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强:城市群跨省协同发展分析----以三峡城市群的培育为例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6-02-26 浏览量:19

来源:开发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城市群及三峡区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梳理,对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特殊性的说明,对三峡地区社会经济追赶发展、主体功能生态补偿中跨省协同发展需求的分析,提出三峡城市群的培育要关注三峡区域地貌单元、地理区位、地缘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功能、开发开放、政策支撑的同质性和差异性,三峡城市群的发展提升要借“三峡”的招牌和文化区认同、南北交通贯通和地貌单元一致、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的政策,联合重庆、河南、湖南等周边省市,建设豫湘鄂渝4 省市跨省协同、互动发展的大型城市群或生态经济合作区,打造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各有分区分工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上跨省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发展;三峡地区

       中图分类号: F06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4161( 2016) 02 - 0102 - 05

       DOI: 10.13483 /j. cnki. Kfyj. 2016. 02. 020

       城市群作为成就非均衡发展、实现效率优先的主要空间载体,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单元。随着我国城市群的战略发展和培育建设,我国也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城市群也将快速成为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空间形态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点[1]。

       2011 年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具备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城市群”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指出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和“在继续提升现有特大城市群整体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基础上,在其他适宜开发的区域,培育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2014 年,“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导思想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 2020) 》,“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在中央政府相关政策落实下,学术界提出的由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组成的“5 + 9 + 6”的中国城市城市群空间结构新格局也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2]。而这20个城市群中有8个城市群涉及到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省份的协同发展,5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设无一不是需要两个及以上省、市、特别行政区的互动合作。虽然我国目前跨行政区的城市群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形成[3],但各类城市群的打造和新的城市群的培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城市群建设进入跨省跨区城市群规划发展阶段,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统筹发展和城市群的跨省跨地区协同发展也势必会成为城市群培育和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群及其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

       有关城市群的界定和内涵,最早可追溯到田园城市的创始人E - 霍华德1898 年提出的town cluster 的概念[4],随后为了表达众多城市影响范围相互重叠的城市区域,又有了英国学者格迪斯的conurbation 一词和英国统计部门的aggregates of local authorityarea 提法[5],后来又有了法国地理学家Gottmann 提出的大都市带[6]( megalopolis) 和我国地理学家周一星提出的都市连绵区(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7],再后来就是叶维钧、董黎明、崔功豪、顾朝林、胡序威、吴启焰、刘荣增、苗长虹等对城市密集地区、城市群体结构、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城镇密集区等相关概念内涵、建设内容、结构体系、分级分类、发展态势的阐述和研究[8 - 15]。可以说,自19 世纪末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地理学界、城市规划界和空间经济学界等对城市群内涵的研究就一直是个热点。尽管各学科视角对城市群概念内涵的解释和阐述有所不同,但无不例外都强调了一定的地域范围、不同层次的城市分布、地区间的基础设施联结、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强调区域内部的同质性和城市之间集聚发展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学术界具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代表意义的论述,如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城市群”这一概念的姚士谋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体”[16];中国科学院的方创琳认为,“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 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 个以上大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17];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魏后凯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若干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及其腹地依托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共同发展形成的集约紧凑、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等级有序,并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城镇群体”[18, 19]。因此,从定义阐释和内涵分析上讲,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几个有竞争力的大城市作为中心,以若干大小不等的二级、三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镇作为支撑,依托城市之间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较为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功能结构的城市群落“**体”。如果一个地区完全具备了以上城市群的界定内涵和基本特征,那这一地区在理论上就具有了发育、培育为城市群的潜力和可能。

       在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发育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城市群长期以来的实践建设也彰显了国家及地方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20]。近年来,各地政府争相培育发展城市群来加快区域范围内人口、城镇、产业、经济的集聚发展,全国范围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群迅速出现,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甚至陷入概念不清、盲目追风的尴尬境地,城市群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1]。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支点之间或高等级城市群所属的低等级城市群之间缺乏协同发展,不仅城市群集群效用的边际递减风险会提高,也不利于城市群稳定的成长和持续的发展[22]。所幸的是2000 年以来,在理论应用和实践建设中,合作与共赢仍然是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旋律[23],跨省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群培育和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青睐。我国已经发展成熟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特别是具有发展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的城市群,都已经开始重视城市群的跨区域协同发展; 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国家批复后,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也很快顺利得到中央的重视和批复; “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的协调联动”也作为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纳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纲要内容。在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上,许多专家学者也较为前瞻性地对城市群的跨省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高丽娜等认为区域城市化、城市集群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城市间、城市群间空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为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24],柳青明确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协同基础之上[25],柴攀峰、黄中伟基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对长三角城市群组团式、多中心空间格局的研究[26]; 李琳、龚胜运用扩展的DEA 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27],常征分析了澳门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创新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28],杨玉红呼吁成渝城市群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的多极支撑,通过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来打造西部开放的高地[29]; 郭爱君,毛锦凰提出打造“西兰乌”和“西兰银”十字型城市带,通过产业协同、区域与城市协同、城市群内经济要素协同等战略路径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的协同发展[30]。汪彬、陈耀指出了制约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要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31]。

       二、三峡区域概念及其跨省跨区发展的文化认同

       提到三峡,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主客观感知中总会有长江三峡、三峡地区、三峡库区、三峡大坝等几个约定成俗的概念和范围。其中长江三峡多以旅游景点的感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长江三峡又包括大、小三峡,大三峡就是经常被提及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跨重庆奉节县、重庆巫山县、湖北巴东县、湖北秭归县、湖北宜昌市,全长193 千米,涉及长江沿岸的重庆市和湖北省两个省级行政区。而小三峡除了长江沿线不同地段多个以“不是三峡,胜似三峡”而著称的秀丽峡谷外,还成了三峡大坝建设带来长江三峡景观改变消失后江河风景比较幽美的峡谷地段的代名词,如浙江桐庐富春江小三峡、河南淅川丹江小三峡、河南济源黄河小三峡、广西河池六甲小三峡、北京小三峡、甘肃武威天祝小三峡、广州清远北江小三峡、山东莱芜雪野小三峡等。小三峡在不同的地域都有类似的冠名,各地小三峡的具体范围不需一一考证。但地处长江中上游,而且具有一定品牌认同的大概有三个,一是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的大宁河小三峡,全长50 千米,涉及重庆市这一省级行政区;二是大宁河小三峡的姊妹峡----重庆巫山小小三峡,由长滩峡、秦王峡、三撑峡组成,全长15 千米,涉及重庆市这一省级行政区;三是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河南省南阳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北部的河南淅川丹江小三峡,由云岭峡、太白峡和雁口峡组成,全长20余千米,涉及河南省这一省级行政区。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位于三峡水库东端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涉及湖北省这一省级行政区。三峡库区是中国地理上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地理名词,系指按照位于宜昌县中堡岛的三峡大坝蓄水175 米方案,因水位升高而受淹没影响的有关行政区域。《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等官方规划把三峡库区范围确定为重庆市的“15 + 1”个区县和湖北省的4个区县①。对三峡库区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者把三峡库区范围确定为包括重庆库区和湖北库区的23个市县[32]。三峡地区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有不同的所指和所属: 微观上主要指上述的长江三峡[33];中观上主要指的上述三峡库区或三峡工程所在区域,泛指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受到淹没影响有移民搬迁的涪陵、黔江、万州、恩施、宜昌的20 多个县( 市、区) [34];宏观上主要指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划出的包括重庆市和湖北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等54个市、区县区域[35]。随着三峡及其周围地区不同层次城市分布的逐步形成,地区间基础设施的相互联结,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三峡库区、三峡地区、三峡文化区等相关的区域认同和文化认同也为大家接受并深入人心,三峡地区也因此具备了城市群概念内涵所包含的基本条件和借助生态功能区域条件进行城市群培育发展模式协同创新的比较优势。

       三、三峡城市群的提出及其空间跨省拓展的需求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和主体功能区划战略指导下,湖北省顺应城市群发展的形势首先提出并实施了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战略和宜-荆-荆城市群发展战略。2014 年3 月,湖北省结合“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和鄂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三峡区域基础设施联结逐步完善,城市间经济社会流通联系逐步增强的发展背景下,提出了依托“三峡”金字招牌所具有的区域凝聚力和世界影响力,发挥宜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联合重庆共同谋划建设“三峡城市群”的设想。随后《三峡日报》刊发《以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姿态担当三峡城市群崛起的脊梁》[36],《美丽中国》官方网站刊登《中国版图绘出三峡城市群》等文章,“湖北三峡城市群”在浓墨重彩的推介中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2014 年9 月,在宜昌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14 年·经济学) 上,相关专家提出的在三峡区域培育建设新的省际城市群---“三峡城市群”、打造长江城市群连绵带的设想得到了参会专家的广泛赞同。宜昌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设想,将“推进三峡城市群在交通、旅游、环保、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效对接,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的重要支撑点”的重要战略决策写入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支持三峡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首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和开展以湖北三峡城市群为中心的跨省跨区域的城市群研究,三峡城市群的背景基础、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发展对策等研究顺利扩充到重庆的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等更大范围[37]。与此同时,包括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万州的三峡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和包括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万州、常德、岳阳、张家界的“泛”三峡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相继确定,三峡城市群由此正式提出并得以逐步发展[38],三峡城市群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区域城市群、长江流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内陆开放合作先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群四区”的战略定位[39]和经济发展模式探索[40]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5 年9 月,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三峡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国际研讨会) 在宜昌举行,三峡城市群建设的功能定位、发展方略和推进路径等再次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讨论和思考。

       虽然三峡城市群刚刚被提出,目前还是一个处于培育成长期的城市群,但它已经具有了扎实的城市群发展基础,而且还因为三峡的区域文化认同,而具有强烈的跨省拓展、壮大发展的客观需求。无论是长江三峡所包含的大小三峡,还是三峡地区、三峡库区等与三峡“招牌”或内涵密切相关的区域,都无不雷同地包涵了重庆、湖北、河南等多个省级行政单元所覆盖的范围; 目前刚刚明确提出的“三峡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也同样超出了湖北省省界,到达了重庆的万州,而“泛”三峡城市群更是把湖南的常德、岳阳、张家界等包括在内。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城市群交通可达范围拉动的区域内外要素流通和交换会越来越强烈,城市群跨区域、跨省发展的可能也会越来越大,高等级别的城市群在这方面的发展需求和可能更会越来越大。三峡城市群作为一个发育型城市群,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具有发展培育成国家级城市群的趋势和潜能。它内有宜-荆-荆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外有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强力拉动; 北有鄂豫城市群的支撑,南有长株潭城市群的响应,西有成渝城市群的辐射,东有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提升。这些都要求三峡城市群在建设培育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通达条件对城市群各支撑城市之间客货流、商品流、信息流的促进,还要在更大区域范围和跨省跨区域范围内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资源要素有更宏观的统筹和协调,要求三峡城市群的建设培育对更高级别城市群的范围划定、省际地缘区域的协调协同、各类型地区连片发展的空间需求等予以重点考虑和创新引领。

       从“十三五”期间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山区攻坚扶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峡地区及其周围区域需要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建设和壮大发展来促进豫湘鄂渝地缘区域社会经济的协同共进。三峡城市群地处湖北、重庆、湖南、河南的边远山区,交通条件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的山区、库区、林区、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全国有名的欠发达地区、连片贫困地区或国家级贫困县市,尤其是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张家界等集中连片贫困区,长期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通讯、供水供电、排水灌溉等相对落后也一直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已相继建成通车,但一旦碰到雨雪天气、地质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等,这些地区的对外的交通通讯联系就很容易被中断,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发展仍然是这一地区加速发展的最大制约。与此相应,三峡城市群部分地区的医疗卫生、初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质量、信息化水平等也多半低于东部、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2020年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阶段,进入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攻坚扶贫阶段,三峡城市群山区、库区、林区、少数民族地区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同步小康和扶贫攻坚不可忽视。关注豫湘鄂渝地缘区域社会经济的跨省协同发展,缩小三峡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贫困差距,共同促进三峡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是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的时代需要,也是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取得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大力支持的重要依托。

       从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域生态安全保护与生态经济补偿的发展模式探索来看,三峡地区及其周围区域需要通过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中关注豫湘鄂渝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协调均衡来寻找一种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三峡地区是湖北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碳汇交易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受益最大的地区之一。恩施、神农架、张家界的大部分山区,以及宜昌等地的部分山区是三峡城市群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是三峡城市群生态型城市群定位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三峡城市群生态安全保护与生态经济补偿的主要战场。这些地区在向三峡城市群提供生态产业支撑和保障三峡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在三峡城市群范围内和三峡城市群涉及的3 省1 市范围内却都属于发展比较滞后的区域。为了促进三峡城市群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建设有必要统筹考虑跨省跨地区的宏观生态效应,建立区域内外同步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三峡城市群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开拓更多的资金来源。探索和完善三峡城市群内外生态功能区域保护与补偿机制,是这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需要,也是三峡城市群能够跨区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或国家级生态示范型城市群的要件。

       四、三峡城市群跨省协同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2014 年4 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谋划长江经济带建设的11 省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三峡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两大城市群建设高地之间的区域,要填补湖北、湖南、河南和重庆四省市行政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洼地,就要更多强调行政边缘地区的整合,坚持跨区跨省发展的理念。三峡城市群培育和建设,不仅需要像传统的城市群建设上考虑各个城市的中心性地位,考虑城市之间的交通可达条件,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邻接性,社会、经济、文化和产业发展的相似性与互补性[41],更要从行政边缘空间、连片发展区域、地貌文化单元等方面多多考虑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集中连片贫困治理、生态功能区域保护、三峡文化整体保存的跨省、跨区域协同发展。这也是三峡城市群顺应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和三峡城市群提格升级国家战略的重要法宝。基于以上政策要求、发展需求和三峡城市群建设的特殊性、未来升级发展的需要和三峡地区周围区域单元的特征、周围省市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条件,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建设应该重视地以下地缘效应的借势发展和跨省跨区的协同发展。

       (一) 借“三峡”的招牌和文化区认同联合重庆

       三峡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有助于完善和优化三峡区域的城市功能[42],三峡城市群要依托“三峡”这个金字招牌来发展,就不能脱离三峡库区、三峡地区的地域完整性和文化根植性。在省际地缘效应发挥和跨省协同发展上,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首先考虑的必然是湖北省与重庆市的跨省跨区域联合。其实在人们的意识认同上,三峡与重庆的联系比三峡大坝与湖北的联系要更多更深,三峡城市群要借势发展必然要多多借力三峡之势和重庆之力。在三峡及三峡文化的保护传承上,三峡城市群培育发展和提档升级的范围界定要遵循“三峡”这一品牌及其所延伸出来的文化区域内涵,重视三峡相关概念所包含区域、城市、城镇的空间布局及其之间的区际联系和集聚发展潜力,更多地把长江三峡、三峡库区、三峡地区、三峡文化区域等所包含的范围囊括在内,突出三峡的概念内涵和文化品牌。特别是重庆万州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等,是三峡地区的核心覆盖城市,也是被成渝城市群发展遗忘的重庆边缘地区城市,三峡城市群正好可以借助长江三峡的品牌内涵、三峡库区的生态屏障概念,把重庆的这些区县完全纳入三峡城市群特殊功能区建设的范围。另外,重庆属于西部大开发地区,享受国家普惠和西部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同时,重庆又是成渝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点区域。这些区位、政策、试点会给重庆市各级政府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自**和更为灵活的体制优势。三峡城市群与这些地区的打包整合和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实力,增加政策优惠,而且可以进一步激活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和市场的发展活力。

       (二) 借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的政策联合湖南

       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两个市州级的土家族聚集地,土家族有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和地域认同,虽然相隔两省,但也是现在不可相分、未来不能发展差距太大的两个地级行政单元。无独有偶,尽管这两个地区所在的湖南、湖北在中国的经济区划中都属于中部地区,但西部大开发战略却把这两个地区一起作为全国少有的可以享受西部发展待遇的特殊地区②,借助湘鄂跨省协同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群建设,使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完全契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思路[43]。不仅如此,湖南的湘西州、湖南的张家界与位于三峡城市群中心地理位置的湖北恩施州同属于武陵山区的核心区域,这些地区还与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林区在林区山区覆被类型和生态环境基底上具有很大的同质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划成统一的生态功能区域单元。这些地区都是国家在生态屏障、贫困落后、少数民族、边缘边界等特殊区域扶贫攻坚战略支持的重点,也是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中发挥生态型城市群示范的重要依托。湖南的张家界在武陵山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政策受益方面,在借助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转型方面具有很多经历和经验,这正是同处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而且同样想借势进行生态补偿,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的湖北省恩施州正需要借鉴的,也是湖北省通过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建设来推动湖北省集中贫困连片区发展和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可以参考的。三峡城市群要想在不远的将来打造成区域级的城市群、国家级的城市群、具有地域示范性的城市群,就应该多多考虑湖南、湖北在这些区域的联合发展,多多考虑湖北西南地区与湖南西北地区的地缘效应发挥和跨省协同发展。

       (三) 借南北交通贯通和地貌单元一致联合河南

       三峡城市群建设不仅要重视通过湖北省东西交通要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来加强东西向的城市联系,还要多多考虑南北向的经济拓展和主体功能发挥,这是三峡城市群跨省跨江南北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三峡城市群借生态保护、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对口支援寻求城市群内部均衡发展的要求。三峡城市群位于中国纵贯南北的第二大铁路交通中枢---焦柳铁路的重要节点,二广高速公路( G55) 从宜昌东部的荆州、荆门穿城而过,再加上湖北省境内G59、G209 等多条南北交通干线的贯通,以宜昌为中心的三峡城市群在南北方向拓展上会有更大的辐射范围和发展带动性。三峡城市群西部地区生态功能连片保护、生态经济互动发展需要在长江两岸更大范围内形成生态主体的功能辐射; 东部地区经济补偿探索、对口支援互动也需要宜昌、荆州等新型工业城市与襄阳、十堰等三线建设城市的对接和联系; 湖北的襄阳和河南的南阳同处在南襄盆地的地形单元中,历史上就有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甚至是繁荣和衰落联系在一起的一体区域。借南北交通的通达性和地貌单元的一致性联合河南的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市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是鄂豫两省共同推动三峡城市群培育建设提格升级为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总之,三峡城市群范围内的湖北、河南跨省协同发展具有地形单元一体、交通条件便利、生态基底相同、水电利用类似的基础和条件。再加上南水北调工程、二广高速、郑万铁路及正在建设的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华铁路等南北贯通的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湖北、河南两省的经济、社会、要素联系会更为紧密,三峡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更应该把湖北、河南的地缘效应发挥和跨省协同发展作为重点考虑的要点。

       注释:

       ①《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2010 - 2020 年) 》中提出三峡库区包含长江流域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从而被淹没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 现在的宜昌市夷陵区) 、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 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 包括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 等19 个区县加上1 个区域。

       ②地理和经济区划中不属于西部地区但可以享受西部地区同等发展待遇的只有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的朝鲜族自治州3 个地区。

       参考文献:

       [1]方创琳.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 城市规划学刊,2009( 4) : 1 - 6.

       [2]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 地理学报,2014,69( 8) : 30 - 40.

       [3]龚胜生,张涛,丁明磊,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 1) : 96 - 104.

       [4]( 英) 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 明日的田园城市[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5]Dickinson,R. Dickinson. The City Region in Western in Europe[M]. London: Routledge,1967.

       [6]Gottman J.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 3) : 189 - 200.

       [7]Zhou Yi - 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 [C]GinsburgN,Koppel B,Mcgee T G.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in Asia. Honolulu,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89 - 111.

       [8]叶维钧,张秉忱,林家宁. 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 - 兼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1988.

       [9]董黎明. 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0]崔功豪.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 历史·现状·展望[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12]胡序威. 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 城市规划,1998,22( 6) : 22 - 28.

       [13]吴启焰. 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 人文地理,1999,14( 1) : 11 - 16.

       [14]刘荣增. 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 人文地理,2003,18( 3) : 13 - 17.

       [15]苗长虹,王海江. 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5,12( 4) : 11 - 14.

       [16]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 中国的城市群[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17]方创琳.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 城市规划学刊,2009( 4) : 1 - 6.

       [18]陈继勇,王保双.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及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14( 2) : 46 - 51.

       [19]魏后凯,成艾华. 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 江汉论坛,2012( 4) : 5 - 15.

       [20]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J]. 地理科学,2012( 3) : 1 - 8.

       [21]苗长虹. 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 效率与公平的双赢[J]. 人文地理,2005( 5) : 13 - 19.

       [22]徐顽强,段萱. 从定位重叠到科技协同---区域整合视域下“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 6) : 29 - 34.

       [23]李瑞,吴殿廷,殷红梅,胡浩,朱桃杏,吴孟珊. 2000 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大沿海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的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2014,33( 5) : 961 - 977.

       [24]高丽娜,朱舜,颜姜慧. 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区划[J].经济问题探索,2014( 5) : 31 - 36.

       [25]柳青.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J]. 长江论坛,2014 ( 2) : 28- 32.

       [26]柴攀峰,黄中伟. 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 6) : 75 - 79.

       [27]李琳,龚胜.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度动态评估与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23) : 118 - 124.

       [28]常征. 澳门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创新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与管理,2015( 6) : 16 - 22.

       [29]杨玉红. 强化成渝城市群协同创新打造西部开放高地[J]. 中国发展,2015( 6) : 11 - 14.

       [30]郭爱君,毛锦凰.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 1) : 74 - 79.

       [31]汪彬,陈耀.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差距测算及协同发展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5( 8) : 109 - 116.

       [32]江晓波,马泽忠,曾文蓉,等.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 4) : 108 - 112.

       [33]蒋坤富,张述林,陈鹏,等. 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 5) : 92 - 96.

       [34]季富政. 长江三峡地区概貌[J]. 重庆建筑,2010,9( 1) : 1 - 7.

       [35]刘玉堂. 三峡文化的主要内涵[J].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 5) : 5 - 10.

       [36]何伟军. 以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姿态担当三峡城市群崛起的脊梁[N]. 三峡日报,2014 - 05 - 19( 001) .

       [37]田强,王恩才. 三峡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首届中国三峡城市合作与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 江汉论坛,2015( 5) : 143 - 144.

       [38]周燕琼. 建三峡城市群,宜昌要发挥中心作用---访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教授[N]. 三峡日报,2015 - 01 - 25( 003) .

       [39]秦尊文,赵霞,陈丽媛. 三峡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与建设重点[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37( 4) : 82 - 85.

       [40]韩永军,王守文. 三峡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 8) : 144 - 145.

       [41]高晓路,许泽宁,牛方曲.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城市群边界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 3) : 280 - 289.

       [42]黄昌富. 略论三峡文化研究与三峡区域城市建设[J]. 理论月刊,2002( 12) : 124 - 125.

       [43]胡浩,魏后凯,晏世琦. 中国西部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 开发研究,2015( 5) : 1 - 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城镇化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4ZDA026) ,科技部前瞻性研究项目“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研究”( 2014GXS6B244) ,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技术异质性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城市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71473266)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缘环境视角下边境城市的区域发展潜力研究”( 2015M570198)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浩( 1984—) ,男,博士,河南周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王业强( 1972—) ,男,副研究员,江西彭泽人,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206 - 3 - 18

来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