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推进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01-09 浏览量:17

来源:巴中日报

11月7日,在巴中经开区召开的重庆经济协作区第17次市长联席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方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肖金成作区域合作主题演讲,为长江上游经济带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出提出自己的观点,获得与会的重协区成员单位共鸣。本报就主题报告内容整理后刊发,以飨读者。

一、长江经济带包括哪些范围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包括九省二市(9+2):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二、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拓展我国经济增长空间的重要支撑,是带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长江经济带的功能定位

长江经济带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四、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特征有哪些

1、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沿流域自上而下逐渐提高。长江下游城镇化水平67%,长江中游48.5%,长江上游47.8%

2.、城镇化推进的动力不同。下游跨省流入人口占城镇常住人口52.1%以上,中游跨省流出人口比重为9.1%,而上游四省市跨省流出比重为13.9%

3、三大城市群与六核多极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长江经济带已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川渝三大城市群,初步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成都为核心,以合肥、芜湖、安庆、南昌、九江、宜昌、襄阳、长沙、岳阳、万州、贵阳、遵义、昆明等为重点的“六核多极”发展格局。

4、三大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00年至2012年,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川渝城市群城镇人口占长江经济带城镇人口的比重由52.8%提高到55.2%。三大城市群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分别由19.8%17.6%15.4%提高到21.1%17.8%15.5%,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引领作用相对突出。三大都市群已经是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主导作用还在进一步强化。未来,随着产业向上游转移进程的加快,产业布局向上游延伸,长江中游和川渝城市群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五、长江经济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以及江苏苏南地区人口流入压力较大,资源环境超载的矛盾日益突出。上海及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超过80%,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和人口流入压力最大的地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超过150万,导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上海市土地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上海常住人口达2302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10年增加62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3万人,其中外省55万。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42万人,远远超过东京每平方公里1.45万人和纽约每平方公里1.05万人的水平。

武汉、重庆、成都存在城市首位度(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过高、人口过度向大都市集中的问题。武汉市2012年市辖区人口555万,襄樊市225万,宜昌市125万,荆州市113万,鄂州市109万。武汉市的首位度为2.32012年,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01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万人。重庆市区土地面积54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94万人;万州区被称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2012年常住人口仅为158.31(其中包括一大部分农村人口),为重庆主城区的五分之一。

大量地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吸引集聚人口能力不足,小马拉大车。长江经济带只有25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其他城市建成区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这些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承载人口的主要载体。由于吸纳能力较小,不足以吸引区域内农村人口进入,导致了全省人口奔省城、全国人口奔上海的局面,造成大量的人口候鸟式迁徙。

六、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举措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

培育发展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以城市群建设为契机,整合现有产业园区,扶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一批世界著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级优势的产业集群。下游地区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游地区积极打造纺织服装、家电、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上游地区建设新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集群、国家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引导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在着力推动下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依托中上游地区广阔腹地,增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支持和鼓励开展产业园区战略合作,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以中上游地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促进中上游特别是三峡库区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出现污染转移和环境风险聚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升西部开放水平。将向西开放作为内陆开放新支点,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向西国际大通道建设。打造长江中上游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增开沿江内陆城市国际客货运航线。扩大向西对外贸易。依托向西国际大通道,推动沿江省市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设备、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产品出口。扩大能源资源进口。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前提下,设立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加工区。加快向西“走出去”。鼓励沿江省市强化合作,充分发挥长三角的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及长江中上游省(市)产业、要素和地缘优势,通过共建经贸合作区等方式,加快向中亚、东南亚、南亚投资,适当转移纺织、家电等富裕产能,发展出料加工贸易。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

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轴线,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促进城乡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发展,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开放高地,建设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重点建设成渝主轴带和沿长江、成绵乐(成都、绵阳、乐山)等次轴带,加快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创新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促进城市群之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新的增长极,增强城市产业支撑和产城融合,建设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支持建制镇发挥农村地区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三大城市群辐射带动三大经济区。

七、如何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合作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之间协商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各类跨地区合作组织。

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打破区域性市场壁垒,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服务水平。

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适时推进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中上游地区设立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引导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探索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开展融资租赁服务。支持长江船型标准化建设,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沿江港口和航运资源。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沿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