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忠:中国经济结构的区域研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12-19 浏览量:14

来源:国研网

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地理位置上运作的。因此,从区域的角度研究经济结构的变动,是经济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进行这方面研究尤其重要。1979年以来,我国地区工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一、从平衡到不平衡

1978年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受“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影响,按照国防和体现生产关系优越性的要求,生产力均衡布局。即:以建立地区独立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均衡沿海与内地经济分布,作为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目标。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内地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均衡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而且,由于内地开发以沿海经济为依托,其大规模建设通过生产和消费联系带动了沿海经济发展。这些变化虽然对民族团结、国防安全、地区平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过分强调均衡布局,违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1979年以来,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区域经济政策强调从实际出发,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

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首先必须承认不平衡、利用不平衡。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对一些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改善软硬投资环境,优先发展之,让其先富裕起来,而后逐步向内地推进,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其措施包括向地方分权、在财政、外贸、投资、信贷诸方面给予更大的自**和优惠政策,促进沿海带动内地发展的经济技术协作政策,与此同时实行控制大城市发展和扶持贫困地区的政策。

这一战略通过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缺口,发展了出口加工,推动了大陆与港澳台经济的一体化,提高了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加强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三大一级经济核心区,使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闽南三角地区正在崛起和成为新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中心,大大增加和丰富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资源配置急剧向沿海倾斜,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1982年的50.6%上升到达1990的56.8%;沿海和内地经济差距扩大,沿海国民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由1979年的50.6%上升到1990年的60.52%。

2.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形成“诸候经济”。由于对沿海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经济迅速发展,中央和地方两者关系处理得不好,地方割据加强,宏观调控削弱。加之改革不配套、不平衡,缺乏统一市场竞争规则,各级地方政府利用行政、价格、税收、信贷、商检、物资供应等多种手段,设置关卡对资源、技术和商品的流动实行封锁和垄断,强化割据。再加上忽视对交通运输的投入,交通运输严重落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员、商品、信息交流受到严重限制,“诸候经济”现象十分严重。这导致:(1)全国范围内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能源、原材料大量积压(80年代末山西省存煤5000多万吨左右,达到最高存煤线)、以运定产,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整个国民经济能源、原材料却又严重短缺,25%左右加工生产能力闲置或半停产。一些地区劳动力大量闲置、人才严重积压浪费;而另一些地区则因为人才不足,劳动和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地区之间设关立卡,商品交换受到严重阻碍,各个地区的优势不能很好发挥。

(2)不合理重复建设。各地盲目扩大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造成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致使:①大量加工生产能力因市场限制而放空。据1988年资料分析,全国重复建设、过度扩张的加工工业行业达38个。80年代末,棉纺生产能力放空率为25%,彩电生产能力闲置50%,家用电冰箱生产能力放空70%左右,自行车放空40%,②大量企业达不到最低规模经济要求,在一些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部门中小企业占很高比例。③地区自成体系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反而存在着加剧的迹象。1980年以来,除云南、贵州两省由于烟草工业和酿酒业发展,专业化生产程度提高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专业化生产程度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引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当然,这里面有地区综合发展的合理因素,但是,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存在,表明不合理的成份是客观存在。

二、走向一体化

要回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采取什么战略的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拉大,以及经济增长中心南移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扭曲?

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空间运动形式,它的发展变化既受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作用,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1)封闭性。强调自力更生,仅利用国内一个资源,一个市场;(2)平均性。形而上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和基本经济规律,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3)国防第一:(4)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内地和北方具有的资源富集和相对发展重工业的优势,又有利国防安全。因此,1952~1978年,内地和北方地区成为投资的重心。但内地经济落后,投入很高,产出少,不利于整个经济高速发展。

然而,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新的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是:(1)开放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2)“先富后富,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根据1992年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变,只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可能从沿海转移一定的利税加快内地发展步伐。在这种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与内地相比,沿海在位置、自然生态环境、人力、资本、信息等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因此,它势必成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中心。而且,与北方沿海相比,东南沿海临近港、澳、台,具有遍布东南亚的海外华侨,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会相对快一些。这样,经济增长中心南移势不可挡。

所以,在我国现阶段,沿海与内地经济差距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就不应着眼于人为规定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当然,也不能人为扩大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正确的选择,应当是立足消除地区分割,发挥各地集成优势,利用统一市场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实施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统一市场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行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合理的统一管理。其主要内容和途径是:

1.建设统一市场

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必须软硬兼施、双管齐下,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商品、人员、资金的自由流通。从软件建设看,首先,坚决实施平等竞争法,取缔地区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并积极扩展大陆与港、澳、台以及新加坡在内的华人经济国,逐渐深化为华人关税同盟:其次,积极推动企业兼并、合并,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以上海、香港、深圳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心,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的统一证券市场;在取消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管制、实现人民币与港币的自由流通的基础上,适应港澳回归形势,逐步统一货币。最后,要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积极配合下,逐步取消限制人员流动的干部档案制度和户籍制度,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员自由流动。

硬件建设,必须大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交通通讯体系。自“二五”时期以来,交通运输日益落后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这一问题也未能缓解。交通运输投资不足固然是造成交通运输越来越紧张的主要原因,但是80年代过分强调水运、公路运输,忽视铁路建设也加重了矛盾。进入90年代,在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投资比例的同时,重点建设沿海、沿江、大区间的铁路通道,加快建设以铁路为主导、包括公路、航空、水运在内的运输体系,较快地收到效果。

2.健全区域管理体制

市场机制并非万能,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布局和区域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干预。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全国经济统一性和区域经济特殊性很好结合起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行明确划分与调整,建立健全新的区域管理体制。

按照我国行政建制,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指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三级,划分原则是:①制定法规,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的事权范围和职责;②处理各类事务时基层政府优先,中央政府只承办地方政府无力或不能有效执行的事务;③中央政府拥有立法、司法、制定全国性方针、政策、计划的权力,保证其拥有覆盖全国影响力。

中央和地方经济权力的划分,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权力完全集中,财政权力部分下放,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征税和开支的权力。为此,必须改革现行金融体制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税制。同时,健全新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再分配体制。

3.积极利用不同类型经济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协调地区关系

经济区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协调地区关系的重要手段。为了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协调地区关系,中央政府要在促进基本经济机制统一的同时,积极利用不同层次的地理集聚经济,建设不同类型的经济区。

首先,合理建设和布局各类开发区,培植增长极。

沿海沿江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素质较好,产业、科学技术和金融、贸易、信息发达,资金和技术雄厚,企业管理水平、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较高;与西方经济技术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日本、韩国、东南亚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海外华侨、华裔最多,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国内市场的开放度增大,沿江地区将处于有利的地位。迄今为止,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以低廉劳动力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出口加工。但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对国外资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国内市场开放度扩大,就能吸引国外大财团、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他们除了继续投向沿海地区外,再就是沿江地区。1990年沿江八省市人口4412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6%,国民生产总值6561.37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7.1%,而且,位置适中,对全国各地市场通达性很高。因此,沿江地区是国家市场中心,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势必成为外资最为青睐的地区。再是沿边地区,分布在长达2.1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与独联体诸国、蒙古、朝鲜、东南亚、南亚十几个国家毗邻和接壤,近30个民族跨界而居,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相通,还有10个民族、约1500万人信仰伊斯兰教,与海湾伊斯兰国家有着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都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除沿海沿江沿边以外的广大地区,地理环境较差,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相对劣势,但能矿资源丰富,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发展的带动下,潜力也很大。

因此,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不仅沿海沿江地区经济会得到很快发展,其他地区的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也将取得较大的发展。因此,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以高技术进步率、高收入弹性、高附加值的“三高”工业和信息业为专业化部门,沿海沿江以外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以能矿资源开发、粗加工产业为专业化部门——外围区域格局将会进一步发展。

上述区域经济变化,有利于把各地区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全国整体优势,加快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缩小我国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有利于缓和沿海与内地经济差距扩大,有利于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因此,国家一方面以沿海沿江为重点,建设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和自由贸易区,加强和发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和成渝地区带动作用,有步骤地培植海南岛、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图们江多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增长极,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国际竞争需要,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投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在稳定沿海沿江地区能源原料基地的同时,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三峡水电基地、黄河上游沿岸水电——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攀西一六盘水能源、原材料基地,乌江水电和铝、磷基地,新疆石油基地。从而,使沿海、沿江和其他内陆地区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国家的整体优势。

其次,加强问题区管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税制改革,从而使内地在政策上与沿海地区趋于日渐平等的地位,以及沿江沿边经济加快增长,我国沿海和内地经济相对差距可能出现稳定的趋势。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相差十分悬殊,地区经济绝对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要看到这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反映,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地区差异扩大产生的贫富悬殊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些问题如果管理不当会破坏民族团结,影响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因此,不能让地区差距不受限制地扩大,要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为了对区域差异进行科学管理,一般按照区域差异扩大中的不同问题,划分几类问题区域。

①过度发展或拥塞区: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导致了显著的集聚成本,社会基础设施只能在很高的边际成本下提供,而且,还可能引起其他区域居民的不满情绪。

②适度区域:这种区域收入高、就业高,没有产生集聚不经济或资源压力问题。

③过渡区域:具有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混合特征。

④萧条区域:其发展速度比全国水平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某些主要产业由于其产品需求下降,或者由于自身技术进步落后于其他区域,因而相似工业衰退。

⑤落后地区:农业和矿业占主导的地区,几乎没有制造业。

我国80年代以来,开始较广泛运用问题区域方法对区域问题进行管理。今后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鉴上述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区域管理方法。(1)对过度发展地区(大城市),在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实行工业开发许可证制;(2)对那些特困地区农业进行大力投入,在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上给予积极支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变区域的贫困面貌。(3)对性质不同的衰退地区实施促进政策。如放开粮食价格,发展粮食交易市场,开展粮食期货交易,实行农产品保护政策,发展高效、优质农业、鼓励发展粮食深加工,支持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生产地区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大中型国营企业制度和技术改造创新步伐;逐步取消能源、原材料产品指令性计划,放开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延长产品链,使产品生产和输出结构由一次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二次能源与高耗能产品为主,促进能源、原材料区综合发展。

第三,促进有效的区域合作,合理组织经济大区。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一是某种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地区,外部条件变化会对它们产生同性质的影响(不利或有利),它们存在着共同利益。为此,它们往往联合行动,共同应付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央政府也可以对之实行相应相同或相应的政策。二是地区间的功能联系(纵向、横向和互补性联系)使某一地区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其它关联地区经济活动的条件,从而引起其生产和消费的变化。这种外部性质,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地方之间的合作和中央政府干预。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合作和区域性集团的形成是一个必然过程。正确规范、调节和利用区域合作,利用经济合作区发展经济,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重要的区域政策:

中央政府引导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合作区的基本方向包括两方面:

1.立法规范。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区域合作有利于各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集成优势,但可能滋生封锁和过度垄断。因此,为了促进区域合作健康发展,国家需要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方针,制定相应法规和配套措施。目前,亟需在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区域合作的经济法规,用法律形式明确区域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协调组织、行为规范以及方式或方法,严肃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免除不规范的行政干预。

2.规划利用经济合作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竞争能力。

1981年1月华北地区率先在呼和浩特市成立经济技术协作区以来,全国已有100多个层次不同、类型多样、内容有别的经济合作区,从而为利用区域性集成优势创造了条件。进入90年代,中央政府更加重视发挥合作区的作用。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把经济区作为参与全球竞争、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主持开展了大西南、长江流域(上海至重庆)、环渤海、西北(包括西藏)、东北、中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发展规划。今后要尊重自主的区域合作,将经济区划与区域合作结合起来,把国家经济区划工作真正置于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大经济区初步划分:

东北区:1983年6月成立。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 

华北区:1981年10月成立华北经济技术协作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区:1983年1月成立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中南区:1985年3月成立中南省区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武汉、广州市。 

西南区:1984年4月成立西南省区六方经济协作会,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重庆市。 

西北区:1984年6月成立西北五省区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山东区:由山东一省组成。

这些经济区划基本反映了我国经济空间联系。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地区经济联系格局还会发生变化。首先,随着海峡两岸实行“三通”,1997年和1999年香港与澳门先后回归祖国,香港将替代广州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经济中心。在继续发挥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必然沿京九九、京广铁路和沿海通道,与上海、武汉、重庆竞争,将形成以香港为中心,台北、广—深、长株潭、厦门为辅佐,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省、澳门、香港以及湖南大部和江西部分地区在内的华南经济区;其次,随着浦东开发建设,上海振兴,其将进一步沿线、沿海、沿江拓展其集散范围。但进一步向南扩展会遇到来自香港、台北、广一深的竞争,向西、向北发展将是其主要方向。华中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将纳入上海圈内。向北发展势必将和京津唐争夺山东,最终可能与京、津共享山东;第三,1984年5月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正式交付使用,西(宁)——格(尔木)铁路已经成为进出西藏的主要通道。随21世纪(西)藏一格(尔木)铁路的沟通,这种相互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西藏将可能改嫁西北,组成华西区。因此,我国大经济区势必调整为:东北、华北、华中东、华南、西南和华西六大区。

采取和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主要意义: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只有相互开放,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才能有效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优势。

(2)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实行经济一体化,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使幼稚产业、新兴产业能够在保护性大市场中,迅速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参与竞争。因此,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换代。

(3)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竞争赢得主动和成功,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因此,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集团化,诸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集团。我国即将加入关贸总协定。为了迎接入关的挑战,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重要的出路之一,就是破除各自为战、划地为牢的做法,实行全国经济一体化,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

(4)收入分配是资源配置的结果,区域之间收入均衡与否是各地自由竞争的具体表现。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指承认市场所产生的区域之间收入分配格局,而非人为地在地区之间制造优劣,让一部分地区享受优惠,先富起来。

由于这一战略的合理性,它的基本思想和主张已经为我国政府所采纳。因此,进入90年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由不平衡战略向全国区域一体化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