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创新是新时代现代化的第一动力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量:18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研究新时代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破除一个传统的现代化观念,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追赶先行现代化国家的过程。现代化便被定义为追赶过程,相应的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优势被归结为后发优势,即模仿、引进和采用先行国家创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实践证明,这种追赶模式的现代化虽然能跟上先行国家,但不可能进入国际前沿,也谈不上现代化。现在我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显然,新时代提出的现代化,就不是追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而是赶超发达国家。只有明确赶超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从现代化历史可以发现,现有的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并非都是跟在现行现代化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实现现代化的。只要是抓住最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会就能一跃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气化为代表,发生在欧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这两次产业革命都同我国擦肩而过。这是我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现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甚至产生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化、数字经济等新科技和产业。中国新时代的现代化搭上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快车就可能在现代化上实现跨越。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就在创新驱动,也就是以科技创新来驱动现代化。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现代化蓝图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且把创新型国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1]

现代化的内涵由追赶改为赶超,就把创新作为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作用突出出来了。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引领现代化。科技创新有跟跑、并跑和领跑三个层次。跟跑就是模仿、引进、采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后面跟跑,永远落在后面,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科技创新必须进入并跑和领跑的层次。首先是与发达国家并跑,进入同一起跑线。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所指出的,科技和产业的“时代划分是以许多国家所共有的创造发明为依据的。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条特殊真理。”[2]P250-251在同一起跑线上,发达国家研发和采用的新科技和产业技术也是我国需要研发和采用的。就是说,你研发新能源,我也研发新能源,你研发新材料我也研发新材料;你研发人工智能我也研发人工智能。现代化的更高层次是领跑。既然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具有赶超发达国家的特性,创新的科技就要处于国际前沿。没有进入国际前沿的创新,就谈不上赶超意义上的现代化。前沿的科技就来自于基础研究。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础研究极为重视,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现代化所需要的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需要产业创新。但目前两者的国际差距是不对称的。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不仅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起跑线,在许多领域具有了领跑能力。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产业水准国际差距较大,在许多领域处于中低端。很显然,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很大程度出在产业水准上,因此,新时代现代化必须着力于产业创新,使产业水准赶超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被称为“新经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反映新工业革命标志的高端产业。如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技术等;二是体现于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这些创新的产业成为现代化的新动能。

基于创新对现代化的动力作用,以及科技创新水准与产业水准不对称的国际差距,完善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内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部分。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解决好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建立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科技创新链包括基础研究、孵化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四个阶段,与此相应,完善创新驱动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重视并引导基础研究。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更多来源于科学的新发现,产业创新需要基础研究提供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是核心技术?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撒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现在所关注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代表,所有这些产业革命都是直接以科技革命为基础。因此,创新阶段上延到发现新技术的基础研究(知识创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尤其要重视基础研究,引导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方向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出世界一流的成果,立地就是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产业创新提供原创性、颠覆性核心技术。另外,由于基础研究成果国际转移的障碍小于新技术转移的障碍,基础研究可以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开放式创新,从而为企业获取国际最前沿的新产业技术。

其次是协调产学研,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在科学发现到生产上应用(尤其是产业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最新的科学发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新技术的主要原因是科学家进入孵化新技术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科技和产业创新最有效的对接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大学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既要求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家进入孵化新技术平台,又要求企业成为构建创新平台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是一般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是功能的协同。产指的是产业发展,涉及企业和风投。学指的是人才培养,为新产业提供人才。研指的是科学研究,涉及大学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各方共同介入研发平台。高校科学家都能参与新技术研发,其基础研究成果顺畅进入,在研发平台上源源不断开发新技术,进入平台的企业及时采用新技术。协同创新有两个导向:一是市场导向,解决创新产业的商业价值;二是科技水平导向,解决创新产业的先进性。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上,各方有各自的目标和标准,深度融合就需要协调产学研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企业目标是从创新技术的应用中获取商业利益;大学目标是追求科技水平及其成果价值,为延续科学研究获取资金投入,充分实现其科学研究的价值。企业作为创新成果商业利益的获得者,理应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为吸引大学和科学家进入创新平台,需要提供充分的延伸研究的资金和相关的条件,保障参与创新的科技人员按贡献分享创新收益:分享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并依知识产权分享创新收益。根据成功的经验,产学研融合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对产学研平台起黏合剂作用,其中包括引导建设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载体和平台。

再次是鼓励融合科技创新的科技创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创新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方面都要求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其必要途径是科技创业。科技创业涉及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将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人员带着创新成果创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也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般说来,只有科技创业成功才能推动产业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将创新融合进科技创业意味着科技创业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不仅要对创新成果进行适应市场的改良性创新,还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科技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创业者成为科技企业家。科技企业家不仅具有一般企业家的精神和素质,还有科学家的素养和视野。科技创业具有长期行为。风险资本在初创成功可能退出,但科技企业家不能就此停止,还要继续经营企业。其长期行为就在于不间断进行创新,不仅把创新成果推向市场,还要实现产业化,以充分实现创新成果的潜在价值。

总的来说,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化,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科技和产业的赶超,既需要基础研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需要打通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转化通道。这就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库兹涅茨.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