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合作社:一个县167个村试点,让竹叶子变“票子”

来源:中农富通 发布时间:2024-06-05 浏览量:33

前段时间,浙江安吉考察千万工程项目,双一村书记说:他们去年12份发放竹林碳汇共富项目分红506.7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分红172万元、763户村民分红334.75万元,村民拿到钱的时候特别开心,没想到空气也能卖钱。

据该县林业局消息,当日起至2024年1月10日,共有3亿元红利将陆续发放至全县167个村集体和5.1万户农户手中。而这个强村富民的好模式便是——浙江湖州安吉县“竹林碳汇改革推动低碳共富”经验做法。

那什么是“竹林碳汇”呢?又是如何实现低碳共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能让“竹叶子”、“空气”变“票子”的经营模式吧。

 

一、千万工程好经验:竹林碳汇

竹林碳汇:指竹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那“竹林与钱”如何转化呢?以1000亩为例,在有效期(约18年)内产生的碳减排总量进行计算,预计能够减排二氧化碳7045吨,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得出了能够质押37万元的金额。

而安吉县有全县拥有101.1万亩竹林,其中毛竹林87万亩,2021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190亿元,从业人员近3万人。2010年,安吉县就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建设了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形成了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并公布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研究成果。经估算,安吉竹林森林植被碳储量134万吨,年碳汇量仅为0.05万吨。

研究制定《安吉县竹林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力推进、全民参与,通过建立“2+3+3”竹林碳汇交易体系:连通供给、消纳“2”个端口,关联低碳、生态立县、共同富裕“3”大战略;开发打造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大型活动“3”大低碳场景。

竹林碳汇不仅能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正向循环,更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通过竹林碳汇改革让绿色红利惠及老百姓,实现多方共赢。

2021年,国家林草局等十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地方搭建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开展碳汇交易试点。2022年,安吉先后被列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浙江省首批林业增汇试点县、竹林碳汇交易试点县、第二批低碳试点县、首批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试点、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二、“叶子”变“票子”预期收益20亿

手握丰厚的碳汇底本,如何破解竹林碳汇生产周期长、交易滞后、价格和收益不确定等难题?4大策略实现多方共赢。

1、首创“两山合作社”,统一流转竹林

安吉县深化竹林“三权分置”制度,遵循所有权、承包权不变,放活经营权。

全国首创“两山合作社”,通过深化林地经营权制度改革,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竹林经营权流转至对应村专业合作社,再由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至县“两山合作社”,统一进行竹林碳汇市场交易管理,从而推动全县竹林经营权向集约化转变,实现了竹林碳汇生态资源规模化经营。

截至目前,安吉已组建村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实现千亩以上竹林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流转竹林84万亩。按0.39吨/亩的固碳能力测算,年碳汇量可达33万吨。通过增强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化,安吉竹林的增汇潜力显著,固碳能力有望在2025年提升至0.6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52万吨;在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0.8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70万吨。

据估算,安吉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未来30年的远期收益可达20亿元,村合作社年均增收100万元。

2、两大平台实现资源转化

成立“两山银行”

构建县属“国企+合作社+金融”的生态价值转化平台,实施百万碳汇、百亿融资、百村振兴、百姓共富“四百工程”,通过绿色金融助力和代理服务,推动生态资源变生态资本,变共富股本金。

“两山银行”全称“安吉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安吉城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为浙江首个“两山银行”示范基地,统筹安吉县域包括竹林在内的生态资源的整合提升工作。

“两山银行”主要定位——生态资源招商平台、生态修复平台、产业融合平台、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生态资源管理平台。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目前,安吉“两山银行”已成功转化文旅融合、闲置资源盘活等项目2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2000余万元,解决群众就业2100余个;推进文旅融合、闲置资源盘活、循环经济等项目18个,预计项目建成运营后,年度营收超3亿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600万元,解决群众就业1800余个。

 

建立竹林碳汇收储平台

成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了资源管理、资源收储、经营服务、产品追踪、效益增值、收益分配等6大应用场景,形成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实现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安吉探索开展了县内交易和市内跨县交易,累计有21家企业(机构)购买竹林碳汇2.5万吨,交易额172万元,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的竹林碳汇交易市场。

在此基础上,安吉充分利用金融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碳汇惠企贷、碳汇收储贷、碳汇共富贷、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对购碳企业实行金融让利,对固碳林农实行保险托底,促进竹林碳汇供给方、消费方良性循环。

例如,安吉农商银行发放竹林碳汇系列贷款50笔,金额共计2.4亿元,其中面向村集体发放的“碳汇共富贷”47笔,金额1.9亿元;近期,安吉县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115亿元的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预计将产生4.0%的年化收益率,经济效益显著。

3、三方共赢,强村富民

建立“运营平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平台公司将经营利润70%反哺给合作社,农民可以获得竹林保底收益、效益增值的60%分红及参与项目建设的工资收益,实现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村集体可以获得效益增值的40%分红,并对全体村民和困难群体进行二次分配或投入村民生工程,实现最大限度提高农民获得感,扩大受惠面,推进共同富裕。

具体而言,一是农户将竹林经营权流转至村专业合作社,获取租金;二是村专业合作社将林权流转金用于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等具有稳定收益经营性项目的入股投资,获取股份收入;三是引导农户就近参与竹林生产和经营管理,获取薪金。

4、数字化检测更清晰

竹林碳汇数智应用,构建竹林碳本底、碳收储、碳增汇、碳交易、碳足迹、碳收益等六大场景,在安吉两山合作社数智平台的大屏上,小探马看到,整个安吉县近百万亩的毛竹林,每一块的位置、属于哪个村民、能产生多少碳汇值、碳汇的收储和交易情况等等都清晰可见。

通过资源收储、经营服务功能,校核11.6万条权属信息,材料模块化生成22项,人脸识别签约4.75万户入股119个专业合作社,归集84万亩竹林资源推向市场,集中统一收储,规模化、标准化经营达100%,可提供就业岗位3600余个,实现每年人均可挣薪金6万余元,户均增收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