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系列研究:产业协同与转移

来源:区域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06-05 浏览量:50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重要年份。4 月 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在此背景下,研究院将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开展系列研究。本篇作为系列报告的首篇,从规上制造业数据着手,通过跨区域比较分析,总结梳理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协同与转移趋势。

长三角产业协同和转移基础良好。一是产业基础好,三省一市的制造业规模大,新兴产业基础好、地位领先;二是区域内发展水平、要素价格、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三是跨区产业政策起步早、示范效应强,且有望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

三省一市产业转移与协同分工情况各有不同。长三角资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快速下降,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份额不断上升,产业整体向中下游延伸。上海以产业转出为主,其中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呈现扩张型转移,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业呈现撤退型转移。江苏处于转型期,在大力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电气机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不景气,从业人口占比上升的同时营收份额有所下降。浙江得益于民营经济优势,在各领域全面发力,产业以转入和扩张型转出为主。安徽承接石油化工和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产业分工指数来看,江苏与上海产业间分工趋势显著,浙江和安徽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同时,在部分产业也逐渐呈现差异化分工。

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观察都市圈产业分工协同与转移情况。上海大都市圈是长三角最有代表性的都市圈,相较于湾区九市,其人均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率优势明显,区域发展格局均衡,但城市间分工合作程度偏低。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州、无锡、宁波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为外围城市。以产业分工指数衡量,上海大都市圈产业转移呈现由内核向外围扩散的趋势,各城市在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趋同,未来有望通过产业联合创新和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跨都市圈合作中,南京与上海大都市圈合作程度更高,杭州主要与甬嘉湖发生省内产业转移,但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和扩容,杭州有望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合作。

今年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第五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重要年份。4 月 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审议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并特别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长三角在全国经济顶梁柱的地位凸显,一季度在全国GDP占比达到24.8%,较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三角经济体量更大、腹地更为广阔,但由于三省一市存在行政壁垒,产业分工合作激励机制有待提升,仍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上海市要更好发挥带动作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要各扬所长。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三省一市的规上制造业数据进行重点分析,并以上海大都市圈九市为案例,自上而下对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现状及趋势提出我行经营策略。


长三角产业协同和转移基础良好

(一)三省一市产业协同基础好,分工水平有望提升

三省一市的制造业规模大、实力强,在产业链上均偏向于中下游制造端。2022年,长三角规模以上制造业营收合计超过34万亿元,其中江苏、浙江的规上制造业营收规模均超过10万亿元,上海、安徽的规模均超过4万亿元。从结构上来看,长三角规上制造业营收占规上工业营收的比重高达92.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三省一市规上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均超过全国86.4%的平均水平,在产业链上更偏向于中下游。 

 

表1:2022年长三角规上制造业营收数据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年鉴、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省一市新兴产业基础好,全国地位领先。当前长三角拥有13个万亿级产业,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化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和专用设备七大产业在全国的营收占比均超过GDP占比,优势显著。与此同时,这七大产业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相关联,例如营收排名第一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就对应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三省一市在这七大产业均有所布局,且在全国排名均处于中上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雄厚。

表2:2022年三省一市七大优势产业营收全国排名

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年鉴、招商银行研究院

基于各自资源禀赋,三省一市在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势,产业协同基础好。上海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突出,龙头引领作用显著;江苏制造业门类齐全,智能制造水平较高;浙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势头强劲,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未来,江浙沪皖有望进一步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水平,加强产业链纵深合作,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区域发展存在适度差异,产业转移趋势有望加强

长三角腹地广阔,各区域在发展水平、劳动力供给和要素价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利于产业转移与承接。

一是三省一市发展水平存在适度差异。江浙沪的人均GDP均超过10万元,已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注释1】,安徽的人均GDP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标准,但仍有较大提升发展空间。三省一市中,上海处在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整体不断向外转移,占比已由2013年的37.2%下降至2023年的25%以下;浙江和江苏均处于工业化后期,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安徽工业化水平在区域内相对较低,二三产业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是各城市要素价格水平存在差异。2021年上海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接近20万元,而苏北和安徽大部分城市年平均工资未超过10万元。与此同时,苏北和安徽城市大多工业用地价格较低,土地供给较为充足,综合成本优势显著。

图1:2021长三角各地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资料来源:江浙统计年鉴、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2022长三角部分地市工业用地成交价及供应情况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是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长三角多个创新指标在全国比重超过30%,其中上海创新能力稳居全国榜首,江浙排在第五、第六,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隶属第一梯队;安徽则排在全国第九,位次较2013年提升8位。可见,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红利不断释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牵引,带动安徽能力快速提升。总的来看,在当前绿色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的政策驱动下,叠加成本高企、土地紧缺等市场驱动因素,头部城市核心企业将不断向外扩张或撤退型转移,三省一市产业转移趋势有望持续加强。

(三)多重政策叠加交融,区域融合红利将不断释放

长三角跨区产业合作政策起步早,三省一市从省内合作走向省际协同,政策示范效应显著。早在2003年,位于苏南地区的江阴就与苏北的靖江两市联合建设 “江阴-靖江工业园”,成为我国最早开启跨区域产业园建设试点的区域。此后政策示范效应不断扩散,三省一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苏北、浙西南、皖北等省内薄弱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园区合作政策,跨区合作也逐步从省内走向省际,层级不断提高。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地位提高,区域融合效应有望不断加强。从1982年的“上海经济区”,到2018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长三角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未来,长三角将进一步受益于区域融合红利,上海的辐射能级和龙头带动作用将持续加强,以上海大都市圈带动苏锡常和近沪区域同城化,以局部一体化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为支撑,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表3:长三角产业转移及园区合作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澎湃研究所、政策原文件、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省一市产业转移与协同分工情况各异

(一)长三角资源密集型产业份额下降,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趋势显著 

长三角多个资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快速下降。从2013-2022年的规上工业营收来看,在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要求下,长三角多个资源密集型产业份额下降,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化学纤维、石油煤炭份额降幅显著,降幅分别达到9.8、6.5和4.0个百分点。

长三角注重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十五个大类中仅木材加工、皮革毛皮和其他制造业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其余均有明显上升,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提升份额超过10个百分点。

长三角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结构大幅优化。从区域内的结构占比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规上工业的营收占比由24.5%提升至29.1%,占比和提升幅度分别超出全国4.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二是地位有所提升。近五年长三角技术密集型产业营收的全国份额合计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医药、专用设备、汽车制造业的全国份额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三省一市表现有所分化,其中江苏着力发展专用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三大产业在全国的份额显著下降;浙江全面发展,各类份额提升幅度显著;沪皖以结构调整为主,总体份额变化较小。

 

表4:2013-2022年长三角技术密集型产业营收在全国份额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经网、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江浙产业仍在转入,安徽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有待提升

我们结合六普至七普各行业从业人口数据和2013-2022规上工业营收数据,对三省一市的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分析【注释2】。上海产业转出趋势显著,但根据转出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呈现撤退型转出的产业主要为高污染行业或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技术密集型六大产业中,有五大产业呈现扩张型转移,表明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相关企业以上海为总部,不断向其他区域扩大业务版图。江苏产业以转入为主,但有多个产业发展不景气。共有13个产业呈现转入趋势,其中包括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专用设备和汽车两大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电气机械、医药、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不景气,从业人口占比上升的同时营收份额下降,或处于转型期。呈现撤退型转移的产业主要为重化工重污染产业。浙江产业活力强劲,以产业转入和扩张型转出为主。得益于民营经济优势,近十年浙江在各领域全面发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农副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产业区域优势显著,已形成总部效应,呈现扩张型转移。安徽作为后发区域,承接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力度有待提升。当前安徽主要承接三省一市淘汰的石油、化工、橡胶塑料等产业,同时在地方政策引导下,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也呈现转入趋势。安徽有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撤退型转移或发展不景气,产业发展情况不及预期,从市场驱动因素看,安徽要素供给充足、成本相对低廉,发展空间大,未来承接力度有待提升。

表5:三省一市2013-2022年产业转入转出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以颜色区分各大类行业的要素密集属性,绿色为资源密集型,黄色为劳动密集型,蓝色为技术密集型

(三)安徽产业承接步伐加快,江苏与上海产业间分工趋势显著

我们进一步以区域分工指数【注释3】来衡量各省的产业分工合作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指数值越低,两地区产业同构性越高。通常而言,产业分工指数的提升表明两地走差异化发展路线,产业间分工水平上升;产业分工指数的降低可能表明两地存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但也可能是产业同质化发展的表现。

 

表6:产业分工指数及其代表含义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从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分工指数来看,江苏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起步最早,安徽2018年以后承接步伐加快。江苏最早开始承接上海产业转移,2013年沪苏分工指数明显低于沪浙、沪皖分工指数。2013以后,随着“浙商回流”的政策牵引,浙江承接了大量来自上海的产业转移,沪浙分工指数大幅降低;而安徽不断融入长三角,加快步伐承接产业转移,2018年以后沪皖分工指数降幅超过沪苏与沪浙。

 

表7: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分工指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我们进一步聚焦长三角八大优势行业,来判断上海与江浙皖三地在2018-2022年的细分行业分工情况。江苏与上海产业间分工趋势显著。沪苏分工指数近五年呈小幅增长,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和器材、金属制品、化工贡献较大,可见上海和江苏在这些行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例如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上海和江苏营收占比均较高,但上海营收呈现收缩趋势,江苏呈现扩张趋势,两地形成差异化分工。浙皖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部分产业也呈现差异化分工。沪浙2018-2022年分工指数小幅降低,两地在通用设备、电子信息营收占比差距缩小,产业结构呈现趋同调整,但与此同时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化工行业的营收占比差距变大,逐步形成差异化分工。安徽与上海的分工指数大幅降低,其中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贡献最大,两地营收占比差距缩小,产业结构趋同调整,但在专用设备和医药产业,沪皖两地呈现差异化分工。

表8:三省一市部分行业营收占比与分工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都市圈视角下的产业协同与转移: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

长三角面积大、范围广,素有“散装”之名,地市之间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分工协作程度差异较大,省市维度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都市圈作为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划分时通常充分考虑地理、区位、文化认同等因素,圈内产业转移与分工合作基础更优。长三角当前拥有6个都市圈【注释4】,其中上海大都市圈最具有代表性。上海大都市圈是 “长三角”的雏形,作为长三角唯一一个横跨两省一市的都市圈,其以长三角30%的土地,聚集了长三角1/3的人口、创造了46%的GDP。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注释5】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9城,既包括了苏锡常都市圈全域,又将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囊括在内,同时与南京和杭州都市圈的交互也十分频繁。因此,我们将聚焦上海大都市圈,并关注都市圈内各地市与圈外核心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协同。

(一)人均产出较大湾区更高,但城市间分工仍有提升空间截至2023年末,上海大都市圈辐射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34万人,GDP总规模近14万亿元,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苏州、无锡、宁波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功能长板的“一核多极”区域分布格局。

表9:2023年上海大都市圈及湾区九市数据对比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2019年数据,其余指标均为2023年数据

与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不含港澳)相比,上海大都市圈体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人均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率优势明显。两地的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大致相当,但上海都市圈的GDP总规模却高出近3万亿元,人均水平显著高于湾区九市。二是区域发展格局更为均衡。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龙头,苏州、无锡、宁波三市为支点,区域带动效应强,九城中有六城GDP规模超过万亿元;而大湾区以广深“双核”为带动、莞佛为中心区域的产业布局与外围城市产业梯度悬殊较大,区域内联动发展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其余五市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三是城市间分工合作程度偏低,且以横向协作为主。从合作专利数量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内跨城市合作专利占比偏低, 2019年仅占都市圈内专利授权总量的6%。与此同时,上海大都市圈横向协作特征明显,九个城市在联合申请专利的类型分布上相对均衡,如上海制造 - 制造、制造 - 服务、服务 - 服务的专利联合申请量各占 1/3;粤九市则表现为明显的纵向协作,例如深圳以制造 - 制造为主,广州以服务 - 服务为主,佛山以服务 - 制造为主,三类专利合作占比在深、广、佛占比分别在 50%、50%和 70%左右【注释6】。

(二)产业转移呈圈层式扩散,产业链分工是未来发展趋势

从上海大都市圈内产业分工与转移情况来看,都市圈内产业间分工逐步减少,产业转移由内向外呈现圈层式扩散。一是头部城市的产业结构已较为相似。观察2018、2022两个年份各城市之间的区域分工指数,可以发现,头部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宁波之间的区域分工指数在2018年已处于较低水平(均小于0.7),且在过去五年变化幅度较小,大类产业结构已较为相似。二是外围城市与头部城市产业结构差异相对较大,但承接转移力度加大。2018-2022年,常州、南通、嘉兴、湖州等城市与头部四市的产业分工指数有大幅下降,仅舟山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而导致产业分工水平上升。随着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龙头及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溢出效应已经逐渐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扩散,外围城市开始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图5:2018、2022年上海与各地市产业分工指数情况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上海大都市圈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绿色化工和汽车六大产业作为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方向。从产值来看,这些新兴产业对应的大类产业产值规模大多突破万亿,且在地理分布上多以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四市为中心区域形成规模集群。

表10:上海大都市圈六大产业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

目前都市圈内各城市在六大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趋同。上海近五年延续制造业外溢趋势,六大制造业的产值在都市圈内的占比均有所下降,苏州、无锡、宁波充分比较优势、着力发展优势产业,例如苏州医药制造业在都市圈内的份额提升7.5个百分点,但化工、电子信息的份额均有所下降。进一步结合区域分工指数来看,上海与苏锡甬三市的产业分工合作水平有所降低,仅在化工、汽车的分工水平有所上升,可见头部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较为相似。与此同时,近五年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常州、嘉兴、湖州发展提速,六大制造业在都市圈内的产值份额显著提升。这些外围区域城市积极承接中心城市战新产业转移,例如常州、湖州嘉兴积极承接上海、宁波等地汽车产业转移,南通在电气机械、医药方面承接上海、苏州等地产业转移。

 

表11: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产业转移趋势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产业结构相似并不意味着产业同质化竞争。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中对各地市的主导产业及规划发展方向来看,在政府的主导下,各地已经开始加强产业链内的协同分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锚定细分赛道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各城市有望加强产业联合创新和产业链垂直整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内分工水平和产业集群竞争力。

 

表12:上海大都市圈六大制造集群规划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都市圈外与南京合作程度高,与杭州协同有望加强

从与南京、杭州的跨都市圈合作情况来看,当前上海大都市圈与南京合作程度更高。南京与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南京与头部四市的区域分工指数均低于0.7,且在2018-2022五年间和圈内九市的分工指数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大类产业结构趋同,未来将走向产业链垂直分工;杭州与浙江的嘉兴、湖州、宁波产业结构则有所趋同,产业转移趋势显著,而与上海、无锡、常州等城市分工指数呈上升态势,仍以产业间分工为主,协作程度有待加强。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分化,主要是因为苏锡常最早对接上海,制造实力强,在地理上联通南京和上海形成“产业走廊”,便于形成规模化集群;而嘉兴、湖州与上海主城区距离更远,且与宁波隔海相望,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相比之下工业起步晚、实力偏弱, 难以在上海与杭州之间形成强有力的桥梁。

 

表13:2018-2022都市圈各地市产业分工指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舟山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石油加工占据3/4产值份额),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区域分工指数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此处不做展示。

南京与杭州和上海大都市圈在战新产业的分工阶段也有所不同。南京在多个战略新兴产业与上海大都市圈紧密协同,例如在汽车、化工产业、通用设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均有多个城市与南京的区域分工指数下降,产业链内分工趋势显著;杭州主要与省内城市发生产业转移,例如与湖州在化工和电气机械、与嘉兴在汽车、电子信息,与宁波在电气机械产业的分工指数均有下降。

 

表14: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跨都市圈产业转移趋势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未来杭州有望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的产业分工。从产业带动效应来看,杭州对宁波、舟山、嘉兴等周边城市的产业带动效应更强,是都市圈外协同发展的重点城市。从地理位置来看,杭州上隶属于上海一小时通勤圈,且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年1月)来看,杭州已被纳入同城化发展的范围。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容,杭州有望加强与上海和江苏各城市的产业链分工协同。


注释

1、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各经济体2024财年最新收入划分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3845美元的为高收入,处于4465-13845美元的为中等偏上收入,处于1136-4465美元的为中等偏下收入,低于1136美元的为低收入。

2、包含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28个(不含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以及烟草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具体指标计算方法和解释口径标准参照《产业转移之总览篇——溯洄从之: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报告。

3、计算公式为:s[jk]=∑|(q[ij]/q[j])-(q[ik]/q[k])|,其中下标j 和k 表示区域,i 表示产业。

4、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

5、参照2022年9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上海大都市空间协同规划》。

6、相关数据来源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