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强:构建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的战略思考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8-10 浏览量:22

来源:开发研究

随着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各地区越来越把区域创新能力视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1]。因此,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科技建设和区域发展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科学问题和研究课题。针对目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进一步理清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在正确全面认识中国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的分层分级体系,构建新型区域科技创新空间网络,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改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是中国“十三五”时期及未来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评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再吸收,科技创新可以支撑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服务业持续、协调发展,支撑生态环境改善[3],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区域建设和发展。区域发展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提升的物质保障,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物质储备,科技创新成果反过来又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发展基础、发展机会、发展潜力的不同,国家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都会形成不同的创新能力、不同的创新绩效和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5-7]。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支持作用反过来也会以区域科技能力、区域科技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8]。一个地区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科技发展创新的能力也会影响该地区的区域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可以说,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它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会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9]

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需要在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在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区域发展与科技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发挥和积累。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需要在深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地域差异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发现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控、引导和相应的差别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目前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并客观地确立地区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导向,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理清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结合全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区域综合发展指数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排名情况和耦合分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地域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类型。然后,选择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选择出17个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其次,结合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各级指标的权重赋值和层次分析评价,得出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情况。再次,基于自然断裂点方法从类型区划分的角度将全国划分为科技创新能力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三级区域、四级区域4个等级,并对4种类型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研发支撑保障能力、技术支撑获取能力、国家支撑获取能力、研发潜在创新能力、研发转化创新能力、研发科技创新能力6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中国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板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贡献率的分析评价,得出科技资源分布差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高低、区域发展综合实力之间的空间耦合联系和相互关系,并针对四大板块的实际情况提出差别化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本研究选择各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相关的科技创新指标作为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参考,选取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R&D项目数、研发机构数、研发机构人员数、研发仪器和设备原价、研发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数、有效商标注册量、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数、国家产业化计划当年落实资金17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运算评价,在对各具体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根据极差分析的原理采取越大越优型的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

 

通过式(1)求得每一个指标项目值减去研究区域最小指标项目值的差比上最大指标项目值与最小指标项目值的差,并进行汇总求和得到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综合得分情况(见图1)。

 

从综合得分排名来看,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指数高达14.67,在全国范围排名第一,且远远高于排名其后省份的综合得分,在区域创新能力分级分类中属于第一等级,这一结果与江苏省研发机构的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研发设备拥有量及购买国内技术和技术改造的经费支出密切相关。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区域创新能力指数位于7~11之间,在区域创新能力分层分类中均属于级别较高的第二等级,广东省在R&D人员数、有效发明专利数、有效商标注册量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上海在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方面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安徽、福建、北京、湖南、河南、湖北、辽宁、四川、天津、河北、重庆、江西、陕西、吉林、山西、内蒙古等省(市、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位于1~4之间,在区域创新能力分层分类中均属于第三等级,这些省(市、区)各项区域创新指标得分都较为均衡,各指标在各自领域的区域排名均不靠前,北京因为众多国家部委、国企央企的总部偏重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战略研究,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方面并不具有显著优势。甘肃、黑龙江、广西、云南、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在低于1的水平,在区域创新能力分层分类中均属于层级较低的第四等级。西藏在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R&D项目数、研发机构数、研发机构人员数、研发仪器和设备原价、研发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等方面均居于全国的末位,青海在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数等建设方面相对落后。

从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布来看(见图2),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处于水平较高的3~15的单位区间,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条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条带。区域科技创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在紧靠沿海地区,沿京哈、京广线的延伸方向,形成一条贯穿全国南北的(涵盖辽宁、河北、天津、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1.5~3.0之间的条带。在长江贯穿的区域形成一条贯穿全国东西的(涵盖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1.5~3.0之间的条带。两条条带向北形成包括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1.0~1.5之间的区域,向西形成包括广西、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0.5~1.0之间的区域,青海、西藏、宁夏和海南等省份因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处于0.3以下而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洼地。从四大板块的空间格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较强,但区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较弱,区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也相对较小。东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得分最少的河北省排名在全国第15,与得分最多的江苏相差14个名次,12.77个单位,其余各省区多分布在2.5~10.5的区间;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得分最少的西藏与得分最多的四川差距最大,为2.39个单位,其余各省区多分布在0.3~1.3的区间。而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由于相对均匀,各省区之间的水平区间和差异更小。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贡献分析

基于邓向荣等[10-13]的研究,本文首先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为研发支撑保障能力、技术支撑获取能力、国家支撑获取能力、研发潜在创新能力、研发转化创新能力、研发科技创新能力6种,其中研发支撑保障能力对应因子分析17个指标中的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外部支出;技术支撑获取能力对应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数;国家支撑获取能力对应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数和国家产业化计划当年落实资金;研发潜在创新能力对应R&D项目数、研发机构数、研发机构人员数以及研发仪器和设备原价;研发转化创新能力对应研发新产品销售收入;研发科技创新能力对应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有效商标注册量。

其次,通过对各省市指标因子的统计汇总计算各影响因素在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综合得分。

最后,通过各影响因素得分在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比重求出各地区影响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贡献率,来实现对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和评价。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板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参数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在研发支撑保障能力方面,东北地区显示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贡献率,西部地区的研发支撑保障能力较低。这与东北地区,特别是哈尔滨、大庆、长春、吉林等城市历史上有较多石油、汽车等精密仪器、器械研究中心,有较多理工科类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有一定的关系,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科技类企事业及研究单位相对较少,人才“东南飞”又造成一定比例研发人员外流,而最终呈现出研发支撑保障能力较低的现象。在技术支撑获取能力方面,西部地区由于研发保障和研发能力有限,较多通过引进国内外技术、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引进和科技创新人才输送的输出地,因而在各地区各影响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贡献上,西部地区显示比东部地区高6.31个百分点的水平。在国家支撑获取能力方面,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给予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较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项目倾斜,进而显示出西部、中部、东北、东部科技创新能力贡献率逐步降低的现象。尽管如此,研发潜在创新能力、研发转化创新能力、研发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值地区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一地区相对其他地区,在研发机构数、研发机构人员数以及研发仪器和设备原价方面还是具有较多比较优势,而且东部地区较为成熟的研发转化平台和专利商标申请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研发转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东北地区因为较多依靠原有老旧工业基地,缺乏创新突破,以及一些体制机制的桎梏原因,研发科技创新能力和潜在创新能力都很快落后于其他地区,甚至在研发转化创新能力上,西部地区还有赶超东北地区的趋势和可能。

(三)区域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本研究基于中国统计学会的《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案》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各行政区划单元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的全国排名对比,对区域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简单分析。其中,区域创新能力指数通过2010年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得分来反映,排名根据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得分从多到少生成;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大类分项指数组成,排名根据2010年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高低排序生成。各地区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及其全国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

 

 

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高于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的省(市)有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黑龙江、广西、山西、新疆、甘肃、西藏、宁夏(见图3)。这些地区创新能力水平高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拉动较大,也属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或区域发展提升具有一定空间的地区。这类省(市)超过全国省级行政区划数目的50%,多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相反,在中国沿海地区,存在诸多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低于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的省市,这些地区也多半属于区域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

 

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与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具有较好匹配度的省(市、区)有重庆、云南、浙江、甘肃、西藏、北京、上海、陕西、河北、黑龙江、贵州、新疆、青海、宁夏。这些地区占全国省级行政单元数目的55%,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同步发展的区域。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与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具有较大差距的省(市、区)有安徽、吉林、福建、内蒙古、河南、江西、海南。其中,福建、吉林、内蒙古、江西、海南5省区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较为靠前,但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较为靠后,说明这些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驱动能力较弱,区域发展多靠传统积累和非创新驱动来实现。这些地区在创新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安徽、河南两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比区域综合发展指数全国排名靠前9个名次,说明这些地区具有相对较好的技术和人才来支撑当地的区域发展,也说明两地的区域发展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之,中国各地区有一半以上的省级行政单元出现区域综合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较好的空间耦合效果。由于区域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拉动效果较大的地区多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安徽、吉林、福建、内蒙古、河南、江西、海南7个省份显出区域综合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空间耦合较差的现象,其中,福建、吉林、内蒙古、江西、海南5省(区)区域发展中的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安徽、河南两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驱动潜力巨大。

三、构建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的战略思路

(一)分级构建区域创新科技网络体系

从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空间分布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现有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级分化格局亟待优化。现有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不同数目的分级现象(见表3)。西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化更为明显,最多呈现4个等级的分层现象,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绝对数量分化较小;东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层级分化相对较弱,仅仅呈现2个等级分层,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绝对数量分化较大。

 

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现有的排名分层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自然断裂点分类结果上看,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前5位的都分布在东部地区,且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层分类中的第一等级。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这5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累计占全国的55.01%。处于区域创新能力分层分类第三等级的东部省(市)福建、北京在全国排名分别位于第7和第8,在分级分类中也是属于比较靠前的区域。东部地区省(市)中只有天津、河北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相对较低,但还是在全国前15名之列,被列入区域创新能力第二等级。相反,西部地区13个省(市、区)中,只有四川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入围全国前15名,其余12省(市、区)中,除去重庆直辖市,11个省(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在1.5的水平之下,区域创新能力后10名的省(区)中有9个属于西部地区。所以,在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分级分类体系中,只有四川、重庆被列入第一等级,陕西、内蒙古被列入第二等级,甘肃、新疆、贵州、云南、广西因比青海、西藏具有略高一点的区域创新能力而分别被列入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东北地区以辽宁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最高,达2.72,比同期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得分高出近2个单位的水平,吉林以1.25的水平位居全国第19位,列入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级分类中的第二等级。中部地区除了安徽省,还有湖南省、河南省入围全国前10名之列,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分别以2.73、34、1.22的水平位居全国排名第11位、第17位和第20位。显然,中部地区6省中,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安徽省,达3.56,在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分级分类中属于第一等级;得分最低的是山西省,仅为1.22,在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分级分类中属于第三等级。

从创新科技驱动能力空间格局的优化发展来看,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首位省份凸显,辽宁、江苏、安徽、四川在引领四大区域内部各省份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层优化建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些地区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差异的着力点。从区域科技带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来看,在中国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四大区域中,辽宁、江苏、安徽、四川分别成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先发展地区(见图4)。

 

东北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为1.62,东北3省中,辽宁显示出较高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其科技创新能力达到2.72,比吉林和黑龙江的创新能力之和还要大,远高于吉林1.25、黑龙江0.87的水平,所以辽宁是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领先发展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为0.88,在全国范围属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极低的地区,西部12省(区)除了四川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超过2.35的水平进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区域外,其余省(区)均处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低于2.0的较低水平或低于1.0的极低水平。四川在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领先发展地位较为明显。中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为2.43,中部6省中安徽具有相对较高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区域。东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均水平为6.13,在全国范围属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除河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余9省(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均处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等、较高和极高水平。而且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区域、极强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相对集中、集聚的创新带和密集区,江苏以14.67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这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极高地区的引领地区,山东、浙江成为围绕这一区域科技创新增长极的区域科技创新增长带。

(二)积极打造新型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基于各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差异和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国家应在科技创新分层分级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增长极点,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点线互动,构建“弓箭形”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见图5)。

 

在网络框架建设方面,促进东部沿海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发展区、密集带和区域科技发展廊的培育,形成科技驱动区域发展的极有弹性的“弓弦”;促进京广铁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增长带的提升,形成科技驱动区域发展富有弹性的“弓臂”;促进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带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箭”。

在极点培育方面,根据现有区域范围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分级分层分布,加大对结点区域的科技创新引导,扶持潜力区域的科技创新建设,倡导各层次极点、结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助互动。加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地区的科技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内互通互补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等级结构体系,促进创新极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育。如东部地区山东、浙江、广东加强与江苏、上海、广州之间的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建设。

在点线互动方面,加强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互动,在一定错位互补的基础上推动全国范围联动整合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如辽宁、江苏、安徽、四川4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主体方向应略有不同,形成四大区域发展导向的错位互补。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低地区要加强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以及山东、浙江、江苏等初步形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中高集群地区的联系。

优化完善“弓箭形”科技创新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极的形成和科技创新集群的发育,基于点、线、面互动,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网络体系,构建全面开放的、相对均衡的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是我国未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方向。

四、实行差别化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该准确定位在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上,根据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分布现象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实行差别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调节科技创新峰值区域的科技发展战略,重视多元创新驱动环境的培育,提高科技创新低值区域的科技扶持和相关政策、资金、人事支持,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驱动的地域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分级推进区域产业技术梯度转移和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实行差别化的创新驱动政策引导,是国家从宏观角度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分级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上,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投资规模和强度相对较大,已经积累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因此,需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战略”,发挥引领和支撑全国创新发展的战略作用,即要瞄准全球创新发展前沿领域,积极抢占全球创新产业链的制高点,重点加强原始性科技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能力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具有一定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战略”,加快促进在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突破,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即要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通过技术、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改造传统产业;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循环经济原理,有条件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型工业,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东北地区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积累了诸多优良的科技创新传统和基础优势,但多数城市主导产业并不明晰,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体系不清晰,为此应推动实施“科技再创新和转化战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加快科技再创新和成果再转化,支持老工业基地再创业和全面转型升级,即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现代化的基地。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的投入较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纳能力较弱,为此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赶超战略”,争取在关键领域和技术上取得突破,即要围绕西部资源转化利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注重东部科技成果在中部和西部的转化、吸收,推广现有技术的集成开发[14]

在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上,东北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注重旧有研发设备的更新、原有研发机构的体制突破,加强东北地区的研发转化能力培育。东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更多强调研发支撑保障能力、技术支撑获取能力、国家支撑获取能力的同步提高和协同驱动,不仅仅是通过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经费数量和国家支撑力度来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发展,还要在技术升级改造、科技消化吸收、技术推广应用、科技产业带动等方面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中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充分发挥其研发创新的潜在能力,提高其研发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多争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的机会和平台,促使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应把过多精力放在争取国家产业化发展及科技成果引进的政策支持上,而应在国内外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水平引进的基础上,强化科技的自适应建设和消化吸收,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并力争通过研发队伍的建设、研发经费的有效管理,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支撑保障平台,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项目成果的集聚和流入,进而提高科技创新驱动的区域发展建设。

注释:

①本文测算区域的划分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区域的框架进行比较分析。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山东、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广西、甘肃、重庆、云南、青海、贵州、西藏、宁夏、新疆;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

参考文献:

[1]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8):51-64.

[2]赵丽洁.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3]黄学群,巩前文.科技创新在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支撑能力研究: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6-18.

[4]任义君.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学术交流,2008(4):95-97.

[5]Acs Z. J. ,Anselin L. ,Varga A. 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 Research Policy,2002,31(7):1069-1085.

[6]Fritsch M.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2,25(1):86-101.

[7]Liu X,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 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ve Activity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114-129.

[8]游光荣,狄承锋.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1):66-70.

[9]曹勇,秦以旭.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3):164-169.

[10]邓向荣,周密,李伟.我国科技创新极化度指数的构造及区域比较[J].财经研究,2007(6):67-76.

[11]吴延兵.中国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效率测算[J].财经研究,2008(10):4-14.

[12]于明洁,郭鹏.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区域创新系统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6):85-91.

[13]程慧平.中国省域研发创新能力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3(8):98-105.

[14]王业强,魏后凯.“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J].中国软科学,2015(5):83-9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技术异质性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城市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批准号:71473266);科技部前瞻性研究项目“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14GXS6B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