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话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零碳智慧乡村建设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2024-06-13 浏览量:27

5月18—19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指导,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零碳智慧乡村建设研讨会在南京溧水举行。会议以“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零碳智慧乡村建设”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生态农场探索者,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同时展示了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农科院的27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走上绿色零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表示,乡村是生态的底盘,本次会议意在希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除提供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以外,还要进一步放大乡村生产和生态功能,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同时期待广大消费者能对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更高的支付意愿,通过发挥市场机制,让乡村农业尽快步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上来。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邢可霞介绍,近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化肥农药施用量和强度也持续降低。她表示,新阶段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升绿色农产品生态价值和推进零碳智慧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表示,农业一定要重新回到遵循生物多样性自然规律上来,真正走高水平的绿色发展道路。十多年来,句容市戴庄村通过引进适应当地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物种和品种,采用农牧结合、种地养地结合的综合措施,大幅度减少甚至停用农药化肥,稻田里的小动物物种增加到了145种,相当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日本丘陵山区的国际先进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十多年前的10克/公斤提高到20克/公斤;亩产有机大米300~350公斤,亩纯收入达到2000多元。

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相对用量,降低农业碳排放,因此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理事长陈志钢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双碳”战略政策体系、鼓励引导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与低碳农业二者协同的重点领域、拓展实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空间范围、探索推进数字科技在二者协同领域的应用。

会上,亚夫科技服务“溧水洪蓝工作站”揭牌成立。江苏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处长顾军介绍,目前江苏省农科院已在全省52个县(区、市)建成61个亚夫工作站,通过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在全省推广应用124个新品种、77项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1500万亩,带动2355户小农户增收。 本报记者 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