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上海发展海洋经济有大空间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8-15 浏览量:20

来源:解放日报

海洋经济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产值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目前,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约为10%,2050年有望达到20%。

按现行统计口径,上海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为7311亿元,占全市GDP的26.6%,初步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上海海洋经济发展也存在不足。

例如,海洋经济的规模与占比不大。一方面,国内海洋经济大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差不多超过上海的一倍;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沿海城市相比,上海海洋经济占GDP的比例还有不小差距。

又如,海洋经济产业“全”而不“精”。大多数海洋产业上海都有涉及,但除了集装箱港和造船工业体系,我们缺少有影响的海洋产业,技术水平领先的高新海洋产业尤为缺乏。

事实上,上海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包括国家战略叠加和国际城市的优势、海洋科技人才集中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海洋资源优势。更关键的是,上海发展海洋经济是新时代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的要求,是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应当提升至战略的高度予以把握和推进。

一是立足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成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示范区。要抢占全球海洋发展高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资源配置中心,形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活跃、海洋生态环境和谐的全球海洋城市。

二是立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进一步创新海洋资源开发机制,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海洋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立足于探索长三角一体化新路径,成为海洋综合开发、陆海统筹的领头羊。应在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方面寻求突破,以长三角海洋经济合作为重点,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实现长江口和杭州湾、通州湾沿岸地区海洋经济错位和联动发展。

四是立足于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促进国际投资与贸易合作。要致力于融入全球海洋产业分工体系,提升海洋产业能级,共同建设世界级海洋产业集聚区。

五是立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支撑枢纽平台。要充分发挥上海海洋区位、科技、金融、开放等综合优势,增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沿海、服务全国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六是立足于打造上海自贸区特色,建设全球城市。可在海洋产业及相关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可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功能业态来考虑。主导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装备业、高端船舶制造业、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农业;新兴产业包括海水淡化设备制造、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信息和科技服务业;重点功能业态包括聚焦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海洋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海洋产业链经济。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扬长避短,聚焦重点进行突破。

同时,有必要建立权威的发展海洋经济领导体制。建议成立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海洋经济发展基金,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系列孵化器。可将海洋产业纳入上海自由贸易港产业选择范畴,重点推进大小洋山新一轮合作开发,重点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重点推进若干海洋经济投资和贸易合作示范项目。同时,积极研究推进长三角大湾区建设,推进长三角区域海洋产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