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主办、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发展大会暨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成立大会”,于2024年3月30日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乡村振兴大讲堂举行。来自北京及长三角各地的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各界人士和乡村基层代表共120多人出席大会。围绕零碳智慧乡村的概念、理念、案例和实现路径,14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来自实务部门、典型乡村的9位代表共话零碳智慧乡村创新实践。大会共有四个环节,上午是开幕式暨联盟成立仪式、主旨演讲;下午零碳智慧乡村专题演讲、零碳乡村的先行实践与政策建言圆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零碳智慧乡村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各方应积极努力,为乡村插上“零碳”“智慧”的翅膀,让零碳智慧乡村成为长三角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坐标、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标志。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胡保林,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冯志勇,上海区青浦区副区长倪向军,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揭牌仪式、零碳乡村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启动仪式,联盟理事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陈志钢代表联盟发布了“积极推进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创新实践的倡议”。开幕式由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振研究员主持。
六位知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陈志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联盟理事长):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低碳乡村转型;曾凡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联盟首席专家):零碳村发展探索与路径选择;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与政策研究院院长、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赵亚夫(句容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顾问,时代楷模):戴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张卫军(腾讯农业农村行业总监、联盟副理事长):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实践;李婷(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碳中和驱动乡村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球气候公平。主旨演讲环节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孙洪武研究员支持。
共有8名知名专家在就零碳智慧乡村建设作专题演讲。孙洪武(江苏农科院副院长、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联盟副理事长):零碳智慧乡村的农业技术选择;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二级教授、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零碳智慧农业发展的实践逻辑与实施路径;石敏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低碳乡村转型的理论逻辑;陈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乡村住居的低碳化改造;郦颖(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院副院长):多举措助推低碳智慧乡村建设—以浙江低碳乡村为例郭红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电商研究中心主任、联盟副理事长):发展数字乡村 助推乡村振兴;韩雷蒙(中国(澳门)循环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联盟副理事长):用绿色点亮乡村,共同拥抱“碳中和”;张焰峰(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院长、联盟常务理事): 氢助乡村振兴。由安徽省参事室参事、安徽省社科院城乡发展研究所所长,联盟副理事长孔令刚研究员主持专题演讲。
在零碳乡村建设专题圆桌,9位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和乡村振兴实践一线的代表围绕“零碳乡村的先行实践与政策建言“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是,方志权(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郭辉(上海微笑草帽集团创始人)、徐奂(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涛(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副乡长)、倪芳芳(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书记)、林红(浙江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书记)、滕腾(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书记)、郭新艳(安徽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林业项目负责人)、张剑波(江苏句容茅山管委会李塔村委会委员、陈庄村负责人)。由王振研究员主持圆桌讨论。
上海市政协经济与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阮青,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应恒,江苏华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孙克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高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盛婧,浙江省环科院环境规划所副所长陈佳,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鑫鑫,浙江美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群,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潇,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所长安翊青,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信息技术部副主任金路,上海财经大学三农研究院院长吴方卫,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张锦华,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社会管理与政策系主任赵德余,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国土空间生态治理数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蔡永立,华东师范大学旅游与会展系主任吴文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副所长张莉侠,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展示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杰明,民生银行豫园支行行长钟振源等8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得到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青浦区金泽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供稿:海骏娇(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