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亟须打造教育升级版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21-01-08 浏览量:26

来源:教育研究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牵动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势不可挡的巨变,其进展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影响远远超过前几次工业革命。同时,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与融合日趋深化,产业间跨界合作走向纵深,学科间“围栏”逐渐消解。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繁荣的互联网创新生态,已经初步具备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的制度优势和坚实基础,但在培育适应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力资源上还存在一些“短板”。

科技和教育是未来的两大入口。如果经济决定我们的今天,科技则决定我们的明天,教育决定我们的后天。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要通过教育转型升级培养出适应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新技术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也带来不确定性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各种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教育流程重组与再造,拓展教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提高教育教学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为教育创新发展赋予“智慧”支撑。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和提供更多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制定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育方案,构建起科学、高效、便捷的智慧教育新模式。人工智能不仅对课程、教材、教学、管理进行“赋能”,而且对教育理念、思维、方法等进行“智化”。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运用则可以让人们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把抽象的想象空间变成真实可感的直观体验。新技术的辅助作用能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使其更加专注于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等育人工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会加速新旧职业的更替,是一个典型的“创造性破坏”过程,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更多的工业生产环节将由智能化机器人和智能化生产装备来承担,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重复性较高的职业面临消失风险,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持续涌现将产生显著“就业创造效应”。

科技创新终将影响教育革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我国的教育必须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切实的行动,着眼于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现实需求,加快综合配套改革,打造教育升级版,着力培养新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人才。

第一,要有既懂信息技术(IT),又懂工业运营技术(OT)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制造业人才插上互联网“翅膀”,为信息技术人才补齐工业“基因”。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两大革命的融合演进,涉及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技术突破,不同技术之间既并行发展又交织融合。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涉及工业、信息技术、通信等领域的纵向和横向整合,需要更多“制造业+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加快新兴学科布局,推进“新工科”建设。聚焦资源整合,加快学科专业融合、课程教材整合与学生知识技能复合,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以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培育大量敢于创新、善于跨界整合的高素质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多样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式,强化岗前、在岗技术技能教育,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制造业元素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培育更多熟悉生产环节、精通制造工艺的人才。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类比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石油的核心战略资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有效提升了经济活动中数据的获取、存储与分析能力,助力人、机、物的信息大量数据化。海量数据发生交叉、聚合与突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要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建立相关学科专业,系统培养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及引领学科发展的数据科学家。新工业革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发展具有跨国界的特点,人才的跨国交流和合作必不可少。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通过人才的国际合作促进知识技能的融合创新,吸收借鉴各国技术经验,共享中国的资源优势,提升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

第二,既需要创科(创新科技)人才,又需要科创(科技创业)人才,要通过教育激发“双创”活力,促进这两类人才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上的深度合作。创新与创业是工业革命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型人才是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演进和推动科技革新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生产流程再造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因素。要把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通过教育引导更多人将创新视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追求、一种人生理想。鼓励科技创新人才立足国内外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寻求重大突破,不断优化企业、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选用、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和创业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强化创业教育,培育“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改变人生”的浓厚创新创业文化和氛围。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理论、技术及实践等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允许学生以科技创新成果、创业项目等形式申请学分。要支持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尽快研究制定高等学校院所人才跨学校跨企业的“双跨”机制实施细则,打造更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引导创新素质与能力强的大学生创业。

第三,既要有懂市场的科学家,又要有懂科学的企业家,才能更好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创新是将新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中去的“颠覆性创新”过程。历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与新兴产业的繁荣都离不开一大批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ncpeter,J.A.)将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视为创新,将以此为基本职能的人视为企业家。有市场眼光、有组织才能与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即为重要的“创新者”。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科技只有面向市场、面向需求,才能通过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创新者创造财富。特别是当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最新的科技成果“长入”经济,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科学知识、尊重科学的企业家与有商业头脑、懂市场的科学家携手共进,不断取得技术新突破、开拓新市场、形成新模式、创造新价值。

第四,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技能劳动者,要通过教育与培训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既需要富有“科学精神”的专门人才引领前沿创新,也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落地实施。人才培养需要逐渐向“宽口径、大纵深”发展,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动手能力;不仅培养学生“精确操作的双手,准确度量的眼睛和缜密计算的大脑”,还要培养开放、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育不仅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也应成为社会公平的“平衡器”。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Schwab,K.)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提出了对新技术将加剧不平等问题的担忧,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既会创造新发展机遇,也会导致某些群体边缘化、扩大财富差距和机会差异等负外部性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类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让师生实现了“停课不停学”,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但“数字鸿沟”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补齐教育公平“短板”的紧迫性。教育公平是其他社会公平之源、之母、之本。推动教育公平,让人们平等地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解决潜在的结构性失业风险,避免机会不均等、缩小收入差距,人人共享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