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中人民群众获得感研究——以无锡、泰州为例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21-01-27 浏览量:15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后,习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人民群众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举,强调在新时代,更要将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始终置于首位,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十九大报告对于获得感的科学定位,为改革发展走向纵深指明了新方向,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注入了强大活力[1]

一、调研情况概述

(一)调研背景与内容

南北共建产业园区是江苏省从更高战略层面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修建跨江通道、共建园区也已经成为浙江、上海、安徽等长三角经济体争相效仿的跨域经济合作模式。本文在江苏跨江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为获得感是指人民群众在共享跨江融合战略实施成效及改革成果中得到的实惠,是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公共服务、绿色生态需要得以实现而产生的满足感,是人民群众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真实的得到。之所以选取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泰州姜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调研地点,是因为这两个园区分别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且周围配备不同类型的社区,具备调研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调研对象为园区负责人、企业高管和普通职工,同时辐射园区周围社区居民。实地调研始于2018年7月,为期3个月。根据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穿插采用实地分发问卷、多对一深度访谈、现场观察以及群众座谈会等调研方法。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回应民生新期待,提出要以发展为前提,以人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为主要切入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竭尽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本研究梳理跨江融合发展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点,围绕政策实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绿色发展四个层面设计问卷。此外,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效之间的关联,如政策实施效度、产业创新程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

(二)调研样本概况

实地调研中,无锡的有效样本量为275,泰州的有效样本量为247,参与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20-50岁之间,超过75.5%的人学历在专科以上,企业职员占比66.8%,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6000元之间,并且80.3%是本地居民。

从调研得到的数据来看,81.9%的人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64.7%的人认为江苏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民众对推进化工企业搬迁的满意程度较高,认为其改善了环境的占70.9%,提高了生活质量的占54.6%,促进了产业升级的占22.8%。这说明苏南产业转移和苏北产业承接是双赢举措,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显著。62.8%的居民对居住地基础教育、社会治安状况和政策均衡程度的认可度高,长江两岸居民对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比较满意。

二、阻碍无锡、泰州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的主要问题

江苏虽然有着多重政策机遇,但是跨江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一)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缓慢

无锡地区有48.7%的人认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比较好,54.2%的人认为园区科技创新推进比较好,69.5%的人认为化工企业的搬迁是有必要的,可以改善环境。但是也有居民表示,当地产业转移出去后并未引进新型服务业,使一部分人失业。泰州地区仅有23.1%的人认为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情况比较好,25.1%的人认为园区科技创新推进比较好,72.5%的人认为污染企业搬迁改善了环境。从两市数据的差距可以看出,泰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更强。无锡主导产业光伏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来自进口,产业升级受到限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泰州地区人才呈现流出趋势,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与周围城市产业同构性明显,能源使用效率有待提升。目前,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依然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人才缺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限制因素。

(二)公共服务体系层次不高

无锡地区有15.6%的人对交通出行便利程度及对内和对外交通(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不满意,38.5%的人对政务公开程度不满意,25.8%的人对基础教育的状况不满意。泰州地区有63.6%的人不满意交通出行的便利程度及对内和对外交通建设情况,54.6%的人认为政务工作不够透明,40.8%的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两地多数企业职工认为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距较大。调研走访发现,泰州老城区存在局部拥堵的现象,道路分级配备、停车场所设置、公共交通系统设计等缺乏统筹考虑。在无锡居民的群众座谈会上,很多民众表示不了解政府的惠民政策。两地年轻职工均表示购买学区房压力较大,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名牌学校,门槛比较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文化卫生资源集中于城市。

(三)生态环境整治能力不足

无锡地区有27.6%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不佳,22.9%的人认为江河湖岸线的开发情况不太好,35.6%的人认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62.2%的人认为水质较差。泰州地区有54.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好,57.1%的人认为江河湖岸线的开发不容乐观,65.2%的人认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48.2%的人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固体垃圾过多,垃圾分类整合不到位、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不高。无锡某社区负责人在访谈中说,部分老社区由于位置比较偏僻,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存在居民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泰州沿江地区存在水质差、私下捕捞、岸线被随意占用等问题,不按管理部门批复要求建设岸线利用项目的现象屡见不鲜,岸线利用项目的审批、建设、监管相对分散,项目资料公开不到位,难以满足河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三、无锡、泰州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差异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无锡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处于中高水平,泰州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处于中低水平。前者得益于跨江交通综合体系较为完善,物联网龙头产业带动性较强。后者则受制于新兴企业数量较少,虽然共建园区承接苏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转移的落后产能也带来了相应的污染问题。

无锡的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行业、物联网和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工业。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了人民群众自我权利意识的提升,产生污染的企业容易受到人民群众的排斥,进而不断外溢。而泰州的支柱产业是医药化工业、机器加工业、传统纺织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政府跨江共建园区,引进一些非技术指向型的产业往往会产生较大污染,易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无锡拥有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目前已经开通两条地铁线,交通便利并且对外开放程度高,积极对接上海和苏州,区位优势明显。而泰州地处长江以北,对外通道泰州大桥两边为断头路,老城区改造压力较大,市内外交通网尚不完善,且部分工业区远离生活区,生活成本较高,缺乏吸引人才的优势条件。

无锡与苏州接壤,能够承接苏州的溢出产业,有效利用苏州的资源整合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这使无锡跨江共建园区的动力减弱。由于长江的阻隔,泰州很难与苏南城市进行合作发展。且泰州有些公司习惯模仿其他公司的创新技术,导致公司收益不佳,自我创新动力不足。

无锡地区有69.8%的人认为跨江融合发展明显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30.5%的人认为国家各部委和沿海各省市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成效显著。而泰州地区有57.5%的人认为跨江融合发展明显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13.8%的人认为国家各部委和沿海各省市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成效显著。这说明泰州人民对政策了解不足,感受不深。此外,跨江融合发展中存在南北共建园区产业趋同,重化工产业过剩,效益低下等问题。

四、跨江融合发展中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对策

江南、江北作为江苏跨江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了江苏省最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资源。本文聚焦跨江融合发展应带来的经济效益,强调公平正义及满足人民群众的高阶需求,从政策绩效、经济成就和民生价值三方面思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对策。

(一)完善体制机制设计,提升人民群众对政策绩效的获得感

江南、江北的许多共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跨江城市群协同发力。完善政策设计,加大监管力度,形成各有分工、有机叠加的综合政策效应,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民生价值的制度保障,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持续性获得感的基本要义[2]

1.深化城市群发展一体化程度

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江苏省政府提出突破行政区的约束,推进宁淮特别合作区建设,解决了共建园区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此为示范样板,沿江城市政府需要跨越行政边界,对城市群的公共服务做出系统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分工,确定跨江园区建设、项目引进和运营管理中的责任分工。江苏沿江城市群是一个两边强中间弱的带状城市群,需扶持重点枢纽城市发展,对中间城市的弱项在政策和资源分配上予以倾斜。围绕城市功能定位,打造制造产业新高地,在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群众的高水平就业。市场投资环境是城市融合发展的考量重点,要配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打好沿江城市群合作基础,加强两岸资本要素跨江流动,从而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构建上下游产业链,改变城市产业同构发展的现状,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3]

2.优化区域公共政策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让群众参与基层社区管理。拓宽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打造融合发展的新型府际合作门户网站,发挥信息共通在城市群协同治理中的导向作用,便于政府和群众及时了解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实施重大政策听证制度和民意调查走访制度,多进基层社区,搜集更多民意,培育建设多元智库,提高群众参政热情。鼓励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导。将跨江共建园区政策的制定纳入法制化轨道,科学界定决策权力范围,政策取向应由持续帮扶转向融合发展,保证长江两岸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协调性。发挥群众监督、大众媒介监督和社会团体监督的作用,提供群众不记名举报渠道,提高媒体曝光率,增强政府外部监督合力,促进沿江地区政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稳定化。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经济成就的获得感

江苏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是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跨江通道的建设对于要素流通具有促进作用,因而要充分释放跨江工业园区的溢出效应,使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打造优美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1.加快产业布局转型

产业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推手,跨江园区空间布局亟待优化,需实施产业与空间的双轮驱动,淘汰落后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互联网、高端材料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江北应立足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借助便捷的交通,引入江南成熟的景点管理经验和品牌,主动开拓本地旅游市场,增加服务行业收入。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是促进要素整合的重要载体,应着力加强江苏城市交通建设,建立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体系,运用水运、陆运、空运等多种方式联运,推进交通综合立体走廊建设[4]。同时,加快跨江大桥建设,打造沿江城市的快速交通圈,促进跨江城市之间的产业要素协同发展。

2.提升城市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资源经济转化率的提升得益于使用效率和监管力度的提高。成立由跨区域环保领域的律师和专家组成的环境仲裁院,突出抓好大气环境、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等的污染防控,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同时持续开展江苏沿线重要水体生态优化行动。加强环境监管,以事前预防代替事后整治,将环境损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格企业项目审批,严肃惩治破坏生态的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开展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各类污染源治理,约束城市间水域交界处的污染排放量,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禁止长江岸线乱占乱建,整治围垦河道,非法采砂取土,滩地种植、养殖等行为。保证河湖蓄水空间,强化排污口日常管理,加大河道督查考核的群众监督力度,实现污水处理、垃圾整治站点化,还人民群众绿水青山。

(三)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民生价值的获得感

江苏跨江融合发展推进城市连片发展、同城化发展,使得资源的利用更加集约、高效。要深刻把握跨江融合发展的民生溢出效应,实现长江两岸城市的资源共享,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

1.提升政府回应社会期待的能力

扶贫攻坚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法宝,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紧抓当地劳动力能力偏好低、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培育当地支柱产业。要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覆盖率,扩大政策利好覆盖范围,避免人民群众产生不平衡心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从严推进分类监管和综合执法,满足群众诉求,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对于一些*****,政府要及时监管,加强正向舆论引导,避免形成不良的社会导向。

2.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高水平供给

社会发展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交通出行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要在城市原有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商业中心位置,建设城市立交和地下停车场,解决中心城区拥堵的问题。要增加城乡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便于城乡通勤,促进城乡文化交融。在政务公开方面,应多措并举,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广的方式。线上可设专人解答民生政策问题,线下可采用群众座谈会、村民或居民会议、大学生进乡村宣讲政策志愿服务、张贴海报并及时更新、举办政策解读大赛等方式宣传民生政策。同时,收集群众对民生政策的反馈意见,保证民生发展更有效地惠及基层群众。在教育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分批提质改造民办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通。加大对高层次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减少名校、名师效应的生源聚集。

“获得感”重点抓发展、民生和公正,是党执政为民的标尺[5]。应以务实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实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系统化思维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针对获得感展开研究,对于明确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落脚点和突破口,具有重要指向性价值,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共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念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现实意义[J].国家治理,2017(47):24-27.

[2]王浦劬,季程远.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8(1):6-12.

[3]成长春.探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J].群众,018(11):37-39.

[4]黄成,吴传清.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绿色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5):97 -104.

[5] 陶文昭.“获得感”是执政为民的标尺[J] .理论导报,2016(4) :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