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框架路径和方略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量:19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中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创新性地提出来的一个突出的、具有建设性的重要范畴。如何理解这一新出现的经济范畴呢?过去,我们曾经提出过实现“经济现代化”或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范畴。其中,前一范畴经常与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并列或对照使用,主要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变革的历史和动态过程。而后一范畴则是在产业层面上,特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这在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显然,十九大报告新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经济现代化”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但是与上述两个概念有很大不同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指变革的历史和动态的进程,而是与构成现代化强国的其他要素(如现代化社会体系、现代化生态系统、现代化法治体系等)对应,指一种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目标和结构;它也不是仅针对产业构成、产业结构而言,不是仅仅用此来描述产业高度化水平,而是指整个国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系统,在发展总量和速度、发展水平和质量、发展结构和要素、空间布局的性状、体制机制运行、开放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和状态。相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最基础性的建设子目标和内容。同时为了实现这个子目标,必须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

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中国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只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6%~7%,到205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人均GNP或国民收入达到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经济总量就绝对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二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人均水平要超过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中国可以在衡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方面奋起直追,如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等方面,中国的进步都十分迅速。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语境下,是指要全面地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求是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得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建立这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四是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要素密集程度较大、生态容量适度、城市群落连绵、区域发展差距较小的生产力布局结构。

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是西方当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才一定是现代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和政府的“两只手”都要起作用,这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六是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一定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体系,是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有着良性循环关系的经济,不仅可以输出商品和要素,而且也可以吸收商品和要素,但绝不是依赖型的输入型经济(如技术依赖度比较小);不仅可以引进来,而且可以走出去;不仅可以对东开放,而且可以沿“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在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因为:

第一,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第二,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才能在符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和新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同时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改造、焕发生机,使落后产业得以淘汰。

第三,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各级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高质量的制度供给,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和机制,才能不断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第四,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才能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在高水平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需虹吸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创新经济,才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述了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略。总的来看,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把它们具体化为行动纲领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从供给端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供给的结构、质量体系与不断升级的社会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重大的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和运转不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纠正扭曲的供需错配,从而缓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具体的路径和方略上,主要有以下要点:(1)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2)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并形成新动能;(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4)加快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促进这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5)加强产业基础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外部经济性”,尤其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从依靠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创新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选择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后,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舞台上的角色、功能和地位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角色上,会由追赶者变为赶超者,甚至变为领跑者;在功能上,会由技术标准的遵守者和跟踪者,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市场地位上,将由追随者和弱势者,变成垄断者或寡头竞争者。这要求我们掌握新技术的源头,必须经历时间更长、花费更多、风险更大、更艰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为此,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同时,要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知识产权法、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3.乡村振兴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基本支撑。“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地动山摇,更别论什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无疑是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十九大报告在三农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亮点,就在于提出了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外,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工作。

4.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的重要路径。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这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花大力气去纠正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在。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根据各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要用各种扶持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重塑激励机制和发展动力,使其焕发青春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东部发达地区,则要求其尽快进入创新引领发展的轨道,率先实现地区优化发展,率先启动进入基本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未来应根据“时空压缩、增加密度、减少分割”的经济地理重组原则,鼓励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我国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主要来自于对旧有的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大胆改革和创新。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方式一是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通过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的管理,适当地减少干预,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做最有效的事情上;“更好”的标准是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方式二是要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对权力清单外的事务要多做“减法”。方式三是“放手”不是“甩手”,为市场活动制定规范,并充当监控者和仲裁者,纠正市场自身的失败;非市场活动即非营利性活动中发挥主体角色,为市场发展提供外部经济性。具体的重点任务主要在三个层次上:(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垄断规定和做法;(3)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全全面开放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自我强化机制。过去近40年的开放,带来了中国的全面进步,中国在上一轮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当前,新一轮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兴起,中国要利用自己的内需优势,形成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着力吸收全球先进的高级生产要素,为我国发展创新经济服务。这时候如果国家采取封闭政策,必然会丢失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必然落后。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是关闭,而是越开越大,主要是:(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3)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4)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