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201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为60%。消费经济的崛起,不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推动大众消费社会的发育与形成。
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社会更多地围绕消费运行。这一过程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相叠加,人们的消费方式更多地从“线下”转到“线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消费的重要特征。同时,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成为新亮点。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正由较低层次的消遣型、娱乐型向较高层次的知识型、发展型、智能型发展,看电影、旅游休闲、运动健身和歌舞在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仍以看电视、听广播、读书报等为主,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开始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进行观光旅游、注重休闲娱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业态不断创新,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型消费需求对“定制化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不管喜欢不喜欢,大众消费社会都在以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
当前,我们在热情迎接大众消费社会来临之时,也应积极引领大众消费社会发展。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居民储蓄率高,这是投资、消费潜力之所在。促使储蓄向消费转化,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消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将更多的储蓄变成现实购买力。同时,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使城乡居民增强消费信心、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提升消费效应。
完善消费政策。为了解决不敢消费、不能消费、不愿消费等制约消费的问题,应制定实施促进大众消费的政策措施。比如,推进有利于消费的财税政策改革,增加休闲政策供给,推行带薪休假制度等。
改善消费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网购等新型市场交易的监管与规范,促使其健康发展。强化市场价格和商品质量监管,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推进绿色消费。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消费理念,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自觉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民以食为天。在食品生产与消费各个环节都要把好关,推进食品绿色生态有机化。通过政策引导和标准化规范,推动全社会形成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理念,促进民众选择原生态、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
倡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消费社会病的迹象:一是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扭曲。消费主义引发的奢侈消费之风,增加了生态危机、社会不公等隐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少数人迷恋裹挟消费主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带来负面社会影响。二是炫耀性消费的文化迷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人先富了起来,但其中不乏追求豪宅、豪车、顶级品牌服装等的高消费者,为了身份、面子和地位而进行炫耀性消费。这是一种病态消费。三是奢侈品消费的社会排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牌设置消费壁垒,将大众消费者拒之门外,维护“高端顾客”的优越感。对此,应加以正确引导。在大众消费社会来临之际,应大力倡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培育健康消费文化,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