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书写城市群的中国故事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04-01 浏览量:19

来源:文汇报

如果从区域与城市群的视角看待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城市与城市群是什么关系?以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我们的答案是,未来上海和长三角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的关系。

这样的定位首先是基于我们对于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发展趋势的一个总体判断。未来高速铁路还可能提速,这不仅会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一小时经济区,还会使长三角与皖江经济带、鄱阳湖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连为一体,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范围可能“泛化”。

在城市群内部,行政边界将不断弱化,经济边界得以强化,行政边界一经济边界一地理边界三者将高度藕合,一体化与同城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未来中国将会出现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形态,这个新的空间形态区别于欧美出现的巨型城市区域,因为中国有高铁,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故事,需要我们来解释。

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关系,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关系,主要体现的是经济的联系,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战略地位的控制与协调功能,通过“城市群经济”实现上海与长三角的协同发展;第二个维度是智慧型全球城市和智慧型全球城市区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通过全球城市运行有序、健康运行的治理,体现人与城的沟通关系;第三个维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主要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包括制度的协调发展,体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我们是否还需要对几个问题重新认识?首先,我们需要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除了包含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之外,还应至少包括高度文明、文化传承与融合、引领创新等方面。可以说,未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城市将会在文明的融汇点上崛起。定义一个城市伟大与否的终极标准正是文化,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建设成果的终极表现也在于文化。

我们需要对城市群与都市区空间重新认识。现在讲的城市群大多是来自于政府的规划。我们团队在做的一个工作是,利用人口密度、通勤就业数据、夜间灯光数据、遥感数据、高铁客运量,通过计算产业投入产出的办法,来界定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界定是否准确与科学。我们想构建市辖区-城市-都市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区域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城市统计区应该是构成城市群的空间单元。

最后,我们需要对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有重新认识。

目前我们团队积累了一些非常好的空间大数据,如30米乘30米的空间格网数据,包括经济与人口活动,商圈的活动,数据都通过GIS方式呈现,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另一项学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