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后半场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10-29 浏览量:15

来源:《经济》

今年我国正处于加速阶段上半场向下半场转折的阶段。城镇化将告别过去的高速推进阶段,逐步过渡到加速阶段的质量提升阶段。同时,我国今年还需对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等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避免再走在过去粗放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和模式上。

追溯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镇化水平或者说城镇化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三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共提高了33多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提高。总体来看,提高的速度是较快的。

二是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城镇体系。如形成了北、上、广、深等一批特大型城市,以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为主体的大型城市,一大批中小城市以及两万多个小城镇,形成了一个层次多、覆盖面宽的较完整的城镇网络体系。

三是许多城市的城市功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很多城市的功能都很初级,有些城市内部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很不完整。经过三十多年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尤其是城市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服务、金融、物流、信息、市场交易等各个方面的功能都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四是一部分城市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包括城市规划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化水平、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生活质量等反映城市质量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重大抉择:是继续沿着过去粗放的城镇化道路前行,还是走出一条新的城镇化道路?在这个选择的历史关口,如果我们选择错误的话,今后将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如果选择正确的话,一方面可以使城镇化继续向前健康推进,另一方面可以逐步纠正过去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70%时即属于城镇化加速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1.27%,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上半场向下半场转折的阶段。城镇化上半场是量的扩张阶段,是比较粗放的发展阶段。到了城镇化下半场,尽管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仍将快速推进,但速度可能比过去要慢些,因为已过渡到质量提升阶段。城镇化质量提升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解决进城农民如何变成现代新市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的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水平等。

究竟是沿着过去的城镇化道路继续往前走,还是在吸取过去城镇化道路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根据新形势的新需要,走一条新的城镇化道路。我认为,毫无疑问,我国应该走新的城镇化道路,可以把它概括为“新型城镇化”道路。

那么,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我认为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本城镇化。所谓人本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的城镇化,或者是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整个人口比重的城镇化。要想推进人本城镇化,必须要站在进城农民的角度,解决农民进城面临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他们真正成为现代新市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

二是城乡协调城镇化。即在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形成城乡协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城镇化。避免出现因城镇化导致农村衰败的情况,也不要出现为了建设新农村而在每个村落撒胡椒面式地建设新农村的情况,应该选择一些条件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把分散的农民引导到这些中心村来居住。把这些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使新农村的农民与城市市民一样能享受到差不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

三是特色品牌城镇化。每一个城市(包括小城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品牌,尽量做到“一城一品”或“一镇一品”。要让人一想到某个城市就想到某个品牌,一想到某个品牌就想到某个城市。培育特色品牌既可提高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也能扩大其影响力。

四是绿色低碳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要加强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减少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搞好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五是集群城镇化。不仅产业有集群问题,城镇也有集群问题。城镇集群就是要使不同的城镇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相互错位发展,实现互利互赢,形成城镇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城镇集群具体表现为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圈等城市分布形态。

六是市场城镇化。尽管政府在城镇化中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但绝不能替代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城镇化首先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政府不能过度作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农民、市民、企业在城镇化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