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2030:世界绿色工业强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5-11 浏览量:16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从世界25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历史看:工业兴,国家兴;工业强,国家强,反之亦然。无论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还是前苏联或俄罗斯,都是如此。中国的工业发展道路也再次证明这一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

从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看,中国工业发展之路的确是极其独特的,它完全不同于欧美日国家的倒U字曲线,而呈现为U字型曲线,它的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先迅速下降,达到历史最低点,而后开始逐步上升,迅速崛起,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现代化工业国。正因为如此,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因传统手工业衰落而衰落,也因现代工业兴盛而兴盛。如果从洋务运动算起的话,可以说,中国用了比西欧国家短得多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如何认识工业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工业发展道路?中国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这就需要从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既要把现实的中国工业发展放到纵向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之中,又要放到横向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工业发展从哪里来?走到了哪里?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今后中国的工业发展要到走向哪里?

本文旨在介绍和分析中国工业发展道路这一主题,说明和解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是如何从世界第四大工业国,先后超越日本、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这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视角:一是从历史视角进行历史回溯、历史分析、历史总结,来看中国工业发展道路的历史轨迹、历史逻辑、历史动因;二是从世界视角进行国际比较、国际分析、国际鉴别,来看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中国轨迹”、“中国创新”。可以认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具体道路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中国总道路”,反过来“中国总道路”又决定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工业发展道路。

新世纪中国工业的迅速赶超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的重要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成为了再次推动产业革命的一次技术创新,由此带来的将是新一轮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高技术产业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5%与微电子有关。中国也成为信息化产品的积极采用国和信息化的积极参与国。中国领导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化战略,推动了中国信息化并带动了工业化。中国领导人认为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效率、降低能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加速了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追赶,并迅速超越了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也成为21世纪世界新型工业化的领跑者。2006年,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的616种工业产品产量中,中国已经有172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主导的工业产品包括传统的中低技术的纺织、化学和金属产品,此外,中国已成为世界高科技产品的主要基地。例如,中国个人电脑产量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的19.2%上升到2010年的68%;手机产量占世界比重从2005年的40%上升到2010年的70%。此外,中国在家电产品上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彩色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占世界比重也分别从2000年的30%、18%和25%上升到2010年的50%、65%和44%。

中国机械与交通设施产品产量排名上升也非常迅速。2010年,中国的造船完成量和新增订单量双双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新增订单量已经接近世界的一半,为48.5%。而中国乘用车产量占世界产量比重从2004年的5.57%达到2010年的23.9%,其销售量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之后,2010年又增长32.4%达到1806万辆,超过美国年度汽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1750万辆。

OECD定义的高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制药、两大ICT产业部门和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制造五个行业类别。中国的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在加入WTO之后也迅速提升,暨2007年超过日本达到12.5%之后,到2010年已经仅比欧盟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低0.7个百分点,在2011年超过欧盟。

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23个大类当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仅有纺织业总产出世界第一,2009年已经有17个大类成为了世界第一。其他四个大类,食品饮料制造、造纸与纸制品、炼焦与炼油和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制造,也已经都列于世界第二位,而印刷出版业和其他交通装备(含航空航天)两个行业大类则位列第三。(见表1)

 

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国,还成为世界工业或制造业产值(总产值和增加值)第一大国。根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估计,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9.8%,超过了美国(占世界比重为19.4%)。10年来,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出的比重迅速提高。按工业增加值(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中国只占世界工业比重的11.2%,而到2012年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2.3%,接近美国的两倍,高于欧盟和日本的总和(见表2)。以制造业口径计算,中国在世界的占比会更高,2009年已经达到25.9%,2010年已经达到世界的30%。这意味着结束了美国100多年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历史,也意味着开启了中国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新未来,也许将会延续下一个25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这之前的20年,中国出口占世界比重从1980年的0.9%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3.9%。从2001年起,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使得中国出口占世界比重到2010年达到10.4%。之前,中国在2007年超过美国,在2009年超过德国,从而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48.3%上升到2000年的88.4%。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商品的出口比重也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93.6%。

这样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制成品出口占世界比重在过去的十年间跃迁式上升,从2000年的4.6%增加到2010年的14.0%,先后在2004年超过日本,2006年超过美国,而后又在2008年超过德国。(见图1)

 

中国不但迅速成长为制造业的世界工厂,也迅速成为高技术产品的世界工厂,迅速成为高技术产品出口、特别是ICT产品出口大国。中国从2004年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ICT产品出口大国,2010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占到世界总量的22.2%。在九大类高技术产品中,办公与电信设备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4.49%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28.04%。其中,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2010年占世界市场份额更是高达37.92%,超过了服装的市场份额(36.94%),成为中国最具显示比较优势(RCA,即产品占世界出口市场份额与一国出口总量占世界份额之比)的产品类别。中国从2004年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ICT产品出口大国(见图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工业崛起

世界现代历史,就是一部工业化史,工业始终是世界各强国竞相角逐的世界大舞台,不仅有主导国、跟随国,还有边缘化国、落伍国,总是会出现不同领先者、追赶者和超越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演进历史来看,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追赶或超过现代化先行国,先后出现了4次后进国追赶现代化先行国的成功案例。它们的特点都是在工业化作为主导产业不断加速的过程推动了整个经济的起飞,成为这一时期的第一大发动机。(见表3)

 

美国是第一个工业化成功追赶的典范。1870年~1913年期间,美国经济起飞,工业总产出和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4%和3.9%,都大大高于同期的英国。

日本是第二个工业化成功追赶的典范。1955年~1970年期间,日本经济起飞,工业总产出和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0%和9.6%,这是日本的“黄金时期”。

亚洲“四小龙”是第三个成功追赶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的时间追赶上西欧国家,堪称为“东亚奇迹”。

中国是第四个成功追赶的典范。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加速追赶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逐步缩小了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中国的工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的高增长,以1978年为起点,已经出现了持续34年,年平均速度高达11.0%的工业高增长;若以1949年为起点,中国的工业高增长实际上已经长达60多年,虽然中间经历过短暂的负增长,但是中国的工业发展不论从速度上、规模上以及持续时间上,都已经创造了世界现代工业化历史的新纪录,成为追赶并超越先发国家的“后来居上”的成功典范。所不同的是,中国总人口规模更大,工业发展速度更快,持续的时间更长,还没有全面完成工业化,因而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大,发展的空间更大,发展的回旋余地更大,这就需要超越以往的发展模式,创造新型的绿色工业化道路。

中国工业化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工业化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也是中国企业的集体性赶超,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企业迅速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这是真正的世界企业奥运会。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分布中,美国从1975年占世界近一半,到2000年下降至179家,到2013年又进一步减少至132家;日本企业在1995年也曾经占据147席与美国基本持平,到2013年也下降到62家。中国内地企业在2000年还仅有9家能够列入500强,到了2010年总数已经上升到43家,居世界第三位,到2013年,86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是生力军(共有79家,其中中央企业44家,中央金融企业11家,地方国有企业23家),不仅中央企业整体进入世界500强,而且地方国有企业相继快速进入,引人注目的是民营企业迅速崛起,2010年开始有2家进入,2013年上升到7家。(见表4)《财富》杂志预测,2014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将达到100~110家,2015年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这又从企业视角告诉我们:企业兴,国家兴;企业强,国家强。

 

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最大的“世界工厂”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绿”的问题。中国目前的制成品出口仍然有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出口,同样,2∕3的出口也是来自于外资企业;而高科技产品出口90%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90%的出口来自于外资企业。如果从全球分工体系的价值链分布来看,中国仍然处于附加值比较低的中段——制造阶段,而目前的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则处在全球价值链附加价值较高的研发和营销两端。即使是高技术产业,中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增加值的比重也仅有6%至7%的水平,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工业强国接近30%的水平。

英国政府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的研发记分表(R&D Scoreboard)公布的全球研发经费10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到2010年仍然只占16家,与美国的339家,日本的199家,德国的75家差距相当大,还不到台湾地区35家的一半。这也是中国还未能成为工业强国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研发投入的缺乏使得中国工业缺乏足够创新力,因而使其无法获得与其总量第一相匹配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中国工业具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长期过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出现了两轮明显的重化工业比重快速上升的过程,第一次是大跃进时期,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急速上升,达到了66.6%;第二次是是2003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高增长、重工业高增长驱动的,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由1999年的50.8%,上升到2012 的71.8%,达到历史最高点,大幅度超过“大跃进”时期的最高值(见图3)。与过度工业化和重工业化相伴随的是资本高投入,加速了资本深化,人为地排斥劳动就业,这也成为新一轮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此外,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有机废水排放国,同时,还是世界上每年自然资产损失最大的国家。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高出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4%;而具体到工业能源消费,中国2002年就已经超过美国。当年,中国总的CO2排放量为83.3亿吨,仍然只相当于OECD国家的59%,但是中国制造业的排放在2008年达到21.2亿吨,相当于当年OECD国家制造业全部排放量3.5亿吨的6倍。

进入21世纪,世界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所谓绿色工业革命。它的本质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大幅度地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甚至下降。这一革命正处在黎明期、发动期和机遇期,是中国的战略机遇,中国第一次有机会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也和发展中国家处在同一阵营中,成为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领导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如何进行自身的工业化,进行什么样的工业化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既不能违背传统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超越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这就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绿色工业化目标:建成世界绿色工业强国

为了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前瞻性地构想和实施第四代工业发展战略,我们称之为绿色工业化战略。这一战略根本上是“四化”融合,即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城镇化相互驱动,深度融合,而这“四化”又都是基于并促进中国工业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工业化是基础,城镇化是驱动力,信息化是主要途径,绿色化是竞争力,全球化是大舞台。

绿色工业化就是新型工业化,也是中国要从工业大国向世界工业强国转变基本途径。2012年5月,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绿色工业化战略目标是建成世界超级工业强国。共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大国(占世界工业产出1/5以上)、创新(发明专利)第二大国、基本实现新型信息化的信息化第一大国,在绿色工业化领域取得领先地位;2030年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成为世界服务业第一大国、创新(发明专利)第一大国、工业第一强国(占世界工业产出1/4以上)、信息化第一强国,基本实现绿色工业化,成为绿色工业化第一大国。这不仅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高(高附加值)、做绿色中国工业,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专业化的设计。但是需要强调是,绿色工业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实现工业增长和资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脱钩。(见表5)

 

鼓励“绿色技术”创新,树立行业“绿色标杆”,实施“绿色标准”。鼓励企业创新和开发低碳、环保的“绿色技术”,鼓励引进和使用世界上先进的绿色技术,通过原始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来发展各类绿色技术,包括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建筑技术、节水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技术等。推动最能使用“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能力、减少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成为行业“绿色标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建立和完善能源生产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强制执行各类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环保技术标准和标识制度,实现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的“优胜劣汰”。

未来中国工业化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转变,从“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注重培育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成本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和提升本土品牌的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公司,最终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优势”。

小结:工业兴,国家兴;工业强,国家强

中国一直是世界传统手工业大国,但是到了近代,成为世界性工业化的边缘化者、落伍者和被挨打者。从洋务运动模仿西方工业化,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设想和工业化蓝图,再到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总量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大规模发动国家工业化,使得中国成为工业化的后来者,同时,进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一穷二白”、“一穷二弱”的基础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长为世界工业大国。

1978年之后,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加速,成为最大的发动机,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追赶者,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0年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国。

进入21世纪,中国还成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超越者,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战略机遇,强化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最大用户和生产者,也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促进了中国迅速崛起,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面对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率先发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革命),成为创新者、引领者。

从工业发展战略看,中国的发展思路与战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从第一代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到第二代混合工业化战略,再到第三代工业化战略,即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工业化。

从工业发展驱动力看,中国工业发展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化驱动”(指工业化驱动),到21世纪以来的“两化驱动、相互融合”(指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同驱动,相互融合),再到未来的“四化驱动”(指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一条自主选择、自主创新的工业化道路,既不是依附型,也不是“照抄照搬”型,更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一条与信息化相融合、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一条坚持生态文明,能够促进集约型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积极开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一条以人为本,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积极扩大就业规模);一条统筹兼顾、能够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工业化道路(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四元结构);一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够充分利用“两只手”(“无形——市场之手”和“有形——规划之手”)相得益彰的工业化道路;一条毫不动摇坚持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互合作的“两条腿走路”(指国家、私人混合工业化)的工业化道路;一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对外走出去相结合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万里长征之路,它总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宇宁、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鄢一龙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13年7月22日。

②《剑桥欧洲经济史》认为,欧洲主要是西欧国家产业革命(或称“工业革命”)时期,以英国1750年~177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作为欧洲工业化的历史起点;这一过程在整个西欧的全面完成大约在1950年至1970年之间。参见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6卷~8卷),中文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引自:裘元伦:《欧洲的经济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35页。

③江泽民:“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2001年8月25日;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载《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④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报告,2011年3月14日。

⑤胡鞍钢:《中国发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⑥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⑦胡鞍钢:“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策略”,《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1999年第71期。

⑧《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被誉为“终极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今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再次提高12亿美元,达到232亿美元。

⑨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网站:“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2013年7月8日。

⑩胡锦涛强调:着力提高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参见新华网,2012年5月29日。

⑪《实业计划》由六大计划,共33个部分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和通讯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他提出: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 100万英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⑫1936年7月,国民党政府批准了资源委员会制订的发展重工业计划。该计划要求5年内投资 2.7亿元,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燃料等工业的30余座大﹑中型厂矿。该计划提出要尽量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工业技术。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到1938年之前的半年,主要是做抗战初期的经济转移,或者叫经济内迁。1938年之后到抗日战争结束,主要是进行大后方经济建设。

⑬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