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4-27 浏览量:24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我的核心观点是,通过中国国内的经济一体化,以及周边区域的一体化,进而经济全球一体化重塑两个经济地理:一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二是重塑或者推动世界经济地理。

2009年,世界银行表发了非常重要的报告,主题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世界银行的研究非常重要,即从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和新自然经济学的角度,同时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密度、距离和分割。

第一是距离,这个思路比较清楚,即要不断提高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而且根据它的计算,大体全世界只用1.5%的国土面积就创造了50%的经济地理。

二是解决距离问题,即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缩短距离,同时打破关税壁垒等。这样我们可以将非物理的距离上进一步缩短。

最后一个问题是确实存在分割。由于要素积聚,就出现了很多分割。从南美国家来看,地区差距、国家差距是拉大了。从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出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世行的报告提出怎么来解决这些分割问题,等等。因此,它所讨论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既提供了前瞻性的国际发展前沿,又提供了国际发展经验。我们如果来分析中国经济地理的框架,不仅要考虑它所说到的像密度、距离、分割,可能中国还要讨论第四个经济学———新非自然经济学,这就是要考虑到一个地区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比如环境、能量。

关于“一带一路”的本质,有一个关键词恰恰被人忽略了,就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以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我不在理论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更多地从实证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全球发展战略的关系。

首先,中国是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呢?这是我们称之为的一场革命。可以看出来,从传统的农业时代到现代时代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是到了1949年时。其实中国从引入资本主义因素、现代化因素,就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块。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一般所看到的东北的板块。在当时的满洲国,日本已经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相当高的铁路密度,特别是铁路基础设施,也包括其他方面。这个板块是独立地为日本服务的,并没有和我们说的大陆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板块相关联。

第二大块,很显然是政治和经济地理所描述的,就是沿海和沿江(特别是长江)形成了具有现代经济的地区。

第三大块,就是传统的农业、传统的农村,这些落后的经济形态和几百年前都差不多。可以看到,它是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如果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一九开,90%都是传统的,10%是现代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大规模地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过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三大板块本身的高度统一、高度整合、高度一体化。这期间毛泽东认真地研究了中国的国情,研究了两个板块,沿海与内地。刘少奇也重新认识了这个问题,第一次要重塑中国经济。当时还没有这个词,但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是这样做的。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这次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并没有像刘少奇想象的能够解决中国的地域差距。如果我们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话,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地域差距按各省市来看的确是上升的。

第二次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他提出的沿海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经济地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引入了市场和经济手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引入了外部的投资,利用外部的技术开始重塑中国的经济地理。我们也发现,从1978年到1990年,地域差距是缩小了;然而从1990年后,在实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时,其实地域差距是扩大了。无论是整个地区差距系数,还是东、中、西部这三大板块的差距系数都在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有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和认识。尤其在1995年,也就是说在20年前,为了制定“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就提出了东、中、西三大板块。而当时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政策就是要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过在当时我们提供的内部研究,以及与国务院研究室的一项研究,认为可能是社会发展差距先缩小,将来才有可能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我们可以这样讲,通过江泽民时代提出这些思路,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开始第三次重塑中国经济地理。进而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将得到逐步扭转。事实上在2004年,这个差距就达到高峰进而下降。当然不只是我们的研究,还包括在座的一些教授们都发现了。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四大板块;“十一五”规划中,我们把它称之为是第三次比较完整的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在第十八章进一步强调了四大板块,同时也进一步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从这一点上看,这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框架。它不仅是三维,而且是多一维。特别是考虑到自然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可以说这是中国的一个创新。因为正是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分为四大块,所以我们后来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时,不仅考虑到我们说的经济发展规律,还考虑到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强调了所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更多的包容性、共享性。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自然规律,也就是说,通过自然规律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应当说这是中国的一个创新。不仅是充分利用市场之手,加速要素的集聚,同时也通过政府之手,在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在《经济研究》杂志中,解释了中西部地区为什么可以比较快地增长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我们计算了至少有三大基础设施做出的重大贡献。第一是能源基础设施,主要以电力为核心;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三是通信基础设施。此外就是公共服务。这样来解决前面所谈到的分割性问题。可以看到,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以及将来的“十三五”,都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我们提出“一带一路”时,其实中国已经提出了自己重塑经济地理的框架。这就是“十一五”以及“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两横三纵”的路线。可以看出来,这也就为后来提出的三大战略(三大支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说明我们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是需要不断实践和试错的,从而一步一步走过来。这包括我们对三个国情的认识,即对经济国情、自然国情、社会国情的认识。

这个缩小差距的过程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号。2004年后,我们可以看到地区差距在明显下降,而且到2012年已经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信念,也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一定差距是必然拉大的。通过两只手,通过建立要素的统一市场,人们用脚来投票了。我们看到,实际上从2000年到2010年,至少有六七个省区总人口是下降的,而那些要素比较好的地区,总人口是大幅度增长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已经出现了趋同。如果我们用更专业的指数来做一下计算,就可以发现我国实际上从以第四世界为主,逐渐向第三世界进而向第二世界转变了。

什么是第四世界呢?我们指的是极低的人类发展水平。2000年时,我国大幅度进入到第三世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大体上占总人口的86%;2010年,大家可以看到第二世界、第一世界都有了。我们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体上都进入到第二世界,少数地区可以进入到第一世界。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进行的话,2030年会有30%的人口进入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并且基本上中国是在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这也告诉我们,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解决分割问题的,但它的前提条件可能还真是需要政策制度和政府这只手提供服务。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过四个版本:从毛泽东时代的1.0版本,到邓小平时代的2.0版本,再到2000年后的3.0版本,特别是以十六大报告为标志,构建一个使得十几亿人民共同分享的小康社会,其实就是开始转向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思路。

今后来看,我认为如果我们把区域的发展战略做一个分析的话,其实今天所提出的党中央的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实际上还包括海洋强国,只不过我们在这里没有过分地强调———这些大的战略就构成了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继承前面四大板块,我们称之为是“4+3”或者“4+4”,由此就形成了4.0版本。这个4.0版本非常有意义。它不仅对我们960万平方公里本身的经济地理进行重塑,加速区域一体化、国内一体化,而且形成我们所说的以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了我们这个大的统一市场的形成。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趋同,这是我们对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4.0版本的简要概括。

长江经济带将形成中国的经济脊梁。这也会进一步加速我们所说的东、中、西一体化,以及沿着长江经济带的南北进一步一体化。有了一体化,我们才有可能趋同。

此外,中央也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重点任务,而这些重点任务都是以基础设施为主的。特别是长江的黄金水道,以及综合的立体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自然发展规律和中国的自然国情,长江经济带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另外,长江经济带也为我们实行“一带一路”提供了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地理的图示。

最重要的是党中央提出的统筹两个大局的思想。中国在不断成功塑造本国的经济地理,同时开始塑造或者重塑周边经济地理,进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的决策,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才提出的。我国两位主要领导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访问了20多个国家,几乎所有的重大项目都看过了。“一带一路”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中国内部的格局和世界格局的东西双向互动,沿海一线与欧亚大陆桥的大T字形,因此这个框架就拓展到周边地区,就形成了经济地理的视角,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统筹两个大局。

过去30年,我们主要是通过优惠政策,在那些经济地理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搞开发区,让世界投资中国。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很显然中国要投资世界。“一带一路”的路线图一旦确认的话,就会给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国内的投资者非常有意义的信息和指导。2014年习总书记自己就出访了的18个国家,今年访问了20个国家。我也看了一些重大工程。特别让我感慨的就是港珠澳大桥。它的投资额虽然高达1 000亿元,但大家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出海口、航运路线。这个桥的建设是世界最高的标准、最高的技术,特别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没有任何先例。它的寿命是100年。我把它称之为当代中国的“都江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项重大基础设施会加速三个地区的一体化,从而成为我们走出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大的桥头堡之一。当然,不只是珠江三角洲,也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海洋强国。我想“十三五”规划还将进一步强调。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的本质是实现经济一体化。这就带动了区域的一体化,全国的一体化和周边地区的一体化。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来最核心的还是需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在党的八大当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特别是谈到了“交通运输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虽然不大懂得经济地理或者新增长贸易理论,但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这既是简单真理,又是难以实现的一个真理。恰恰中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推动我们的现代化,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四化同步”。我们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十三五”要重提基础设施现代化,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同步”,到203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过去我们考虑的是国内,现在我们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来做到这一点。可以说,中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将带动这一轮的全球的基础设施现代化。

澳大利亚G20峰会已经明确提出,到2018年,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率额外增加2个百分点。我们可以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有效投资、长期投资,或者说从寿命角度来看,是接近零成本的投资,能降低所有我们说的市场主体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这样,通过“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会达到三个重塑:第一,进一步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第二,进一步推动和重塑“一带一路”的经济地理;第三,第一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到这一点?最大的背景就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位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而整整100年前的1913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体。这种变化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即使按照货币法计算,到2020年前后也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经过过去的30多年,我们从世界第29位经济体变成第一大经济体,也完成了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尤其是装备制造输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我们国有企业、央企,像中交建在海外走出去差不多有40年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全球国际承包商250家中排名第9位,中建是世界第20位,中电建是第23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是第25位,中铁建是第28位。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称之为航空母舰型的企业。它们在全球招标中可以说都是竞争性的,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靠政府。只不过现在中交建采取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创新,就是联合体。我觉得这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