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乐:上海海洋科技创新的SWOT分析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07-31 浏览量:29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海洋科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美国2007年发布的《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强调注重海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力求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日本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则指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和开展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2]。韩国在《OK(Ocean Korea)21》中,提出要通过“蓝色革命”加强韩国的海权,通过发展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海洋产业促进海洋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在我国,随着2003年和2008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相继颁布,近年来国内各沿海省市纷纷掀起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新热潮,不断加大了对海洋科技的投入。但就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海洋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多是理论、政策层面上;SWOT分析的方法则是广泛应用在管理、城市、企业等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则是在于大量应用定量数据,对上海的海洋科技创新进行SWOT剖析,结合定性的阐释,从而客观的说明上海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劣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 优势分析

1.1 地理区位优势

上海地处我国海岸带的中部,扼居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地理区位得天独厚。如果将我国绵延1.8万km长的海岸带比作满弦之弯弓,把横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自然经济带的长江干流比作蓄势之利箭,那么这弓箭型江海格局的聚力关节点正是连通海内外的长江口门———上海(图1)。

 

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塑造了上海良好的港口及岸线资源优势。上海市海域面积约为8000km2,拥有大小岛屿16个,其中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和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4]。上海的江海岸线长度虽然仅为763km,但是上海的海岸线系数①却高达0.12,在我国11个沿海省市区中位居第一,是日本的1.5倍,韩国的4.8倍[5](图2)。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城市,上海现已拥有码头泊位114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34个。2010年末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6.5亿t,比上年增长10.2%,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0.5万标准箱(其中洋山港为101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6.0%,也首次超过新加坡而位居世界第一[6]。鉴此,上海既可凭借四通八达的海上航线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的海洋科技技术和人才,又可依托便捷的水陆交通与内陆腹地紧密相连,藉此获得深广腹地的坚实后盾,将自身以及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大宗海洋科技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1.2 产业经济优势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产业,构成了推动上海海洋科技发展的强大的经济动力和物质基础。进入新千年以来,上海海洋产业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海洋生产总值的历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2009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204.5亿元,仅次于广东(6661.0亿元)和山东(5820.0亿元),位居沿海11省市区的第三位,分别占长三角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0.7%和13.0%;海洋生产总值占本地区GDP的27.9%,也位居沿海11省市区第三;人均海洋生产总值21890元,高居全国沿海各省市区第一(表1)[7]

 

2009年上海海洋产业增加值为2495.4亿元,占全市GDP的16.6%,成为上海的第一大产业。即使扣除滨海旅游业的1360亿元,上海海洋产业增加值也达到1135.4亿元,占了全市GDP的7.5%,成为继商贸流通业(2183.8亿元)、金融业(1804.3亿元)、信息产业(1334.8亿元)和房地产业(1237.6亿元)之后的第五大产业[78]。2009年上海海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8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660.4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2540.3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0.1∶39.5∶60.4;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三大海洋支柱产业产值合计达1821.6亿元,占了上海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3.0%,均位居全国前列(表2)[7]

 

1.3 人文科技优势

上海是国内外先进文化、技术、人才的汇聚地,为上海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科技基础。目前,上海已拥有三个涉海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着重于潜水器与深海工程技术研究、高性能船舶与新型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海洋环境模拟及试验等;二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着重于探索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等;三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淤泥质海岸演变预测、河口海岸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上海还拥有6所涉海高等院校和数十所国家级大院大所及地方科研院所。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0年,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80.18亿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2.80%[8]。从2009年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的情况看,上海以196031万元位居沿海11省市区的首位,其次为山东和广东(图3);2009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构成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产值达到954.9亿元,位居沿海11省市区的第三位,基本与山东持平,但低于广东的1921.9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22.7%[7]

 

近几年上海海洋科技的地位日益提升,参与了不少国内外重点项目,发表了许多涉海论文和著作。2009年,上海发表涉海论文851篇,其中国外发表189篇,出版著作10本;涉海专利申请受理数为498项,专利授权数为213项,均高于辽宁(118项)、山东(128项)、广东(105项)等海洋经济大省;拥有发明专利总数为873项,在沿海11省市区中略低于辽宁省(895项)而位居第二[7]。人文科技优势为上海海洋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

2 劣势分析

2.1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在上海科技队伍中,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人才不多,人才结构亦不尽合理。据统计,2009年上海涉海就业人数达到197.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21.3%,其中海洋从业人员3399人;2009年上海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4.56万人,其中从事海洋科技活动人员仅为2906人,占0.84%[7]。从2009年北京及沿海11省市区海洋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的学历构成看,上海由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高学历人员在数量上和占比上都低于北京、广东和山东,明显不具有优势(图4)。

 

其次,海洋科技成果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欠佳。上海尽管拥有一批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但是海洋科研机构规模偏小,各有归属且各自为阵、力量分散,缺乏资源的整合交流,难以发挥科技项目集群效应,致使近年来上海承担和主要参与的国家海洋科技项目不多,海洋科研成果也并不突出[9]。从2009年各地区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数目的比较上看,除了北京市以4402项高居榜首之外,沿海11省市区中广东省的项目数最多,江苏省次之,山东省位居第三,上海仅以1040项排在第四位(图5)。从2009年各地区海洋科研机构发表的科技论著上看,上海以851篇(部)的总数落后于北京、山东、广东和江苏,仅排在全国的第五位和沿海11省市区的第四位,差距十分明显(图5)[7]

 

第三,高科技海洋产业发展滞后,核心技术缺失。从海洋产业结构上看,目前上海仍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体,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制造业构成了上海的三大海洋支柱产业,2009年三者的增加值合计达到1821.6亿元,占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3.0%。而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仅0.04亿元[7],海洋电力业增加值仅0.33亿元,分别仅占全国的0.1%和1.6%(参见表2)[7],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信息业、海水综合开发利用、海洋咨询服务业、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其它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普遍规模小、产值低。此外,上海一些重点海洋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船型设计、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一些领域的关键技术仍处于落后乃至空白状态,海洋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2.2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

从上海海洋科技力量的配置及协同情况看,由于海洋科技机构分属于中央与地方的诸多不同系统和部门,造成海洋科技力量的相对分散、协同性差,对海洋科技重大研究项目不能有效统筹协调,海洋资源信息均为部门所有而难以共享,海洋科技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涉海企业之间以及涉海企业与涉海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交流,彼此之间各自为政、重复研制开发,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脱钩现象十分明显,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此外,长期以来上海对海洋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始终不足,资金来源长期依赖政府,企业自筹资金比重很小,机构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有限,融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单一,尚未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踊跃参与、连续支持的链条。2008年,上海海洋科技经费筹集12.3亿元,其中政府资金为8.67亿元,占了70.5%,政府拨款仍是海洋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基础性和紧缺型海洋科技项目更是得不到持续的资金保障。

2.3 全市上下“依托海洋谋发展”的战略意识比较淡漠

长期以来,上海的广大市民生活在上海却看不见海,各级政府、媒体舆论乃至学术界长期都将上海定位于河港城市,全市上下对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普遍不够重视,地处河口海岸却普遍缺乏“依托海洋谋发展”的强烈海洋意识。而海洋意识的强弱又直接影响着海洋战略的制定和海洋政策的实施。从而导致上海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发展的严重滞缓[10]

3 机遇分析

3.1 世界海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当前,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在人类社会日益面临着地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口激增”之三大威胁的今天,各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代人类获取新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以美国海洋科技园的建设为例,不仅在波士顿95号州际公路新天堂走廊上兴建了大西洋海洋生物园,还在密西西比河口和夏威夷等地开办了海洋科技园,成为美国“全球海洋科学规划”的一大亮点[11]

3.2 国家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海”

我国面积达300万km2的“蓝色国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7%。据测算,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1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引,相继批复了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一系列涉海规划。2011年7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经济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已从陆域经济延伸到“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新阶段。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积极推进“科技兴海”战略,必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防通胀、促转型的重要抓手。

3.3 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海洋主体经济区之一,是我国参与全球海洋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地区。2010年长三角海洋生产总值1205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1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三角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正不断向亚太地区持续转移,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中国化”之重要结合部的长三角地区必将获益匪浅;另一方面,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先后批准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试点和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经济新区等一系列战略规划,为未来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和广阔空间。

3.4 上海围绕“四个中心”战略目标,打造“海洋强市”

上海“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做出贡献。”上海明确将海洋产业列入“十二五”的重点产业布局中,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重点投向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油气、船舶制造、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工、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领域,实现上海海洋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

4 挑战分析

4.1 国际社会海洋高新技术的竞争态势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战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陆域资源、能源、空间的压力日益加剧,人类将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世界,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各国海洋产业发展迅猛[13]。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约1100亿美元,1980年增至3400亿美元,1990年达到6700亿美元,2001年达到13000亿美元,30年间年均增长8.6%[14]。可以预见,后危机时代的海洋必将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战场,成为世界新经济革命、新科技革命的前沿领域和全球竞争的新高地。目前上海的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力量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自身的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上海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4.2 国内沿海省市区海洋经济大干快上的竞争格局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沿海地区既对外面临着海外市场萎靡、出口订单锐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向型经济受阻等一系列不利的环境因素;又对内面临着中西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型的巨大压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不断加大、加深对丰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陆域的承载压力,发掘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15]

4.3 沿岸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由于上海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淡咸水交汇频繁,河势冲淤不定,再叠加上人类的强势活动,使得上海海岸带地区的污染较重:河口、泊岸水体污染严重,总体水质下降,呈现水质型缺水,并存在长江口盐水入侵和赤潮频发的问题[16];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排放到长江口,将严重影响到长江口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上海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的发展,包括涉海企业的工业用水、海洋资源开发的淡水供应与保障、涉海科研人员的饮用水以及沿海地区的城镇生活用水等问题[17],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警觉,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解决之。因此,从上海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视角看,沿岸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既是必须正视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倒逼海洋科技加快创新发展的一种动力,它将迫使企业和政府通过发展科技创新来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5 结语

针对上述的SWOT分析,未来上海要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就必须全市从上到下牢固树立“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海洋战略意识,采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科技手段,谋划和推动上海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又好又快发展。其次,上海应紧紧依托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科技方面的经济人文优势,扬长避短,紧紧抓住海洋科技投入这个核心因素,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营造吸引人才聚集的社会制度环境,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增加海洋科研资金投入,并在海洋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资源开发转化能力的培育上狠下功夫,努力提升自身的海洋科技竞争力。第三,上海应紧密联合江浙两省,充分依托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平台,联手整合区域海洋科技资源,共同打造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实施海洋科技重点项目联合攻关,在融入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过程中促进上海的技术辐射与转移,推动长三角区域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储永萍,蒙少东.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J].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

[2] 杨书臣.日本海洋经济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港口经济,2006(4):59~60.

[3] KWAK S J.The role of the maritime industry in the Korean national economy:An input-output analysis[J].Marine Policy,2005(6):371~383.

[4] 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长三角年鉴2010[Z].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5] 陈吉余,陈沈良,何继红.上海促进海洋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04):37~40.

[6] 徐长乐,罗祖德,姚诗煌,等.上海建设海上人工岛及长江口亚三角洲体系的战略意义[J].科学,2011,63(2):3~4.

[7]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0[Z].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11.

[9] 徐长乐,朱元秀.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J].科学,2011,63(1):21~25.

[10] 向云波,徐长乐,戴志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46~52.

[11] 陆 铭.国内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及对上海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9(8):54~56.

[12] 国家海洋局.2010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M].北京:国家海洋局,2011.

[13]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02~204.

[14] 马 涛,任文伟,陈家宽.上海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考管[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1):96~100.

[15] 海市人民政府.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2007-01-09].

http://fgw.sh.gov.cn/main?main_colid=327&top_id=312&now_id=8502.

[16] 陈吉余.21世纪的长江河口初探[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52~54.

[17] 马建华.长江口———长江焦点关注编丛之一[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110.

基金项目:上海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11-GR-15)

作者简介:徐长乐(1954~),男,湖北省大冶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xuchle@sohu.com

通讯作者E-mail:xutingtings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