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开设新专业———经济与金融。截至2015年底,全国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共有20多所,其代表性高校有: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潍坊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不同高校对于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培养目标也不完全统一。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经济与金融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策略、金融产品分析及定价、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经济金融人才,其培养目标更侧重于金融学。与其相似的还有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有的高校较偏向于经济学,开设了较多经济学专业课程而对金融学知识培养略显不足,比如潍坊学院。还有些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其开设的课程较为全面,既有经济学专业课程也有金融学专业课程,另外还有专业交叉融合课程。不同高校对于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开设不同,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只有正确把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目标,才能在跨专业融合中凸显专业特色,推动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提高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比较
要做到经济与金融专业跨学科融合,首先必须理解与把握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研究内容与学科培养方向,对二者进行比较,为学科融合打好基础。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规律,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相关业务技能,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及其生产出来产品合理分配,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经济学知识面较宽,并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力(见表1)。
二、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育人的局限性
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如果单独培养学生,都会造成学科知识不全面、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局限性。经济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很好的思辨能力与较大的知识储量,能够独立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安排,却与市场需求相脱节。[1]金融学主要侧重于微观层面,研究方向较为具体,学习的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经济学相对于金融学较为宏观,它包括产业经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财政与税收、金融、国际贸易、统计、会计等相关学科,容易使之陷入知识“杂而不精”的缺陷。
经济学在学习国家宏观调控时需要融入金融学的知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等作用,二者的结合才能使学科知识更具完整性。因此,需要对经济学专业进行新的细化,需要把经济学专业与实际应用拓展进行结合。在经济学的学习中要注重融入金融学的知识,既有助于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安排,同时又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金融学专业以培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工作技能为重点,而缺乏对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经济学知识掌握,往往造成金融资产配置的收益差异很大,也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因此,资产投资、流向虽是金融学专业的学科内容,但资产又与产业紧密相连、产业政策与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对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不容小觑。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货币资本循环是从货币资本开始,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运动过程。[2]
因此,金融系统的信贷资金的运用效果直接受到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制约。资金配置的合理与否,贷款的发放用途是否正确,不仅对银行经营效益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金在不同产业与区域间配置,需要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知识。有限、稀缺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正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看,金融学科发展已经加强与其他学科融合。[3]只有加强经济学相关内容学习,才能懂得如何在有限资金运转的情况下配置资源,进而创造更高、更有效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在单独培养学生时都存在缺陷,而二者专业的融合既在专业细化的前提下创设特色专业,同时又有利于专业创新、学科发展。由此可见二者专业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三、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需要融合
由于知识体系内部“分化”和“碎片化”的状况与外部要求的“综合”和“应用性”之间的冲突,导致学科之间界限,已经变得不像从前那样不言自明。[4]近年来,经济学与金融学逐渐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二者专业融合的需求日益扩大。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经济学与金融学交叉性的学科———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不断地运用经济学理论探索、研究金融学中的均衡与套利、单时期风险配置以及多时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均值方差分析、最优消费与投资、证券估值与定价等等。[5]国外早有金融经济学研究生专业,对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与经济学专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经济理论界关于努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与金融学的呼声很高,其中以盛洪、茅于轼等学者的努力最为深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理论界研究成果斐然,金融改革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息息相关。只有对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宏观问题在理论上有了完整的认识,才有可能自如地运用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因此,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需要融合。在经济学的学习中要注重融入金融学的知识,学习金融学学科知识的同时需熟知经济学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具备很好的思辨能力,同时又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又有利于经济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经济与金融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经济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融合对科学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此外,培养目标强调学生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高素质综合型经济金融人才。
因此,在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时要明确专业定位、完善课程设置,以推动新专业更好地发展。经济与金融专业定位是在研究金融资源如何有效配置,获取收益最大化。主要有两个方面:(1)金融投资学,研究如何把个人或者机构的有限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资产上,降低风险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率。(2)货币经济学,以货币有关的宏观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阐述了货币运作对经济影响。货币经济学,包括微观货币经济学和宏观货币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在微观方面,主要考察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货币需求和供给构成了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宏观方面,货币经济学主要考察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通过一般均衡的分析范式,结合无限期模型或者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整个宏观经济。
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两方面:(1)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2)专业特色课程:投资学、项目评估、期权与期货、个人投资理财、房地产投资与金融、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项目融资等。
在思想层面上,树立“大科学观”和“大教育观”,能迅速接受学科交叉给予学科建设的多方面影响,加快观念更新、理念转变,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在教学层面上,及时吸取交叉科研的前沿成果以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交叉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叉思维,强化相关技能的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时代所需要的通识型交叉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小芳.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6):54-57.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4.
[3] 曾康霖.试论当代金融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谈起[J].金融研究,2005(10):1-8.
[4] 李佳敏.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转型[J].江海学刊,2012(6):228-233,239.
[5] 王忠玉,王大伟,田波平,冯英浚.金融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J].管理世界,2002(12):134-13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经管类专业跨学科融合与专业特色定位研究(2014jyxm117)
作者简介:方大春(1973-),男,安徽和县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静文(199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