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区:奏响乡村振兴 “共富曲”

来源:中国社区报 发布时间:2023-06-08 浏览量:12

产业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以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契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收富民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文创旅游、艺术振兴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奏响乡村山水田园“共富曲”,以实现“全域美丽、全民共富”。
  城杨村的“艺术路”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城杨村天然大舞台

在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中,东钱湖镇谋划推出全域治理下的艺术振兴乡村“五微工作法”,赋能后的村民通过开办民宿农家乐、售卖土特产、参加赋能基地就业等实现增收,努力为鄞州、宁波乡村振兴大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树立样板。
  星火点亮微网格。按照“地域相邻、人文相亲”原则,村民以户为单位,将每30~50户划为一个微网格,加强顶层设计,在微网格上组建党小组,让微网格在党小组引领推动下开展工作,实现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机融合。每个微网格确保至少有1名村干部联系,由若干名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员服务群众不超过10户,形成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微网格长、网格员为班底的四级支撑网络,为“书记一点通”平台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党员引领微治理。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党员对广大群众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微网格”为基础,建立“书记带委员、委员带党小组长、党小组长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及时将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面对面、点对点传达给群众,同时强化党员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示范引领群众重点推进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畜禽整治、民生服务、纠纷调解等全域治理。
  干部助推微发展。强化村“两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村庄历史人文资源,做大做强农旅产业,努力将乡村休闲、农旅体验、民俗节庆等产业与村集体、村民个体创业创收相结合,不断培育休闲新热点、消费新场景,推动形成一条由“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乡村发展道路,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收。发挥第一书记、联村干部驻村、知村、为村、助村职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各类社会组织、单位团体、先进群体的积极力量,动员组织乡贤、企业家回馈桑梓,推动形成全村百姓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艺术撬动微振兴。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团队“村民赋能计划”,按照“在地融合、村民自己干、低成本赋能”的原则,以本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转化为载体,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取势、特长用人,将设计理念全程贯穿其中,通过导师带、机关干部帮、村干部推、村民分组干的方式,让村民全方位参与融合设计并组织实施,分阶段打造一批可看、可体验、可学习的点位,以成果运用、群众评价、游客量提升等不断激发群众思考、创作、参与热情,不断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观念更新和行动创新,推动艺术振兴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打造艺术振兴乡村标杆典范。
  群众共享微幸福。依托艺术振兴乡村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国际旅游村”为发展目标,不断丰富产业导入,探索引进一批民宿、农家乐、茶室、酒吧、研学馆、工匠坊、博物馆、共享农场和乡村振兴教学点等业态,全力打造城杨生活基地。在鼓起钱袋子的同时,做好群众文明意识提升,以“钱湖八美”创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壮大城杨村“钱湖之心”志愿者队伍,不断繁荣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美丽庭院、美丽巷弄、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工匠等评选,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在群众中营造浓厚的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通讯员:张兴国)
  俞塘村的蝶变之旅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俞塘村振兴桥和幸福号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俞塘村既可以赏美景,体会宋韵文化的魅力,徜徉于宋时田园耕织图景中;也可以体验点茶、焚香、挂画、插花,感受宋代美学生活;更可以摘水果玉米、收割水稻、抓鱼摸虾,体验农耕文化……
  2022年以来,俞塘村与宁波山静俞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村民赋能为动力,以宋韵耕织图为基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整合优势市场资源、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延伸产业功能链条、增加商住休闲配套、拓展旅居度假内容、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持续发力“五大融合”打造“五大高地”,推动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打造乡村生活体验地。依托东钱湖独有的山水自然禀赋和“东游记”品牌建设,充分发挥鄞州区湖光山色“绿水青山”实践线重要节点的地理优势,以“一把扫帚扫城乡”改革为契机,以俞塘“钱湖之心”志愿服务为抓手,结合亭溪长廊、火车集市等十六个小节点打造,持续擦亮农旅小镇环境新风貌,达到脚步所至、行车所过、目光所及皆是风景。同时以乡村生活代入感、体验感为着力点,构建乡村生活九大图景,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乡村旅游振兴。
  农学融合打造农耕文化科普地。聚焦退休学者、大学生等社会力量参与,将“学”作为核心吸引力,有效发挥农耕文化科普基地、农耕文化科普带头人的作用,广泛开展“田间课堂”。注重提高客群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在田埂上打造一列“共富号”火车,结合沿山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个节点打造,呈现更深度的景区研学内容,以承接不同层级、不同季节的研学需求,进一步打响俞塘研学联盟品牌,撬动研学旅游市场大蛋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农文融合打造宋韵耕织展示地。围绕“打造东钱湖宋韵文化圈”建设目标,在不破坏农田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基础上,依托亭溪南侧田地资源,打造宋韵农耕文化园。根据南宋画家楼璹所作的《耕织图》,通过图像实景化,以农耕蚕织文化为主题,以再现南宋田园生活场景为手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元素,展示乡村宋韵耕织图景,结合“一府两图四线”工程联动实施,打造东钱湖宋韵文化IP,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农科融合打造科技助农共富地。以科技植入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并以农业发展吸引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民”返乡就业,助力乡村共富。一方面,吸纳和团结助农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与农科院合作在农田里种上七彩水稻及优质抗旱水稻等。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探索“电商+展会”的新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全方位展示俞塘村农副产品的发展全貌,以新零售模式形成网红经济红利,推动乡村科技振兴。
  农产融合打造艺术赋能振兴地。注重从与村民利益相关、生活相关的场景和技能入手,以增强其内生动力为靶向,有效挖掘俞塘本土工匠文化,不搞大拆大建,利用本土人才、本土技能、本土材料,结合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巧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坚持发挥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同时注重衍生产业植入,大力培育露营基地、水上乐园、亲子产品等第三服务产业,促进俞塘村民就地创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俞塘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布局生态环境、大地景观和业态发展,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乡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将进一步打造俞塘大型乡村旅游IP,探索走出乡村振兴热潮下可复制、可推广的“俞塘模式”。(通讯员:赵晨)
  韩岭村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韩岭村位于东钱湖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湖。户籍人口1700人,村域面积8。94平方公里,区域内有700亩耕地、8000亩山林,是宁波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村企共建唱响乡村振兴最美和声
  韩岭古村自南宋形成集市,因“韩岭市”闻名,随着近代交通枢纽功能的丧失,韩岭市逐渐衰落。2014年9月,韩岭古市项目启动建设,2019年10月正式开街,先后获得宁波十佳跨营销案例——中国金柿奖、宁波最靓“特色街区”等荣誉。202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超200万人次,年旅游经济收入4亿元,解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村企合作共建、共管、共赢。
  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秉承“古建文脉保护+体验式文化旅游”的总体思路,还原市井老街,打造商业水街,整体形成山水乡村与历史文化交融、民俗风情与文旅活动结合的特色街区。
  多方联动开发。由东钱湖镇、文旅集团、均胜集团三方(政府+国企+私企)联合成立韩岭特色街区开发建设小组,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行周会商制度,对标对表按时推进,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专班高效落实。区别于其他商业街区,韩岭保留了大量原住居民,无边界设计致使施工过程困难重重。村里第一时间成立开发建设专班,所有成员吃住在村里,配合做好疏通村民思想、维修历史建筑、协调矛盾纠纷等工作,推动项目顺利落地。
  强基铸魂激活乡村振兴最大引擎
  韩岭村大力实践“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切实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方位展示韩岭的山水风光之美、宋风市井之盛、民俗风情之乐。
  文明培育纵深推进。全力打造“钱湖之心”志愿品牌,广大志愿者在助洁、助餐、助困、助学、助婚、助医、助游活动中积极推动社会文明新风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化引领主题鲜明。以宣扬“钱湖十美”为着力点,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举办“最美田螺姑娘”评选,组织“最美奋斗者”表彰,落地韩岭美术馆,开展全省首个以宋韵文化为主题的3D投影秀,丰富韩岭村民的精神内核。
  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村规民约落地落实,深化推动基层共治共享。用足用好精品线重要节点优势,拓展打造“东游记”旅游品牌,助力提升韩岭村知名度、美誉度。
  共享共富释放乡村振兴最大红利
  韩岭村依托现有旅游产业优势,投资3200万元启动未来乡村创建,满足智慧、低碳的未来场景需求,塑造省级未来乡村先行范本。
  关注“一老一小”。重点打造“一老一小”邻里文化空间,植入文化小品和夜景亮化,增加老人小孩休憩场地。建设健康小屋,打造自助云药房,重塑社区居家智能健康管理系统,为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生活服务。
  推进微改精提。美化提升村内微小地块,改变部分地块绿化杂乱、黄土裸露现状,打造口袋公园。重新优化布局,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空间和闲置资源,在街区重要节点增设20余处关于文化、公共设施设备的导视系统,让游客体验感成色更足。
  搭建数字平台。搭建韩岭村域全景指挥驾驶舱,打造韩岭数字“产”“行”“游”“服”“治”五张图,通过未来智治场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防灾减灾提前化、农旅产业智慧化,实现“一屏观全景、一图治全村”。
  韩岭村将不断深化探索、接续奋斗、走在前头,用心用情绘就出一幅更具“江南韵、乡愁味、共同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鄞州首善之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罗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