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政府和企业:攻坚克难,携手共进

作者:来源:上海企业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量:19

2023年春节刚过,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充分表明,在新的一年经济发展中,上海旨在紧紧抓牢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持续提升消费和扩大需求,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从总体上来看,《行动方案》内容丰富,任务清晰,重点明确,措施着力,尤其是突出“政策+行动”的双轮驱动,聚焦以更大力度助力企业发展,以更实举措扩大需求强化供给,以更高水平夯实三个方面的支撑保障,全力推出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

一、《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和现实作用

对上海来说,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上半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上海经济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先后制定实施了三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全年合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3000亿元,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攻坚克难,化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

经过全市各级政府、各类市场主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使得上海经济发展已经走出了低迷,进入逐渐恢复和反转的态势。进入2023年之后,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尽管全市经济仍在持续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态势,投资和消费也开始有所回升,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上海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面对的困难还有不少,尤其要实现2023年经济增长5 %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与此同时,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逐渐增多的整体态势,尤其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仍在不断减弱,全球通货膨胀上升,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变化等,都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局部疫情影响时有发生,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稳出口任务艰巨,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扩大社会就业任务艰巨等,都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如此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如何持续地推动上海经济从恢复发展转变为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微观经济层面的各类市场主体能否提升发展信心,能否增强发展动力,能否增添发展活力,能否释放发展潜力。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全市各级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携手共进。在这个大背景下,上海在前期评估2022年系列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效果和听取各类市场主体诉求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行动方案》,着力稳预期提信心、着力阶段性助企纾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就成为了应有之义。

二、《行动方案》的十项行动和主要措施

在更大力度助力企业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推出两项行动、6条政策措施。

第一项,实施助企纾困行动。包括3条政策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六税两费”、减半收取非居民用户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等;二是开展延期还本付息和续贷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到期小微企业贷款,鼓励按市场化原则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三是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费,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继续按0.5 %收取担保费,鼓励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继续减半收取。

第二项,实施援企稳岗扩岗行动。包括3条政策措施:一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在今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率等;二是支持行业企业稳岗扩岗,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我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三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在更实举措扩大需求强化供给方面,推出五项行动、17条政策措施。

第一项,实施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包括4条政策措施:一是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实施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支持,鼓励国有企业所属的商业设施和自有品牌带头开展让利促销活动;二是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对个人消费者今年6月底前置换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支付额10 %、最高1000元一次性补贴;三是全面激活文旅市场,市区联动发放文旅、体育、餐饮、零售等专项消费券,广泛动员电商平台和各类商户参加;四是支持会展行业恢复重振,对今年在沪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给予场租费用补贴,对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权威机构认证的展览项目给予补助。

第二项,实施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包括4条政策措施:一是开展全球招商引资活动,举办“潮涌浦江”系列投资推介活动、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和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组织专业化招商团队赴海外精准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二是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完善协调机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等加快开工建设;三是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全年完成零星旧改12万平方米,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28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四是用好各类投融资政策和工具,落实资源性要素指标“六票”统筹政策,推广实行标准化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后补等措施。

第三项,实施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包括3条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放大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二是发挥稳外贸政策综合效应,按照国家要求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优化国家外经贸发展和我市商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三是加快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争创首批“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第四项,实施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包括3条政策措施: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国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二是持续提升总部型经济能级,落实新修订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事业部总部企业;三是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

第五项,实施产业创新提升行动。包括3条政策措施: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制订新一轮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实施新赛道和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继续实施新基建项目优惠利率信贷贴息政策;二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由各区对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给予不低于10万元和30万元奖励。制订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在三大产业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总部;三是促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制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亿元。

在更高水平夯实支撑保障方面,推出三项行动、9条政策措施。

第一项,实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包括4条政策措施:一是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推出一批含金量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引导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 %以上政策延续到今年底,鼓励大型企业和平台机构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清单,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等;四是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工作。

第二项,实施加强要素服务保障行动。包括4条政策措施:一是保障优质产业项目用地,支持符合功能导向的成片战略预留区加快整体启动使用,市区联动、政企联手制订国企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方案;二是加强能源电力保供,确保高峰季能源供应安全有序;三是大力引才聚才留才,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和服务;四是加大财政支持稳增长力度。

第三项,实施重点区域领跑行动。主要包括:加快落实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支持各区发挥比较优势,结合主城区提升中心辐射功能、五个新城建设和南北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功能升级、产业创新和空间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增创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