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常州金坛黄金村:“一粒米”改变一个村

来源:常州日报社 发布时间:2019-09-25 浏览量: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苏常州金坛区今年推出的大动作之一是以黄金村为核心,建设万亩“黄金软米生态大农场”。这个项目,被写进了区政府工作报告。

黄金村是朱林镇的一个村。9月1日,记者来到这个村。

村党总支书记王娟告诉记者,建设这个大农场的方案已经出来了,是由金坛方面和扬州大学联合,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次论证后拿出的。“黄金软米生态大农场”将把朱林、薛埠2个镇的8个行政村“揽入怀中”,一共有24个自然村,种植养殖面积将达到15395亩。王娟说,区里确定这个大农场的建设定位是“绿色生态农业、自然休闲旅游、美丽幸福乡村”,目标是建成全国生态农场新标杆。

王娟说:“涉及106户村民动迁的大农场先行启动区建设,马上就要动工。”

黄金村的“一粒米”,正在发生大“裂变”!

当天,记者在从金坛城区赶往黄金村的途中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野上,水稻都才抽穗。进入黄金村后发现,一大片水稻已被收割完毕,秸秆也已还田。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片田里收割下来的,就是软米水稻。它是一种有机软米早稻。这几年,黄金村的有机软米在全省都是最早上市。因为赶在新学期开学前上市,这种米被不少人亲切地称为“开学米”。

村民窦再荣告诉记者:“在我们村,休耕轮作,为早稻秧苗栽插留足了空间;大棚钵苗育秧,又为提前栽插争取了时间。好产品及早上市,能满足消费者的尝鲜需求,我们村获得的效益也高。”

记者在村里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的稻米加工厂看到,经过真空包装的新米,正在被装进一个个盒子里。这些米,是乳白色的,粒粒饱满。员工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把新米发往上海、苏州等地,每公斤卖到56元。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黄金村在软米水稻种植过程中,还采用“稻鸭共作”方式放养鸭子。一亩收益,能抵10亩传统水稻的收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黄金村不断推出种植业结构调整,抢占市场制高点,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黄金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在省里一直挂着“号”。

这个村四面环水,交通闭塞。在脱贫过程中,严清华与村党总支起到了关键作用。

严清华是前一任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民,依靠手挖肩挑,运来7万立方米土,筑起一条长5.7公里的大路,使车辆能够一直开进村,村里的农产品有了“出路”。

在常州市“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中,黄金村得到常州一家投资集团资助,并获得一条重要信息——优质品种大米价格很高,而且销路很好。

于是,严清华带领村民开始了“种植革命”。几年来,该村不断扩大优质品种水稻种植面积,并且增加品种。今年,全村种植有机软米水稻达到1000亩,种植绿色软米水稻3400多亩。

农业,要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除了要在种植环节发力,还必须在产业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上有突破。为此,黄金村相继成立了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

为了办好合作社,严清华曾经在半年中6次到省农科院请教专家。村里还专门建起了一幢专家楼,让专家们来了好住。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深受感动,不仅为黄金村提纯复壮出有机软米水稻,还为黄金村成功培育出红米稻、紫米稻、黑米稻、黄米稻等。这些彩色稻米的颜色,都由天然色素形成。这些米的价格,比有机软米的价格还要高。

3个合作社的建立,让黄金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全村776户村民家家种田;现在,种这些田,一共只要19个人——他们个个都是农机手。村民把承包田流转到合作社后,每年每亩可收租金1100元,到年终还有分红。村民不种田后,都做上了新行当,大多数人到镇工业园区和城里的企业去上班了。

“一粒米”,改变了一村人的生活。

该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向前跨出新步伐——

首先是成立食品有限公司,从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开发出即食米粉、发芽糙米、焦屑、米乳、软米姜茶等19个系列品种。

其次是打响品牌,使“黄金村”牌软米系列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同时,打造以“黄金村”为域名的电商销售平台,使大量“黄金村”牌软米系列产品通过这个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再次,培育出一批农业经纪人。第8村民小组村民严卫平成为软米经纪人,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一年净收入有数十万元。他说:“我能有这样的收入,做梦也没有想到。”

由此,黄金村大大延长了“一粒米”的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该村固定资产已超过3800万元。去年,村集体总收入达到1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68万元。

黄金村不但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成为全国文明村。村里的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该村还在全省首开先河,依靠稻米生产跻身全国“一村一品”行列。

王娟说,金坛茅山旅游大道本月底将通车,黄金村将迎来大量游客。村里已在软米种植基地提前布局并实施了多个农耕体验项目,农旅融合的“好戏”今年深秋就将拉开帷幕。

王娟同时告诉记者,作为苏陕对口协作项目,去年起“一粒米”还被引入陕西省石泉、宁陕两县。黄金村向两县“结对村”赠送稻种,在两地建立有机软米种植基地,并且派专人驻扎当地进行技术指导。两地的亩均收益都比原来增加了5倍多。此举改写了两地只产籼米的历史,以产业帮扶加快了陕南地区脱贫攻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