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08-03 浏览量:19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编者按:徐州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2016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徐州建成“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的新要求。2016年12月,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参加徐州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要求,徐州要在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领军作用,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这对于促进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加快苏北全面振兴、推动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在江苏“落地生根”具有决定性作用。2016年12月2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徐州市政府主要部门的60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一带一路”战略和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探索;既有国际影响力事件的跟踪分析,又有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度剖解;既有立足于现实的正面解读,又有以往经验教训的深刻镜鉴。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和“一带一路”研究院(会议主办方之一)联合推出“专家笔谈”,汇总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1 “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探讨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条件。世界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以来,欧美国家经济处于长期的衰退和低迷状态,其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正在被打破,许多产业领域所占据的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两端地位正在被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占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竞争优势正在显现。因此,从宏观全局来看,“一带一路”建设要进行全球价值链布局,要让“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与中国企业互利共赢,在“一带一路”上寻求全球价值链的合作。为此,要加快低端环节向劳动和资源环境成本更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带动全球价值链进入沿线国家;要大力支持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构筑以我为主的价值链布局。从微观主体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的是价值链走出去,无论是低端环节的转移,还是以我为主的价值链布局和延伸,都能使相关国家得到全球价值链的红利。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教授从国际分工理论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产业转移及基础设施共建。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的国际分工理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思想。通过有关国际分工模型的数学推演模拟显示,上下游产业的垂直关联依然是影响产业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因素。当贸易自由度水平较低时,下游产业都存在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产业转移;当贸易自由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比较优势开始发挥作用,也就是不管上下游产业如何相互影响,当贸易自由度提高到某一临界值后,上下游产业开始按比较优势进行转移。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所提倡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快释放各国的比较优势,促进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质,是构建以中国为“雁首”,沿线国家为“雁身”的新的分工体系。这是以各国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不同国家间产业内分工为基本分工格局的新分工体系。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视角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他提出,根据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化,要把“一带一路”战略、4大板块、城市群建设等各大战略举措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新的增长点,助推3大支撑带的形成,构建全新的开放经济格局,拓展产业转移和消化过剩产能的新空间。二是加快东中西及东北4大板块发展,推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中部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西部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北中部地区等快速发展,形成多支点的空间骨架。三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5大城市群为引领,以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的21个城市群为重点,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四是加快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和东北的沈阳、华东的南京、华中的武汉、华南的深圳、西北的西安等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全国及地理大区的发展。五是推进省会、计划单列市、地方中心城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六是徐州具备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只有在江苏省的支持下,推动以徐州为核心的淮海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才能将徐州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探索

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孙红旗教授对“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能源合作项目快速推进,中巴之间和巴国内的互联互通全面展开,特别是瓜达尔港正式开航,巴国总理谢里夫表示具有分水岭意义。但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巴国党派之争、中央与地方利益之争、部门权力和利益之争、宗教和世俗之争等政治体制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走廊建设的进展;第二,巴国社会舆论对走廊建设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人将走廊建设解读为实施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第三,巴国精英阶层对华态度呈现分化之势,部分反对党受西方指使,公开反对走廊建设;第四,部分沿线安全问题较为严重。今后,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应当着力做好3方面工作:第一,要全面而又理性地研判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中巴经济走廊的部分沿线地区发生过严重的暴恐事件,但目前走廊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很安全的,并非令人步步惊心。第二,要夯实中巴友好的社会基础,不断拓宽中巴交流渠道,建立中巴常态交流机制,加强中巴人文交流。第三,要鼓励支持中国的民营企业“借船出海”,积极融入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之中。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介绍了武汉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进展和拓进战略。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连接点及内陆开放型高地,武汉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汉新欧班列”,通过积极组织国际国内货源,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大幅提升了班列运输效益,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二是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如武钢利用非洲铁矿资源在当地建厂,华新水泥参与中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三是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如工程设计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参与沿线国家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等;四是“万里茶道”遗产挖掘和联合申遗;五是人文交流合作,如人员往来、专题论坛等。武汉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拓进战略为:一是以“中欧(武汉)班列”、“近海进洋航线”建设为重要平台,融入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提升国际通达能力,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按国家发改委《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武汉市着力构建西通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中通道(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和东通道(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出境)3大通道;打造内陆主要货源节点、主要铁路枢纽节点、沿海重要港口节点和沿边陆路口岸节点等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二是以产业为载体,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武汉市钢铁、建材、铁路、电力、化工、汽车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充分发挥武汉市工程设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鼓励企业组团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通信、能源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探索与当地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三是以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为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人文交流合作。特别是“万里茶道”申遗,初步确定江汉关大楼、京汉铁路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和汉口俄国茶商建筑群3个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赵儒煜教授深入剖析了东北振兴与长春市转型升级。从经济发展及产业基础看,徐州与长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长春的转型发展对徐州具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东北地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不是“新常态”下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全球经济周期性下滑背景下东北自身发展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历史”因果循环机制形成的问题,表现为原材料初加工为主的基础产业迈向高端产业的缺位,且“产业缺位”向以制度优势固化、产业垄断固化、政策方式固化为核心的“体制固化”嬗变。当前,正是重建东北产业体系的重要机遇期:一是结构调整。农业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支撑,服务业也依托工业部门保持了增长势头。二是主导换将。促进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3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5大新兴产业,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技术升级。技术进步是传统产业效率提高的内生变量,工业部门增长以产业技术长周期为基础,技术进步创新者和技术垄断优势者最先胜出,要特别重视源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四是推优出新。利用长春在光学电子、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全国领先的科研开发基础,大力发展电动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发展,做优做强其他新兴产业。

国家与江苏省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甄峰教授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从区域层面建设物流品牌对长三角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三角区域经济基础雄厚,物流发展快,整体已具备构建物流品牌的产业基础。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先发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增速放缓,已经迈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后进地区追势明显,形成多个具有潜力的区域增长点。同时,长三角城市物流综合实力差距明显,上海物流竞争力遥遥领先,而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长三角物流品牌建设中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区域物流品牌建设滞后、区域物流产业合作机制匮乏、缺乏统一的智慧管理平台与标准化建设等问题。为打造“一个国际物流枢纽、两级物流中心、多个特色物流节点”的长三角物流品牌发展新格局,应当从培育优势物流产业园和物流企业、加快完善物流增值服务、全面完善贸易通道、建立物流发展合作机制、提升口岸通关能力、搭建智慧物流平台、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等方面,大力推进长三角物流品牌加快建设。

3 “一带一路”战略下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江苏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教授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淮海经济区应该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徐州有条件、也应该成为:1)新欧亚大陆桥东端的中心枢纽城市、我国东部地区的集散中心,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2)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节点,合作建立经贸区、产业集聚区,将徐州打造成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3)区域协调中心,带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因此,徐州要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到:加快构建整个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机制;优化区域流通一体化的需求条件;营造区域商业氛围,通过不同层级拓宽横向纵向交流渠道,健全区域商业诚信体系;创新政府之间的合作方式。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赵作权研究员认为,建设中心城市应该坚持尖端集群化道路。集群组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创新格局不确定性等全球化挑战的战略武器,我国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打造世界级创新性产业集群。目前,我国产业和创新集群化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当将集群网络化发展作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先方向,建议“十三五”时期设立我国产业集群卓越提升计划,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网络化战略。主要对策建议:一是组建国务院集群化发展领导小组和部际委员会,由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共同负责制定我国产业集群卓越提升计划;二是制定全国统一、跨部门的集群化发展战略,打造20个世界级卓越集群,使集群化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创新、创业、区域、教育、海洋、外交等政策的优先方向;三是设立国家集群研究中心,分析我国集群发展的方向、潜力和路径。发展卓越集群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全面拓展我国全球经济发展空间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江曼琦教授认为,应该根据中心城市的条件和标准来加快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首先,要加快制度平台和产业平台建设。构建城市间经济发展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优势产业商品贸易服务平台、物流平台、公益性和公共性强的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建设。其次,要加快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打通区域内“断头路”,建设完善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创新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强化徐州与连云港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网络。第三,要加强生产联系网络、要素流通网络和城市网络建设。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打造包括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和物流链的全产业链;以城市等级关系为基础,在点与轴的辐射范围内形成产品与劳务网,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降低要素流通成本,提高区域产业链运行效率;加快产城融合,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构建并完善城乡一体的城市网络体系。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苗长虹教授认为,构建枢纽型经济是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和功能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第一,要加快推进徐连、徐宿淮盐高铁建设,淮海城市群内部铁路与快速通道建设,城市地铁建设和观音机场扩建工程,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第二,要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园区平台、口岸开放平台、多式联运平台、国际贸易平台、服务要素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淮海经济区的物流枢纽。第三,要发挥徐州高校科研实力较强的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着力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政产学研相结合,培育一支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梯队,形成淮海经济区的创新经济高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志凯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徐州作为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大城市,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是明显的,不仅是紧邻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主要基于如下判断:一是产业发展机遇。徐州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工程装备机械,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发挥用武之地;装备制造、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业等主导产业中的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力,都是参与“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主体。二是民企发展机遇。城市建设带来产业、人口的集聚,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推进,城市的养老、医疗和健康产业都需要有相应的发展,这些也需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大力参与,以便加大供给并提高服务质量。三是高校合作机遇。徐州高校数量多、规模大、质量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任务(即“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离不开高等学校展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语言、习俗、法律、政治和社会的研究和决策建议。

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罗守贵教授根据成都、广州、上海、义乌、苏州、张家港等地方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对徐州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尤其是中亚)的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在双方各自政策和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积极的国际合作创新。第二,要提升“徐新亚”等国际货运班列综合运输功能,尽快开通“徐新欧”等国际集装箱班列业务,强化与连云港合作,先行开通徐(连)新欧班列,共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第三,引导和发挥徐州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2014年,徐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西亚、北非、欧洲、亚太共涉及65个国家布局了较完善的营销网络,在俄罗斯、印度、波兰等国建立分子公司,在波兰、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伊朗等国建立KD(散装件)工厂。此外,在欧洲并购了德国施维英公司、德国FT公司、荷兰AMCA公司,在欧洲、美国和印度建立了研发中心,在印度拥有生产基地。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收入达到8。6亿美元,占徐工海外销售收入的60%。今后徐州要大力培育类似徐工的龙头型企业,对它们“走出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第四,要利用交通枢纽城市的有利条件,建设“X新欧集装箱班列”编组的枢纽城市。

东南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兴平教授从我国第一方队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与经验出发,对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开放城市战略与精准城市定位、强化城市枢纽和门户地位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与水平等方面的建议。我国第一方队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主要包括7点:一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城市;二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及区域辐射能力;三是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二三产业双擎驱动;四是区域经济中心或副中心地位,产业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五是构建面向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六是注重提升文化竞争力;七是注重营造城市生态平衡。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涛方副教授认为,比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更强的要素集聚力和辐射力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通过就业密度、就业规模、就业专门化等指标,他对中国巨型城市区进行了识别,发现徐州是潜在的巨型城市发展区,是采掘业和制造业专门化区域。徐州要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是要进一步融入到京沪巨型城市区“链条”中;二是要对比周边省会城市,在经济和交通基础上加强区域文化、教育等建设;三是要加快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等积累,协同周边城市合力推进巨型城市区发展。

(笔谈全文由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正平教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