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1-03 浏览量:16

来源:《旅游学刊》

旅游系统是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评述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旅游理论的研究。现有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三类:旅游功能系统模型(The Functioning Tourism System)、旅游混沌模型(A Chaos Model of Tourism)、旅游地理系统模型(The Geographical Tourism System)。这些模型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旅游系统的特点。

1 旅游功能系统——旅游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解读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就是,系统功能决定于系统结构,系统外部环境会影响系统结构。最早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分析旅游系统的是规划学者Gunn,他在1972年提出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Funtioning Tourism System)。Mill和Morrison(1985)、吴必虎(1998)、王家骏(1999)、 Gunn(2003)等均沿着结构功能分析的方向对 Gunn1972年的模型提出了修正或补充。旅游功能系统模型的主要特点为:强调旅游系统的功能,决定旅游系统功能的系统结构和影响旅游系统结构的外部环境。

1.1 旅游系统的功能

旅游系统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整个旅游系统的存在依赖于旅游需求的存在。旅游系统这一根本功能也会派生出其他的附属功能,即旅游系统会对上一级系统产生各种影响,如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等。

1.2 旅游系统的结构

在系统结构上,Gunn1972年提出的模型和Mill、 Morrison1985年提出的模型非常相似(见图1、图 2)。Gunn的模型包括旅游人口、交通、吸引物、服务以及信息促销等5项。强调服务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作用。在Mill和Morrison的模型里,从营销角度出发、把位于同一空间中功能互补的吸引物和服务两个要素合并成了一个要素——旅游目的地。在 Gunn-Mill-Morrison模型中,组成要素包括市场、交通、营销、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和吸引物)。在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依赖、共同作用。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如果旅游者偏好发生变化,旅行成本或模式发生改变,开发了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新的服务,或者增加了新的促销,原来旅游系统的平衡状态就会偏移,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Gunn,1988)。旅游系统的有效运行就依赖于这一结构。Gunn-Mill-Morrison模型也明确指出了,一个有效运行的旅游系统模型必然表现为人与信息的空间流动。人通过交通这一媒介流向从市场流向目的地(Gunn模型的右半部分、Mill和Morrison模型的左半部分),而信息则通过营销这一媒介从目的地流向市场(Gunn模型的左半部分、Mill和Morrison模型的右半部分)。

 

 

更进一步,上述两个流动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过程。因此,这个模型的内在含义是,旅游功能系统有效运行的动力就在于“推”和“拉”两个作用,即旅游目的地通过营销环节把旅游者“拉”过来,市场借助于交通环节把旅游者“推”出去。

在Gunn-Mill-Morrison模型的框架下,吴必虎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系统概念模型(如图3)。他把交通和促销合并成一个出行子系统(要素)。此外,他增加了一个支持子系统(要素),包括政策法规、环境保证和人力资源(这在Gunn的模型里是外在于系统的影响因素)。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增加支持子系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在吴必虎的模型中,对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表述相对显得比较模糊。王家骏(1999)提出的旅游系统结构则是把吴必虎提出的支持子系统(要素)直接嫁接到了Gunn— Mill-Morrison模型的框架中。

Gunn在2002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图4)。在新模型里,供给和需求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在供给子系统里,吸引物、促销、交通、信息和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Gunn对供给子系统的描述很好地体现了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组合产品的特点。虽然在Gunn1972年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里,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也给予了强调(见图1),但当时对供给和需求的描述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旅游者、信息和促销、交通、吸引物、服务等5个要素根据供给和需求进行分类。强调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过程,以及旅游者与信息的空间流动过程。相比之下,Gunn在2002年提出的模型更加抓住了旅游系统的本质关系。

 

 

 1.3 旅游系统的环境

旅游系统是动态的。外界环境会使旅游的供给或需求发生改变,并进一步通过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以及供给子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依赖关系,把这一变化传递到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因此,考虑旅游系统的外界环境对于理解旅游功能系统的演化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供给面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政府政策、竞争者、社区、企业家精神、劳动力、金融、组织领导能力等(Gunn,2002)。对需求面而言,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时间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又外生地决定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人口因素、社会因素、政府的管制政策等也都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罗贝尔·朗加尔,1992;李天元,2002;胡子,2002)。

2 旅游混沌模型——旅游系统复杂性分析

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看,任何系统都被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在旅游研究中,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演化等问题上,复杂系统的思想常常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在Christaller(1963)的经典例子中,充分反映了复杂系统中的一些因素,如历史偶然性、路径依赖、锁定、非线性关系等在旅游目的地演化中的作用。正如Tsigaris和Dumouchel(2000)认为的,复杂性理论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无法回答的问题。如,为什么早期旅游发展条件上的一些微小变化会导致一个旅游目的地成为受欢迎的热点地区?为什么在条件相似的地区中有些成长为著名旅游目的地而有些却没有?为什么有些旅游目的地总是能吸引某一类旅游者?

对旅游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Faulkner和Russell(1997)曾对旅游系统的混沌和复杂性做过一些初步的讨论(转引自McKercher, 1999)。McKercher(1999)则对此做了相对比较系统的论述,并提出的一个基于混沌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的、概念性的旅游系统模型(如图5)。McKercher认为旅游系统是一个以非线性方式运行的、具有混沌特点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包含9个组成要素,包括旅游者、信息向量、影响信息沟通效率的因素、目的地、外部旅游主体、旅游外部影响因素、旅游内部影响因素、系统输出、混沌制造者等9个要素。要素间的复杂互动使旅游系统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运行,紊乱和突变都是内在于旅游系统的特点。这使得旅游系统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从而导致任何试图对旅游系统进行自上而下的控制都将趋于失败。McKercher也指出,和所有混沌系统一样,旅游系统同样对初始条件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即最初发展阶段的一个小的变化可能导致出现完全不同结果。

 

3 旅游地理系统模型一旅游系统的空间分析

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的旅游系统模型中,Leiper1979年提出、1990年予以修正的模型的影响力较大。Leiper的模型包括旅游者、旅游业、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等5个要素。在结构功能和空间结构两个层面上讨论旅游系统。

在Leiper模型中,重点突出了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3个空间要素,他把旅游系统描述为由旅游通道连接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组合(见图6)。旅游客源地是旅游者居住及旅行的始发地,而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进行观光度假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其不仅仅指那些能够帮助旅游者实现空间移动的物质载体,同时也包括一些旅游者可能参观的地点(Cooper等,1998)。对照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可以发现,旅游通道同时也应该是一条信息的通道。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信息从客源地流向目的地,另一方面是具有促销功能的目的地信息从目的地流向客源地。旅游通道的特征和效率将影响和改变旅游流的规模和方向(保继刚,1992)。

 

Leiper同时也指出了旅游系统中的另外两个要素,旅游者和旅游业”。旅游者是旅游系统的主体,在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推拉作用下,旅游者在空间上进行流动。旅游业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其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Leiper的模型可以看到,旅游业中的不同部门分布于客源地、目的地或旅游通道等不同的空间,共同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虽然,Leiper重视旅游者和旅游业的空间属性,但是Leiper同样也强调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比如,他认为客源地的需求天生具有不稳定性、季节性和非理性等特点,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供给又是割裂的、刚性的,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在供求关系上充满矛盾的产业(转引自Cooper等,1998)。

在Leiper的模型中既可以看到旅游功能系统模型的影子(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又可以发现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关系。因此可以认为,Leiper对旅游系统的分析是从两个层面着手的。第一个是结构功能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他同结构功能主义者一样也强调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空间层面,在这个层面里,他强调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等空间要素的关系。应该说,这两个层面是有联系的,后者(旅游空间结构)正是前者(旅游供求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

4 对旅游系统研究的简单评述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4.1 对旅游系统研究的简单评述

在功能结构分析中,Gunn2002年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是对旅游系统认识的一个飞跃。因为, Gunn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供求关系是旅游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吸引物、服务、交通等因素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子系统——旅游产业体系。Gunn明确地指出供给与需求间的匹配关系是实现旅游系统功能的基础,而传统认为的一些旅游固有的特点(如空间特点)都是非本质性的。这样,对旅游系统的分析关键就是对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Gunn作为一个规划学者,他的视角相对比较微观,他考虑的仅仅是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与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在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面对的决非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而是一个由无数个已有的和潜在的旅游目的地组成的旅游产业体系。

Leiper的主要贡献是把旅游功能系统投射到了地理空间上,他的模型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模型深刻地揭示了旅游空间结构的本质含义,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指明了方向,即任何有关于旅游空间结构的问题最终都应归结为对旅游系统的研究;同时,Leiper的模型也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如对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就可以在这个高度抽象的框架下进行;此外,Leiper的分析也表明了,在旅游系统的研究中,空间距离的摩擦(旅行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当然,必须指出的是,Leiper的模型应该被看作旅游空间结构模型或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在空间维度之外,Leiper的模型并没有超越旅游功能系统模型。

McKercher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他的旅游混沌模型中,存在着大量的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他进一步指出旅游系统是个由非线性关系主导的复杂系统,因此,在讨论旅游系统时规模经济是不可忽视的。McKercher把复杂系统的理论引入到了旅游分析中,但他的概念模型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他并没有很好地揭示旅游系统中非线性关系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学术界对旅游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仅仅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4.2 未来研究展望

从图7中不难发现,对旅游系统研究基本沿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方向是在旅游功能系统研究中加入空间维度,另一个方向则是强调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点。在非线性旅游系统中加入空间维度,或者强调旅游地理系统的非线性特点是未来旅游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拓展方向。

 

事实上,旅游供给的空间属性以及规模经济的广泛存在决定了旅游系统就是一个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旅游地理系统。首先,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空间不可转移的特点。这意味着旅游供给具有空间属性,旅游系统的结构必然也表现为一定的空间关系,因此旅游系统天生就是一个地理系统。其次,规模经济也同样是旅游系统的内在特点,外在于厂商的外部规模经济是造成旅游系统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原因。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曾精辟地指出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三个原因,即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市场共享及知识外溢。对于旅游业而言,中间投入品共享是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最主要的原因。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及营销投入可视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固定成本投入,显然接待规模越大,人均旅游成本就越低。这样,旅游者往往会选择旅游接待规模大的目的地,因为这些地区可达性强、接待设施完善、目的地形象完整;同时,投资者也愿意在这些地区投资,因为足够大的客流能够保证投资回报。由此导致了一个正反馈的结果,即发展态势好的地区越来越好,发展态势差的地区则越来越差。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资源、区位等发展条件,路径依赖也是影响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系统的内在规律,同时对地区旅游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地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的发展为旅游系统研究提供了可选择的框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空间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易于处理的经济学框架。因此,对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旅游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