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种好乡村振兴“试验田”

来源:泰州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9-10-31 浏览量: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全省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首提地”,泰州市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村级微观层面种好“样板田”,探索新路径,努力走出一条泰州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让乡村有令人向往的田园景观、有特色鲜明的乡愁文化、有致富农民的特色产业、有配套便利的公共服务。

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 留住乡愁

走进秋日东罗,碧波荡漾、满眼金黄,一派里下河风光。作为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吸引了万科集团的注意。通过“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三方合作模式,万科集团和当地携手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有了大企业的加入,“碧水东罗”的建设资金压力得到缓解,村里的基础设施也跟着大变脸,建起了展览馆、服务中心,昔日的村大礼堂也被修整一新。

东罗村村委会主任马保华介绍说,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大拆大建,利用既有建筑、景观、空间进行针灸式改造,保留了原有的乡村肌理和村落传统风貌,临水而居、碧水环绕。“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

自2017年以来,泰州市共打造了1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5个市级试点和17个特色田园创建村,实现市(区)全覆盖,形成梯次推进、联动塑造的高质量建设格局,相关工作领跑全省。

无论是唐庄村悠长青石板路,还是小杨村的沿河步道,穿行其中,都能感受到乡村的古朴和宁静,传统和现代在这里交织成一幅新时代新农村的优美画卷。在持续优化乡村人居生活环境的同时,泰州市还结合各村特色,打造个性鲜明、产业兴旺的新家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以人文历史为主线、特色农业为载体、养生休闲为主题,走出一条“以农促旅、农旅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泰兴市曲霞镇印达村通过深挖红色资源,走出一条以红色文化引领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

为了放大特色田园试点乡村的示范引领和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泰州市正在编制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市建成80个左右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做特“农业+”文章 振兴产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泰州市紧扣“为农业做平台、为农民做服务”这个核心,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引领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房车、乡村、田园,簖蟹、论坛,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城乡相融的和谐画卷。上个周末,在姜堰小杨村,一场房车嘉年华活动,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上百辆房车,充分展现了当地的田园美景和乡村魅力。

小杨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拥有20多个家庭农场。借助紧靠溱湖风景区的优势,小杨村近年来走上一条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铺陈田园风光,催生田园经济。来自常州的王岩看中了小杨村的发展潜力,带着他的团队和资金,前来建设“小杨人家”民宿项目,打造小杨人家品牌,提升农创产品的价值,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

昔日的小村庄对应的是乡村振兴大战略。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泰州市把落脚点放在以农为本、强农富民上,做美乡村、致富农民。通过搭建起乡村与城市互动共融平台载体,制定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打造“八十八仓”品牌,兴化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借助资源平台,更好更快地进入城市。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泰州市涌现出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乡风好的诗意田园栖居。碧水东罗、小杨人家、大美祁巷、古朴唐庄、红色印达等诸多村庄实现了华丽蜕变,极大提升了产业发展指数和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经济所所长朱菊萍认为,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让广大农村既有颜值,又有实力,就必须要筑牢乡村发展根基,持续围绕“产业发展”这个龙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梳理出乡村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增长快、带动创业增收面广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资源要素下乡 集聚人才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破解人才短缺、资源不足等问题,泰州市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引导城市资源下乡,为乡村发展集聚人才,重塑乡村活力。

这几天,64岁的李文林经常会到村口的稻田里看看农作物的长势,等到来年,这块土地将会试种江苏里下河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水稻。新品水稻不仅米质和口感好,而且产量高,李文林希望自己引进来的新品种,可以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今年5月份,已经退休两年多的李文林,作为新乡贤被选派到老家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任职,从城市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西陈庄村的主庄台四面环水,素有凤地之称。这两年,借助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契机,西陈庄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李文林觉得自己在乡村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资源下乡,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村庄的特色得到彰显,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来自上海的朱飞龙一直从事旅游产品开发,前几年,朋友邀请他到靖江市马桥镇投资,都被婉言拒绝了。今年再提这个话题,朱飞龙立刻就答应了,计划投入400多万元,在徐周村打造一个以岳文化为主的研学基地。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公共服务存在差距,导致乡村失去吸引力,缺乏动力和活力,呈现出老龄化、空心化的乡村的“发展之痛”。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批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24岁的卜玥是兴化人,老家的村子紧靠着“垛田花海”。大学毕业之后,卜玥在外地工作了一年多,看到家乡的变化,卜玥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去年,她回到了东罗村,成为一名讲解员,向外来的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

毕业于苏州大学的徐震宇,一直在外地做邮电器材销售工作,每个月的收入在万元左右。在外闯荡了10年之后,徐震宇选择回到老家徐周村的旅游公司工作,尽管收入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但是他相信家乡的环境会美起来,大家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

传统的农耕文化、古朴的民风民情、恬静的田园风光,串起了延绵千年的乡愁。到农村去,投身到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共谋、共建、共享,让村庄变得更加美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自觉选择。

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党总支书记徐爱进告诉记者,这两年,先后有30多个年轻人选择回村发展,随着村庄环境不断优化,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农村的活力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