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刚:建立区域内货币互持储备机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4-12-01 浏览量:18

来源:中国金融

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风险。但是要彻底改变这种体制,最终实现单一超**储备货币的制度,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会受到该体制利益受惠国的强烈**。因此,我们在近期内可以考虑一些可能的变通与替代方案,从现实出发,渐进地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事实上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局部的改革。

储备货币与储备货币多元化

如果不算“过多的”外汇储备,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需要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即其他国家的货币资产,首先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与金融往来中建立一种“信用保障”。

当美元在国际上相对稳定、而且被国际社会事实上(即使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之后)公认为本位货币的时候,人们自然会较多地选择持有美元资产作为储备货币,以最小化储备风险。但是,几十年的历史和最近的金融危机已经充分说明,在“纯纸币”时代,由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体系,有着根本性的缺陷,不仅会使这种货币本身具有越来越大的风险,并且会因为它过多地承担了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而导致全球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在缺少单一“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实行储备货币多元化,是减少风险和金融动荡的一个较为现实的可选方案。

既然储备货币的功能首先是在贸易信贷关系中提供一种信用保障,那么显然,两国之间可以不持有第三方货币,而是以直接持有贸易伙伴方**货币的方式达到这样的目的。比如,中国2008年全部进口中从泰国的进口占2%,我们就可以根据信用保障所需要的比例,在全部“适度外汇储备”(IMF曾经提出适度储备规模是外汇储备与进口额之比在30%~50%,我们可以取中间值40%来计算一国的“适度外汇储备”或“必要外汇储备”,超出的部分暂不考虑)中持有2%的泰铢,就能够达到我们与泰国贸易中建立必要的信用保障的目的。而泰国也可以同样的方式持有一定比例的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这种方式,中国目前40%左右的进口来自东亚地区,如果能够在亚洲的范围内作出必要的正式安排,在理论上就可以大大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至少在增量部分是这样)。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就可以大大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通过这种互持,各国货币就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为了储备货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融资渠道,也会缓解顺差的增长(理论上说,一国的货币被别国持有,该国就有了相应的逆差或称为顺差的缩小)。

当然,这种互持也就使互持国之间暴露在对方的货币风险之下。但是,持有美元一样有风险,而一定程度地持有其他货币资产,形成一个资产组合,从理论上能够分散和降低风险。而且为了在事实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为了扩大与地区周边国家的合作,扩大我国的影响,逐步在未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承担一部分区域风险是值得的。

现在中国已经和28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其他国家也相互间有一些货币互换安排。但是“清迈协议”(ChangM a i I n i t i a t i v e ) 所倡导的“ 货币互换”,其实只是概念,是一种防危机的最后保障,最多是在一国储备货币明显减少、开始面临支付危机的时候才真正发挥作用。在日常的货币储备问题上这种货币互换并不起作用,也不会对日常的国际货币格局产生影响。与此相关的“亚洲储备基金”也是一个危机应对的机制,而不是一个日常的货币机制,不能起到改变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作用。

而“互持”则是在日常的、正常的情况下,在经常性的储备货币中就持有一部分对方的货币资产,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再只是到危机时才起作用。从互换发展到互持,就使一个“死机制”变成一个日常的“活机制”。

货币互持与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在事实上持有贸易伙伴国的货币资产并将其作为本国官方储备的一部分,就要求双方都能(在市场上)购买到对方国家的**债券,也就是说,双方都要向对方出售一部分以本国货币计价的政府债券。而且,持有他国债券,一定也要求这种债券具有流动性,想卖掉的时候可以及时兑现,这就需要发展国际间债券市场。而这正是在东亚地区长期以来大力发展的。“清迈协议”倡议发展地区性的债券市场,但因没有实际的需求而迟迟无法实现。一旦实现了货币互持,亚洲债券市场也才真正“活了起来”。也只有这种市场的建立,才能保证那些**债券具有储备资产所需要的流动性。

货币互持与货币互换的另一重要区别在于,互持本身需要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各国事实上在区域市场上融资,这也会在事实上扩大各国的融资渠道。美国多年来靠在国际上发行美元债券进行融资和支持消费。现在世界各国无论多么弱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一旦区域多币种债券市场形成,各国货币机构就可以在市场进行公开操作,私人机构也可以加入到市场交易中来,以保证价格的发现。同时,一旦债券市场形成,各国实际持有多少其他国家的货币资产,就可以是一个经常性的变量了。除了各国之间互持协议所规定的最低限额需要保障之外,一国货币当局完全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进行公开操作以对自己的储备资产结构进行经常的调整,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风险的最小化。同时也可以超出贸易权重的限制,从国际收支的整体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

货币互持需要有政府间的制度安排

一国官方货币储备资产结构的调整,是一国的**;而要想在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运行状况存在差异、货币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实现各国之间一定比例的货币资产互持,首先各国政府之间必须具有加强区域合作的政治意愿,其次需要政府之间协商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应该说,货币互持是一种十分容易实施的低成本机制。它不需要任何机构,只需要有一个大家同意的基本互持计算“公式”,就可以通过双边的协议开始运作了。但是显然,要让各国去持有它们以前不会作为官方储备资产持有的其他一些国家的**债券,最初的时候需要政治决议和官方协议,因为毕竟此方案最初的一个关键点是“互持”,之后才是互相分散风险。

国际社会对今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不使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在最初的时候,储备货币的结构调整,应该从增量调整入手,而不是一下子就进行大量的存量调整。

从参加国的自身利益出发,货币互持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的“额度”安排,也可以“部分的”,甚至是试验性的,以防一下子互持过多出现问题造成过大的损失。比如,按照贸易比例,中国在理论上应该在必要储备货币中有2%为泰铢,但在最初,大家都可以只实现50%的互持,在上述例子中,中国所需持有的泰铢资产最低额度可以只是1%。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事实上的局部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有关的讨论应该尽早进行,为将来的改变做好准备。

(作者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