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兔文章奔向致富路

作者:亳州晚报来源:亳州晚报发布时间:2022-02-28 浏览量:10

李圩村所在的涡阳县青疃镇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知名的兔毛市场,李圩村很多村民都从事过兔毛生意,养殖过长毛兔。后来兔毛市场逐步萎缩消失,村民们也不再从事相关产业,但依然对养兔有着特殊的情结。

李圩村地处涡阳县城东北37公里,是涡阳全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2014年,李圩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李圩村实现村出列。

2018年,李圩村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兔子上,把肉兔养殖作为巩固脱贫战果和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来打造。不到两年的时间,李圩村的肉兔养殖就已遍地开花,全村发展肉兔养殖户70余户,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依靠肉兔养殖,李圩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扶贫兔住上“空调房”

6月18日下午,下了多日的雨停了。李圩村迎来了雨后清凉。

在李圩村肉兔养殖基地,负责人李知青一边投料,一边告诉记者,“兔子就怕热,天儿凉快了,对兔子的生长有好处。”

李圩村肉兔养殖基地占地12亩,投资近60万元,于2018年建成。李知青是村里的养殖能手。建成后,肉兔养殖基地租给了李知青,约定每年租金为6万元。这是李圩村的第一个集体经济“造血”项目。目前养殖792只种兔,每月肉兔出笼量在2000只左右。

李知青虽然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但对养兔一开始并不内行。为了支持肉兔养殖发展,李圩村扶贫工作队带着李知青先后去了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向养殖场和专家请教经验,李知青终于摸清了养兔技术。

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李知青现在都非常娴熟。

“兔子怕热,我们就装上‘空调’,即使是再炎热的天气,基地里面也能始终保持23℃上下,为肉兔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

李知青指着墙上的波浪形格栅说道,这是“水空调”,没有压缩机,也不用冷凝剂,水从“空调”里穿过会降低周围的空气温度。另一侧的超大型风扇将室内空气抽走,外面的空气进到基地时要穿过“水空调”,从而降低基地里面的温度。

在养殖基地,肉兔不仅住上了“空调房”,而且吃得都是品牌饲料。李知青说,由于吃得好、住得好,他的肉兔品质很高,很受市场认可。当年11月份就上市了,每个月能销售两批,一年的利润超过20万元。贫困户也实现了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养兔的习惯又回来了”

巩固脱贫成果,需要产业支撑。但李圩村为什么要发展肉兔养殖,而不是养羊、养鸡?

“李圩村地处涡阳县偏远地区,能发展什么产业呢?这个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反复思考。”李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宿朝峰告诉记者,2017年8月,他担任李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入户走访中,他了解到,青疃镇曾是全国有名的兔毛市场,当时李圩村有很多村民贩运兔毛、养殖长毛兔。“而且直到现在,村民们对养兔还很有情结。”

“青疃兔毛市场最红火的时候是1984年左右,那时的青疃几条主街人山人海,天天都跟过年一样,周边的村庄也跟着热闹起来,我们村很多人也贩起了兔毛,养起了兔子。”7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景昌回忆道。

2017年,李圩村实现村出列。但村里产业发展还很弱。巩固脱贫成果,还是下一步发展,都需要产业做支撑。

养兔投资小、风险小、成本低,集中规模养殖和散户养殖均可,适合贫困村投资;肉兔繁殖快、收益快、见效快;肉兔养殖易形成产业链,兔肉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兔粪污染小,是较好的有机肥,可带动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经过考察后,李圩村决定,还要通过养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2018年,李圩村还成立了集体经济养殖种植合作社,依托肉兔养殖基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养殖模式,目前全村共有70多户村民从事肉兔养殖,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

“养兔的习惯又回来了。”刘景昌感慨道。

希望发展越来越好

去年,刘景昌养殖肉兔,一共收入了五六千元。按照刘景昌与肉兔养殖基地的合同约定,2019年肉兔售价每公斤16元左右,有时能卖到20元,月收入能达到五六百元。

刘景昌和村民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大干一番。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疲软,肉兔销售价格跌到了只有去年的一半,每公斤在8元左右。

面对困难,李圩村选择了抱团取暖。肉兔养殖基地免费向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赠送十只种兔,利用市场低谷期发展壮大肉兔养殖产业。“规模上来了,才有议价能力,才能抢占市场先机。”李知青如是说。

因为疫情,贫困户王春江今年没有外出打工。肉兔养殖基地免费送他十只种兔,两只公兔八只母兔。“我有信心养好。”6月18日下午,正在河边割草喂兔子的王春江说。

“疫情是挑战,也是转型契机。”宿朝峰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就有建设冷库的想法,如果有冷库,村民养的肉兔就能储藏起来,等价格高了再推向市场。“今年,我们一定想办法把冷库建起来,降低市场风险。”

发展兔肉深加工是李圩村今年计划的另一个“大动作”。深加工不仅能提高肉兔的附加值,也是肉兔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已经与安徽诚实仁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兔肉制品企业接触过了,准备下半年就开始实施。”宿朝峰说道。

未来,李圩村将紧紧围绕“肉兔”做文章,积极打造“兔业振兴基地”,加强宣传和包装,拓展销售渠道和网络,提高李圩村“扶贫肉兔”的品牌效应,壮大肉兔和相关产业发展。“我们的‘扶贫肉兔’会越来越好,而不会像兔毛市场那样萎缩消失。”刘景昌说,“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