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区域协调发展尚未破题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6-11-25 浏览量: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成果颇多,但总体看,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缩小GDP的差距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失衡现象,各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扩大更为突出,并且差距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都比较严重。区域间发展的不协调使得我国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受到影响,人口、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组合不协调,产业布局不合理,市场不统一。在现实中,中西部地区为东部的快速发展和全国整体利益作出了贡献,但未得到合理的补偿,当地居民也因此未能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区域发展差距在国内外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区域不协调有其特殊性,其解决的难度也很大,即区域差距过大,需要协调的空间范围广泛,涉及的人口太多。此外,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新阶段,综合国力虽有很大提升,但还不够强大,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还不能放弃。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和矛盾问题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市场、行政与法律等手段。但究竟遵循什么样的具体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步骤与对策,还需要从理性和实践等多角度给出科学的回答。区域协调发展最终是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而不是GDP的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薄弱

国际上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差异现象的客观规律性描述和成因的解释。解释区域发展差异现象的理论很多,但多数与极化理论有关。极化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导致均衡,而是导致区域差别的强化,由极化理论可以推导出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进行政策干预的必要性。此后,发展出来的新增长理论是新古典理论和极化理论之间的一个综合。新增长理论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重点是促进创新过程和创新在空间上的扩散。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区域分工理论与要素流动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干预理论等成为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一些理论成果也被决策者引用。随着对文化因素研究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在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学者也开始从宏观、微观的不同尺度解释区域经济差异,从全球-地方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全球化对地方发展的影响以及地方对全球化的响应。

目前,在方法上涉及定性、定量和对策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学界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成果颇多,但从总体上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很薄弱,对协调的内涵、判断、目标等理性研究较少涉及;对区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消除差距方面的作用、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等,尚未有明确的结论。此外,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特殊性研究不够,对策性研究的针对性不强。这些问题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打了折扣,特别是如何根据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及要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尚未破题。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要结合国情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应将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发展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从国情和现阶段实际出发,寻求“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之路。研究重点应包括: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在区域之间形成相关协调机制,使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差距逐步缩小;如何确立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步骤;如何加大并优化中央财政投入,建立区域间的补偿机制,解决财政转移支付的有限性与缩小差距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对待和处理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等非经济方面的差距。

在现阶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虽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十分必要,但更要推进改革,使人口与资源以及资本要素等配置在空间上实现协调。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既有历史、区位因素,更有改革中制度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使得人口与资源、要素配置失调;市场化的改革,不仅没有缩小区域差距,反而扩大差距。因此,在加大财政转移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发展战略,分清主次,逐步消除区域差距。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要根据区域发展的一般原理和国内外实践,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的特点、差距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地确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应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