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优势 补短板 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宁波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来源:宁波统计 发布时间:2023-07-24 浏览量:17

强优势 补短板

宁波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近期,宁波市统计局先后赴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双林村开展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调研,调研组深入乡村基层,实地考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等情况,与乡镇村干部、种养大户、及有关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座谈,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的经历、经验,以及农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及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情况,广泛听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未来的发展思路及对政府的预期、期盼等。调研显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体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较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着不少瓶颈与短板。

一、宁波市乡村振兴发展总体水平

根据浙江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评价报告,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乡村振兴综合评分名列全省第三,列湖州和嘉兴之后高于杭州。总体而言,全市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综合发展水平比2020年提升6.8个百分点。从五方面看,生活富裕和生态宜居提升显著,分别比2020年提升13.7和8.6个百分点,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也分别比2020年提升5.9、5.9和0.1个百分点,全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2021年宁波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

二、宁波市乡村振兴发展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市以“八八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强村富民、乡村治理和农村改革等各项举措落实落细,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一)农业综合能力大幅跃升,稳产保供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高效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乡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0.5亿元,总量从2010年起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粮食生产再创新高,超额完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2.5万亩,实现“7连增”,粮食产量达到14.3亿斤,近十年来首次突破14亿斤大关。

(二)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加速,“双强”行动高质高效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发展种业经济,推进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和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2022年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9.0万元/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均位居全省前列。一是持续提升产业能级。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2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户)超1.6万家。二是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26个,创建完成1193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269个,全市登记在册的民宿1700余家,床位总数3.2万余张。调研显示: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双林村昔日名不见经传,村集体收入少,村民多外出打工,几乎沦为空巢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整治村容村貌,发展旅游业,民宿经济日益红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村的民宿从5家发展到40余家,床位1000多张;全村698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从事民宿行业,打造民宿集聚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坚持品牌战略,重点打造“宁宿·双林”品牌。强化品牌内育,走品质化、标准化发展道路,借助“艺术助推乡村振兴”,与专业艺术设计学院合作,落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名师工作室”,从外观改造、内饰提升、服务提标等方面,强化民宿特色经营,闯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美丽乡村品质快速提升,田园城市初见成效

多年来,我市坚持全域一体理念,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乡村建设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加快打造“田园城市•都市乡村”宁波样板,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78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31个。全市建成56条风景线、5条共富带,联动创建A级景区村庄1184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村150个、美丽宜居村165个、休闲观光园390个。调研显示: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地域优势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举世闻名的河姆渡遗址,该村立足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推动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田园建设,保护和修复历史大院、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统古村的文化价值,走出一条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振兴乡村之路。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强村富民收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差距持续缩小。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87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9:1,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9年缩小。2022年全市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9元,突破2万元大关,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富民强村行动取得新成效,高规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到2022年12月底,全市626个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和149个总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全面消除,实现“双清零”,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69%。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农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善治堪称经典

近年来,我市坚持市统筹、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理念,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制度和新模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我市创新的“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四个平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小板凳”工作法等8项创新制度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打造了乡村治理的宁波品牌。其中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象山县“村民说事”、宁海县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鄞州区基层公权力三清单,宁海县小微权力防腐新机制、象山县线上“村民说事”等6个制度和做法在全国推广,“四个平台”、“小板凳”工作法2项做法在全省推广。

三、我市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瓶颈与短板

虽然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仍面临一些瓶颈和短板。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种粮比较收益偏低,远低于经济作物收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土地长期规模流转难度较大,制约了种粮大户的投入积极性。虽然近几年我市粮食产量连续跨越新台阶,面积总产实现七连增,但人均粮食产量还低于全省平均。

(二)产业振兴受制于土地资源低效

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集建设用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设施农业地适用面小、范围窄和标准设定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建设用地指标落地难、规划滞后、土地出让成本高和审批手续复杂,使得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难题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瓶颈。如调研余姚芦山寺村反映:一是农文旅快速发展带来交通问题,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对停车场、景区道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水源地保护、建设指标少等原因,交通硬件无进一步发展空间。二是无村级文化大礼堂,虽说芦山寺村文化底蕴深厚,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不错,但是由于没有建设指标,至今没有文化大礼堂,村民对此意见不小。宁海桥头胡街道反映: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一些优质文旅项目无法落地等。

(三)乡村发展受制于人才资源短缺

一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农村大学生毕业后,返乡意愿较低,导致优质人力资源持续流失,“老人农业”现象较为突出。劳动力和农业专家类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状态。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将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二是乡村人才引进制约因素较多。受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创业环境、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涉农经营主体引才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这次调研的2个点都有这方面问题反映。

(四)农业发展受制于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应对风险能力依然不足,气候、市场波动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影响依然较大,农业靠天吃饭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加大农业资金投入,2021年财政用于农林水费用支出95.6亿元同比增8.7%,但人均财政用于农林水费用支出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强村富民受制于增收潜能不足

当前,强村富民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新的困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地区之间还不够平衡。山区村、偏远村缺乏可有效激活利用资源和经营人才,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够丰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有待进一步挖掘增收新潜能。

四、破解乡村振兴

瓶颈的对策建议

针对乡村振兴面临的瓶颈与短板,建议从提升稳粮保供能力、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加强人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投入和推进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进行发力,全面开创我市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多措并举,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树立大食物观,不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自给保供能力。严格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守住良田粮用底线。护好种粮积极性,落实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和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二)科学整合,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聚集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需求,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全面开展乡村地区规划评估,分类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对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范围内,急需建设的乡村振兴类建设项目,允许在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空间布局有优化的前提下,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提高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三)多管齐下,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乡村人才建设关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效。一是要强化人才引进政策供给,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融资贷款、编制倾斜等政策举措,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就业。二是强化专业人才引进。鼓励城镇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对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最紧缺的法律、文化、规划、治理等人才,按规定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制订补助、奖励政策,引进乡村振兴急需人才。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标兵、乡土专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宣传工作,树立一批具有较大示范作用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各类人才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四)多策并用,强化财政投入保障

一是健全乡村振兴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依法落实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的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推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二是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建立将大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分配导向,推动地方划定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的最低比例。适度放宽地方政府 债务限额,支持其通过发行一般性债券筹集乡村振兴资金,稳步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改革,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支持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

(一)多维推进,加快强村富民进程

深入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农村“扩中”“提低”攻坚战。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实施农创客培育计划,支持农村能人带动普通农民合作创业。壮大乡村新时代工匠、电商直播、经营管理等人才。巩固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成效,加快“消薄”攻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强村公司、村庄经营、飞地抱团、片区组团发展等机制,支持村集体承接公共设施养护、环境卫生保洁等公共服务项目。完善低收入农户防止返贫复贫监测,深化“一户一策”帮扶举措。实施南翼地区崛起和四明山区域振兴计划,加快补齐南翼地区、山区、海岛交通设施短板,支持宁海、象山、四明山区域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和海洋经济,健全多元化、市场化、动态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和布局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携手宁波其他地区迈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