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量: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 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未来产业配置格局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重 点要建设安全高效的全球产业链集群:一方面,可以利用开放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实现效率的要求;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临近空间的集群效应实现产业安全的目标。我国一些重要的科技产业创新面 临“卡脖子”的威胁,因此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目标,还要加上自主可控的更加迫切的要求。

自主可控,其实就是在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可以独立地利用具 有我方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显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问题的关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途径应该主要是本国公民研发,但是这并不排斥在我方主导或拥有知识产权的条 件下,更多地让外国公民也参与创新过程,而且,在全球创新链分工模式中,创新越来越国际化, 国际合作开发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为了建设好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分行业精准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

找出两个极端点的供应链是哪些?作为极端点,真正需要锻造的长板产业与需要拉长的短板 产业,都不会很多,更多的是介于这两个端点的产业,它们只需要发挥市场的正常调节作用即可, 并不需要政府特殊政策的扶持。

分析比较长板产业和短板产业的技术、市场和资源要素的优势所在、不足之处在哪里?如短 板产业要找出其关键环节、工艺、设备、产品的技术瓶颈之处,其专利在全球的详细分布信息, 我们的劣势在哪儿,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的可能性,等等。

运用新型举国体制方式组织短板拉长工作,同时运用强化市场竞争的办法锻造长板。新型举 国体制是在市场基础上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并不是如计划经济一样由政府包办一切。举例 来说,对某些需要长期耗用大量资金的高技术产业的突破,可以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多元投入、 组建市场化基金的方式予以支持或扶植。

为实现“精准施策”的产业政策目标,我们要对这处于两个极端点的产业链供应链采取行之 有效的管理。

减少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相应地增加中央主导性产业政策的独立运用。这个建议的出 发点,是鉴于过去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的运用,会导致大量无效的盲目竞争、过度补贴和重 复浪费。这时必要的中央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是需要的,这种技术瓶颈的突破,不需要以市场的 过度竞争和浪费为代价。

建立中央部门“链长制”的首长协调。针对少数真正需要突破的短板产业,有为政府的作用 体现在近年来地方政府首创的“链长制”。一是协调解决产业链中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物流受 限等问题,重点破解产业链上游供应跟不上,产业链下游需求不足等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问 题。二是全面梳理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掌握关键技术的缺失和瓶 颈状态,进而利用全球专利数据库,精准寻找到核心技术的发明者或掌控者,做到有的放矢地制 定有针对性的研发投入策略。三是充分发挥产业链长在建立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创新中的作用。

培育产业链“链主”。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要协力、协作、协同和协调,重点是利用 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功能,通过纵向和横向一体化并购,迅速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规模,让其具有 一定的市场势力,或成为产业关键技术的集成者。

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在过去的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下,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也在不断地实现,不过其实现的利益主要归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所有,中国获取低端的加工生产增值。在以我 为主导的产业治理结构下,全产业优化升级意味着中国获取主要的升级利益,不过参与的国际分 工环节较少。因此目前我们需要进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产业并不多,一是由于我们拥有绝对优 势的长板产业,需要把它们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二是由于我们在技术上还需 要依赖国外的、又经常被“卡脖子”的产业。对于绝大部分产业,都不应该追求全产业链优化升 级,而只应该追求某些关键环节、片段、工艺、技术的优化升级,其他部分以开放心态借助于国 际分工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