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建立北京减量发展保障机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11-11 浏览量:17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在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迅速上升的当代备受瞩目。某种意义上,北京被称为中国的代名词。北京的城市形态、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与城市管理,成为中国城市与世界城市比较的坐标系。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作为全国第一个推行减量发展的城市,将创造世界首都发展新的模式。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降低北京城市人口密度的要求下,北京开始步入减量发展、调整存量、优化结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随后全国首个跨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12个专项规划全部印发;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张承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意见等出台。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构建,“一体两翼”发展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对于北京来说,减量发展不是收缩发展、放慢发展和限制发展,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激发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从当前和长远两个维度建立北京减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区域互动、城乡互动、国内外互动、陆海互动的协同发展制度支撑,是焕发北京活力、动力、魅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五方面构建当前减量发展机制
  
  构建北京城区与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联动发展机制。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经有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也正在抓紧落实,但如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减下来的人口以什么方式进入两翼,作为两翼的主导产业、主要功能、人员就业、搬迁模式等亟需确定。比如,一些学校、一些科研机构、一些大型央企是整体转移,还是部分搬迁,必须有联动机制,实行跨区域谋划和对接。这关系到北京能否真正瘦身,能否真正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力避资源和投资的浪费,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
  
  构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机制。目前进展较快的1小时交通圈,公交省际化部分实现,互通卡可以在北京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线路及京津冀区域内接入省级平台城市的指定线路刷卡乘车,但还不能保障疏解的北京人口在三地无障碍出行。应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通断头路,加快城铁提速,构建围绕新机场的“五纵两横”交通网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主骨架。应加快城市地铁、城市主要公共场所与主骨架对接,真正解决交通畅通问题。
  
  公共交通问题外,还应尽快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等衔接问题,实现医疗保障对接、医疗机构转诊对接、社会保障对接等。在开办企业方面,目前北京已有8成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理时间从24天缩短到5天,开办环节由7个缩减至2个。施工许可从109个工作日压缩到45个工作日,27个部门和单位制定并集中出台9+N系列政策。这种政府提供的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也应在三地尽快复制推广。
  
  构建减量发展的协同机制和倒逼机制。北京减量发展目标之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就必须形成与周边地区的联动机制。2017年2月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首次将通道城市称为“2+26”城市,提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的规定。北京制定了减量发展的“天花板”,应形成减量发展的倒逼机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细化北京城区生态控制线。要推进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京津风沙源治理方案和太行山绿化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还应从京津冀整体上划分功能区,制定详尽的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
  
  构建跨区域的激励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是比较粗放的以增量为主的总体规划。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一直走的是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发展新区和郊区城市化的道路。而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到2020年降低15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从910平方公里减到860平方公里,到2035年减到818平方公里。这个规划是减量的安排。北京减量发展的同时,应建立跨区域的利益协调共享机制、跨区域项目财税利益分配机制和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如现行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由政府主导,企业化的市场补偿机制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尚属空白;各类生态补偿标准低且补偿范围小,尚未建立依据生态投入和运营成本确定补偿标准的机制。应推动完善纵向生态补偿,发展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完善市场化生态补偿,探索“异地开发”补偿,探索形成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形成机制。
  
  构建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遗产”利用的体制机制。数据显示,我国发展冰雪运动潜力巨大。冰雪运动发展成熟地区,国内居民参与率大部分在10%以上,瑞士和奥地利国内居民参与率突破了35%,韩国3%,俄罗斯2.5%,而我国仅占1%。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北京市《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及七项配套规划提出,2022年北京全市冰雪体育产业收入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左右,将有800万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河北省《关于支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河北省将着力打造冰雪运动强省,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等目标。应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共建京张冬奥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带,特别是以普及冰雪运动为契机,发展滑雪旅游、运动休闲、奥运智慧物流等产业,延伸和做大体育运动产业,为北京减量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应谋划好后冬奥可持续遗产的利用和增值,为大型体育赛事结束后场馆再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长远构建更具引导力的体制机制
  
  北京要成为国际一流城市,在减量的同时应高度关注流量经济和存量经济的优化,着眼于更具引导力的长远体制机制的塑造。
  
  一是构建支撑国际交往中心的体制机制。如扩大人员自由流动机制,扩大北京市民出境旅游落地免签范围,扩大外国游客144小时过境免签范围。加快形成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医疗、社会保险、教育、认证认可标准对接的制度设计。
  
  二是构建保持创新不竭动力的体制机制。如放宽人才引进国别限制,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扩大人才奖励范围,建立与个人业绩贡献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奖励机制。
  
  三是构建现代信用运行体制机制。现代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北京要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具有浓重文化色彩和人文基调的城市,要使北京在全国率先成为食品、药品、保健品最安全的城市,社会治安最放心的城市,就学、就医、就业环境最好和水平最高的城市,就必须按照现代社会信用体系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信用制度及运行体制机制。
  
  四是构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员无障碍流通的体制机制。建立全要素自由流通的战略高地,整合梳理自贸区、自由港、保税区、跨境电商试验区等政策在北京复制推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率先在全球提出发展下一代贸易方式——E国际贸易,塑造北京现代流通能力和竞争力,抢占下一代贸易制高点。在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与全国主要经济区实现通关一体化。
  
  五是构建数字经济条件下世界级城市群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为主体的环渤海湾大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大湾区形成新一轮“湾区经济”;形成以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以及高铁网、高速公路网、航空网、港口网为链接的城乡融合群落;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向远、向好、向成功迈进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