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现代化进程的区域时序和协调——兼论局部区域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5-12-01 浏览量:14

来源:学术月刊

 

        摘 要:先行发展地区不能等到所有小康指标都达标,也不能等到其他小康社会指标都达到后再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这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和促进。局部地区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必须达到顶层设计,全国统一的的必要标准。但不同地区可以因禀赋和结构的差异,有选择性指标从而形成各自的现代化特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有个空间尺度问题,需要突破市县范围,包含中心和外围。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差距,现代化进程需要两个层次的区域协调:一是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内的协调;二是现代化的先行地区与后行地区的协调。现代化的区域协调把地方政府作用推到了前台。

        关键词:现代化;区域;时序;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5)12-0054-05

        根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2021 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时间肯定存在有先有后的地区差别。有的地区会先行建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超前研究先行建成小康社会的地区能否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则是局部地区能否率先实现现代化。

        一、先行发展地区能否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本身有克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要求,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的不同地区的同步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存在有先有后的时序。在实践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还没有达标,就不可能提出现代化任务。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全面小康的基本目标已经达到。与此相应的问题,是在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发展,还是在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旗帜下推进。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实质是允许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其中包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所谓现代化是指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

        所谓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是邓小平所界定的:“人均GN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就人均GDP 来说,2014年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7 个省市进入人均GDP“1 万美元俱乐部”。苏南地区5 市均超1 万美元。其中苏州过了2 万美元。均达到世界银行2010 年所列的“上中等收入组”的国家和地区的上限。虽然人均GDP 不能成为单纯追求的发展目标,但人均GDP 高的区域有经济实力满足全面小康所要满足的多方面需要,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达到邓小平所界定的:“人均GN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观察各地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可以发现,不仅不同区域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有明显差距,小康社会的各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有较大的差距。这可以由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方面实现的难易程度来说明。小康社会的有些指标可以提前完成,有些指标的完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由此就提出现代化建设同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机衔接问题。在先行发展地区,工业化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居民人均收入指标、居民健康和预期寿命指标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等全面小康指标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但根据十八大所提出的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使最为发达的地区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也不能说是 100% 都达标,例如,环境和生态指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社会保障全覆盖的指标,等等。毫无疑问,经济发达地区针对尚没有达标的方面继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必要的。但不等于说,只有当这些指标都达标后,才能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达到全面小康标准的方面需要根据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提出更高的目标,没有达标的方面实际上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些地区不能等到其他小康社会指标都达到后再开启现代化进程。这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和促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课题。先行达到全面小康标准的地区就是先行达到中等收入阶段的地区,也就会先行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过去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所推动的经济快速增长所积累的矛盾在进入这个时期后集中爆发。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居民的诉求从温饱转向教育、健康和环保,也不会允许权利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相应的**意识也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由在低收入阶段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方式,转向在中等收入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方式。

        先行发展地区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地区差距?首先,先富帮后富的前提是需要有先富者。先行发展地区以其发展成果,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支援后发地区,先行发展地区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中西部地区扩张,本身就在带动后发地区发展。其次,从经济发展的区域时序分析,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际上是培育增长极。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地区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其他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现代化的势头总是从核心区逐步向周边辐射和传导,逐步扩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这种带动作用可以大大加快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先行推进现代化的地区实际上是为全国的现代化“探路”,其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整体的现代化少走弯路。

        二、局部地区能否先于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般的现代化理论所讲的现代化都是以国家为单位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一国之内的局部区域能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既涉及局部地区现代化与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系,也涉及局部地区现代化与其他后发地区的关系。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推进现代化,尽管不同区域现代化进程有先有后,但国家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必须顶层设计,全国统一。也就是要有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标准。某个区域在宣告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必须达到的指标包括:人均GDP 指标、人民幸福的指标、人的现代化指标、城市化率、普及高等教育的指标、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指标、信息化指标、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指标,等等。这些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核心指标或者说是必要指标。这些指标在局部区域可能率先实现,但在国家层面上要求的现代化指标,例如,政治现代化,其进程必须同全国同步,各个地区不能各行其是,不可能先行先试,区域不可能率先。

        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各个地区所能达到的现代化水平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产业结构,从国家层面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比重已降到5% 以下,第三产业比重在70% 上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都在70% 以上。这种产业结构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追赶目标。但在有些地区农业比重大,有些地区工业比重大,但不影响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和工业比重大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是说,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这类结构性指标对不同区域是有弹性的、可选择的。就像目前的发达国家中,德国的工业比重大,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比重大,美国的服务业比重大,不影响它们的现代化国家地位。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某些指标不可能要求每个地区都同样要达到。一个国家(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如,服务业比重、绿化面积等等指标不可能同等地分解到各个区域,也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各个区域达到同样标准。就像有的地区水面多,就不能以陆地多的地区的森林覆盖面同等要求。这意味着确定区域基本现代化的标志性指标要区分出必要指标和可选择指标。其中必要指标是指必须达到的指标,选择性指标则反映各个地区的禀赋和结构的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现代化特色。

        明确区域现代化的选择性指标是要突出不同区域的现代化特色,不意味着降低现代化要求。即使是选择性指标也有现代化要求。例如,尽管某个地区的农业比重较高,城市化率不是很高,但在其城市化率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更高,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以及享受到的城市文明程度不能降低。尽管某个地区的服务业化水平不如其他地区,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必须更高。尽管某个地区可能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绿化面积不是很大,但该地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必须更好。尽管某个地区由于高校布局的原因大学数量不多甚至没有,但该地区与大学的合作最密切,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更高。

        现代化的地方特色还表现在各自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各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虽然都有共性,有需要共同遵循的规律,但由于各自的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原因,不可避免带有地方特色,比如,有的地区地处开放前沿,更为突出其现代化的开放特色;有的地区有科教资源的禀赋,其现代化更为突出创新特色;有的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其现代化的短板在环境和生态,因此,其现代化将着重在环境和生态建设,相反有的地区生态资源禀赋丰富,其发展进程中环境和生态保护得较好,依靠其旅游和生态资源加上现代化的配套措施,也可能一跃进入现代化社会。

        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区域的空间尺度

        现代化的区域有个空间尺度问题。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前一时期有不少地区制定本地区的现代化规划时有个误区,就是不考虑率先现代化的空间范围,不只是在县的范围,甚至乡镇都在制定自己的独立的现代化规划。根据现代化要求,决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区域的空间尺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承载范围。某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可能受上游来水的污染,某个区域的大气环境也可能受周边其他区域的空气污染。因此,区域基本现代化的范围不应该太小。这意味着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空间尺度不可能是一市一县的范围。就像不能单纯讲北京的现代化,其所在区域的现代化的空间尺度应该包括京津冀。不顾及外围,中心的现代化是不可能长久的。

        第二,现代化区域内需要有中心和外围,既要有中心城市又要有周边农村;既要有工业区,又要有生态区方面的功能区安排。单纯的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指标明显高于其周边农村,决不能就此认为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需要外围地区充分的包括人力在内的要素供给,从而降低现代化成本,例如,外围为中心提供低成本的建筑、运输、家政等服务。中心地区如果没有外围地区的低成本要素供给,其现代化成本会更高。中心对外围不仅有要素的吸引,也有要素的扩散。动态地看,在地区现代化过程中,中心城市有限实现的“现代化社会”商务和生活条件会诱使要素和人口向中心集聚;在达到较高集聚水平时,其现代化能量就会向周边外围地区扩散,从而使原先的外围也成为中心。进一步说,某个包括中心和外围的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后又会从整体上成为中心,其现代化的势头又会向周边扩散。就像整个苏南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后,又会成为推动苏中和苏北现代化的中心,从而形成区域推进的现代化趋势。

        第三,现代化区域依托城市群扩大现代化的辐射范围。根据增长极理论,分布在区域内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可以成为当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例如,苏南地区发展水平之所以处于全国前列并且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在于这个区域形成了包含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城市群。中心城市首先推进城市现代化,就能产生推动周边区域发展的现代要素。能够承接现代要素扩展的是区域内包括中心城市和农村城镇在内的城市群,尤其是农村范围内的城镇,是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单元。因此,区域内现代化需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第四,开放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区域也是有边界的。有一种担心,就是由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具有开放性,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优越会吸引外地人进入,从而拉平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降低先行现代化地区的福利水平。而且,在开放度高的区域,居民对幸福的要求更高。这意味着局部地区即使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也不可能长久。这种担心有它合理的一面。以昆山这个县级市为例。这里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吸引了一批外来人口进入。截止到2013 年年底,昆山市常住人口164.4 万,户籍人口75.3 万,非户籍人口89.1 万,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超过1 :1。外来人口在这里不只是就业,还需要解决入学、就医、公交等方面社会和公共服务,也增加了社会和公共管理的压力。这种负担和压力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是无力承担的,需要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来承担。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均等化,也就弱化了低收入地区人口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驱动力。当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局部地区对人口流动实际上是有选择的:一方面需要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人才或劳动力进入,另一方面又要限制一般的人口流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不可能靠设置人口流入的行政障碍来保证本区域民众享受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先行现代化的区域的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准可能形成人口流动的壁垒。不需要借助行政手段,只要依靠其发展水平,依靠市场选择,某个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有可能的。

        四、现代化的区域协调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差距,现代化进程就有一个区域协调问题。以上关于中心和外围关系的分析,实际上指出了现代化的区域协调中的市场作用。而在现实中,现代化的区域协调实际上把政府作用推到了前台。区域率先基本现代化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同样,区域现代化协调也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涉及两个层次的协调。

        第一个层次的区域协调,即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内的协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超出了市县的范围,就提出了区域内的协调问题。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能量集聚的范围是区域协调的内生力量。从苏南的发展进程分析,20 世纪80 年代,经济发展的能量集聚以乡镇为单位,就有乡镇经济之说;到21 世纪初,发展开放型经济,举办各类开发区,经济能量的集聚超出了乡镇的范围,于是出现县域经济的概念。到2010 年前后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经济能量的集聚以苏州等地为代表,超出了县域的范围,于是出现撤市(县)建区,出现市域经济。现在推进区域现代化,毫无疑问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集聚经济能量,于是就有整个苏南范围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趋势是在整个长三角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扩大的甚至是跨行政的区域内协调现代化进程,关键是打破区域内行政区划的壁垒,整合资源,加强分工和合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打破地区内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避免过度竞争。其基本的制度安排是区域同城化,一是建立同城化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二是建立同城化的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三是建立广泛的资源和利益共享制度,包括信息共享制度。

        其次是协调区域内产业升级。其路径包括:(1)在地区层面上寻求产业集群的分工与错位发展;(2)在产业扩散和重组过程中通过兼并、合资等资本运作方式组建一批跨行政区的集团公司。(3)建立新兴产业的价值链,不同地区的企业依据其优势成为新产业的价值链环节,形成价值链内的合作,以克服过度竞争,规避市场不确定风险。

        再次是环境和生态建设的区域协调。区域内不同地区山水相连,尤其是湖泊、河流上下游跨区域相连。各个地区应该有整体的环境治理规划,包括整体的减排、整体的流域治理等。这需要全区域乃至更广的区域进行统一整治,上下游联动。不仅如此,从整个现代化目标考虑,要实现全区域的生态平衡,还需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科学地确定重点开发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域。

        第二个层次的区域协调指的是现代化的先行地区与后行地区的协调。从现代化的区域战略来看,允许和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只是让这些地区实现现代化,而是要求这些地区先行发展的同时,充分释放其现代化的潜力,承担先富帮后富的责任。一般说来,率先推进现代化的地区,对毗邻区域的现代化有明显的外溢性,就像苏南现代化的势头也会梯度推移到苏中和苏北。这里所讲的区域协调不限于这种自然的客观的现代化外溢,更为重要的是先行现代化地区对后行地区的自觉带动。

        实际上,先行现代化地区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两个方面限制:一是环境和生态的有限容量的限制;二是经济发展的能量受到区域容量的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使这两方面矛盾更加尖锐,从而成为增长的极限。因此,先行现代化地区对后发地区现代化的支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将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办到区域外,在区域内保留制造业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以及品牌等知识产权。在制造业生产基地向外转移的同时,腾出空间发展各种类型的服务业,特别是发展作为制造业延伸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服务外包,可以进一步增强先行地区的现代化中心地位。

        现代化的区域协调实际上是打破地区分割,实现经济地理的重塑,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2009 年世界银行发布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该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克服地区差异的重要趋势是重塑经济地理:在毗邻城市推进区域一体化,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并相互促进的经济板块,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基本路径涉及三个方面:(1)提高密度,实现经济集聚。(2)缩短距离,降低运输成本。(3)减少分割,建设统一市场。基于此,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推动要素是:制度合作、基础设施共享和特别激励措施的有效政策组合。针对中国现实中的区域差距,协调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克服不同地区的政策和体制落差,二是建设共享性基础设施,三是推动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合作。

        作者:洪银兴,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来源】学术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