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刚:大力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6-12-08 浏览量:36

来源:济宁日报

编者按:4月23日,我市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第一次会议暨2011年度述职会。会上,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10个成员单位对2011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述职,本版从即期起开设“部门领导谈人才”专栏,将陆续介绍这些单位的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2011年,市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济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切实强化机制建设、强化载体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强化奖励激励、强化责任意识,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提升了宣传文化人才的素质能力。

强化机制建设,为人才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领导机制方面,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副组长,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文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每年根据人才工作需要,拨付专款用于宣传文化人才的培训、培养。在联系服务机制方面,认真落实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五一”、“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时,宣传文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别采取走访、召开茶话会等形式,看望、慰问宣传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听取意见建议。

强化载体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围绕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管理,制定实施了《济宁市“孔孟之乡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实施意见》,从人才培养、人才选拔管理、人才使用等9个方面,对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行分类管理、资金支持和动态考评,通过不断加大对各类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带动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对于入选“孔孟之乡文化名家”的高层次人才,在培养期内,从市级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资金,在科研、创作、出版等方面给予资助。目前,首批“孔孟之乡文化名家”正在组织申报推荐,年内拟评选表彰首批“孔孟之乡文化名家”15名左右。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宣传文化人才的素质能力。根据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参加各项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2011年上半年举办了文化产业专题培训班,采取专题报告与集中课堂讲座相结合、学习实践考察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市直有关单位、县市区委宣传部、文广新局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共50多人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在系统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实施系统内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制度,市委宣传部每年从县市(区)宣传文化部门选调56名干部到市委宣传部进行挂职锻炼,以干代训,加强交流沟通。

强化奖励激励,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学艺术界综合性大奖——“乔羽文艺奖”的评选,对在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奖。2011年,在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上,对首届“乔羽文艺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宣传文化工作的工作热情。积极推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科理论、文学艺术、民间文化等领域优秀成果参加全国、省、市的评选。2011年共推荐4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齐鲁文化英才”评选,推荐39名县乡基层宣传文化人才参加“齐鲁文化之星”评选,最终有25名同志入选“齐鲁文化之星”。

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对全市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2011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组织市直主要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了我市人才工作的动态进展,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在重要版面刊发人才相关动态报道200多篇、新闻图片100余幅,《济宁日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专版已连续创办300余期。市电台《济宁人事与人才》专栏每周播出两次;市电视台《济宁新闻联播》播发人事人才动态报道200余件。东方圣城网、济宁新闻网等门户网站也在首页开设了栏目,图文并茂地宣传我市人才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加强对上报道,及时向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报送新闻线索,在上级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反映我市人才工作的新闻稿件,有效地对上对外宣传了我市人才工作的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