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实践

作者:解放日报来源:解放日报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12

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聚合力

精准化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效,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使服务能效最大化,上海做了多方面探索:一是建立能整合各方资源的供需对接平台,从区到市、再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区域,不同形式的“文采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便利;二是完善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借助数字化手段,尽可能准确地掌握受众的文化需求;三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文化需求自我生产、自我满足的良好机制;四是优化供给内容的结构,精准发力,在供给端提供优质的、受众真正欢迎的文化产品。

浦东文采会——供需对接的资源配送平台

浦东新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自2017年2月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累计886家单位参展、提供520场次展示展演、280场项目推介活动、到场观众17800人次、供需双方意向签约金额1.78亿元。浦东文采会致力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浦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对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集聚长三角文化资源,探索建立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协同发展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供需对接模式,打造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创新样本。

浦东文采会改变公共文化服务“拉郎配”的配送形式,通过市场引导供需双方共同扩展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内涵。在平台运行机制上,力求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方面做到“私人订制”,满足浦东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在供给方面,推出浦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APP,力求打造“文化淘宝”,实现供需双方全天候线上对接。利用线上平台,将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供给主体由省级院团延伸至地市级院团,邀请相关单位组团参展、采购,进一步实现长三角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

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四届浦东文采会以“文旅联动长三角,服务送到家门口”为主题,扩大服务范围,充分发挥文采会在整合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资源、合作共赢、联动发展中的作用。

多措并举

提升配送效能

徐汇区公共文化配送中心2014年成立后,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需求引领、社会力量参与、数据化管理的公共文化配送模式,促进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服务。配送中心注重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徐汇区公共文化配送工作流程》《徐汇区公共文化配送巡查评分标准》等制度性文件。为实现良好的配送效果,加强配送监管力度,2017年2月成立巡查志愿者队伍——“艺享徐汇”志愿服务团。为提高配送主体的产品质量以及承接主体的服务质量,开展巡查工作,定时汇报巡查情况、反馈配送效果。同时,每年根据配送场次及巡查得分,评选出“最受欢迎配送主体”。

为提升配送服务效能,徐汇区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精准配送。2017年开发、升级配送平台2.0版本和“艺享徐汇”配送APP平台手机端。同时,丰富公共文化配送内容,广泛征集有文化资源的社会力量,逐步扩大配送主体。据统计,2018年参与配送的社会主体共187家691个项目。比2017年增加了50%。2018年新增“艺启传承”“艺术商圈”特色项目征集,提供“定制菜单”。2019年首次将专家评审与大众评审相结合,设立由市民群众组成的大众评审团,根据参与文化项目的观摩体验打分。

此外,中心建立“文化志愿者—文艺指导员—特邀指导员”三级递增的文艺指导员队伍,每年向社会公开招募文艺指导员。还将与区域内高校、老年大学合作,征集更多优秀师资,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在“精”字上下功夫

近年来,金山区着眼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积极创新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机制,健全“三级配送四级覆盖五级延伸”体系。

精心组织,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区、镇、村(居)三级配送责任机构,明确各级实施主体。区级层面成立金山区文化资源配送管理中心,镇级层面由各街镇文体中心承担各镇区的文化配送承接工作,村(居)层面成立由村(居)委负责人和文艺负责人为主体的承接团队。在机制上,制定多项制度规范,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精密布局,健全整合机制。建立配送资源招募制度与竞争择优机制,实行社会募集、专业评审、集中入库,严把配送资源准入标准。注重借助不同行业的文化资源,打通行业壁垒,补充配送资源库。

精细配送,健全流程机制。制定了文化配送“一伍一拾”精细化配送工作法,即“五步走”“十环节”:在市级配送承接上实行“五步走”,即“点单、联络、宣传、组织、反馈”五步走,重点关注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在区、镇两级配送上遵守“十环节”,即“建库-计划-点单-审核-联络-签约-宣传-组织-反馈-结算”,重点关注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动文化配送工作制度化、标准化。

精准对接,健全网络机制。搭建并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化管理、集散化配送。“网上点单,线下配送”,优化配送流程,确保配送精准、高效。

精确反馈,健全评估机制。成立区、镇两级巡查队伍,明确文化巡查员工作职责,严把配送质量。制定实施“三单三率”制度,通过发放“服务需求单、配送资源单、意见征求单”,进行多维度的指标衡量评估,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土生土长的文化组织走向配送平台

从2015年起,奉贤区文化资源配送管理中心大力扶持文化类社会组织(乡镇文艺团队)进入市、区配送平台,到2018年底,已有40家进入区级配送,11家进入市级配送。从过去散兵游勇的文艺团队到“持证上岗”的正规配送主体,土生土长的文化组织在配送平台上获得了广阔的舞台空间。

奉贤区文化配送工作已初步建成统一的配送平台和完善的配送体系,配送场次逐年递增。2018年完成市区配送1677场次,配送规模化初见成效。区级配送以产品开发、征集为重点,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产品资源属地,推荐、选拔区域优质文化资源产品。2019年,向四级村居配送产品104个,三级配送产品96个。

奉贤区通过独创的“群众编、群众导、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挑、群众评,群众团队群众配”的区级配送模式,助推了一大批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快速成长。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编排创作辅导,进入了配送产品资源库。

志愿“小团队”文化“大作为”

近年来,甘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围绕市区、街道中心工作,鼓励文化团队参与社区治理,发挥社会志愿服务力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心设管委会,由街道职能科室、社区学校、文化中心、居委会、居民群众等代表组成,主要负责规划社区文化发展,决策中心重大事项,以及完善、落实一系列涵盖经费扶持、日常管理、考核评比等的制度措施。管委会先后制定多项制度规定,通过上墙公示、网上发布信息等,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文化指导老师和文化骨干成员信息库,发挥党员在开展文化活动和凝聚团队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名家工作室等社会力量提供专业支撑,培育“重量级”文化团队。

充分依靠群众,用好社会资源,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国家一级演员、高级教师以及有艺术特长的业余文艺工作者纷纷参与其中。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带头送展演、送文化指导员、送慰问、送专业课程进社区、进养老院、进学校、进企业,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公共文化活动组织:上云端

品牌化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特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的科学管理。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整体布局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呈现出资源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的良好态势。在全市文化资源的整合方面,文化云平台打通物理空间的分割,汇聚全市优质文化资源,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重点文化项目品牌化方面,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搭建参与和互动的便捷平台,提升文化活动的综合社会效益。

闵行的云上市民文化节

2018年,闵行区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路径,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平台“闵行文化云”。截至2019年8月,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90万人,注册文化场馆291个,发布文化活动3万余场,线上活动参与量超过1000万人次。

通过市级“文化上海云”,区级“闵行文化云”和镇级“莘庄文化云”等各子云平台联动,让市民群众关注、参与闵行区各类文化活动。其中“闵行云上市民文化节”,既有文艺演出云直播、民俗节庆云互动、赛事比拼云海选等多样活动,又增加互动、秒杀、投票环节。截至2019年8月,闵行区已开展云直播31场,11场线上观看突破10万人次。

闵行区为全区520个文化场馆、文体中心、居村文化活动室安装“闵行文化云盒”,全面实现“云盒全覆盖”。市民群众可通过该设备,第一时间获取市、区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包括4500个文艺视频、2000课时艺术精品课程,以及区级、镇级乃至居村级文化活动视频直播和回看,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共享优质文化数字资源。

“智”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静安“智”文化服务平台是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示范项目。2013年开始筹建,服务平台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为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服务人群辐射更广提供解决办法。

“智”平台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扩大特色文化品牌影响,提高群众参与率。如“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实时直播,参与互动人次达1104万,大大拓展活动辐射面。建设静安“智”文化服务平台微网站,打造“一键关注、一键切换、一键触达”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满足移动客户端浏览体验与交互性能的要求,市民可通过微信登录微网站,预约文化活动、场馆教室。

首创“精定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依靠大数据分析,为个人定制专属文化服务。在场馆WIFI覆盖基础上,部署精确定位系统,与平台后台数据关联,通过“精定位”“精分类”“精推送”,让市民智享个性化服务。截至2019年8月,平台会员人数超过15万,“静安文旅”微信公众号关注粉丝11万人。

“书界”O2O图书网借平台

杨浦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互联网+信用”新模式,在全市公共图书馆中率先打造新型借阅服务——“书界O2O图书网借平台”。平台携手支付宝芝麻信用,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融合线上线下,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为读者提供公益、便捷、多元化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

截至2019年11月底,“书界”开放自助服务点34处,总读者近6万人,借阅量155399册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140%。“书界”便捷、多元的服务模式,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书界”在文化服务配送过程中,以读者需求为主线,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策划定制“特色”活动。聪明宝贝学汉字、换书集市、企业读书日等公共文化互动体验活动融入商圈、社区、企业,在扩大“书界”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此外,“书界”与多所高校合作,畅通共享渠道,形成资源互补,并与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联合打造“金融谷图书馆”等。通过跨界服务,把优质公共图书服务延伸到更多读者身边。

草坪音乐会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

2014年春天,黄浦区联合上海交响乐团举办首场交响音乐会,打造了上海第一个城市草坪音乐广场。6年来,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这一公益性文化项目,成为上海城市文化新标杆。

草坪音乐会紧扣“春之声、夏之魅、秋之韵、冬之乐”季节主题组织演出,截至2019年8月,已举办演出190场。这两年,还邀请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布雷克演唱团等2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和演出团队演出。与此同时,草坪音乐会重视孵化培育年轻的本土原创艺术人才,上海昆剧团、上海市舞蹈学校等培养的优秀青年艺术团体都曾在草坪音乐会精彩亮相。

2018年,音乐会创新取票方式,在现场全新设置5台取票机,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验证码或直接扫描身份证的方式,领取音乐会门票,免去以往申领纸质票的繁琐程序。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云上音乐会”新平台。市民不仅可以在云端同步观看现场直播,还能随时随地重温草坪音乐会的经典片段。“云上音乐会”先后直播27场,观看直播观众达76万人次。

“海上听潮”讲好上海故事

虹口区四川北路海派文化中心精心打造“海上听潮”文化活动品牌,定期邀请文化界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围绕与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市民对话交流。活动推出3年来,受到文化界、学术界和中青年知识群体的认可和喜爱,覆盖受众达220多万人次,其中线下观众4千人次,线上观众224万人次。

2018年,“海上听潮”特别策划“上海,一座开放的城”系列文化讲座,将文化观察的视角转向上海。围绕相关主题,“海上听潮”还先后策划“光影长河百廿年”“海派戏曲传承季”等系列讲座,既有深厚文化内涵,又为观众喜闻乐见。

公共文化运行管理:社会化

专业化

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互支撑的两个层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社会化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活力,专业化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从本世纪初起步,到2016年完成符合上海实际、较为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开始走向深化发展阶段。近两年,随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的不断提高,上海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建设主体从单一的政府主体向丰富的多元主体转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各个不同领域,推动公共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新时代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鲜明特点。

打通壁垒

提升总分馆制效应

2017年10月,嘉定区文化馆举行总分馆制签约挂牌仪式。总分馆制以区文化馆与街镇文体中心签约的形式,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群众文化服务模式。

为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制成功落地,嘉定区形成《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制度文件汇编》,从统一标识规范、统一配送规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统一数字服务规范以及统一政府考核规范五个方面,对体系重要方面进行规范。针对总分馆实施要求,制定《嘉定区文化馆总分馆服务标准》《嘉定区文化馆分馆业务考核细则》,对各总分馆从办馆条件、人才队伍、文化服务、第三方考核、内部管理等进行考核,并下发《关于建立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总分馆制”通讯员制度的通知(试行)》,要求各分馆指定一名通讯员配合总馆做好各项宣传工作,收集、反馈基层群众服务需求。

总分馆制建设推进了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零距离化,建立了“人人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大平台。

既是“啄木鸟”更是“议事厅”

2017年12月,长宁区公共图书馆联合理事会成立。成员主要是政府部门、图书馆职工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其中社会各界的代表占多数。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理事10人。

理事会既是一个决策机构,也是一个监察、智囊机构。理事会成员收集各界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通过专业方式解题,深化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如在2019年初召开的第一届理事联合会第二次会议上,10位理事会成员共提出27条意见和建议,包括抓住“长三角”亮点特色,互动延伸“长三角读书会联盟”;落地“阅读品牌”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开设贴近读者的“院士讲坛”;建立包含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为服务点的三级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形成全面覆盖、均等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等。理事会成员各展所长、汇聚力量,集思广益、破解难题,分享资源、参与试点,为长宁区公共图书馆长远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群文团队管理的“闵行模式”

近年来,闵行区结合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通过整合全区文化资源,制定政策,形成群文团队自治管理的“闵行模式”。闵行区现有登记在册的群文团队近2000支,每年开展各类群文活动2万余场,直接参与量300多万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闵行区引导14个街镇文体中心推进议事会制度,吸引辖区内关心文化工作的市民代表、群文团队骨干共同参与文体中心运行事务。此外,各文体中心指导辖区内优秀群文团队成立文化体育联合会,通过在民政局注册社会团体的方式,将群文团队以“正规军”的姿态组织起来,更好助力文体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群文团队的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提升了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的效能。2018年,闵行区群文团队参与社会治理活动5700次,自治管理优秀案例达1200件,直接参与量142500人次,成效显著。

打好“孵化”“管理”两张牌

浦东新区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的探索中,通过打好“孵化”和“管理”两张牌,培育和推出一批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优秀社会主体,推动优质社会主体在全区重点品牌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19年8月,浦东新区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近100个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浦东区级和街镇文化建设,整体或部分委托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有5个,2017年以来,新区委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达5000余场次,助推全区文化繁荣。并通过推进金海文化中心公办民营试点,探索大型居住区文化中心整体委托社会主体运营的工作新模式。中心在委托运营后,年均服务市民超过20万人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浦东样本”。

浦东新区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对管理较规范、人员较完备、有一定组织规模且具有公共文化服务资质和参与服务愿望的社会组织进行培育与扶持。制定一系列制度性文件,明确培育孵化社会主体的流程、内容和主要措施,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业务指导。

深夜书房——傅雷图书馆

以文化名人傅雷命名的傅雷图书馆坐落在浦东新区周浦镇,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首批藏书10多万册,报刊200多种。馆内设有傅雷文献馆、报刊阅读区、电子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等,在全国图书馆中率先开辟了“全年不打烊,深夜不关灯”的“深夜书房”,早上九点开门直至凌晨零点,全年无休。开馆刚刚两个月,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2万多人次,极大地满足周浦以及周边居民的图书阅读和文化体验需求,延长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和服务时间,广受读者好评。

傅雷图书馆采用理事会领导、社会化运营的体制,强化运营的专业性、服务的人性化、收藏的主题性和活动的丰富度。通过委托管理的模式,确立政府主管、团队运营、质量评估的新型运营架构。

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星”管理

为切实推进提升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松江区提出全区实施基层文化建设“星”管理。完善居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制度规范,创新制定《松江区居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星级”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功能建设上达到“1+3+4+X”的功能要求:“1”即打造一支优秀群众性文化团队;“3”是指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演艺厅、一个宣传栏;“4”是指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和健康卫生室;“X”主要是根据各居村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主题“厅”“室”,突出“一村(居)一品”特色,并做到标识标牌统一规范。

目前,已评定出全区第一批次28家“五星”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53家“四星”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150家“三星”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