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看如何平衡发展与减碳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20 浏览量:18

近年来,为了实现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中国许多地区采用了限额、罚款等行政规制手段,有些地区甚至通过控制工业发展速度来减排,给人产生一种发展与减排之间是矛盾的错觉。我们认为,要实现发展和减排的双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需具备全局视角和一般均衡思维,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时一地的得失上。然而,当前对于如何在减碳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学界和政策界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这不仅不利于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还可能加剧经济发展与减排之间的矛盾。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微观数据》等权威数据和资料,试图厘清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与结构差异及其发展趋势,进而探讨在当前转型发展阶段,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如何协调与发力。

能源利用效率差异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密切

基于对2000年以来中国GDP和GDP能耗等数据的客观分析,研究揭示出以下关键事实:

事实一:中国不同地区和部门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图1:人口、能耗和GDP空间分布注:份额是指占全国的比重。替换其他年份的人口、能耗和GDP空间分布关系图,结论类似。 本文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图1表明,2010年中国各省份在GDP、人口及能源消耗占全国的比例方面有显著差异。理论上,如果各地区在人均GDP和单位GDP能耗上表现一致,那么这些线条应该呈现出重合变化趋势。然而实际数据显示,这三类线条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突显了人均GDP和单位GDP能耗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现实情况。

图2:部门单位GDP能耗

进一步地,图2展示了不同地区各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数据显示,同一省内,农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能耗差异不大,而制造业部门的单位GDP能耗则普遍高于农业和服务业部门。这表明,每个地区内部从农业向制造业再向服务业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虽然能够提升该地区的人均GDP,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单位GDP能耗在一定阶段内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随着经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业调整将有利于碳排放的下降。

事实二:能源利用效率和人均GDP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图3:历年各地区人均GDP和单位GDP能耗注:2000-2015年各省人均GDP和单位GDP能耗关系。左边是名义GDP能耗;右边是实际GDP能耗(2000年不变价格)。

图3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的各个时期均体现出中国各省人均GDP和单位GDP能耗之间都存在强相关。具体而言,经济发展越好、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其单位GDP能耗越低。

事实三:能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出现分化。

当前,尽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正在推进,但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仍然相当严重。如果某些地区在发展政策上采取了疏散式布局,或者在缺乏经济集聚效应的情况下,政府过度发展能耗较高的制造业,忽视服务业的发展,那么全国范围内的单位GDP能耗就很难降下来。

举例来说,自2003年后,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平衡地区发展的政策(以下简称“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建设用地指标、转移支付等向内陆地区配置,客观上使得内陆地区的能耗呈上升趋势,不利于资源向能耗低的地区集聚,也不利于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图4:历年单位GDP能耗变化回归系数注:2000-2019年省级层面回归结果,回归控制了省内的人均GDP、二产占比、三产占比及省份虚拟变量。全国系数是指全国所有省份样本,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各年份虚拟变量回归系数,揭示不同年份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变化。沿海系数和内陆系数分别是指沿海省份样本和内陆省份样本,年份虚拟变量回归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加上90%的置信区间,沿海系数统计上不显著,内陆系数和全国系数在2003年后系数统计上显著大于0。

图4显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出现了明显分化。沿海地区的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而内陆地区则为上升趋势。

国内大循环改革将显著降低单位GDP能耗

通过将区域间能源生产和利用等引入空间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的相关数据,本研究从全局视角量化分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对能源利用效率和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畅通劳动力和商品流通的国内大循环改革将显著促进人均实际GDP的增长,同时显著降低单位GDP能耗。

具体而言,第一,畅通劳动力流通(流入城镇的迁移成本下降1/4),城市化率会提高9.4个百分点,实际GDP和社会总福利分别增长6.4%和8.6%,单位实际GDP能耗下降6%,同时服务业就业占比增加4.6个百分点。

第二,畅通商品流通(降低区域间制度性障碍引起的贸易成本)将推动实际GDP增长7.9%,社会总福利增长2.9%,单位实际GDP能耗下降7.3%。

第三,上述效应会随着经济集聚效应的增强而扩大。同时,技术进步也将大幅促进经济增长并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本研究发现,从全局来看,在存在要素配置障碍的经济环境中,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通过经济的集聚发展和要素资源向高效率地区的有效配置,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还能通过规模效应和再配置效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此,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增长的共赢,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在辩证认识“双碳”目标时,应具备多维和全局的发展观。即必须从全国整体的角度来评估“双碳”目标的实现。这意味着需要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进一步破除商品和要素跨地区配置障碍,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统一大市场对经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其次,采用“全国一盘棋”的空间思维应对“双碳”目标。通过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大市场,推进人口和经济在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单位GDP排放下降的多赢局面。这种做法将能真正促进绿色转型在经济发展中的推进,也使得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从而使中国经济在集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最后,借助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效推进“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仅仅依赖刚性的行政手段来推动各地区减碳控排,很容易使各地区陷入“各自为战”的误区,引发减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相反,逐步推广地区间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建立全国性、多层次的统一碳市场,利用市场力量发现真实的“碳价格”。这样一来,市场将指导哪些地区需要减排,甚至哪些地区可以考虑增加碳排放,从而有效激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同时,这种市场化手段也有利于优化全国范围内包括能源在内的生产资源配置,可以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减碳等多维目标。

综合来看,破除区域间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分割,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向高生产效率地区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还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这一过程也将带来产业结构转型效应,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和减碳的双赢。因此,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从全局视角、以全国一盘棋的思维推进政策和市场改革,促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钟粤俊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奚锡灿系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陆铭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原题为“在集聚中减碳: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效应”,见于《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经作者改写后授权澎湃新闻发布,具体技术细节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