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俞陶然
昨天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喜获丰收:50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项目以及2位与上海单位合作的外国科学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9%,连续4年获奖比例超过15%。更令人欣喜的是,上海此次在高等级奖项上实现突破:牵头完成的项目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是2002年以来上海牵头项目首次获特等奖,也是过去6年来牵头项目获一等奖最多的一年。
下转◆4版
(上接第1版)
市科技奖励中心负责人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来,科创策源功能正在提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国际科技合作的开放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两种“国之重器”获大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只有3项,上海牵头项目摘得1项实属不易。这个项目名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第一完成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俗称“挖泥船”,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国之重器”。从2000年起,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一步步攻克各种关键技术,迄今已研制出60余座疏浚装备,推动形成了完整的大型绞吸挖泥船自主产业链,使我国疏浚能力跃居世界第一。这个项目体现了上海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毅力,一切从头开始,最终赶超发达国家。
与之相仿,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工程”也是一项起点低、难度高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商飞项目负责人说,ARJ21飞机项目是在国内多年没有民机型号任务、人才流失严重、几乎没有任何预研的条件下启动的。历经十余年自主创新,ARJ21项目团队走完了设计、制造、试验、试飞、批产、交付、运营全过程,让我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飞上蓝天。
基础研究获奖占比创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是反映一个省市基础研究水平的指标。2019年度,上海有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占全国总数的17.4%,仅次于北京,且全部为牵头完成。“这创下了过去6年来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新高,体现出前沿引领能力的提升。”研究此次上海获奖情况的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卢超说,8项大奖涉及数学、物理与天文、化学等6个学科,复旦大学摘得3项,是获奖最多的单位。
据统计,上海所获奖项涉及31个专业提名组,反映了上海在众多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科技实力。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重点分布在物理、化学学科,国家技术发明奖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点分布在生命健康、金属材料领域。2019年度上海获奖项目最多的是生命健康领域,共有11个项目获奖。
体现开放度和长三角一体化
从这份获奖榜单可以看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开放度颇高。此次共有10位外籍专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2位由上海合作单位提名,他们是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奥地利科学家赫伯特·芒、与上海科技大学合作的美国科学家雷蒙德·史蒂文斯。
开放度还体现在国内跨省市科创合作上。据卢超统计,上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1个通用项目中,多个省市合作完成的项目有24个,合作省市多达22个。其中,上海与北京合作的项目最多,有14个;其次是与江苏、广东,均合作完成9个项目;与浙江合作完成8项。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获奖项目有14个,占全部跨省市合作项目的58.3%。
高校是“大户”,企业也不少
从获奖的各类创新主体来看,高校在上海获奖项目牵头完成单位中占比最高。在21个通用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中,高校有17所,占比高达81%;科研院所、企业各有2家。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在上海获奖榜单上是否显得有些弱势?卢超表示,如果不只看第一完成单位,就会发现上海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弱,而且在提升过程中。与2018年度相比,上海企业此次参与完成的通用项目明显增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各增加3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作为前三完成单位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度的3家增加到6家,国有企业数量从5家增加到8家。”
上海参与跨省市合作的23个通用项目中,企业作为合作方参与13项,高校、科研院所各参与10项。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企业具有积极整合、利用全国优势创新资源的活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