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飞: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社会学思考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02-06 浏览量: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如何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最主要的思路,是扩大内需,以内需拉动战略代替出口导向战略,消费拉动为主战略代替投资推动为主战略。实施如此战略性转变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不断加剧的收入分化导致许多人与家庭缺乏有效需求,13亿多人的中国没有13亿多人的市场。

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我国基尼系数已经攀升至0.5左右,超过了0.4这一世界公认的警戒线。这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因素。我国已经到了只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已经从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进入利益调整阶段。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内需特别是增强居民消费需求,防止经济增长乏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必须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其核心要义是消除贫困者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

首先,应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实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证劳动力与劳动力使用者具有平等的谈判地位,促使劳动力价格合理化。实施公务员“阳光工程”,解决单位之间苦乐不均、地区之间差距过大的问题。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不得利用公共资源盈利而滥发奖金福利。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必须进行限制与调控。同时,严格规范按要素分配的秩序。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创业,通过专利转让、技术入股等途径增加收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鼓励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管理出效益与承担管理风险而获得较高的收入。防止权力进入要素分配,堵塞权钱交易的各种腐败漏洞。

加快优化居民收入结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也不合理,财产性收入普遍过低、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过低、城市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过低。因此,要在提高工资性收入的同时,重点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这些突出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居民收入七至十年倍增计划。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收入。进一步优化城市创业环境,拓宽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渠道,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与农业补贴制度,增加农民进行商品化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居民出租住房,增加房源,发展租赁市场。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物价补贴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出一条低成本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支付一定的代价的,这个代价首先是经济成本,第二是社会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了人们提高收入的期望值。通过劳资集体谈判,促使工人工资待遇合理化,促使劳资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