22.5万吨/年铜杆、新增2万吨电解铜箔、新增4万吨铜板带、稀贵金属回收和铜加工工程研发中心等项目实施,鼓励铜陵有色研发生产替代进口产品和高精尖铜基新材料产品,支持铜陵有色争先进位。新增上市公司2—3家。

2. 投资促进。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铜基新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开展点对点招商,补链、延链、强链。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谋划一批重大节点技改项目,动态完善技改项目库,力争实现铜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全覆盖。

3. 创新引领。搭建产业技术平台,组建铜基新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铜冶炼及铜精深加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前沿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程研究。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举办铜基新材料产业学习研讨班和人才对接会,吸纳人才来铜创业。

4. 平台推进。建设铜产业互联网平台,引进供应链金融,建设面向全球的、线上线下融合的铜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铜陵有色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组建国家铜基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完善铜陵有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精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铜铅锌检测中心、国家PCB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支持5G高频高速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和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组建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举办中国(铜陵)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升古铜都品牌。

2. 对标提升,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优化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瞄准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加快对有色、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改造,推进全产业链整体改造提升,加快传统动能修复。大力实施技改“双百”专项行动,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每年实施百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广应用数字化、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等先进制造系统和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十四五”,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融合、高端提升,不断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专栏14: 技术改造“双百”专项行动

每年实施百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完成百亿以上技改投资。

1. 支持延链补链。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扩能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工业企业针对全市重点发展的铜基新材料、化工、专用设备、半导体及5G等产业链上的缺失和下游环节实施技术改造。

2. 提升产业基础。制订实施培育计划,推动龙头企业与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合作研发和协同攻关,打通基础技术、工艺和产品的研发、设计、应用、示范推广等全流程,实现重点突破,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3. 更新主要工艺装备。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实施装备改善和工艺改进,重点推进富鑫钢铁高炉提标改造、泰富节能减排提升改造项目,实现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工艺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企业设备的集成应用水平,提升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

3. 培育壮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着眼抢占产业制高点,在铜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专用装备等领域,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突破产业瓶颈,培育形成一批百亿级中高端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链和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推进产业间跨界融合,推进铜基新材料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绿色化工与半导体产业融合,建设半导体新材料配套产业园,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推进绿色化工与食品医药深度融合,打造“大健康”产业链。推进铜艺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加快集创意设计、研发、展示和交易功能于一体的铜艺产业园建设。

4. 增强后劲,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编制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强化与国家级协会、商会等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路线、招商重点等决策支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制造500强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注重招引“小而优、小而美、小而强”项目,实现项目体量和数量双突破。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策划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建立市级重大项目库,完善市县(区)协调服务机制,积极争取省“三重一大”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提升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

专栏15: 特色优势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

滚动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

先进结构材料。金冠闪速冶炼升级改造、乐凯特移动终端超薄款软硬结合电路板、安博抗冲击高性能电路板技术改造、全威高导新材料、凯斯威高端铜合金新材料、国展年产600万平方LED线电路板、金冠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金誉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金鹰五矿铜铝高新材料、富鑫高炉提标改造、旋力特钢电梯导轨钢等项目。

化工新材料。瑞华年产10万吨材料添加剂硬脂酸、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圣轩生物年产5万吨表面活性剂、迅凯高效铜基新材料及功能催化剂生产线、铜化年产2万吨电子级硫酸、华兴化工过硫酸盐和精制硫酸等项目。

专用装备。蓝盾高端分析测量仪器技术改造、蓝盾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发、英诺威5万台套高端智能环保型阀门、力辰装备生产基地、耐科半导体封装装备生产、富博全自动点胶固化封装生产线等项目。

绿色建材。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皖徽年产20万立方米新型外墙保湿板及10万吨石膏基自流平、六国化工磷石膏预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司空新家装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项目。

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产业。旭创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华沣5G射频器件及天线、施奈特5G射频器件、浩源恒方5G陶瓷介质滤波器、铜峰新能源用MKP安规电容器扩产、赛福年产3200吨金属化膜及750万μF工业电容器、晶赛年产10亿只超小型、高精度SMD石英晶体谐振器等项目。

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富乐德陶瓷熔射及研发中心、蓝盾丰山蚀刻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耐科晶圆级和板级封装装备研发、长江半导体年产15万片碳化硅晶圆片、恩微电子铜陵芯片微电园等项目。

(三)企业能级提档工程

1. 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实施链主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聚集资源要素,梯度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过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10亿元的核心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做大规模、做优做强。支持铜陵有色在“世界500强”中争先进位,推动向产业链、价值链最高端跃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100强及行业领头羊行列,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技术、品牌、市场等手段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进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工作,新增上市工业企业4家以上。

专栏16: 链主企业培育专项行动

到2025年,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过100亿、50亿元、20亿元、10亿元核心骨干企业,力争超百亿企业8户左右。

1.提升企业创新引领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引导入库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创新型企业,加快晋档升级。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引领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导入库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创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示范标杆。

2.提升企业市场主导力。引导入库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打造更多铜陵制造精品,争创各类质量品牌荣誉;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创建世界级品牌。引导企业提高精益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企业市场竞争力。

3.提升企业群链带动力。塑造产业链竞争新优势,推动入库企业平台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掌控能力,成为产业链生态主导型企业。

4.提升企业成长支撑力。支持企业引资与引智、引技相结合,开展集群式招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健全“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机制,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瓶颈,推动项目尽快竣工达产。鼓励整合提升,通过市场化增资扩股、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途径做大做强。

5.加强精准服务。建立“企业直通车”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诉求,指导用好惠企政策,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用能等问题。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梳理企业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

2.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深化“瞪羚企业”培育,分行业选择一批产业前景好、发展基础好、管理创新好的“三好”企业作为倍增试点企业,通过优化要素、专项扶持等政策倾斜,到2025年实现规模翻番、效益翻番。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先进、行业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小巨人”、单打冠军和细分行业冠军。到2025年,新增培育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20户以上,省专精特新企业50户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20户以上。

3. 梯度培育中小企业。实施规上企业倍增计划,建立进规企业培育库,按照营业收入1500万元以上、1000-1500万元、1000万元以下三个梯度,加大政策支持、要素集聚、难题破解等临规企业服务,重点支持“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成长型小微企业,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1000户,实现倍增。大力实施“雏鹰行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完善捕捉寻找、孵化培育、扶持壮大机制,持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重点做好政策、技术、人才、融资、管理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在财政、融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专栏17: 规上企业倍增专项行动

到“十四五”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实现倍增,突破1000户。

1. 深化梯度培育。建立进规企业培育库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大临规企业服务,落实领导干部“一对一”点对点联系,实行分类帮扶,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小微企业迅速健康成长。

2. 加快项目转化。坚持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投产达效节奏,促进新项目投产升规,拓展进规企业新渠道。将县区、经开区新上项目转化为规上企业比例、转化时间,作为项目引进质量的考核内容。全面摸排梳理现有在建项目,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转化,确保每年竣工的重大项目全面进入规上企业库。

3. 优化政策扶持。严格政策落实,加大对涉企政策向规上工业企业倾斜,加强要素扶持、给予企业技改新增设备投入补贴。企业申报国家、省政策扶持资金,市直部门原则上只推荐规上工业企业。同等条件,优先支持梯度培育企业库在库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性小微企业”等称号。

4. 升级企业服务体系。实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升级行动,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加大综合服务企业力度,增强企业获得感。加快小微企业园运维机构培育,引导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提升服务功能、服务效果和管理水平,完善小微企业园配套功能建设,进一步引领带动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到2025年,新增市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5家、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家。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引进优质社会化服务机构及服务顾问,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沙龙、产融对接、项目路演、政策辅导、高端培训、上市辅导等活动,推进解决企业资金、创新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专栏18: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升级行动

围绕破解难点痛点堵点,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力争实现市场主体体量规模提升、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体系优化目标。

1. 建一个动态企业培育库。“拟进规”企业库,遴选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库,遴选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且成长性好的企业,培育隐形冠军、行业领军和独角兽企业。遴选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库。“小巨人”企业库,遴选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上市企业。

2. 列一张企业分类服务清单。开展企业大走访,逐户摸排企业诉求,建立服务清单。开展问题回头看,加强工作督查,定期通报问题办结“销号”情况。

3. 开展一系列专题银企对接。开展“点对点”融资服务,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帮助对接投资基金等活动。

4. 建一个常态产销对接机制。建立多层次对接、多渠道推品牌和多途径拓市场的常态化机制。

5. 培育一批示范引领企业。聚焦两化融合、节能降耗、管理创新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典型示范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做优做强。

6. 开展一系列专题业务培训。每年组织“高成长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库企业参加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实现全覆盖。

7. 完善一体化企业服务平台。做强企业服务载体,每年培育一批市、省、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四)融合发展提效工程

1. 推进智能制造。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大中小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物流采购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全面引导企业开展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企业对现场“哑设备”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互联能力改造,鼓励企业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加强示范引领,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每年滚动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50个以上。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强与国家级、省级相关平台的对接合作,着力建设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应用,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应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打造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

专栏19: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

到2025年,建设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8个以上,规上企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覆盖率达80%以上,5G典型应用场景20个以上,数字化矿山示范项目20个以上,创建省级数字化车间(生产线)100个以上、省级智能工厂10家以上,实现规上企业重要制造环节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1. “数字化矿山”专项计划。建设“数据中心+采配矿平台+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智能管控平台”的数字矿山集成系统,实现各系统、各业务模块的数据共享及数据同步,搭建矿山技术管理及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以矿石质量控制为主线,建设数字化矿山。

2. “机器换人”专项计划。实施以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机械装备上应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和系统,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实现机器换人。

3. 5G应用场景创建计划。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努力打造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围绕数据采集、高危场景定位、远程控制等需求,推广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

4. 标识解析体系建设。结合区块链技术,拓展标识解析在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拓展网络化标识覆盖范围,实现企业间高效协同和供应链精准对接。

5. 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统筹搭建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大型企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色、化工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服务商及运营商搭建长三角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 推进两业融合。依托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行动,大力推广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再制造等生产模式,推动企业提供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过程优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引导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行动和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0家以上。围绕新兴产业服务化转型需求,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会展+制造”,高水平办好中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专项行动,强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实施一批**民、民参军重点项目。

 

专栏20: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专项行动

1. 建立军民融合机制。抢抓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机遇,引导“民参军”“**民”企业共享要素资源,建立军民融合信息征集、发布和对接机制。

2. 开展相关资质认证。支持企业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武器装备军标质量体系、武器装备总装承制资格等相关认证。

3.鼓励双向转化。推进军民协同创新和技术双向转化,支持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特种电缆、阀门等行业优势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维修领域,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和军民结合的特色产品,力争“民参军”企业达到10家。

3. 推进区域融合。推进长三角地区合作。加大与江浙县区、园区的合作力度,加强与嘉兴、常州等在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长三角有色金属协会联盟,推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提升产业开放水平。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国家合作,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鼓励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重组,支持先进结构材料等优势产业嵌入国际先进供应链,支持铜陵制造产品“走出去”,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开展国际交流,举办“线上线下”产业招商会、优质项目遴选赛等,吸引企业加大技术、资本输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全国布局,支持企业设立“科创飞地”,加速对接创新资源。

4. 促进企业融通。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推进大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格局。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载体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开放式“双创”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共享生产要素、提供资金人才支持等,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格局。构建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提高专业化配套能力,吸引产业链配套的中小企业来铜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对市内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促进企业间配套协作发展,带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

(五)绿色发展提标工程

1. 推进传统产业减碳降耗。实施工业节能减碳行动,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大节能项目和企业节能行动,加快有色、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实施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清洁化改造、工业用能低碳化改造、高耗水行业高效化改造,加大减碳降耗力度。推广工业领域应用先进减碳降耗工艺技术水平,逐步将节能从重点企业向一般企业延伸。严控“入口”,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严落实项目环评、安评、能评,能耗双控超标县区(园区)实施区域能评缓批限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推进“以电代煤、以气带煤”工程,做好光伏、风能等减量替代,努力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完善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执行力度,推进能效对标工作,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积极在工业领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全面深化清洁生产审核和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倒逼和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专栏21:传统产业减碳降耗专项行动

1. 编制一个行动方案。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工业减碳降耗行动方案,明确重点行业减碳降耗时间表、路线图、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

2. 制定一个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市内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监管办法,市内挖潜能耗优先用于企业自身新上项目,加大收储能耗市内交易力度。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我市有更多的项目可以参与省级收储能耗指标竞价中。

3.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大存量能耗挖潜力度,加大对重点企业用能管控,统筹推进市级重点节能工程、清洁生产审查、能效领跑者计划,实施生产工艺和设备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为中小企业解决节能改造资金和技术难题。建设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市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能源信息化管控。开展能耗限额标准、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等节能执法监察。聚焦钢铁、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和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2. 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高水平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引导企业间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企业耦合能力,推动工业固废由“低值、低效、分散利用”,向“高值、高效、集聚利用”发展,全面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市矿产”的循环利用,开发研制高效提纯、回收利用设备及装置,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加大关键领域研发支持力度,提升尾矿和磷石膏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冶炼渣稀贵金属资源回收水平,破解工业固废应用难题。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全程推进有价资源回收,培育一批再制造企业,争创全国先进再制造基地。推广工业余热余压、热电联产、新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雨水集蓄和废水回用等循环技术。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专栏22: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专项行动

1.推进工业资源绿色化利用。大力推行工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施硫磷化工工艺优化升级等一批源头改造项目;探索矿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技术等模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推动工业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强工业固废排放与综合利用企业的相互衔接合作,加快形成工业固废循环化利用的协同处理机制。

3.推进工业资源高值化利用。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品质,拓宽应用领域。实施尾矿、共伴生矿、废金属矿、废石等有效成分高效分离提取和高值化利用等一批高值化项目,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业。

4.推进工业资源综合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重点在硫磷化工、水泥建材、铜冶炼等行业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

3.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制造,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企业和绿色园区建设,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体系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及回收处理,积极发展高效节能、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技术装备,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创建国家绿色工厂8家、省级绿色工厂28家、国家绿色园区1-2个,国家绿色产品8类,省级节水型企业25家,入选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生产企业、先进技术、装备产品、重点项目、服务公司)推介目录50个以上。

4. 破除低端低效产能。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刚性约束,深化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综合整治,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快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实施非煤矿山分类整治专项行动,提高准入标准,对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的铁矿、铜矿、金矿、方解石矿、建筑石料矿、水泥用灰岩矿进行重点整治。畅通“出口”。推动“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有序退出和市场出清。

专栏23:非煤矿山分类整治专项行动

1.改造提升一批。对现有矿山符合提高准入标准的,且在项目管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安全等方面达标的企业,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设施与工艺条件改造提升、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投入等路径,实现企业绿色发展、规范发展、安全发展。

2.整合重组一批。对现有矿山达不到提高准入标准的、矿产资源不足的、环保设备设施不达标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在确保项目管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安全等方面达标的基础上,通过兼并重组、技改扩能、整合矿产资源、加大安全投入,通过重组整合,达到提高准入标准及安全、环保等要求。

3.关闭退出一批。对改造提升、整合重组无望的、不符合地方发展规划要求的、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矿山资源储量不足的、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的、在2025年底前无法通过提升或整合达到现有矿山提高准入标准的非煤矿山企业,引导企业关闭退出,并依据相关政策进行奖补。

(六)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1. 升级园区承载平台。实施园区载体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鼓励运用专项债等资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与开发园区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创建新型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加快产城融合,以开发园区为依托,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宜居宜业的产业生态综合体。做强产业载体,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铜及铜材加工)创建五星级国家产业示范基地,提升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集群,引领产业发展。实施园区发展倍增计划,到2025年,铜陵经开区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同类开发区第一方阵,铜陵经开区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工业产值实现倍增,占全市工业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

专栏24: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到2025年,形成一批经济贡献大、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的特色产业载体。

1.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开发园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园区建设,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提高开发区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2.突出特色产业。围绕“1+3+3+N”产业体系,确定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区一品牌”的原则,明确准入门槛,加大政策支持,开展梯次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质、高能级的产业园区。

3.推动园区转型提升。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载体围绕特色产业,布局相关产业生产、研发、供应、上下游产品服务项目及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协作水平。提升产业动能,鼓励产业载体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建设一批合作园区。

4.规范园区载体评价。建立产业载体综合评价机制,将产业载体全部纳入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优先支持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前列的园区加快发展。

5.提升产业载体服务能力。针对产业载体多元需求,相关部门以挂钩走访、培训指导、资源对接等多种方式,在项目招商、改建扩建、安全生产、淘汰落后等方面提供服务指导,促进产业载体提质增效。

2. 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强化用能指标支撑。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更大力度腾退低效产能,为优质项目落地留足空间。建立健全能耗市内交易机制,加大挖潜能耗市内交易力度,支持优质项目参与省级能耗收储指标竞价,保障优质项目用能需求。强化环境容量支撑。完善企业治污正向激励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对环保意识强、治污水平高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优先保障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所需指标。强化金融要素支撑。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健全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培育、政策激励奖补、协调服务推进机制,推动更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首发上市。加大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提升投资基金、引导资金、金融服务保障能力,用足用活现有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领域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推进金融产业创新,支持开展“科技贷”“知识产权贷”,鼓励银行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强化市县(区)两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提升融资担保功能。

3.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优化产业生态和生产生活配套。支持各类开发园区、产业基地,提升污水处理、电镀、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验证测试平台。建设一批工业邻里中心,集中配置停车场、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租赁住房等配套设施。升级产业发展平台。加强与国际铜加工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等合作交流,支持在铜举办各种产业发展大会、论坛,扩大产业影响力。借力“科创中国2025”平台,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产业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分行业组建协会,鼓励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和优秀年轻人才到协会工作。支持铜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对接国家和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及时掌握产业动态,协调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4. 健全工业安全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

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强安全生产指导。强化安全生产倒逼机制,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改造提升、淘汰落后等手段,依法依规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1.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加强党对制造强市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制造业工作机制,加强产业、科技、金融、土地、环保等工作协调和政策协同,统筹协调事关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任务,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及提高幅度”等重要指标考核力度,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2. 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市级层面聚焦铜基、铝基、专用装备、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优势产业,县区层面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实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完善“链主”企业牵头主导机制、产业链联盟合作机制、产学研协同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服务机制,形成领导牵头挂帅、县区板块为主体、龙头企业为核心、部门服务为支撑的联动工作体系。

3. 提升规划执行效果。加强与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落实。健全年度计划实施机制,分年度明确重点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加强重大项目跟踪督查服务,明确任务责任、时间要求以及牵头部门、协作单位等。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促进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加强规划宣传,促进规划有效落实。

4. 加强工业智库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力量,分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高端智库,更好发挥智库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支撑作用。

(二)强化政策保障

1. 优化政策供给。全面梳理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确保现有政策高度聚焦、落地见效。根据重点产业链群特点和发展阶段,研究不同的配套扶持政策,做到“一产业一政策(意见)”,探索建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贴息制度,重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有战略意义的突破性大企业和大项目,以及龙头骨干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积极帮助向上争取国家和省专项支持。

2. 优化绩效评价。优化完善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等支持方式,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资金使用绩效。定期开展产业支持政策绩效评估,对实施成效不明显的及时废除,对操作性不强的加快完善,对分散在各部门的统筹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科学性、精准性。

3. 优化兑现方式。重构政策兑现流程,实现“免申即享”“无纸申报”。奖补类项目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即享”,无须提交书面和电子申请材料;竞争类项目“无纸申报”,实现流程节点标准化、服务获得便利化。

4. 开展“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建立健全“亩均效益”的评价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进落实用地、用能、用水、金融等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推动资源向优质、关键领域企业集中,促进高端高质高效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低端低质低效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

专栏25: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改革

建立以工业企业亩均产出和资源占用为核心的综合评价制度,用科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企业发展质效。

1. 评价体系。评价范围为规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矿山、新建企业等部分特殊企业豁免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税收、销售收入、单位能耗税收等亩均主要指标。

2. 评级分类。根据参评企业得分排名,分ABCD 4类,A类属于优先发展类,主要是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升级发展成效明显企业;B类属于提升发展类,是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发展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的企业;C类属帮扶转型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引导升级的企业;D类属于倒逼整治类,是指综合效益差,需倒逼整治的企业。

3. 评价结果运用。按照企业亩均评价结果,从用地、用能、用水、环保、排污、财政、信贷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

(三)强化人才保障

1.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加强对企业家的精准培训和青年企业家的接力培养,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打造一支优秀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健全企业家培养、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择优给予政治待遇、经济激励和社会荣誉。开展突出贡献企业、星级企业和明星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更好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深度参与产业政策制定。

2. 加强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深入开展“1155”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加快引进产业创业型人才,重点吸引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能迅速实现产业化并带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产业创业型人才。搭建人才落地平台,支持引进产业高层次人才入驻安徽先进结构材料产业研究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对产业创业型人才的项目,在审批、土地供应、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全程服务。

3.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产业人才新政,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技术交流、岗位使用、表彰激励等机制。实施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持续推进“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一批技术应用娴熟、技能工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

专栏26:产教融合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实现由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向“供给—需求—供给”闭环反馈。

1. 建立教育服务产业的协同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与“133”产业精准对接,培育和打造一批支撑服务重点产业的特色专业集群。支持产业骨干企业与市内外高校、职业院校深度合作,由产业协会牵头,带动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等组建若干个产教职业学院。

2. 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引企入教”改革,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名师带高徒,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规范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各类院校和企业共建共营实训基地。支持相关企业参与新设实训基地建设。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

3.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鼓励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专业课程,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支持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

4. 构建“五个一批”的产教融合推进体系。实施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一批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取一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

(四)强化营商环境保障

1.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引领服务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推行一网通办。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健全涉企政策制定“全流程”、重大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部门协同、要素集聚、效益提升。

2. 提升企业服务效能。提升“四送一服”效能,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整合成立统一的市“四送一服”云平台,打造铜陵工业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涉企服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深化首问负责制说“不”提级管理,构建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优化提升政策服务网上推送、智能匹配、在线办理功能,推广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营造尊商氛围,通过早餐会、创意会、座谈会、企业家大会、高端论坛等多种形式,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3. 降低企业成本。建立健全降本减负部门联席会制度,持续推进企业减税降费、创新用地供给、加强金融支撑、完善服务机制等工作,帮助企业“松绑减负”“轻装上阵”。

4. 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加快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保障工业用地空间规模,积极调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拓展项目建设空间。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拆建、翻建、厂房加层等“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探索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

 

专栏27:开发区“标准地”改革

2021年底,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实行“标准地”制度,到2025年,新增产业用地不低于40%按照“标准地”供地

1. 开展区域评估工作。铜陵经开区、县区完成包括区域规划环评、区域能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评估、文物保护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在内的区域性统一评估,形成明确的限制性、禁止性要求和明细的限制项目目录。

2. 建立出让控制指标体系。铜陵经开区、县区根据产业准入、功能区划和区域评估结果,制定辖区内新建产业项目“标准地”准入产业、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环保标准(达标排放)、能耗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可探索设置研发投入、就业等个性化指标。

3. 改革“标准地”供应方式。创新用地竞价方式,在符合相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鼓励企业竞报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符合开发区规划、产业布局和“标准地”主导产业的项目,将区域评估成果应用于每宗土地出让方案中,向竞买者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

4. 实行审批承诺制度。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对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部门按照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审批流程作出审批决定,加速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项目实施监管服务,落实联合验收工作,健全信用评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