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中国发展有四个周期,不能打断!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9-09-04 浏览量:22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大的创造红利、人才红利、市场红利、区域协调发展红利等,为中国长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体系。

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四个周期

当前中国处在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要想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保证四个周期不被打断。

1.战略机遇期

2000年,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战略机遇期这一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从现在起未来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大判断基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如今,潮流未变,但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国的战略疑虑、战略焦虑、战略过虑及战略误判,这位世界头号强国把中国作为斗争的主要对象。

现在,离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的2050年宏伟蓝图,还有长达30多年时间,这30多年中如何延长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而实现最终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长周期的问题。

2.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

这个周期是否被打断,关系到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经济基础是否牢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1978年起,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5%,近五年年均增速为7.2%,去年是6.9%,到2030年,计划将年均经济增速控制在5%以上。仅看数字,增速是在放缓,但背后的实际经济增量是惊人的。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12.2万亿美元,每增长1%,其绝对量就是1220亿美元。2017年中国经济增量部分已相当于土耳其一国的经济总量。

若中国的经济发展周期再延长10年,那么我们将保持经济长达半个世纪的中高速增长,最多15年,就可问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那时,尽管我们的人均水平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影响力、国际地位就会大不相同,中国就会有更多的拥戴者、中国方案的响应者。可见,拉长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对中国赢得未来至关重要,对拉动世界稳定增长也至关重要。

3.制造业繁荣的周期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基,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硬科技能力。拉长制造业繁荣的周期,对中国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美国现在与中国开展的贸易战只不过是一个战略转向的序幕,其根本目的是试图打断中国制造业繁荣周期,进而影响中国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时,美国并没有真正把中国作为对手,而当我国开启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创新驱动使中美制造业能力接近,产业结构趋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指导性文件出台时,美国视中国为第一竞争对手与遏制的对象。

所谓的301调查报告,实际直指“中国制造2025”,直指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直指中国的军民融合。可以说,当前中美贸易之争,实质上是以贸易战为名行制造能力抗衡与博弈之实,是制造业之争、高科技之争,更是国运之争、未来之争。

国人要增强制造业认识,走出制造业占比误区,不能一味地学他国大范围大幅度提升服务业比重;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要永远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拉长制造业繁荣的周期。

4.实现十九大报告描绘的2050年蓝图,顺利完成强起来的强国周期

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今后,中美对抗性博弈将会是常态,且这种博弈将从过去的以合作性博弈为主转向以对抗性博弈为主。这已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也不是我们敢不敢博弈的问题,更不是我们放弃斗争就能得到豁免的问题。

创新能力是中国拉长“四个周期”的第一动力

在中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拉长四个周期,不能打断;必须坚持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进程,不能打断;必须坚定走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步伐,不能打断;必须确保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不能打断。如何做到?加快培育创新能力,以其为拉长中国四个周期的第一动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能力。

近年来,在与美国智库等机构接触时,我发觉美国社会存在一个很大的心理恐慌,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对华政策全面失败。原本寄希望通过让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入WTO,进一步改革开放,使中国和平演变成“民主”国家,能让中美形成互补的产业分工与结构性安排——中国处在产业中低端,美国处在中高端,后者靠技术创新获得垄断利润,源源不断地赚前者的钱。

结果,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变,中国的道路没有变,中国下一代的颜色没有变,只是变得越发强大,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近了。更加可怕的是,中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不仅“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全社会共识,还出现了一大批创新性企业,有些领域、有些技术、有些产业、有些产品,甚至走到了世界第一梯队。

以中国高铁为例,目前运行里程已达到世界运行总里程的近80%,铁路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输出能力世界第一,全球102个国家有中国制造的高铁、动车和一般铁路。可以说,中国制造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正在输出成为对世界新的贡献。

如此一来,中国的创造、中国的制造、中国的高科技、中国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故而,美国焦虑了。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奇迹是怎么来的?是中国领导人一届一届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中国人艰苦努力干出来的,是中国创新驱动赢来的。当年我们希望靠进口买技术,结果日本、德国、意大利只愿意出售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技术,如今中国铁路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全部技术和设备都是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

只有创新驱动,才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全球分工与交易的理论,一旦产生了全球产业分工,即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资本链形成全球的分工与交易,那么全球产业链是不会被打断的。然而,就是因为核心技术的受制于人,世界第四大通讯企业——中兴,轻易地被美国打断产业链,背上了巨额罚金的沉重包袱。“中兴事件”再一次警醒国人,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

创新的决定性意义已然明了,接下来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创新形成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支撑创新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生产的能力,不让创新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

全面领会创新发展的六个内涵

1.思想创新

如果用旧的管理模式管理新的业态,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我们很多走出去的国有企业,其盈利能力远不及民营企业。

究其原因,就是没能打破思想上的束缚,解决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

2.战略创新

即国家和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创新,国家的整体创新战略的前瞻性,特别是一国在全球大布局中构筑出明晰且宏大的战略体系。

如今,中国已从跟随、应对,到如今的深度参与,甚至融合引领,在国际舞台上勇发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但是,在战略设计和战略实施能力上仍较为欠缺。以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为例,应围绕创新,增强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的适应能力,加快形成创新机制和企业管理流程整体再造。

3.制度创新

改革就是为创新创造适应性和引领性体制机制。中国发展变化很快,但是制度的改革是滞后的,包括一些渐进式改革的制度。

因此,必须坚持改革永远在路上。优质制度供给不足,是当前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最大短板。迎接已来以及未来的制度设计与变革,直接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要使制度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和进一步释放的推动力,而不是阻力。

4.管理创新

既包括企业,也包括政府。用旧的管理思维制定的方法和政策管理新的商业模式,看到的不是机遇,只能是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用旧的管理思维、管理流程、管理方式来管理新经济,来管理创新型的企业,来管理创新型的商业业态或模式,监管部门必然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5.技术创新

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企业家、从业者……要静下来,要慢下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有做百年老店的精神,这是技术创新的大前提。技术创新绝不仅仅是发明。从发明到变成好的产品,从好的产品塑造成品牌,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对市场的清醒认知。

因此,谈创新特别是企业创新,需要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更需要创新创业者们插上思想的翅膀。

6.改革方式的创新

通过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构建用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推动发展推动创新的改革链条。如今,全球独角兽企业前20位中美国11家、中国9家,但是中国的9家都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阿里、百度是在美国,腾讯、小米、中兴是在中国香港。造成这一局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上市的管理要求和流程是以制造业企业为蓝本设计、审批的,并不适用于创新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还有一个例子,云南西双版纳磨憨与对面老挝磨丁拟建立一个跨界经济合作区,中方人员到老挝去开展工作在制度上算出国,必须经办所有的出国审批手续,时间至少三个月。由于相关人事管理制度过于繁琐,该项目中方主要负责人已有三年没去老挝。

所以,在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上,我们的工作不能自捆手脚,而应释放创造力——让企业释放创造力,让地方政府释放创造力,这都呼唤进行深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