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南京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研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5-09 浏览量:17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一、南京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现状

(一)要素禀赋条件分析

1.人力资源评价。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和全国重要的教育中心,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本比较雄厚。2001年南京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分别为6.41万和4.36万,同期北京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分别为24.1万和19万,上海拥有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为17.4万和12.3万,可以看出在总量上南京的科技人力资源与北京和上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按照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的数目来衡量,2001年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74人和109人,南京为116人,低于北京但高于上海。

从人力资源的结构看,南京的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即独立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2001年南京科技活动人员中属于独立科研机构的为17616人,占27.5%,高等院校14356人,占22.4%,大中型企业32145人,占50.1%。2001年独立科研机构拥有科学家工程师11401人,占26.1%,高等院校13829人,占31.7%,大中型企业18314人,占42.2%。从纵向对比来看,南京市科技人力资源有向企业和高等院校集中的趋势。2002年大中企业所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58.4%,比2001年提高8.3个百分点,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为49.3%,比2001年提高7.1个百分点。同期高等院校所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比2001年增加1.3个百分点,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则增加0.8个百分点,均有小幅度的增加[1]。造成这种人力资源流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众多企业意识到研发实力的重要性,纷纷开出优越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我们认为,这种科研人员向大中型企业的流动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反映了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南京科技创新实力的提高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2.经费资源评价。近年来南京市政府除了在市场环境、审批手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外,科技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大。2001年南京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28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为2%,低于北京的3.12%但高于上海的1.71%。同期南京的科技三项费用为188亿元,接近上海的232亿元,说明南京市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从经济整体来看,2001年南京R&D经费支出29.1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53%,这一比重低于北京的6.02%,但高于上海的1.78%,并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2]

从经费的内部构成来看,独立科研机构的经费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增加,高等院校的经费收入比例有小幅度增加,经费收入正在从以独立研发机构为主向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转变。据统计2000年南京市独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9%、20.9%和32.2%,明显呈现出独立科研机构“一家独大”的情况。2001年,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强,独立研发机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5.9%。但是到了2002年,独立研发机构的经费收入比例迅速降低,只有33%,相反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费收入迅速增加,占总收入的份额达到43.8%,高等院校的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3.2%,比2000年有小幅增加,企业经费收入开始占据总收入的“半壁江山”[3]。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南京市的科技企业改制后,出现了高级科技人才从独立科研机构向大中型企业流动的高潮。与人才的这种流动相一致,必然伴随着科研项目和资金的相应流动。这种流动有助于加强应用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3.资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格局评价。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和东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在人才、财力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较高的资源禀赋并不必然带来较高的使用效率,决定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源的内部结构。由于南京国有企业较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由表1可以看出,南京科技创新三大主体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2001年,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人员比例为27.5%,但其经费收入的比例却达到55.9%,同期大中型企业50.1%的人员只占有27.6%的经费,高等院校22.4%的人员占有16.5%的经费,这种资源配置的巨大差距导致独立研发机构的人均经费达到26万元,高等院校的人均经费为9.4万元,而作为市场竞争和科技产业化主体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人均经费只有7.1万元,不足独立研发机构的三分之一。而同样的资源配置情况也出现在了2002年,该年高等院校的人员比例与其占有的经费比例基本相当,但独立研发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之间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不对称现象,企业人均经费仍然不足独立研发机构的二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资源配置错位现象正在向合理的方向改变,即独立研发机构的人均经费收入从2001年的26万元降低到2002年的20.9万元,同时企业的人均经费收入从7.1万元增加为8.5万元,高等院校的人均经费收入从9.4万元增加为11.1万元,不同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经费差距正在缩小。

 

(二)制度环境评价

1.产权激励与科研院所的改制。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多年试点的基础上,南京市从2000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科研院所改制工作。通过3年的努力,到2003年绝大部分应用型科研院所被陆续推向市场,90%以上建立了股份制为核心的企业制度,60%以上由科研人员通过出资买断了国有资产,实现了完全民营化,成立了产权结构明晰的现代企业。改制后科研机构一方面面临了激烈的外部竞争和供给约束,另一方面真正成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其经营活动开始真正的市场化,很快迸发出新的活力。

2.高新区的建设与科技产业化。为了解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之间的衔接问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为企业提供专门的服务通道、政策优惠等措施鼓励科研机构将其成果产业化。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促进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截至2002年底,南京共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即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入住企业达3896家,包括798家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达78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8.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7.6%,出口创汇74749万美元,较好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

3.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高校科技园区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它以高校及智力密集区的科技及人才优势为依托,以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基本功能,是科技型企业的培育中心。南京的大学科技园建设目前已建成南大-鼓楼高校科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和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三个国家级科技园,三个高校科技园如三足鼎立,但各有侧重,在竞争中并行发展。以南大-鼓楼高校科技园为例,鼓楼高校科技园区是在南京大学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上建成的。目前入园企业涉及到IT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精细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机电一体化等,其中IT行业的企业约占50%,生物工程及医药类约占20%。

(三)南京市科技创新绩效评估

1.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估。科技创新的结果是衡量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01年南京专利授权共有976件,同期北京专利授权6246件,上海专利授权5371件,因此从专利总数来看南京与北京和上海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由南京科技人力资源和经费资源总量相对较少造成的。从人均专利授权量来看,2001年南京科技活动人员人每万人专利数152.26件,北京为259.17件,上海则为308.67件,可以看出南京人均创新能力只有上海的一半,与北京也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现象与我们前面分析过的南京科技人力资源和经费之间的低效率配置存在直接关系[4]

2.产业化的绩效评估。由表2可知,2001年南京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中试验发展的比例为44.20%,应用研究占33.10%,基础研究占22.73%,同期全国试验发展占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78.1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分别为5.01%、16.87%。可以看出,南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投入的经费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在试验发展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2002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但南京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比例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37.82%和45.37%,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和两倍,但试验发展的比例下降到16.81%,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可以看出,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中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偏高,而且这种比例又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种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使得南京的科研产果数量虽然较多,但因缺乏对试验发展的重视而导致产业化的比率较低,难以对生产发展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我们也可以采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区位商值和技术合同的成交额来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的高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区位商值是一个相对指标,它是一个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本地GDP的比率与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GDP的比率的比值,该比值大于1说明该地区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相对于全国而言具有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对于不同地区的比较而言,区位商值越大的地区科技创新对出口的贡献也越大,从而反映出科技创新产业化的能力越高。2001年南京高技术产品的出口9.28亿美元,低于同期北京的24.38亿美元和上海的54.06亿美元,因此从整体来看南京科技创新的出口数量要低于北京和上海。从区位商值来看,2001年南京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区位商值为1.64,低于同期北京的区位商值1.74和上海的区位商值2.22,说明尽管南京科技创新对出口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小于北京和上海,且与上海存在较大的差距。2001年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3.9亿元,远远落后于北京的191亿元和上海的106.2亿元。从相对份额来看,2001年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为1.35%,低于同期北京的6.57%和上海的1.52%,[5]说明了南京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比率较低。我们认为造成南京科技成果产业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之间存在体制障碍,科研主体无法通过市场定价机制顺利实现成果的交易与转化。

二、进一步推动南京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途径

1.以制度创新激励创新主体,凸现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制度重于技术。而南京尚存在阻碍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唯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激励供给,才能激发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活力。我们认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上,南京市的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培育企业产生的土壤,激励企业家的成长。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具有创新机遇和市场机遇双重的不确定性,只有高效和富有活力的决策、开发、经营、分配等机制,才能确保快速响应技术和市场变化。因此,科技产业化的前提必须是企业化。南京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绩效取决于院所、高校能否融入市场,以企业化模式运作。虽然南京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有很大推进,但改革具有被动性特征,许多单位尚未完成真正转化,对旧有体制仍有依赖。因此,政府部门要加速推动这一进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研单位改制为企业,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问题,即要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和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在企业化转换过程中,既要确保由原科研单位资产转换而来的国有法人股,也可以把部份资产通过合法途径转换为企业职工股,还可以广泛吸引社会和个人参股、入股,使企业改制一步达到股份制的运作模式。同时还应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的作用,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强烈的技术创新动力和更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因此,要重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这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选择。同苏南或浙江一些城市相比,南京创业氛围不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引导扶持就更加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体制创新,使之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先锋和主体。

2.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调整科技支出结构。虽然南京市科技投入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并继续呈上升趋势。但从横向比较上看,2000年南京市的科技投入强度只接近1996年或1997年的欧美科技投入强国的水平。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要实现科技兴市的战略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如前文所述,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中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偏高,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但是一方面基础研究的周期较长,并且研究过程中失败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基础研究的成果往往难以产业化。在当前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体制下,由于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课题立项部门往往只满足于课题数目的多少,难以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坚实的支持,从而导致很多投入大量经费取得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由于定价机制的缺乏难以达成技术转让的交易,因此南京目前的经费支出结构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改变这一状况,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市场化导向的落实,可以考虑改革科技创新成果价值评价体系,根据科技创新成果可产业化指标来决定经费投向。政府的管理机构在进行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同企业沟通,围绕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急需突破的问题立项,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实验发展支出,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的顺利产业化。

3.以产业空间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对产业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内存在有力的科技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容易捕捉的机会,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加速企业的产品创新。世界上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实际上是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区。

高技术产业更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统产业的生产特点和区位倾向,各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时都将有关企业和配套设施在空间上做适当的集中,成组布局,形成各种类型的高技术产业区,包括科技工业园、工业技术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目前,南京虽然有初具规模的科技园、技术开发区等,但受行政区划和主管部门归属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还较为分散,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产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制约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产业集聚的弱化也导致大量的专门人才向省市外外流。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首先是市政府要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不能允许各地区各立围墙,各自为政。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要起推动作用,不能越俎代庖,取代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也要顺势而发,不能人为规划出产业集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好公共服务。

4.科技创新与比较优势相结合,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在国内比较而言,南京在科技、人才、经济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国际上来说,南京的优势仍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所以片面地追求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多元化发展而忽视自身的比较优势是不符合南京发展现状的[6]。南京市工业体系完备,化工、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在工业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技创新与比较优势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有前景广阔的空间。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传统产业运用,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传统产业改进技术、革新工艺,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拉长供应链,优化价值链,以更低廉的价格、更优良的质量去赢得市场。当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必然。南京要利用好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势,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用信息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提高生产的过程控制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南京还要牢牢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利用好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技术要素供给体系水平,吸引和接纳发达国家外移的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5.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鼓励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源头作用,鼓励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首先要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人才优势,花大力气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多渠道多形式的引进高校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合理调整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力量配置,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创新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其次,要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向国内外开放技术、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等有形和无形资源,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通过共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合作研究等各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再次,要推动大学科技园的进一步跨越发展,为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通过完善和改进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支持鼓励高新教师兼职从事成果转化活动,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机构;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增强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后,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人员创办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企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支持和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人才、信息、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6.构建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环境。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并不否认政府可能发挥的推进作用。从国际比较看,并不是所有著名城市都具备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一些大城市也是靠政府有意识地推动才使技术创新在自身良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市场机制尚未成熟,迫切需要政府推动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进程。除前述推动制度创新、加大经费投入外,政府还应该加快职能转变,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而言,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功能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创业环境。一个高效的、有竞争力的政府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这些生产资源向本地区积聚。当前,特别是要发展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更新创新服务手段,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提供有效支持。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广大企业提供综合或专业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完善资本和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资本规范合理地流动。以国家高新区、各类孵化器为依托,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认证、培训、管理咨询等系列化服务。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依法行政,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注:

[1][2][3][4][5]《中国统计年鉴2003》,《南京科技统计要览2003》,中国统计信息网。

[6]张二震:《加快沿江开发全面提升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http://www.nanjing.gov.cn。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布兰斯科姆、[日]儿玉文雄:《知识产业化》,新华出版社,2003版。

[2][美]F.M.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新华出版社,2001版。

[3]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版。

[4]张二震、曾向东、马野青:《全球视角下的南京产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5]张幼文:《当代国家优势-要素培育与全球规划》,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版。

[6]袁靖宇:《高校科技企业的制度逻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版。

[7]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