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来源:丽水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2-03-07 浏览量:12

前 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强全市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浙江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和《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一、现状形势

(一)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丽水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达成,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1.防震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防震减灾工作体系高效运转,全市各级防震减灾部门综合协调功能全面强化,防震减灾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条抓块统、统分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职责体系全面建立。各县(市、区)均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及科技目标考核内容。机构改革以来,防震减灾救灾职能迅速调整到位。防灾减灾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编制了《丽水市地震应急预案》、《丽水市爆破事项备案制度》(丽科2020〔34〕号)等相关文件。市本级防震减灾工作连续4年在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多次在浙江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

2.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优化完善全市地震监测台网 ,新建龙泉烈度速报台,完成联城地震台等8个台站的标准化改造。渤海地震台等20个台站29个测项实现了实时监控。加强台网运维,全面创新台站管理模式,提升市地震信息节点功能,台站管理实现信息化。完成简易烈度台网建设项目,在滩坑水库库区安装108个简易烈度仪,对滩坑水库地区地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滩坑库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1.0级。加入全省视频会商系统,参与省地震局组织的各类会商会议。

3.城乡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提升

严格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截止2020年底,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7个省级以上平台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全部完成。通过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培训、抗震设防审查以及多部门协同管理等方式加强农村地区抗震设防。

强化基层防震减灾助理员的管理。进一步健全“三网一员”建设,完善助理员制度,并组织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提高丽水市群策群防能力,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能力逐步提升。

4.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进一步完善丽水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各县(市、区)均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完善配备了地震应急装备。“十三五”期间,所有乡镇均完成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制定《丽水市地震应急预案》、《丽水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扶持培育社会救援力量。强化县(市、区)和企业专业队伍建设,各县(市、区)重点发展了1-2支专业救援队伍,先后成立丽汽集团莲都区抗震救援队等19支社会救援队伍。组建应急管理专家库,强化人才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撑。

积极开展地震救援联合演练。组织市、县地震部门与民间救援力量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增强统一指挥、协同救援能力,推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参与丽水里东村及遂昌苏村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救援。

丽水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年实际情况

2020年目标值

2020年实际完成情况

1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抗震设防

基本不设防

全部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执行

完成

2

地震观测台站数量

19个

21个

完成20个,1个在建

3

防震减灾科普基地

10个

13个

完成

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2个

2018年底机构改革,该项职能转隶至市应急管理局

5

地震初报时间

5分钟

完成

5.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深入开展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知识、弘扬防震减灾科学精神、传播防震减灾科学思想、倡导防震减灾科学方法、培育防震减灾文化,全面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切实做好“5·12”、“7·28”等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十三五期间,共开展防震减灾现场宣传10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播放平安中国防灾科普电影16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26场,受众5000余人次;在丽水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丽水电台三个频道、腾讯微信公众号、公交电视等多媒体开展防震减灾问卷调查、播放防震减灾宣传专题片和公益广告229万余次;编制了一套防震减灾宣传绘本。2018年与市委宣传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联合发文组织2000余人观看防震减灾电影《我要去远方》。

(二)存在的不足

“十三五”以来,丽水市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安全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亟需转型升级,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快速发展。

1.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亟待加强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避灾演练工作还不够广泛深入,存在城乡、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差别较大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基层“三网一员”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不够强,主动参与防震减灾热情不高,自我防范、自救互救的常识不足。

2.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还需提高

防震减灾的城市高风险、农村设防不到位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城市抗震性能存在诸多隐患,包括一些老旧房屋没有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一些市政管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还没有完全纳入监管,存在“盲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部分建设工程抗震性能不能满足新版区划图的要求,整改困难。农村抗震民居建设尚未全面推开,尚存在大量抗震能力薄弱的房屋,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

3.协同监管和应急准备尚需完善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全过程监管尚未落实到位,多部门协同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尚需建立健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信息融合和爆破备案等协同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不够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缺乏完善的培训和训练。企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等工作没有系统开展。

4、地震监测能力还需提升

测震台网布局虽已不断完善,但地震监测信息汇总与发布能力还有待提高;滩坑水库的专用地震监测台网需进一步优化;地球物理观测手段仍然不足,有效获取地震前兆信息能力不够强,地震前兆宏观异常分析基础相对薄弱;监测台站运维保障机制已基本建立,但与高效、快速的保障能力尚有差距。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浙江省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丽水市防震减灾事业必须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对接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

1.震情形势需求。丽水市位于华南沿海地震带,市域内主要有三条断裂带,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历史上丽水市曾发生过51/2级破坏性地震,近些年来发生多次2级左右地震,小震致灾特点明显,同时丽水市还容易受到台湾地区和周边海域强震的影响。丽水地处山区,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较大,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和遂昌县北界镇苏村村的山体滑坡等均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丽水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2.经济发展需求。“十四五”期间,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重大工程设施日益增多,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经济发展使社会对地震功能易损性分析的需求持续增加,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3.民生安全需求。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增强经济发展带来获得感的同时,更为关注社会环境安全。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对丽水市抗震设防工作提出了新标准,由原来的不设防地区提升为抗震设防地区(Ⅵ度),对提高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进一步高扬“丽水之干”奋斗旗帜,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谋划现代化建设,以综合协调凝聚核心竞争力,夯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提升地震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增强地震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科技信息支撑,为加快建设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震害防御、科普宣传等工作,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抗救全过程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防震减灾管理工作。

——依法应对,数字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地震灾害,有效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数字支撑能力和水平。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要求,坚持中央和省统筹指导、市县(市、区)就近指挥,构建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防震减灾机制,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综合集成、多元协同的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警、震灾风险防治以及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县(市、区)防震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建成防震减灾数字化运行体系,防震减灾主要业务数字化应用实现基本覆盖,防震减灾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全市行政区内实现5-10分钟烈度速报,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事件基本参数实现分钟级速报,逐步形成地震预警提醒能力,建设视频快速会商技术系统。

——震灾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丽水市地震灾害风险基本查清,地震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区划、风险防治的地震灾害治理体系全面建成,全套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

——防震减灾科普水平显著提升。防震减灾知识全面普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基本形成,社会公众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十四五”期间主要量化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2020年现状

2025年规划值

1

地震监测预测

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行政区及邻区

1.5级

行政区及邻区

达到1.5级

地震速报时效

初报时间

5分钟

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

1分钟左右

速报时间

<12分钟

地震烈度速报

5-10分钟

2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

城市100%

城市

100%

农村

70%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率

8%

100%

重点地区地震构造探测项目

0个

1个

3

地震应急保障能力

应急响应

保障水平

指挥系统全面启动

30分钟内

提供快速评估结果

震后20分钟内

首批救援力量出发赴震灾现场

1小时内

提供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震后30分钟内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100%

100%

4

公共服务水平

市民具备防震减灾科普素养的比例


18%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13个

新建

2个

改造

6个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

1.优化防震减灾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制订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考核办法,优化防震减灾考核指标体系,压实地方政府防震减灾救灾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应对地震灾害的事权划分,完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清单,强化工作过程性成效的量化监督。

2.完善防震减灾预案体系。建立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高效处置的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强化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及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市县两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适应政府工作数字化改革要求。

3.构建信息管理机制。构建防震减灾信息统一管理机制,深化防震减灾风险信息应用,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采集报送、服务发布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平台,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地震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1.完善和优化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和布局。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完善地震预警、参数速报和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功能,推进地震监测台站标准化建设,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依法推进滩坑水库等重大建设工程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加强对地震监测台站的环境保护和管理。

2.严格依法执行地震预报信息统一管理和发布制度。组织落实各级人员负责各类地震宏观异常落实、地震灾情速报,逐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实现震后20分钟内提供快速评估结果,震后30分钟内提供地震趋势快速研判意见。

3.提高地震监测台网运维的现代化水平。推进运维队伍的专业培训,不断培育社会力量,提升运维效率,推进台站设备迭代更新和远程智能化监控管理,加快推进监测设施和运维系统的技术功能完善升级。

4.加强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充分利用地震台网广覆盖、高灵敏、全天候监测的技术特点,拓展对爆破、矿震、塌陷、滑坡、泥石流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能力,购置流动监测设备,建设流动监测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非天然地震分钟级速报业务。

(三)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全面普查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构建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根据国家及省级要求,编制丽水市及各县(市、区)的地震构造图、地震危险图、风险区划图等图件,并建立地震构造数据库、场地工程地震条件数据库等。对重点地区开展地震构造探测工作。

(四)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1.建立健全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大力推进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安全鉴定和加固改造,切实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2.加强城乡地区抗震设防监管。农村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和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等新建乡村公共设施要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管理,逐步推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逐步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的局面。健全农村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宣传引导,为农村民居选址、设计、施工等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

(五)提升地震应急综合保障能力

1.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协调机制。构建统一指挥、协调一致的地震应急体系。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推进预案制定的标准化、数字化、格式化、体系化,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战性。加强地震应急演练,编制工作手册,提高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建立部门联动、军地协作、上下协同的应急机制,为及时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做好准备。

2.加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灾情速报评估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保障应急数据实时更新,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与技术支撑。

3.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十四五”期间,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政府层面综合演习。推进社会各层面地震演练的常态化开展。动员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性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地震应急联动水平。地震、应急相关部门,适时指导大型危化企业、社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4.继续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救援装备配置,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推进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大力开展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动员机制,加强对队伍的防震减灾技能培训和专业装备配备。

(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推进地震服务信息化建设。将地震业务与数字政府相融合,提升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各类产品的定制化、普惠化、智能化服务水平,面向不同用户分级分类提供高效优质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建设便于查询的地震信息化服务平台。

2.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定积极有效的科普宣传政策,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突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以基地为载体构建青少年为主体覆盖全社会科普宣传氛围,创新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形式,通过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社会综合实践、地震夏令营等活动,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全覆盖,增强应急避险技能宣传效果,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全市测震站网、地球物理观测站网、专用地震台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震动感知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推动地震监测站网升级换代。

1.优化(加密)地震监测站网建设

优化(加密)重点地区的地震监测预警站网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重点地区达到1.0级,实现1-2分钟自动参数速报,5-10分钟烈度速报功能,试点建立远场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地震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

2.地震监测站网标准化改造

升级台站通信链路,满足观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信号传输需求、优化台站供电能力、升级台站观测环境监控与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地震观测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台站运行信息、环境信息、数据质量、传输网络、专业设备、服务器、业务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等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化、一体化监控、跟踪和运维。

3.加强大型水库专用台网建设及改造升级

根据大型水库特点,结合丽水地震背景,新建紧水滩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改造滩坑水库震感试验台网,对大型水库台网科学布局,增加观测手段,形成测震、强震、前兆等方式结合的立体数字观测网络。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完成市、县(市、区)二级普查,建立健全地震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地震灾害风险全链条、全周期精准治理。

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提升工程抗震能力。建立和完善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管理社会的能力。全面贯彻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持续推进农村、城市老旧小区、危险化学品厂房等重点地区抗震安全鉴定和加固改造,切实提高房屋抗震能力。

1.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

编制各县(市、区)1:25万地震构造图、场地类别分区图、地震危险图;建立1:25万地震构造图数据库,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数据库。

2.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承载体调查结果,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各市、县(市、区)1:25万不同概率水平地震灾害风险图和区划图。

3.重点地区地震构造探测工程

对滩坑水库一定范围内采用卫星影像解译、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钻探、槽探、年代学测试和地震活动性分析及小震精准定位等手段,查明滩坑水库地区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等特征,鉴定其活动性,评价其地震危险性,确定其是否为发震构造,并对滩坑水库地区地震构造环境、水库诱发地震等进行整体评价。

(三)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以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基底,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地震数字化应用模块,形成地震数据资源一个库、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地震应急保障数字化平台和地震应急保障数字化平台的 “一库三平台”数字化场景体系。

1. 地震数据资源库

建设地震数据资源库,汇集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应急响应和科普宣传等各类数据,推进丽水市防震减灾数据深度融合,实现跨部门数据归集和共享。建设地震灾害风险的地震数据仓和防震减灾多部门协同数据仓。

2.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

在各县(市、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上,摸清丽水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 实现地震构造、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成果的集成应用。

3.地震应急保障数字化平台

建设覆盖全市域范围的地震应急响应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深化地震应急专业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形成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和地震灾害应急服务技术系统。

4.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平台

依托省级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丽水市特色的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平台,为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烈度速报等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重大突发地震信息分钟级千万用户推送,满足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服务需求。

(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工程

通过编制科普读物、宣传册、科普展览等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使民众对地震灾害特征、成因、后果和科学防救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震减灾工作基础。

1.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

支持有条件的地震监测台站、科技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十四五”期间全市改建7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科普学校。

2.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模式

与应急、教育、广电等部门联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台等媒介,打造一批科普宣传课件、科普宣传视频和海报,让防震减灾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进社区、学校、企业,增强公众的紧急避险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3.科普讲座进基层常态化建设

全面推进科普讲座进社区、进基层常态化建设,邀请省内外、市内外防灾减灾领域专家、一线应急救援队员进行授课,增加基层民众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构筑防灾减灾基层屏障。每年组织防震减灾科普讲座10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健全与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挥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地震主管部门和部门联动作用,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协作,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和完善专家参与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突发地震事件社会动员应急机制、探索地震保险机制,发挥企业、非营利组织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二)健全和深化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及地震工作会议精神,依法行政,提高法治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和信息化,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方面力量互相合作的工作机制。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制度执行力和依法履职能力,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职能,组织实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管理、地震应急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促进防震减灾法定职责的贯彻执行。

(三)强化组织队伍建设。围绕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大力提高防震减灾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应急救援队伍、震情速报员等的业务培训,提高专(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支持开展创新创业,促进科研创新团队、企业和社会参与防震减灾领域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新的动力。加大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协作与联合,挖掘潜在社会资源,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知识、技术、智能支撑。依托驻地常备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专业救援力量,将专业人员、救援装备等经费纳入财政保障,提升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四)加强投入机制建设。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确保防震减灾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集中相对资源支持创新工作。加强与防震减灾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协作,建立共同投入工作机制,推动防震减灾关联性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市场开放程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持续加大在城市建设、科普宣传、减(隔)震等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应用中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机制,确保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共同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绩效考核奖惩问责制度。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依据,对地震监测台(站)、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实施专项考核。将各项工作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上级地震部门荣誉列入考核范围,对考核获得先进的单位和个人通报奖励,对防震减灾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行为予以问责,触犯法律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加强科技学术支撑

加大与省地震局、各科研机构、高校等社会组织的协调与合作,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机制,扩大我市防震减灾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充分提升我市的防震减灾科技水平,为我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七)建立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做好规划的任务分解,完善规划实施跟踪机制,统筹协调、科学组织,保证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中的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施。

名词解释:

1.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防震减灾助理员

2.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震中经纬度、震源深度、震级

3.非天然地震:因为人工的干预或者人类活动间接造成的地震。

4.大型水库: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

丽水市“十四五”防震减灾任务分解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地点及责任单位

规划总投资(万元)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提升工程






1

遂昌、青田地震台“标准化”改造

改造

2021年-2022年

记录室及观测室标准化提升改造,

台站标识装修等

遂昌县科技局

青田县科技局

40

2

遂昌预警台

新建

2022年-2025年

在遂昌县城附近新建预警台

遂昌县科技局

30

3

滩坑水库烈度速报网

改建

2021年-2025年

震感台网升级改造

丽水市科技局

50

4

地震预警工程

新建

2021年-2022年

安装地震预警设施8个,

试点布设预警终端15个

丽水市科技局

100

5

紧水滩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新建

2022年-2025年

建设一个集测震、强震两个测项的地震台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云和县科技局

100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

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

新建

2021年-2022年

各县(市、区)1:25万地震构造图编制及数据库建设、场地条件数据库建设

各县(市、区)地震主管部门

450

2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新建

2021年-2022年

各县(市、区)1:25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图与风险区划图

各县(市、区)地震主管部门

370

3

滩坑水库地震构造探测工程

新建

2023年-2025年

滩坑水库地区断裂危险性分析及深部构造特征研究

丽水市科技局

300

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1

丽水市地震数据资源库建设

新建

2023年-2025年

地震构造、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科普宣传等各类地震信息数据库

丽水市科技局

60

2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

新建

2023年-2025年

地震构造、风险评估区划、风险防治区划集成应用

丽水市科技局

50

3

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平台

新建

2023年-2025年

集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烈度速报等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

丽水市科技局

60

4

庆元县“十站合一”数字化平台建设

建设

2021年-2025年

与应急局联合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

庆元县科技局

30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工程






1

丽水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新建

2023年-2025年

在丽水市科技馆中、天宁中学等场所建设国内一流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

丽水市科技局

800

2

景宁、松阳、云和、莲都区、缙云、遂昌等6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

2021年--2025年

将科技元素融入体验馆中,老旧设备更新、增加预警宣传展品等互动模拟系统

各县(市、区)地震主管部门

90

3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及产品

组织

2021年-2025年

“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点时段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市县地震主管部门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