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空间层级与产业布局(下)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11-08 浏览量:23

来源:财贸经济

四、城市层级与产业布局转向

城市层级是城市(城乡)规划的范围,与城市经济区相对应,主要包括建成区,也包括与建成区存在密切联系的乡村空间。城市层级上产业布局的本质任务是合理、有效、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环境(吴志强、李德华,2010),而功能分区是实现空间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功能分区进行产业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聚集收益,但并非越专越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分区的布局模式容易带来城市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过度蔓延等问题。为此,出现了多种功能疏解模式。同时,由于功能分区模式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制度,重视生产、轻视生活,重视企业、轻视人,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化主义出现后,出现了制度、文化、社会等多维转向以及产城融合等的要求。

(一)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

经济活动的一个客观规律是规模效应,工业与服务业等都需要一定的集聚规模,才能获得聚集经济。同时,产业布局也需要降低不同产业之间的负外部性干扰,并满足社会、阶层、文化等的诉求,于是在城市内部形成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

1.从SML到SSA的产业聚集机制

聚集经济本质上来自地理成本、时间成本与知识扩散成本的节约。马歇尔将聚集经济分解为产业关联、劳动力匹配、知识溢出三大机制;Duranton和Puga(2004)从共享(Sharing)、匹配(Matching)和学习(Learning)角度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了SML框架。Behrens等(2014)结合Dixit-Stiglitz(1977)和Henderson(1974)两大框架,从空间排序(Sorting)、选择效应(Selection)和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三个方面解释了高才能个体与高效率企业在大城市显著聚集的现象,形成SSA框架。空间排序、选择效应和聚集经济三者相互影响,形成互补关系。

在当前的全球竞争格局下,SML框架仍然需要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发展中、在乡村振兴引致的乡村整合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聚集增加规模,进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规律,理应受到更高的重视。SSA框架则阐述了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的聚集差异,是指导不同规模城市开展产业布局的基础。

2.功能分区与分异格局

为了获得同类个体或产业带来的聚集经济,并减小不相关个体或产业的负外部性,城市空间出现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模式。根据各地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差异,形成了产业分布的“杜能环”规律。东京都区部集聚着注重各种信息交换的核心管理职能,从京滨地带到东京都多摩、神奈川县的广阔区域分布着R&D以及相应的中试生产功能,外侧则分布着量产部门(藤井,2015)。为了发挥工业的聚集效应并减少工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中小规模城市内部出现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异格局。芝加哥学派则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多元化社会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同心圆、扇形与多核心三大功能分区模型。

(二)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功能分区的弊端开始显现: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城市蔓延等聚集不经济日益突出。为了打破大城市聚集不经济的路径依赖,城市政府必须积极作为,引导城市功能疏解。从功能疏解的空间形式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城市扩张

随着中心城区聚集不经济问题的日益突出,居民具有向郊区迁移的需求;郊区城镇也具有土地开发的动力;再加上上级政府在城市功能疏解方面的要求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中心城区的功能不断向郊区疏散。不过,城市扩张导致消耗土地过多、依赖小汽车交通、破坏生态环境的城市蔓延现象。为此,各国政府规范土地利用性质,鼓励高密度紧凑发展,建立邻里单元和综合功能区,建设隔离绿带,强调精明增长(张庭伟,1999)。

2.多核心城市

从单核心城市向多核心城市演变是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多核心城市融合大中小城市的优点,能够有效实现大城市的功能疏解(石忆邵,1999)。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边缘城市(EdgeCity)的兴起,近年来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建设等都是强调多核心城市的发展模式。

3.新城

新城建设是为了营造新的社区,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吸引从中心城区疏散的人口和产业,拦截从外围流入的农村劳动力。与多核心城市中各个核心之间的关系相比,新城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中心城区的依赖较小。新城建设之前,需要根据中心城市的特点与问题,谋划新城的规模、数量与区位。在建设初期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不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商业等设施,带动人口与产业迁移,形成产业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新城成为相对独立的社区。

4.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内不同规模的城市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城市固然提供了高等级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中小城市的功能同样不可忽视。中小城市不仅是中低等级产业布局的场所,而且为大城市拦截了众多农村劳动力。不同规模城市的协同发展,是疏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方式。

从功能疏解的顺序看,出现了以居住疏散化为先导,带动产业疏散化与以产业疏散化为先导、逐步走上居住疏散化的两种道路。从疏散的效果看,以居住疏散化为起点的道路,服务设施的配套达到了较为稳定的功能疏解效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决定着城市功能疏解能否实现、是否可持续(张强,2016)。

(三)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

长期以来,产业布局主要从经济视角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重视工业、轻视服务业,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和制度,重视生产、轻视生活,重视企业、轻视人。自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化主义出现后,社会结构、制度文化、产城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出现了产业布局的多维转向。这种转向在城市层级尤为显著,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不仅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城市的社会特征与社会结构,例如年龄结构、收入结构、文化结构等,不仅影响居住用地规模,而且影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档次和数量,影响布局产业的类型。因此,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非常需要吸取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果,提高产业布局的科学依据(崔功豪,2002)。(1)针对功能分区导致的功能分割、城市蔓延等问题,城市规划理论从注重功能分区的《雅典**》转向注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马丘比丘**》、《华沙宣言》和《北京**》,强调城市产业布局要以人为核心,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孙施文,2007)。(2)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产业空间、学习型区域、区域创新系统等新空间不断涌现,产业布局理论充分吸收新经济社会学所发展的“嵌入性”“地方网络”“关系资产”“非贸易相互依赖”等理论工具,强调产业布局不仅是一个路径依赖和被制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嵌入社会和建构关系的过程,出现了制度、文化、关系、尺度等多维转向(安德森等,2009;李小建,2016)。(3)加入WTO以来,在全球化与城镇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新城新区迅猛扩张(龙瀛,2017)。冒进扩张的新城新区普遍存在生活设施、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城市综合功能发展滞后等问题,形成大量“鬼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新城新区在未来产业布局中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增长趋势、产业演变特征、社会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城规划范围、居住用地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档次与数量,处理好产业与就业、生产与生活等关系,走产城融合之路(邹伟勇等,2014)。

五、结论与讨论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依然严峻。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努力从产业布局的视角谋划新的突破口。合理的产业布局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与安全大局。本文从产业布局的规划需求出发,将产业布局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级,系统归纳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主导要素与主要模式,搭建产业布局学的体系,并为各个层级的布局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国家层级的产业布局是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谋划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区域层级的产业布局是在区域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统筹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和区域竞争,研究产业布局的要素指向、市场指向、枢纽网络和政策指向等模式;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则从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环境出发,研究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等规律。

新的发展阶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着力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数据(如社交数据)、新方法(深度学习、网络分析、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以及新工具(如传感器),运用区域CGE模型、空间计量、大数据分析等模型和方法,定量回答什么类型产业在什么空间布局、什么发展阶段的产业在什么空间布局、什么类型产业与什么类型产业协同聚集(Coagglomeration)等问题,研究产业聚集扩散规律,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依据。另外,针对大城市病的突出问题,特别需要研究高端活动与低端活动的共生关系,为疏解城市功能提供思路。

2.探讨产业布局在经济发展新动能、区域创新、衰退区域的崛起等关键问题中的作用。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国内要素价格飙升、外需萎缩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压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任务。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创新与创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支撑。同时,随着“东北问题”的再现,通过在衰退区域布局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科技中心,支持发展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是促进衰退区域崛起的新途径。

3.数字化技术作用下的产业布局规律。随着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框架基本成型,第二次机器革命正在来临。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大量程序性工作被机器替代,人类和机器之间正在变为替代关系(布莱恩约弗森、麦卡菲,2014)。在此新时代,产业布局将如何演化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产业海外布局研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早在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就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相当,进入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四阶段。同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从而为企业海外投资布局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研究产业在海外布局的影响因素、布局模式、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及对策措施成为当前政府和企业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蒋永军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2.[英]彼得·霍尔、马克·图德-琼斯:《城市和区域规划》,邹德慈、李浩、陈长青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3.[英]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刘卫东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5.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6.陈栋生:《中国产业布局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陈栋生:《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8.陈明星、李杨、龚颖华、陆大道、张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地理学报》2016年第2期。

9.陈修颖:《信息社会下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创新》,《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10.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02年第2期。

11.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12.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地理学报》2015年第2期。

13.冯猛:《基层政府与地方产业选择———基于四东县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4.[日]富田和晓·藤井:《新版图说大都市圈》,王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15.关爱萍、王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统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16.何顺果:《西进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17.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3期。

18.胡安俊、肖龙:《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历程、特征与启示》,《城市与环境研究》2017年第4期。

19.姜博、初楠臣、王媛、马玉媛、张雪松:《高速铁路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影响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人文地理》2016年第1期。

20.[英]凯·安德森、莫娜·多莫什、史蒂夫·派尔等:《文化地理学手册》,李蕾蕾、张景秋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1.李建民:《人力资本与经济持续增长》,《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22.李小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3.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24.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25.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26.刘清春、王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地理研究》2009年第2期。

27.刘再兴、祝诚、周起业等:《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龙瀛:《新城新区的发展、空间品质与活力》,《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第2期。

29.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卢峰、李昕、李双双:《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3期。

31.吕明元:《产业选择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脉络:1978—2004》,《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32.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のグランドデザイン2050~対流促進型国土の形成~》,

http://www.mlit.go.jp/kokudoseisaku/kokudoseisaku_tk3_000043.html,2014年3月28日。

33.石忆邵:《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3期。

34.孙楚仁、陈瑾:《企业生产率异质性是否会影响工业集聚》,《世界经济》2017年第2期。

35.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6.孙久文:《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7.王铮、孙翊、顾春香:《枢纽-网络结构:区域发展的新组织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3期。

38.魏后凯:《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39.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40.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4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42.张强:《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地区的疏散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3期。

43.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城市规划》1999年第8期。

44.周业安、宋紫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45.邹伟勇、黄炀、马向明、戴明:《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态规划路径》,《规划师》2014年第6期。

46. Alsleben,C.,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University of Dortmund Working Paper,No. 04,2005.

47. Amiti,M.,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World Economy,Vol. 21,No. 7,1998,pp. 53-962.

48. Amiti,M.,Location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vers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9,No. 4,2005,pp. 809-832.

49. Baldwin,R.,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 2,1999,pp. 253-280.

50. Baldwin,R. ,Martin,P. ,& Ottaviano,G.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 6,No. 1,2001,pp. 5-37.

51. Behrens,K.,Andrea,R. L. ,Ottaviano,G. I. P. ,& Tabuchi,T. ,Changes in Transport and Non-transport Costs Local vs Global Impacts in A Spatial Network.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 37,No. 6,2007,pp. 625-648.

52. Behrens,K.,Duranton,G. ,& Robert-Nicoud,F. ,Productive Cities: Sorting,Selection and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22,No. 3,2014,pp. 507-553.

53. Behrens,K.,& Murata,Y.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RRA versus CARA. CORE Discussion Paper,No.33,2005.

54. Combes,P. P.,& Duranton,G. ,Labour Pooling,Labour Poaching and Spatial Clustering.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36,No. 1,2006,pp. 1-28.

55. Dixit,A.,& Stiglitz,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7,No.3,1977,pp. 297-308.

56. Duranton,G.,& Puga,D.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Henderson,V.& Thisse,J-F. (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2004,pp. 2063-2117.

57. Duranton,G.,& Puga,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 57,No. 2,2005,pp. 343-370.

58. Forslid,R.,& Ottaviano,G.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Vol.3,No.3,2003,pp.229-240.

59. Forslid,R.,& Wooton,I.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Location of Produc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1,No.4,2003,pp. 588-603.

60. Fujita,M.,Toward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Brain Power Society.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 37,No. 4,2007,pp. 482-490.

61. Fujita,M. ,Krugman,P.,& Mori,T. ,On the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 2,1999,pp. 209-251.

62. Fujita,M. ,Krugman,P.,& Venables,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1999,pp. 79-97.

63. Glaeser,E. ,Rosenthal,S. ,& Strange,W. ,Urban Economics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 67,No. 1,2010,pp. 1-14.

64. Kojima,K. ,The“Flying Geese”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Theoretical Extensions,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Vol.11,No.4,2000,pp. 375-401.

65. Henderson,V.,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64,No. 4,1974,pp. 640 - 656.

66. 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9,No. 3,1991,pp. 483-499.

67. Krugman,P.,O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C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37,No. 3,1993,pp. 293 -298.

68. Krugman,P.,& Elizondo,R. L. ,Trade Policy and the Third World Metropol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49,No. 1,1996,pp. 137-150.

69. Martin,P.,& Rogers,C.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39,No.3,1995,pp.335-351.

70. Martin,P.,& Ottaviano,G. ,Growth Location: Industry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2,1999,pp.281-302.

71. Melitz,M.,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Vol. 71,No. 6,2003,pp. 1695-1725.

72. Monfort,P.,& Nicolini,R. ,Regional Convergence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 48,No. 2,2000,pp. 286-306.

73. Mori,T.,& Turrini,A.,Skills,Agglomeration and Segment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9,No. 1,2005,pp. 201-225.

74. Okubo,T.,Picard,P. ,& Thisse,J. F. ,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82,No. 2,2010,pp. 230-237.

75. Ottaviano,G.,‘New’new Economic Geography: Firms Heterogeneity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Vol. 11,No. 2,2011,pp. 231-240.

76. Puga,D.,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 2,1999,pp. 303-334.

77. Ricci,A.,Economic Ge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gglomeration versus Specializ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43,No. 2,1999,pp. 357-377.

78. Tabuchi,T.,& Thisse,J. F. ,Taste Heterogeneity,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69,No. 1,2002,pp. 155-177.

79. Tabuchi,T. ,& Thisse,J. 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Urban Hierarchy,and Commuting Cost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 47,No. 4,2006,pp. 1295-1317.

80. Vernon,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No. 2,1966,pp. 190-207.

81. Von Ehrlich,M.,& Seidel,T. ,More Similar Firms-More Similar Regions? On the Role of Frim Heterogeneity for Agglomeratio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Vol. 43,No.3,2013,pp. 539-548.

82. Zhelobodko,E.,Kokovin,S. ,Mathieu,P. ,& Thisse,J. F.,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Beyond the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Econometrica,Vol. 80,No.6,2012,pp. 2765-2784.

注释:

①国内系统研究产业布局的著作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不断减少。代表性著作有刘再兴等(1984) 、陈栋生(1988) 、孙久文(2014) 。

②要素的空间外部性和市场的空间外部性都是影响产业布局的原因,但是市场的变化是要素流动及其产生外部性的基础,这是第二自然强调市场指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